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走出山寨     
王丹 《汽车观察》2010,(10):110-110
曾几何时,中国汽车从技术到造型,全部被人贴上“山寨”的标签。有人说,中国汽车没有创新,是拿外国的核心披上一个自己的壳子,更有人说,连壳子都是抄袭外国的。伴随着“爱我中国车”自主品牌年度车型评选走过的5年,我们见证了中国自主汽车设计成长的一点一滴。  相似文献   

2.
冲高欠缓     
张静 《汽车观察》2011,(2):54-55
至今10万元以上的自主品牌车型仍然寥寥无几,"地头蛇"冲击高端挑战售价天花板却"吃力不讨好",谁该为此负责?  相似文献   

3.
无庸置疑,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中,也同步得到了快速发展,2007年上半年,自主品牌汽车国内市场占有率曾三分天下。仔细分析一下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占有情况,我们不难发现,自主品牌三分天下主要靠的是1.6L以下的经济型轿车和微型轿车,1.6L以上的汽车贡献率很低。  相似文献   

4.
进步与差距     
徐向阳 《汽车观察》2011,(1):129-129
自主品牌汽车有不错的静态性能指标,但动态性能指标却有较大的差距。 从第一届自主品牌年度车型评选开始,我就一直担任年度车型评选的评委,几年来,亲自试乘试驾了几十款自主品牌新车,亲自见证了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快速发展,仔细盘点,我们可以看到进步,同样可以看到与合资品牌汽车的差距。  相似文献   

5.
"和之前国外车展上的展车相比,这一次坐进自主品牌的车内已经感觉不到太大的区别",对于很多刚从3月份看过日内瓦车展的人来说,在本届北京车展上不难发现自主品牌与很多国际巨头的差距正在继续缩小. 在车展开幕的首个媒体日,吉利在全场首发车型名单中率先发布了旗下首款SUV车型:全球鹰GX7.同时,去年上海车展亮相的魔卡概念车也推出了全新第二代车型."与以往急于推出新车的做法相比,适当放慢节奏有利于厂家提升产品的品质",据业内人士回忆,在其他竞争对手争相推出SUV的同时,吉利虽然展出过自己SUV的原型车,但至今才正式上市.而这正是吉利自身战略调整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汽车观察》2008,(4):78-79
"行程近半、前路尚艰",用来形容由《汽车观察》杂志和清华汽车工程研究院及美中汽车交流协会联合推出的"爱我中国车"第三届玲珑轮胎·自主品牌年度车型评选十分恰当,它同样适用于当今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现状。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状况在变,企业参评、社会参与和我们主办方的心境也在变化。但是,我们对自主品牌的支持一如既往——"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喝彩",对自主品牌去的定义也始终如一——"品牌所有权归中方所有"。  相似文献   

7.
直面挑战     
在当前全球受金融风暴波及,尤其汽车产业出现危机时,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也同样受到严重影响。获得2008年自主品牌年度车型评选六项大奖的车型,实际上是为我们遴选了六个自主品牌企业的生存样板,在这个全球汽车业“不太平”的日子也许能让我们从中思考一下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如何面对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8.
杨锋磊 《汽车观察》2013,(12):38-39
<正>2006年,在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最困难的时候,汽车观察杂志联合清华汽车工程开发研究院共同发起了"爱我中国车"年度车型评选。如今,它依然是中国最早、也是唯一一家针对中国品牌汽车举办的年度测评,并打造出中国汽车行业评选的成熟模式与领导地位。八年来,"爱我中国车"年度车型评选活动始终保持最朴素的情怀,坚持专业性、权威性和公正性原则,一直伴随着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成长历程。先后有23个国内自主品牌企业的累计144款车型参加了评选,所有参与车型95%以上为当  相似文献   

9.
小车当家     
马志远 《汽车观察》2008,(10):68-69
翻看每个月的自主品牌销量榜,我们不难发现,在每个月自主品牌销量前10位中,占有量最大的还是微型车,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小车,是什么原因让它们这么热卖,又是什么原因让其占据自主品牌汽车销量的半壁江山?今天出场的8位主角,它们有着相同的市场定位,相近的价格,但它们的销量又不尽相同,那就让经销商,让用户,让专家告诉我们它们的区别吧。  相似文献   

10.
4月监测     
苏晖 《汽车观察》2008,(6):86-86
自主品牌年度车型成长,我们通过自主品牌年度车型评选见证了近三年,从本期开始我们将每期推出自主品牌年度车型参评车型的市场表现监测,同时邀请第三届自主品牌年度车型评选专家顾问团专家分别对自主品牌的现状进行点评,其中包括自主品牌年度参评车型的设计、销售、售服等各环节。  相似文献   

