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一、内部控制的基本方式 (一)组织规划控制。是对企业组织机构设置、职务分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控制。企业的组织机构有两个层面:在法人治理结构层面,企业应建立股东会——董事会——管理层的法人治理结构;在内部监控机制层面,企业应建立以财务总监为主体的监控机制。合理的组织分工,遵循的主要原则是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单位的经营活动通常可以划分为五个步骤:即授权、签发、核准、执行和记录,  相似文献   

2.
一、加强工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内部控制制度是将一个单位不相容的职务相分离,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的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的总和。它是确保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堵塞管理漏洞,提高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企业内部的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制度在加强会计监督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制度进行了分析,并对具体实行过程中的不足提出了一些弥补意见,希望能够帮助企业促进自身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4.
由于我国的单位内部会计控制 制度缺失或形同虚设,以致腐败分子们很轻易地把大量公款用于个人赌博、炒股、购彩、购券、经商、投资......国家损失惨重。按照会计 ,法,会计是有责任的,应该对会计实行问责制。可是,对这种现象却从来没有问过责。为此,加强这方面的制度建设,十分必要。 在财政部发布的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中,提出了“不相容职务分离”的问题。什么是“不相容职务分离”呢?所谓不相容职务是指那些如果由一个人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和舞弊行为,又可能掩盖其错误和弊端行为的职务。不相容职务分离的核心是“内部牵制”,它要求必…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现行法规下组织内部控制中的不相容职务分离呈现出的一定操作困难,从厘清不相容职务的本质和特性着手,通过对组织经济业务风险水平进行定性评估,尝试设计出对各组织具有较强操作性和指导性的不相容职务分离模式。  相似文献   

6.
单位内部控制审计是对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研究、检查、评价,确定其健全性、合理性、有效性,找出内部控制中的薄弱环节,并加以完善的审计程序.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内部管理控制制度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单位内部控制审计缘于内部管理控制和内部会计控制的制度不健全与执行不到位.如内部管理控制方面,不少单位存在制度不健全,或制度流于形式、执行缺失;而会计控制方面,很多企事业单位只重视日常财务工作的处理,没有从更高的角度审阅财务结算流程设计的规范与严谨性,对不相容职务的岗位和关键控制点监控不够,存在管理漏洞引发财务危机,诱发干部职务犯罪,造成单位损失.基于以上的原因,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势在必行,下文探讨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主流操作流程、方法等,并提出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再优化的措施,以期提升内部控制审计的效益.  相似文献   

7.
为了贯彻《会计法》,加强会计监督,我们在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资金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严格财务基础管理的措施,具体内容如下:一、 加强会计核算管理,强化内部会计控制《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四章第二十七条明确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根据此规定,我们强化内部控制,健全和完善与新形势要求相适应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强化内部控制,不做假帐。我们在以下方面加强内部控制:(1)组织结构控制。确定组织形式,明确职责划分,遵循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2)授权批准控制…  相似文献   

8.
张瑞平 《山西财税》2012,(10):40-41
一、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手段(一)制度手段一是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制度。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制度是内部控制最重要的制度。该项制度贯穿于整个内部控制制度之中。在一般情况下,处理每项经济业务的全过程要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工作人员分工负责,起到相互控制的作用。付出一笔款项,要由经办人申请,负责人审批,会计人员核对并编制付款凭证,最后由出纳人员付款。一笔业务,四人分工处理,相互控制,管钱、管账、管物的人员相互分离制约。采购业务:先进行需求调查,如确需该项物资再提出采购计划,计划中应列明所需采购物资的数量、规格型号、预计所需资金及提出计划的部门负责人、经办人签字,  相似文献   

9.
在繁多的经济业务中,内部审计要以较少的工作成本获取预期的审计效果,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必须准确把握内部审计的关键点。一、会计业务中不相容职务的有效分离不相容职务是指那些如果由一个人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和舞弊行为、且有可能掩盖其错误和舞弊行为的职务;有效分离是指对担任上述职务的  相似文献   

