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持续单边升值对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产生了不同影响.本文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人民币汇率升值如何影响企业国际竞争力,调查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不同行业的影响,揭示决定企业承受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核心要素;提出企业积极应对人民币汇率升值,最大限度降低其负面影响的措施与对策;最后结合近年来汇率改革实施效果,提出汇...  相似文献   

2.
2010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本文通过对我省2010年上半年出口业绩较好的10家外贸进出口企业(公司)的调查,分析了汇率改革对我省外贸进出口企业(公司)的影响,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2005年7月21日以来,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稳步推进,逐步向市场化迈进,人民币汇率波动已成常态,汇率波动的风险对企业影响加深。最近,我们对南充市涉汇企业汇改一年多来在汇率风险管理方面发生的变化、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4.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将习惯于高度依赖价格竞争策略和汇率固定环境的中国外经贸企业推进了本币汇率长期升值、汇率波动幅度加大上升的环境,汇率风险正在迅速放大。2005年12月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对部分具有进出口自营权的生产性企业进行的问卷调查中,样本企业利润总额在实施汇率改革的2005年同比下降46.3%,其中出口量较大的纺织服装业利润下降特别明显,相当部分纺织服装企业利润同比降幅超过50%。虽然这些企业利润下降并不能完全归咎于汇率改革,但汇率改革仍然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后,人民币汇率的弹性逐步增强。使得企业不得不直接面对汇率波动所带来的风险。该文主要从出口贸易的换汇成本变化风险和外汇资金运营的汇兑损益风险两个方面出发,分析了当前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并提出了积极规避汇率风险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已逾两年,人民币汇率保持了持续的小幅升值态势,其对地方涉外经济发展、外汇收支、金融机构及企业的影响正日益引起关注。本文通过对福建省南平市的典型调查,分析人民币持续升值对企业进出口的影响效应,探讨企业防范汇率风险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而提出引导企业有效防范汇率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近20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管制、资本管制的逐渐放松,放弃固定汇率制度走向选择具有更大灵活性的汇率安排,成为更多国家的选择,汇率制度弹性化的趋势进一步增强。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宣布人民币汇率将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人民币保持相对稳定,企业极少考虑汇率风险。在新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下,人民币汇率更富于弹性,汇率风险增加,汇率风险的责任也将完全由企业承担。因此,除了企业应改变过去的思维定势、在外汇资金流动的各个环节加强汇率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外,外汇管理部门积极帮助和支持企业加强汇率风险管理,是完善人民币汇率改革形成机制的一项重要配套措施。在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一周年之际,为准确了解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对占新疆外贸半壁江山的边贸及边贸企业的影响以及边贸企业对汇率改革的承受、适应能力,以便今后更加有效地引导企业适应汇率市场机制的变化、加强汇率风险管理,促进新疆边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近期,新疆分局以较强的政策敏感性和主动的外汇服务意识,组织辖内7个中心支局对全疆8个地区的100家边贸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在此基础上,选择20家企业进行了实地调查,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汇率,曾经一度是中国人较少关心的话题。因为从亚洲金融风暴以后直到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一直保持相对稳定,无论是银行还是企业都较少考虑如何去规避汇率风险。而7.21汇率改革后,在新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下,人民币对多种货币的汇率富有更大弹性,汇率风险一夜间已成为企业经营决策函数中的一个重要变量。汇率风险面前是不讲情面的,漠视汇率风险,不采用科学、专业化的避险工具,仅仅依靠自身对汇率走势进行盲目判断,将应收账款和在手合同暴露在汇率风险的敞口之下,带来的损失将无法挽回的。  相似文献   