11.
成长进行时     
由于身份不同,专家团很少在推荐的展馆和车型上达成一致,不过E2是个例外.在这个被自主品牌展台占据一半的展馆内,不仅包括了专家团总结出的几乎全部车展关键词,最终得到推荐的车型也空前一致. 两年前,当前梅赛德斯一奔驰的设计师Andreas Deufel受邀加入长城汽车并担任设计总监,那时的他曾经表示"一段时间后,长城需要拥有独树一帜的车型".两年后的北京车展现场,他真的从一辆长城全球首发的SUV上走了出来. 作为长城首款概念SUV,啥弗E成为了专家团推荐最集中的车型.王选政曾经将2009年的上海车展视为"自主品牌元年",与之相比,尽管在新品的数量和规模上不及当初,但在参观过本届北京车展后,他将其定义为自主品牌的"设计元年".  相似文献   

12.
回顾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中国汽车工业在海内外市场上奋发进取、标新立异、成绩斐然。国内自主品牌真正的发端应该从1999年12月18日,第一辆奇瑞轿车下线开始算起,此前只能算是技术引进,产品和技术的核心都是人家给的。短短9年的时间,中国汽车品牌演绎着“梦想照进现实”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热词·热议     
张帆 《汽车观察》2013,(11):50-52
<正>汽车行业从来就不缺"热词",2013年当然也不例外。有了"热词",就免不了有"热议"。不论是政府官员,还是企业老总,不论是与我们渊源甚深的外国企业家,还是坚持做中国自主品牌的斗士们,围绕这些"热词"都会发出自己的声音。有的实事求是、客观平和,有的慷慨激昂、针砭时弊。这里我们撷取2013年汽车业界的若干热词,倾听他们的声声"热议"。  相似文献   

14.
企业直通车     
海格客车亮相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博览会本报讯8月2日~5日,"纪念中国汽车60周年——中国自主汽车发展论坛暨第四届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博览会"在京举办,海格客车携行业首款智慧节油客车、中型高端公务车两款车型亮相展会,成为关注度较高的热门车型。秉承"智赢未来"的品牌主张,海格在客车业首家研发并推出"G-BOS智慧运营系统",实现从客车制造商向客车运营管理整体方案提供商的转变,以打造"安全、舒适、高性价比"的智慧客车为己任,成为我国智慧安全客车的  相似文献   

15.
一段时间来,自主品牌汽车特"火",概念"火"、市场也"火"。但必须看到,自主品牌这几年的发展更多的只是凭着一种感觉,有人甚至认为是凭着一股子激情在往前走,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要造世界上最便宜的汽车,就是这种感觉的真实写照。回顾上海车展自主品牌企业不断涌入、全面开花的热闹场面,我觉得有几个问题不得不说。  相似文献   

16.
上汽路径     
汪涛 《汽车观察》2011,(10):80-85
"世上只有两种路,一种叫由来,一种叫未来;世上只有两种车,一种由来已久,一种驶向未来。"这曾经是荣威750上市时的广告文案,或许是一种巧合,这番描述更切合上汽自主品牌乘用车发展的现状。找到破局之道,带领上汽自主品牌驶向未来,对于陈志鑫领导下的上汽乘用车公司来说,显然需要付出更多,尤其是在中国自主品牌处于调整期的时候,上汽显然并不能独善其身。  相似文献   

17.
6个年度奖项、6款年度车型、6个样板企业。在这个凛冽的寒冬,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最佳阵容被评出,同时"品质成就未来"也成为自主品牌发展的共识。  相似文献   

18.
王志乐 《董事会》2015,(1):110-112
行政部门要求企业打造的"自主品牌",实际上是"自创品牌",所依据的不是市场规律,往往是行政规律。他们把政治的或政绩的要求硬塞到企业里来,导致企业违反企业发展自身规律行事,违反品牌发展规律培育品牌近年来不少企业通过多种渠道,或者独自创建,或者与其他企业合作,或者通过收购建立了国内甚至全球知名品牌。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自主品牌问题上也有一些人走入误区,他们把"自主品牌"变成了  相似文献   

19.
寻找大赢家     
如果市场是把衡量成功的尺子,那么时间则是成就品牌的一杆公平秤。3年的评选伴随着自主品牌的成长,回顾三年90多款参评车型、16款获奖车型的市场表现,谁距离成功更近,谁又是真正的赢家?答案就在其中。  相似文献   

20.
《汽车观察》2013,(11):112-112
<正>之诺,宝马汽车与华晨汽车的合资自主品牌,自品牌发布以来就广受消费者关注。而作为华晨宝马合资自主品牌之诺旗下首款车型之诺1E将于本届广州车展上正式首发,并将于年底上市发售。据悉,之诺品牌也将是继宝马、MINI和"i"品牌之后,隶属宝马品牌之下的第四个新品牌。而近日相关媒体曝光其最新路试谍照,对比标准款的宝马X1,之诺原型车具备了一个不同的前格栅、前大灯、保险杠以及其他一些较小的外观调整。而的尾部经过了厚实的伪装,因而隐藏住了车尾的变化,但从整体轮廓来看,很像X1的造型设计。来到内饰部分,之诺车型同样共享了宝马X1的设计,包括方向盘,中控台式样都完全一致,特别是包括那套iDrive多媒体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