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旅游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旅游英语教学模式特点出发,结合当前就业形势,对目前旅游专业教育所面对的现状进行分析,同时,以就业为导向,探讨了具有高职特点的"专业基础+职业技能+特长才艺"的旅游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不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河北经贸大学旅游学院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突出旅游学科集群优势,以旅游文化休闲地产为鲜明的行业特色定位,与房地产协会、房地产研究中心、房地产优质标杆企业深度融合创新,搭建产学研用联盟平台,创建了产学研用协同育人培养模式,逐步建立育人、选人、荐人、用人的配套机制,"三链"协同打造成为独特的"旅游+地产+X"跨界整合培养体系,直接打通人才培养与市场用人的精准通道,实现学生精准就业。  相似文献   

3.
分析电子商务行业的就业岗位相关信息,归纳企业特点、专业的就业方向,为改革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匹配人才培养方案为就业岗位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商》2015,(35)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对旅游业发展影响重大。旅游管理专业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的基本知识,还要熟练掌握规范、技能以及灵活应变能力。新乡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师资力量薄弱、人才培养方案不够合理、校内实习实训设备不完善、校企合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针对这些所存在问题,新乡学院必须把握机遇,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实验室建设、健全校企合作机制等措施来构建"理论—实习—实训—就业"一体化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旅游职业教育与旅游产业关联度高,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其根本任务就是为旅游业的发展培养大批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主要包括人才培养规格、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教师队伍、人才培养途径和教育方法等构成要素。对其进行探讨和实践并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对旅游职业院校来说,尤其具有重要意义。以就业为导向的旅游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要不断加强对旅游市场的有效分析和科学把握,调整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这样才能确保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研究创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是本科院校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化竞争的必然趋势。本文针对吉林工商学院与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型本科大学的基本定位和目标,结合2013年合格评估后专家组给出的意见和建议,针对当前计算机专业就业形势,制定了结合高校和企业实训基地联合培养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3+1"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智慧旅游是我国旅游产业的一种新兴业态,是旅游产业正在经历的一场深刻变革,它改变了传统的旅游经营管理服务模式,给旅游从业岗位带来了深刻变革,对旅游人才知识与能力结构提出了新要求,促使旅游人才培养必须作出相应改革与创新。在对我省旅游企业、职业院校进行实地调研及对沿海发达地区进行文献调研的基础上,论文分析了智慧旅游技术在旅游产业应用的主要体现及其对旅游人才需求的影响——即需要新型跨学科型旅游人才,继而提出职业院校旅游专业可以从"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开辟新的就业方向;改革专业课程设置,拓宽学生知识储备;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培养智慧旅游实践技能;创新智慧旅游实训基地建设,夯实智慧旅游人才培养基础"等方面入手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8.
创新创业教育是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迫切需要。旅游教育经历职业教育、专业教育、"专业-职业"教育等培养模式,双创时代的"专业-创业"培养模式是"专业-职业"模式的特殊阶段,创业是主动就业,是职业选择的高级形式。比较不同培养模式之区别,得出结论:"专业-创业"应用人才培养以"校-企-政-师-生"等节点全通道沟通为基础,相比其他模式,人才"双创"能力相对较强,符合智慧旅游时代人才需求特点。  相似文献   

9.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既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又是一门急需适应旅游业发展的学科,目前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行业就业率低的现象十分突出,而高校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是造成学生就业能力差,出现供需错位的根源。本文在分析了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郭田田 《中国市场》2012,(15):145-147
本文分析了我国旅游人才市场"供需失衡"的严重问题,并从高校学生、旅游企业及高校教育三个方面指明了出现这一问题的具体原因。进而,基于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态势的分析,总结了高校旅游人才培养中应该处理好的五大关系,包括高校培养与学生的关系、高校与旅游企业之间的关系、学生定位与市场之间的关系等。最后从课程设计、师资建设、教学形式、职业导向等几大方面,创造性的提出了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创新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始终将学生专业技能训练放在重要地位,但就业市场"就业难"与"招工难"这一矛盾仍长时间并存。供给侧结构改革要求"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因此职业教育应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做出调整以更加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出现,可以有效的缓解人才培养质量与就业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而电子商务专业作为当前高职经贸类专业重要组成部分,探索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马艳国 《对外经贸》2016,(7):156-157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目前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高校要培养出既能满足社会需要,又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高水平人才,离不开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支持。通过对内蒙古东部高校旅游管理及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存问题的分析,结合内蒙古民族大学的改革与实践,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强化"以人为本"培养目标,突出民族特色;以市场为导向,创新办学体制与课程设置;丰富校企合作模式,深化顶岗实习内容;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3.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已成为高等职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以湖北省为研究范围,改变过去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问题,达到理论与实践融合的效果,提高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以求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得到社会的认可。  相似文献   

14.
校企合作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现代化教育过程中的鲜明特色,以及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下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有力举措,同时成为国际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公认的创新实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本文就我国高校实施校企合作的旅游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和目前校企合作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挖掘总结其方向重点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有效优化措施,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培养目标不明确、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脱节、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高等学校应针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推行"X Y Z=W"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具有可操作性的"4.4.2"就业引导模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当前酒店业人才供需严重错位的矛盾和酒店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瓶颈,以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的探索与实践为例,提出"院地互动、校企合一、理实交融、系统育成"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提出酒店技术技能型人才供需矛盾的解决方案,行业特色与专业特点鲜明,探索出一条适合酒店高职教育发展的特色之路,对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具有借鉴意义,对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和拓展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王丽敏  肖昆 《商场现代化》2012,(13):102-103
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加之对当前会计学专业就业前景的分析,构建基于就业导向的会计学专业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本文从提升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素质着手,充分发挥学校理论、实践教学与企业实践技能培训的作用,并在校内理论教学老师和企业实践技能老师的双导师培养下构建了"一体两翼双师三赢"的"3+1"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学校、学生、企业共赢。  相似文献   

18.
旅游类专业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不仅需要具备与旅游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而且需要具有能够与情商直接相关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其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和提升主要可以从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和加强就业方面工作,提高学生就业质量这两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9.
旅游教育是培养旅游专业人才的基础,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直接关系到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但目前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理论实践脱节、学生技能不强,师资知识结构偏理论少实践、校企合作不够深入等等.为了适应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本文结合国家示范职业学院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实施"4+4"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际情况,就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做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20.
就业意向是学生根据内外部环境对未来工作进行的计划和安排。通过对四所高校旅游管理大四学生的问卷调研,发现虽然大部分学生都愿意选择企业工作,但受到专业认同度不高、旅游企业用人机制不健全以及个人技能和兴趣的多方面影响,愿意选择旅游行业的学生比例仅在50%左右。在此基础上,提出理清专业定位,确立适合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调整课程结构体系,适应旅游行业发展需要;加强职业素养培养和职业规划引导,促进学生宽口径就业水平;加强行业和学校之间的联系,促使企业调整用人机制等措施,从而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促进旅游管理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