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定点医疗机构所提供的医疗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可持续发展.文章探讨了定点医疗机构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指出医院正常运行所获得的补偿水平、提供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技术水平、医疗费用不同支付方式的选择和患者的经济文化水平是影响医疗机构行为的主要因素.认为如何控制农村医疗费用上涨过快的趋势,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能否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为农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农民提供公平的医疗保障。实践证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改善农村的医疗状况,减轻农民求医问药的经济负担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但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定点医疗服务机构的设定,限制了参合农民就医范围,使定点医疗服务机构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中相对于参合农民处于绝对优势,即定点医疗服务机构处于绝对主导地位,而过度医疗服务就成为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江红 《中国经贸》2012,(12):271-271
农村合作医疗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形式之一,对现阶段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促进农村经常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已经在全国铺开,这种医疗制度理所当然地给定点医疗机构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结合实际情况,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形成了自身特色.在推行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规范依据法律位阶低,监管制度与反馈机制缺失,医疗预防制度缺乏等.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应当着重于建立医疗预防机制,加强医疗信息化建设,加强宣传和引导,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  相似文献   

5.
苏北响水县全县42万农业人口,有66.7%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确保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健康有序运转,该县成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监督委员会,对全县合作医疗运作中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药品质量和价格等方面进行了全程监督,保证参保群众就诊和医药费用结报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农村居民医疗保障水平提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逐步缓解。记者从7月份召开的云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会议上获悉,云南省通过全面落实农村卫生医疗体制改革任务,加大财政投入,规范定点医疗机构服务,提高新农合补偿水平,使参合农民医药费用负担明显减轻,农村卫生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农村居民医疗保障水平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王瑛 《黑河学刊》2008,(5):63-65
北安市自2005年正式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来,坚持“强化组织领导、宣传引导、机制建设、农村卫生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加快施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应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立法进程,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补偿方案,规范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行为,完善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与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盖州市通过制定并采取政府宣传监督、基金筹集补偿、提高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和医药救助制度等政策措施.使当地农民真正得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后了实惠.但这其中也存在一些制约其发展的问题:政府宣传、监管和管理力度不够;基金筹集机制不健全:补偿方案不够合理:定点医疗机构的就医环境差、从业医务人员水平有限等.针对以上问题,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健康发展 .  相似文献   

9.
试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原因,是合作医疗制度和体制缺陷、农民的低信任度和主体意识变化、医疗服务供需双方行为选择、法制建设滞后等非经济因素,应通过创新制度模式、强化政府责任、提高干部服务意识、关注农民观念变化、调控约束供需行为、健全医疗服务体系和加快合作医疗立法,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面临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宁  秦富 《科学决策》2005,(6):19-2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服务,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其中,一共有三方主体参与,分别是政府(包括基层和中央)、农民和医疗机构。由于新型合作医疗涉及农民的医疗保健和农村劳动力素质问题,事关农村经济长远发展的大局,中央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制定了相关的财政支持政策。  相似文献   

11.
试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影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原因,是合作医疗制度和体制缺陷、农民的低信任度和主体意识变化、医疗服务供需双方行为选择、法制建设滞后等非经济因素。应通过创新制度模式、强化政府责任、提高干部服务意识、关注农民观念变化、调控约束供需行为、健全医疗服务体系和加快合作医疗立法,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开展以来,岫岩县不断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全县19家乡镇卫生院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更新了医疗设备,为参合患者就医提供了方便和优质的医疗环境。针对偏远的地区参合农民就医路途远、看病难的问题,县卫生部门在新甸、偏岭等13个乡镇设立了28家村卫生服务室作为合作医疗的定点门诊,并执行新的药品目录,扩大了报销范围。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发展的一种理性制度安排,是符合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的选择,满足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路线的需要,特别在为农村居民提供人身安全利益保障方面发挥了极大作用。文章从可持续发展理论出发,分析了当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制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就如何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CHNS数据,使用平均处理效应的倍差估计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农民就医行为及健康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总体样本模型显示,新农合促进了参合农民选择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的机会,提升了农民对医疗服务的有效利用,同时也提高了参合农民的健康水平,且新农合的净效应呈动态递增的趋势;(2)不同收入层次样本的估计模型结果显示,随着制度的全面推进和参合率的提高,新农合首先提高中等收入人群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的概率,之后这种影响扩大到低收入和高收入的参合农民,从而促进了农村居民对医疗服务的有效利用。同时,新农合的实施显著提高了高收入农民的健康水平,而对中低收入参合农民的影响不显著,这种影响的差异加剧了农村居民健康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以辽阳灯塔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调查为基础,对当前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意见与建议,力求促进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以辽阳灯塔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调查为基础,对当前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意见与建议,力求促进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针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筹资管理缺失;报销难,报销水平低;定点医院收费高,农民利益受损等问题,应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明确政府定位,加强组织管理;提高报销水平,消除隐性负担;扩大筹资渠道,建立长效机制。为广大农民的医疗提供更多保障。  相似文献   

18.
杨志武  宁满秀   《华东经济管理》2012,26(1):135-138
文章通过对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研究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将供给者诱导需求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研究框架,为以后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福利效果研究提供更为完善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9.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机制:现实矛盾与多元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毅 《乡镇经济》2009,25(1):20-23
建立科学、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筹资机制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文章通过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现状及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进行研究和分析,结合作为大都市郊区农村代表的上海市金山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机制的经验,提出了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机制的思路和办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以农村经济合作社为依托的合作医疗制度大面积解体,大部分农民成为毫无保障的自费医疗群体,农村特困群体看病难、看病责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同时并存。为此,政府应积极构建以大病医疗统筹为主、社会医疗救助为辅和整改乡村医疗机构为重点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