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实体旅游与在线旅游的迅猛发展,原有的培养实体旅游人才的教学模式亟需进行改革与创新。曾被教育主管部门肯定和推广的"前店后院"教学模式,在取得系列成效的同时,也显示出其滞后和不足之处。经过改革和创新,"前店后院+线上线下"——一种新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推出,对于智慧旅游人才培养已显示其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实地调查法,分析了国内智慧旅游的发展现状。文中分析了智慧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比如人才短缺、发展定位模糊、信息资源利用率低、部门间缺乏沟通等问题,并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找准发展定位、整合资源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率、构建沟通协调机制等对策,这对推动智慧旅游快速合理的发展,促进旅游产业的信息化和智慧化,带动旅游行业的大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蓬勃兴起,急需培养大量具有较高素质、有较强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以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结合实践教学在课程设置中的权重、人才培养模式和具体教学中的课程设置,对该院4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提出了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行在校识岗、实训周跟岗和实习企业顶岗的三段式实践教学改革模式,并制定弹性实践教学计划,学校要与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加强旅游管理专业师资的培养。力求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适应旅游人才市场需要、面向基层岗位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产学结合是高职教育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也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理念。探索和实践产学结合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是新时期高职院校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结合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外部环境和我院自身的特点,对海南旅游业人才现状进行了调研,为开发新型的校企合作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一定的数据依据。通过分析学校单独培养旅游人才和行业企业独立培养人才各自的利弊来阐明校企合作开发旅游人才的必要性并设计出新型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旅游职业教育与旅游产业关联度高,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其根本任务就是为旅游业的发展培养大批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主要包括人才培养规格、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教师队伍、人才培养途径和教育方法等构成要素。对其进行探讨和实践并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对旅游职业院校来说,尤其具有重要意义。以就业为导向的旅游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要不断加强对旅游市场的有效分析和科学把握,调整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这样才能确保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李莉 《市场论坛》2012,(4):107-108
高职院校在旅游管理专业中实行"工学结合",是培养旅游人才的必由之路,文章结合国内外职业院校"工学结合"的办学特点,探讨我国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是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所在,这一教学模式的实行也将对旅游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全域旅游对游艇旅游人才有跨行业人才、多元化、符合社会的实际需求的培养要求。结合舟山游艇旅游产业发展项目增多、游艇产业刚刚起步、尚未形成游艇产业链的现状,分析舟山游艇旅游人才需求特点和培养现状,提出对舟山游艇旅游人才培养应依托相关高校的旅游、航海等相关专业,开设游艇旅游管理专业,科学设置培养方案、加强教学内容的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按岗位要求构建"教、学、做"一体化课程体系,加强"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学团队,利用企业资源建设完善实训基地,实现学生与职业技术岗位"零距离"。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旅游业已从第三产业上升到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这一定位赋予了旅游业前所未有的战略地位,也使旅游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然而已有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陈旧,使得旅游高等教育与旅游产业发展需求严重错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现行的实践教学模式严重滞后于旅游产业发展需求。为了解决目前旅游高等教育中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推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本文提出了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四、三、二"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在对河南旅游业发展现状与相关高职院校旅游英语教学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对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即:旅游英语专业必须建立以创造能力为核心的培养目标,实施双证书教育;必须改进旅游英语教材,加强学生旅游文化与综合素质培养;必须改革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为建设旅游经济强省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0.
我国金融服务外包发展分析:基于人力资源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宫冠英 《财贸经济》2011,(4):91-95,137
本文从金融服务外包的实质切入,分析了国内外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新态势,针对金融服务外包产业的知识特点和对人才的要求,探讨了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人力资源的现状及瓶颈问题;通过深入分析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与不足,结合部分高校与企业在金融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创新实践,提出"校企联合,专业融合,分类培养"的金融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提出了解决金融服务外包人才瓶颈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商》2016,(12)
本文首先将通过分析旅游产业与互联网融合所产生的新业态来发掘出最具发展潜力的模式,并通过综合文化旅游得到"智慧文化旅游"这一"互联网+文化旅游"的发展新业态;其次对"智慧文化旅游"这一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定义;最后总结成功的案例,得出可行的"智慧文化旅游"的开发模式,为未来为"互联网+文化旅游"的相融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旅游业界漠视对旅游教育的参与,掣肘了旅游教育在专业与人才培养层次上与旅游产业实际需求的配套,制约了旅游院校在人才培养方式、方法方面的改革。截然划分旅游教育与旅游产业在人才方面的供求角色,把提供合乎规模和结构要求的旅游人才的责任全部推脱给旅游教育部门,形成分工上的鸿沟,正是我国各层次旅游人才培养上最大的软肋。通过人才的供需纽带把产学研结合起来,形成旅游职业教育的优势互补,是目前旅游界努力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3.
林泉 《北方经贸》2012,(11):160-161
校企合作共育人才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可见,高职学院践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至关重要。因此应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贴近产业;搭建实践交流平台,教学对接生产;引入企业文化,促进校企文化交融;毕业生跟踪调查,不断完善培养模式方面加以实施。  相似文献   

14.
目前,浙江高职旅游教育,还没有摆脱传统教育模式,导致人才培养不能适应浙江旅游业的发展需要.高职旅游教育应探索适应浙江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的、具有浙江特色、符合省情的高职旅游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开发校本实训教材,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制定面向市场的人才培养方案,寻求与市场的对接,以培养出有综合能力的高端旅游人才和适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5.
马艳国 《对外经贸》2016,(7):156-157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目前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高校要培养出既能满足社会需要,又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高水平人才,离不开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支持。通过对内蒙古东部高校旅游管理及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存问题的分析,结合内蒙古民族大学的改革与实践,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强化"以人为本"培养目标,突出民族特色;以市场为导向,创新办学体制与课程设置;丰富校企合作模式,深化顶岗实习内容;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6.
在全国智慧城市建设、智慧旅游发展的热潮中,智慧旅游同时也为民族地区旅游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力量,本文基于"智慧旅游"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分析,分析了智慧旅游适应民族地区旅游优化升级中的需求,探讨性地提出了民族地区旅游创新发展的路径,旨在通过构建民族地区智慧旅游体系为民族旅游优化升级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云物大智区"等新信息技术与产业经济的深度融合,原有人才培养模式无法培养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的人才,更无法服务现代化经济体系。文章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课程体系的重构等方面展开改革实践,对新时代复合型数字财会人才的培养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郭文  王丽 《现代商贸工业》2012,24(1):200-201
在文献分析及实践总结的基础上,对高职院校旅游高等职业教育"‘能分制’学—教模式"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一模式是基于"行动者网络"的一种新兴教学模式,渗透了更多的实践理性标准,考察的重点是学生的能力点、能力水平、能力结构,体现了职业教育从单一学校课堂教学转移到学校课堂教学与企业顶岗实习并重的新的价值取向。最后提出了实施这一模式的保障措施,可为优化职业院校旅游高等职业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旅游职业教育与旅游产业关联度高,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其根本任务就是为旅游业的发展培养大批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主要包括人才培养规格、专业  相似文献   

20.
人才是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对于西南地区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旅游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相关理论出发,研究旅游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机理,并针对西南地区旅游刨意产业人才培养中面临的困境,从培养理念、培养模式、培养机制和培养环境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