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龚昊婷 《商场现代化》2009,(21):149-150
一个是演绎异国风情的油画明星,一个是将观音都世俗成了世间美丽女子的彩墨画家。这两位出生于两个时代的中国女性,把她们的心情放进两个画种中,同样的供人寻味,供人品读。本文围绕夏俊娜与杨春华两位中国当代女画家的作品展开对比研究,探寻画面背后画者内心真实情感。  相似文献   

2.
周虹的阳光     
谢豪英 《商界》2006,(10):I0002-I0003
周虹一直在徘徊。初秋的阳光洒在她的脸上、挑染成紫红的头发上,整个人都闪闪发光。那个时候,周虹23岁,想开一家小小的成衣店。在第二十趟终于走进别人的小店,请求做一个没有报酬的学徒的时候.迎接她的是意料中的拒绝。 做个性服装的大门对她关闭.但不久另一扇窗对她打开。  相似文献   

3.
论购买力,当代大学生无疑是当今社会首要的一批人。他们无论是财力还是消费模式,都无疑对中国任何一个细分的市场有着无可比拟的影响。而大学生的消费观相对而言更加倾向于冲动性消费,在生活费充足而又没有家庭供给压力的情况下,更倾向于把钱花在享受品上,有较大可塑性。文章从一个国内较为小众的市场——花艺市场出发,来论述如何培养大学生对于非必需品的消费习惯。  相似文献   

4.
徐冰 推荐     
<正>从耿雪研究生之前的作品中就可以看到她对于美感或者手感认知上的独特性,她的陶瓷作品能传达出一种特殊的只有靠"手"才能传达出的"概念"。耿雪的硕士毕业创作《海公子》在艺术语言的推进上是有突破的。陶瓷特有的柔和与陶瓷这种物质的坚硬与脆弱感,还有陶瓷形成过程中的"鬼魅"感,这些与影像的光感绝妙地融合,最后出现了一种独特的视觉表述法。  相似文献   

5.
刘阳 《市场周刊》2012,(10):66-73
金陵的古情和诗意赋予了江南女子清雅温润的情怀.也滋养了女画家们的秀丽细腻的笔触——今天,生活在南京的青年女画家不少。她们多在这个忙碌得有些慌乱的时代,有着安逸的生活状态。她们谈靠谱的恋爱.拥有稳定的工作.在适当的年龄成家。安心画画。过素简却不窘迫的生活……她们系出科班,个性鲜明独立,作品充满新鲜的创造力和对现实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罗岩 《浙商》2005,(3):150-150
最近一段时间,香港著名女画家周天黎的作品及评介在海内外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台湾《中央日报》用一个整版篇幅发表了薛家柱的长文《周天黎的艺术世界》和吴战垒的评论文章《画家艺术匠心的巨裂——生》,不少学者、专家包括香港在内的一些海内外报刊,都发表了对周天黎作品的评论。  相似文献   

7.
合理的资本结构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稳定增长至关重要,由于成长性不同的企业代理成本和融资倾向性不同,在进行资本选择时其影响往往不尽相同。现阶段少有文献针对成长性如何影响债务税盾与资本结构之间关系展开深入研究,因此文章从这一视角出发,以2010~2012年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展开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成长性公司在进行筹资活动时倾向于把财务杠杆和债务税盾的影响效果考虑在内;而低成长性公司的债务税盾与资本结构的正相关关系较弱。成长性对于高成长性公司资本结构选择的影响程度大于低成长性公司。  相似文献   

8.
欠发达地区企业核心员工的离职倾向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区域特殊性,本文借助工作嵌入理论,从欠发达地区和企业核心员工的特点出发,提出区域认同嵌入的概念,构建工作嵌入综合指数,分析该模型各维度对核心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人们倾向于这样的评判标准:画家的作品乃是他内心永远的风景。也可以说,它是人与世界携手的产物,是在“物我两忘”精神高度上的结果。其实,这是一种人与自然相互理解,相互依托的情感。只有循此延伸,才能把画家心灵深处激荡着的情怀转换为形象与符号定格。  相似文献   

10.
人们倾向于这样的评判标准:画 家的作品乃是他内心永远的风 景。也可以说,它是人与世界携手 的产物,是在“物我两忘”精神高 度上的结果。其实,这是一种人与 自然相互理解,相互依托的情感。 只有循此延伸,才能把画家心灵深 处激荡着的情怀转换为形象与符 号定格。  相似文献   