10.
石钦 《财政监督》2002,(1):41-41
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只要有企事业单位存在,经济活动和经营管理就需要有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若干个具体内控制度的总称,也包含了有关内部控制要求和内容的一项制度,但不论采取哪种形式,都应当包含以下具体内容:1.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①会计机构设立的条件、要求;②会计负责人的条件、要求;③会计人员的从业资格及回避④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及分工;⑤会计人员的轮岗及交流;⑥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⑦会计人员的奖惩。应当对会计机构设置、职务分工的合理性、有效性进行控制。不相容职务应当分离,包括授权与执行要分离,执行与审核要分离,执行与记录要分离,保管与记录要分离。2.会计核算。①预算(计划)的控制;②审批权限及程序;③会计核算程序(流程)。应当明确有关部门对预  相似文献   

11.
浅谈如何加强医院内部会计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卫生改革以来,医院内部控制非常薄弱。加强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应该从加强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批准控制、全面预算控制、建立业绩评价体系、人员素质控制制度等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12.
刘明 《中国外资》2010,(18):46-46
建立健全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推进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建设,加强内部会计监督,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衡量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标志。本文首先分析了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其次,从增强内控意识,强化单位负责人在内部控制中的主导地位;加强内部控制的建立,构建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增强会计基础工作,实行内部牵制制度,不相容职务分离;健全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体系,规范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内部行为等方面就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推行内部控制制度提出了自己的思路与做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建立健全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推进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建设,加强内部会计监督,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衡量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标志.本文首先分析了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其次,从增强内控意识,强化单位负责人在内部控制中的主导地位;加强内部控制的建立,构建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增强会计基础工作,实行内部牵制制度,不相容职务分离;健全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体系,规范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内部行为等方面就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推行内部控制制度提出了自己的思路与做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内部控制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网络的普及对企业传统内部控制的方式方法形成巨大冲击,在控制环境、控制范围、信息存储等方面带来显著的影响。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主要有:做好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和授权审批;会计信息的安全控制;风险检测及预警;企业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试论资产减值内控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上市公司计提八项资产减值准备对提高会计信息可靠性有重要作用, 但要保证其作用的发挥必须建立与之配套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八项资产减值内部控制制度。尽管大部分上市公司都按证监会的要求建立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内部控制制度, 但其中的相当一部分是“形备而实不至”。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完善资产减值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的重点在于解决四个问题: 不相容职务的分离、科学的分级授权审批、审计监督机制构建、制度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6.
郭振珠 《财政监督》2005,(10):61-61
建立、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对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信息披露制度,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保证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企业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要在遵守合法性、全面性、适用性、不相容职务分离、成本与效益和动态性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7.
李冰 《金融会计》2013,(11):70-77
本文对当前经济形势下低值易耗品内部控制工作进行了简要分析,采用利克特问卷调查方法,以中国人民银行部分中心支行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完成低值易耗品内部控制的数据化研究分析。通过分析统计数据得出人民银行在低值易耗品支出项目内部控制工作中的实质特征,提出了包括加大重视力度、进一步完善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制度、全面加强预算管理以及深化授权审批控制制度等完善措施,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实践与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相似文献   

18.
所谓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以便防止、纠正舞弊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和程序。一、内部控制的原则1.合法合规性原则。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首先必须遵循合法合规性原则,力求将每一项经济业务活动控制在合法合规的范围内展开。2.权责对应原则。即对一个部门和一个人员,在授予其权力的同时,必须明确其相应的责任,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拥有超越内部控制的权力,并且做到责任与利益挂钩,过失与处罚对等。3.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即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应当保证单位内部机构…  相似文献   

19.
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渗透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目前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较为薄弱,应根据企业情况选择关键控制点,真正做到不相容职务相互牵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从源头和制度上保证经济活动的有效进行和资产的安全完整。  相似文献   

20.
制衡性是内部控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如果不能掌握好这个原则,内部控制的工作就难以展开。本文引用某企业基建项目内部审计案例,发现实践中制衡不当的问题的确存在且很严重。要运行内部控制,就必须克服制度设计上存在的缺陷,认真贯彻制衡性原则,严格执行不相容职务实施分离控制,确保内部审计机构或人员具有良好的独立性,在企业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