9.
目前,随着人民币汇率改革的不断深化,人民币汇率的波动频率和波动幅度不断增长增大,我国许多的中小型出口企业不得不正视当前面临的巨大的汇率风险问题。但是,长期的相对固定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和外汇管制制度,导致了我国中小型出口企业对于汇率风险管理的意识以及能力不够强。因此,我国中小型企业十分有必要去强化汇率风险管理意识,并且通过各式各样的途径去规避汇率风险,以保证稳定企业受益以及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浅析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影响的日益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演进趋势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走向,再次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本文对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走向.并结合我国实际阐释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核心内容及相关的配套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一、背景 1、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之后,为了给银行与企业开辟更多的避险工具,央行出台了《关于扩大外汇指定银行对客户远期结售汇业务和开办人民币对外币掉期业务的通知》,引起了人们对人民币汇率风险防范问题的广泛关注。在更具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下,银行如何在利用外汇远期市场为企业提供产品服务的同时,规避自身所面临的汇率风险,是汇率改革后银行发展外汇业务所面临的紧迫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深入推进,人民币汇率走势进入一个新时期,在岸市场汇率、香港离岸市场汇率、境内外人民币汇率预期等汇率因素对跨境资金流动的影响愈发凸显。在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情况下,企业持汇意愿增强,购付汇节奏加快;偿还国内外汇贷款购汇、外商投资企业利润汇出等也显著增长,融资套利模式不断推陈出新。7  相似文献   

13.
2005年7月来,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连续出台了一系列人民币汇率改革措施,该文回顾了汇改的主要内容,梳理了人民币汇改的总体思路,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中信银行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希望对国内商业银行的汇率风险管理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4.
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汇率灵活性增加,同时外汇市场改革与发展的步伐也明显加快。该文分别从企业、商业银行和个人的角度,对各经济主体对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新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下的配套改革要求。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了重大改革之后在越来越市场化的环境下,企业是否已经充分意识到人民币汇率波动可能带来的风险,是否能够真正灵活运用汇率避险工具以防范化解风险?  相似文献   

16.
《会计师》2017,(12)
人民币汇率对进出口企业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如果企业不能及时了解相关信息,将会增加他们的汇率风险,最终给他们带来较大的损失。在此状况下,本文首先对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的历史进程进行介绍,然后对人民币汇率市场化下出口企业的汇率风险进行探讨,最后找到出口企业应对汇率风险的管理策略,以提升出口企业的发展水平,为其赢得更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进而促进我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繁荣。  相似文献   

17.
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涉汇企业汇率风险加大。运用银行汇率避险产品是涉汇企业规避人民币汇率风险的首要途径.为了解辖内银行汇率避险业务开展情况,我们选择了辖内外汇结算量较大的两家银行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8.
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实质是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次汇率改革并不是简单的人民币升值,而是汇率制度、汇率形成机制及汇率水平同时改善的整体改革。其实质就在于以制度安排来促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生成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形成机制,真正体现汇率作为经济杠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构建T-Copula-GARCH模型从人民币汇率与股市指数相关性视角,分析我国深化金融市场改革开放背景下汇率政策推出时机抉择。结果表明:人民币兑美元、日元汇率贬值时,上证指数下降;而人民币兑美元、日元汇率升值时,上证指数上涨。人民币兑欧元汇率、人民币指数升值时,上证指数下降;而人民币兑欧元汇率、人民币指数贬值时,上证指数上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与上证指数相关性波动趋势跟人民币指数与上证指数相关性波动趋势基本相反,人民币兑日元、欧元汇率与上证指数相关性波动趋势跟人民币指数与上证指数相关性波动趋势基本相同。股票市场趋势性上涨后,我国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关联性进一步降低。因此,为弱化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联动风险,人民币兑美元、日元汇率的改革措施应选择在股票市场趋势性上涨阶段推出,尤其是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改革措施的推出;人民币兑欧元汇率的市场化改革对时机窗口要求不高,故在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中可优先推行人民币兑欧元汇率市场化改革;人民币汇率综合改革措施则可选择在股票市场趋势性上涨阶段推出。  相似文献   

20.
吴国培  黄涛 《中国金融》2005,(19):36-37
在新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出台后,我们对厦门市21家银行和上千家进出口企业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一方面市场普遍认为人民币汇率由过去盯住单一美元转向参考一篮子货币,将意味着人民币汇率更富弹性.波动更为频繁,故对此表示谨慎和忧虑;另一方面,企业汇率避险意识薄弱.避险工具相对匮乏,不适应改革形势发展,潜伏着较大的汇率风险隐患。根据此次调查,结合最近人民银行出台的有关发展远期外汇市场的多项政策举措,我们认为应抓住改革契机,从增强市场避险意识、加快研发金融避险工具、营造涉外经济良好汇率避险环境三方面入手,多管齐下增强市场汇率避险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