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一个建设工程项目从立项到建成投产要经历项目建议书、可行性评估、设计、招标投标、施工、竣工验收及后评估几个阶段.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动态控制的主要任务就是将以上各个阶段的建设工程项目造价控制在批准的投资限额以内,其目的在于积极反映工程进度情况,对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偏差,随时实施纠偏措施,保证建设工程项目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2.
建设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应贯穿工程建设全过程。它反映建筑产品的总成本,是考量建筑产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非常重要的指标。建设工程项目处在不同的阶段,成本控制工作的重点和效果也不同。我们知道,整个建设工程项目的运行过程一般分为投资决策、设计、施工(包括招投标)、竣工决算等几个重要阶段。据统计,在约占工程项目建设周期1/4的技术设计前的工作阶段(即初步设计阶段,投资奖惩阶段),影响项目投资的可能性是75%~95%;在技术设计阶段,影响项目投资的可能性是35%~75%;施工阶段,影响项目投资的可能性是5%~35%;竣工决算阶段,影响项目投资的可能性是0~5%。很显然,工程成本控制的重点应该在工程实施前的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而在项目做出投资决策后,控制项目投资的关键就在于设计阶段工程成本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曹峥华 《大陆桥视野》2012,(14):44-44,46
建设工程项目造价控制,就是在满足项目合理的质量标准的前提下,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建设项目发包阶段和建设项目实施阶段,把建设工程项目造价的发生控制在批准的限额以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保证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力求在各个建设项目中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是实施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港口建设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本文重点分析了在项目投资决策阶段、项目设计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和竣工阶段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方法与侧重点,以提高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5.
建筑工程隶属于建设工程的一部分,工程项目造价的有效控制是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投资主体密切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建设项目造价控制。就是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发包阶段和实施阶段,对工程项目造价的发生控制在批准的投资限额之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保证项目投资控制目标的实现,以求在该项目中能合理利用人力、财力、物力,并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康崇杰  秦思谋 《时代经贸》2011,(14):145-145
建设工程的造价控制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即项目决策阶段、项目设计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和竣工阶段都关系到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建设工程造价在我国长期存在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严重困扰着建设工程投资效益管理。一个项目的工程成本牵涉到各个阶段,故要降低工程成本必须从项目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和竣工结算各阶段对工程成本进行严格的控制。而要降低工程成本,控制工程造价则是关键。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就在于项目实施之前的项哥决策和设计阶段,项目决策是决定因素,而设计则是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所谓建设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就是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建设项目承包阶段和建设实施阶段把建设工程造价的发生控制在批准的造价限额以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保证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以求在各个建设项目中能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要有效的控制建设工程造价,就要坚决把控制重点转移到前期阶段来,首先要重视和加强项目决策阶段的投资估算工作,努力提高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控制数的准确度,切实发挥其控制建设项目总造价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建设工程的造价控制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即项目决策阶段、项目设计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和竣工阶段都关系到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建设工程造价在我国长期存在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严重困扰着建设工程投资效益管理.一个项目的工程成本牵涉到各个阶段,故要降低工程成本必须从项目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和竣工结算各阶段对工程成本进行严格的控制.而要降低工程成本,控制工程造价则是关键.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就在于项目实施之前的项目决策和设计阶段,项目决策是决定因素,而设计则是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建筑工程造价在我国长期存在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严重困扰着建设工程投资效益管理。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就是要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其目的不仅在于把项目投资控制在批准之内,更在于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效益。过去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一直在项目的实施阶段,而实践证明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对投资的影响程度有很大的差异。据统计,设计阶段造价控制对投资的影响程度最大。  相似文献   

10.
建设项目的全过程造价控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讲是从项目的立项到项目的竣工整个过程,包括决策阶段和实施阶段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进行确定与控制,把建设工程投资控制在批准的或预期的投资限额以内,保证项目投资管理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是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动态控制,它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即项目决策阶段、项目设计阶段、项目实施阶段.把建设工程投资控制在批准的概算内,是全过程造价控制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内经济的迅猛腾飞,建筑业飞速发展,工程建设项目,逐步向大型性、复杂性、综合性转变。项目技术性要求越来越高、工艺要求越来越精细、投资越来越大,做好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尤为重要。一个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是指从项目投资意向开始到投资终结的全过程控制。要做好一个建设工程项目的投资控制,实现项目的总投资目标,必须进行投资全过程控制,认清各投资项目阶段的重要性,把握好每个环节,才能确保建设项目最终实现最佳的经济效果。以下从建设工程项目的各阶段分析如何做好建设工程项目的投资控制。  相似文献   

13.
工程造价控制是工程建设管理是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整个项目建设周期。全过程的工程造价控制就是在建设项目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竣工决算审计阶段把建设工程造价的发生额控制在批准的工程造价限额以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保证项目投资目标的实现,本文着重从编制投资估算、实施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竣工决算审计等关键环节,就加强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的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土建工程造价管理包括建设工程价格和投资费用的管理.主要指在设计、项目发包和施工阶段,把工程造价有效地控制在投资阶段确定的造价目标范围内.事实证明建设工程价格管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许多不可预见的事项.土建工程造价管理控制不但可以有效她防止投资突破限额,而且还可以促进设计、建设、施工单位加强对财力、物力及人力等有限的资源的充分的利用,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市场经济的变化多端,使工程投资的确定与控制变得更为复杂,这就需要把工程造价的管理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既要全面又要有侧重点。实施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是实施建设工程全过程管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张洋 《城市建设》2011,(1):38-38,40
针对目前通信建设工程项目中普遍存在投资超预算的现象,本论文结合通信工程项目监理的特点对通信工程投资控制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了通信工程全过程投资建设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全过程投资监理的实施,从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阶段三个方面详细探讨了通信工程全过程投资控制监理的实施方案与对策,对于进一步提高通信工程项目全过程投资监理管理水平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有效控制就是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工程发包阶段、合同实施阶段把建设工程造价的发生额控制在批准的工程造价限额以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保证项目投资目标的实现,以求在建设项目中合理的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最终实现使竣工决算控制在审定的概算额内.本文仅就工程发包前后造价控制谈一些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8.
文亚辉 《大陆桥视野》2012,(16):74-74,76
工程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贯穿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包括项目决策、项目设计、项目招标投标、项目施工和竣工结算这五个阶段。控制工程造价就是在这些阶段把建设工程造价的发生额都控制在批准的限额以内,并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确保分部分项各自投资目标的实现,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周军 《大陆桥视野》2010,(9X):28-28,30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是基本建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优劣,直接影响项目投资的经济效益。在工程造价管理常规工作中,人们往往只重视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监控,而忽视对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和施工阶段的造价监控,导致难以从根本上控制工程造价。笔者认为,只有将造价管理工作与基本建设管理程序相结合,实行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阶段全过程的造价监控,才能使投资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李宝智 《大陆桥视野》2016,(12):183-183
分析了当前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在确保建设工程质量、投资、进度得到控制的同时如何做好建设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特此从管理和技术的角度提出一些看法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