11.
<正> 一、市场营销文化环境的含义、构成要素及其重要性 市场营销活动离不开对营销环境的分析,而文化环境又是营销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必要对文化环境进行一个全面系统的分析。 (一)文化环境的含义和构成要素 在谈文化环境之前,先谈谈文化的概念。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文化是人类劳动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种观点是一种静态的概括,西方学者则倾向于一种动态的分析。 美国社会学家L·布鲁姆等人认为文化的概念是指“在群体经历中产生的代代相传的共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试图把人和组织之间的关系看作是管理的本质,是管理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文章从分析组织中的人和组织的演变出发,把人当做组织的一种延伸,分析组织对于人存在的必要性,并将组织看做是人发展的手段和目的。同时,把人的发展和组织的变革的联系起来,认为组织的变革从本质上说是人发展的一种表现、一种需求。文章把处理好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看作是管理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生产条件下,价值规律对计划生产的作用具有二重性:既有与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以下简称计划规律)的作用相一致,调节计划生产的作用;又有与计划规律的作用相背离,有碍于计划生产的“副作用”。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往往有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把计划规律看成是计划生产的唯一调节者,否认价值规律也起一定的调节作用;另一种倾向是,只看到价值规律对计划生产有调节作用的一面,看不到价值规律对计划生产还有副作用的一面。这两种倾向经常变换着形式交替出现,对搞好我国的计划生产,发展计划经济都是不利的。因此,全面认识价值规律在计划生产中作用的二重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基于经济学视角对社会资本本质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耀祥 《商场现代化》2007,(11X):396-398
社会资本已经成为目前社会科学中最为有力和流行的研究领域之一,本文在详细回顾社会资本概念基础上,从经济学视角出发,对社会资本的本质进行重新认定。文章认为,从资本角度理解社会资本可能是一种容易使人误入歧途的做法,而应该从制度视角来重新认识社会资本。简言之,应把社会资本看作一种非正式制度。  相似文献   

15.
刘耀祥 《商场现代化》2007,(33):396-398
社会资本已经成为目前社会科学中最为有力和流行的研究领域之一,本文在详细回顾社会资本概念基础上,从经济学视角出发,对社会资本的本质进行重新认定。文章认为,从资本角度理解社会资本可能是一种容易使人误入歧途的做法,而应该从制度视角来重新认识社会资本。简言之,应把社会资本看作一种非正式制度。  相似文献   

16.
孙建于 《广告大观》2007,(5S):80-81
我并不是不喜欢画面简洁、概念直接的作品,但我的东西大多呈现出纷繁复杂的状态,可能出于一种生怕有什么交代不清楚的小农意识或是一种“以勤代劳”的自慰想法,但更多地是怕自己进入一种表面简洁实则空洞的设计习惯之中。我自认为自己还远未到以几根线条、几块颜色就能氧达出一种到位的创意思想或设计概念的程度,我也知道蒙特里安最终的画面是经过前面无数的具承作品的解构分析而成,所以.我必须以一种真实的努力和心血来完成我的每一件作品。  相似文献   

17.
陈晓明先生称林白的作品有一种邪性,“一种奇妙的邪性,她总给人以一种刺痛和惊异。”这不仅说明林白每一个时期的作品相对同期的其他作家的作品流露出更多对于  相似文献   

18.
苏舟 《中国报业》2012,(4):191-192
体育新闻娱乐化是现代大众传媒理念视野下的一种选择,是信息媒体产业化、市场化和文化娱乐化、大众化的一种具有一定合理性的信息传播模式形态。而当代社会文化思潮和价值理念有一个明显的特征,那就是对一种社会现象和倾向往往需要多种视角、多个学科领域进行解读,才能够真正逼近这一现象和倾向所依托的真实。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力求从哲学社会科学、心理学、经济学和文化学等多重视野来解读体育新闻娱乐化的合理性及其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人性中好像存在一种自虐的倾向,越是成功的人,这种倾向有时似乎越是严重,而很多人把这种倾向叫做自我挑战  相似文献   

20.
<正> 世界银行把外向型经济的概念看作是针对和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的。因为外向型经济,实质是一种对国际社会实行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分工的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