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职场情境是中职语文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具有真实性、实践性、应用性的职场情境,设计对应的活动项目,以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方式,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和职业技能素养。文章以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的《边城(节选)》为例,探究适合于中职语文教学的职场情境在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苔丝》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哈代的著名作品,作品中所涉及的人物形象和性格各异,但是在维多利亚的时代里,每个人却又是当时社会中不同阶级的代表。文章分析了代表农民阶级的主人公苔丝、代表资产阶级的亚雷以及代表革命阶级的克莱尔,通过分析他们的性格来解释苔丝的悲惨命运的成因。  相似文献   

3.
杨慧云 《品牌》2014,(12):126-126
《尔雅》是一部字书工具书,按照目录学的划分标准本应归入到小学类,而在《汉书?艺文志》中,《尔雅》却被归入到了《孝经》。本文就拟从这一悖谬出发,分别分析《尔雅》及《孝经》,再结合当时的社会风尚,进而探讨班固此举的缘由。  相似文献   

4.
沈从文的《边城》是一首美好的抒情诗,一幅秀丽的风景画,它通过一个古朴曲折的爱情故事,表现了对理想人生的追求。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羡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  相似文献   

5.
孙彩云 《商》2014,(49):102-102
本论文主要是对熊光宪教授的《战国策研究》一个书评,主要关注了熊光宪教授论述此书的主要角度。熊光宪教授从历史的和美学的角度对《战国策》的思想倾向与文学成就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战国策研究》一书从不同的角度对《战国策》进行论述,有利于我们很好的对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批判中更好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朱丹 《华商》2008,(15):102-102
《边城》是一首人性美与人情美的赞歌,但生命中那命定的悲剧特质也流露出来。在看似桃园的美好世界里,隐藏着阴霾和感伤;在那明亮纯洁的美丽中,有作者深深的孤独和人生忧虑;在平常的湘西人的悲剧中,饱含着作者满腹的沉郁和孤独的追求,并呈现出一种涤荡读者心灵的悲剧美。  相似文献   

7.
王坤 《品牌》2014,(8):95-95
本文试从男女作家不同性别的角度对《伤逝》和《隔绝》进行研究,分析其具有民主思想的中国女性身上呈现出的淑女/叛女双向追求模式,以及这种模式的历史渊源。另外对于《伤逝》和《隔绝》所揭示出的那个时代先驱者身上普遍存在的孤独感也作了一定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最集中的体现。特别是对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的实践观的正确理解与把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实践观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科学意蕴进行了正确解读。  相似文献   

9.
朱姗 《中国市场》2009,(9):136-138
本文从《暴风骤雨》与《林海雪原》中"党的代言人"形象对比入手,分析了在这两部内部结构趋近一致的小说中,不同的情节设置下萧祥与少剑波形象的差异,得出萧祥形象趋近于"扁形"、少剑波形象趋近于"浑圆"的结论;并通过探讨两部小说中情节设置对人物形象的影响,指出即使在受时代背景与意识形态影响较大的"十七年"小说创作中,在"叙事文"层面,时代与政治因素并不能超越情节影响人物的形象,情节仍然是影响小说人物塑造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中国广告》2004,(10):136-137
9月1日开始,CCTV-1著名栏目《东方时空》调到傍晚18:14播出,取代之前的少儿栏目《大风车》,这一调整有何优点?可能带来怎样的变化?专家分析认为: 第一,《东方时空》与《新闻联播》兼容性强,保证收视人群平稳过渡到《新闻联播》。改版前,CCTV-118点档的节目是《大风车》,在《大风车》与《新闻联播》之间是11分钟左右的广告、导视与电视台自身宣传片,难以和各地在此时段播出的节目抗衡,是一个收视低谷。从收视人群来说,《大风车》的观众主要是青少年,而《新闻  相似文献   

11.
刘璐璐  高仁渊 《消费导刊》2009,(18):242-242
《武林外传》和《老友记》同为优秀的情景喜剧,在各自的国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两者不管在剧本情节还是在上映时间上都相去甚远,但却都打上各自时代的烙印,体现着各自不同的文化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边城》具有浓厚诗学色彩和民族风情,自出版以来被译为多国语言,倍受世界各地读者喜爱.本文从乔治·斯坦纳阐释学翻译动态理论出发,探讨戴乃迭、金介甫《边城》英译本中译者的主体性,以期为研究译者主体性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谶语就是作品中具有预言性质的语言。在《红楼梦》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谶语,使全书形成一个浑然整体。诗词在《红楼梦》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在诗词中,同样存在着谶语。表现在或预言人物的命运,或对人物的性格进行补写,或对情节的发展有提示或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商》2015,(50):120-121
春秋战国时期,古代中国由奴隶社会进入了封建社会,这一时期百家争鸣,文化灿烂,这一时期出现了丰富的经典古籍,《孟子》就是在这一时期问世的,《孟子》是反映战国时期实际面貌的代表作品,是中国先秦时代最有代表性的语录体散文,也是汉语语法史研究可资利用的宝贵材料。《孟子》是儒家的经典文献,记录了孟子的言论及其思想,汉代以来,研究《孟子》的著述丰富并且形成了专门学问——《孟子》学。在研究《孟子》的学问中,汉朝赵岐的《孟子章句》、宋朝朱熹的《孟子集注》、清朝焦循的《孟子正义》是最为广泛传播的。而赵岐《孟子章句》,朱熹的《孟子集注》是被研究得对多的。  相似文献   

15.
《狂人日记》和《第六病室》是中国和俄国两个国家最经典的著作,i狂人日记》写于一九一八年四月,正值中国文化转型时期,《第六病室》作于一八九一年,这两个作者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创作的内容却极其相似,塑造出了两个病态的狂人,他们生活的都极为痛苦,最后都以悲剧收场。该文通过对当时社会背景、悲惨结局等方面的分析,来寻找两部作品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6.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其最为成功的作品,代表了当时欧洲浪漫主义小说的最高成就。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充斥着离奇怪诞,戏剧性十足,充分展现了作者的丰富想象力以及扎实的文学功底。音乐剧《巴黎圣母院》是一部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意蕴的作品,本文从赏析的角度进行分析,以期获取更好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7.
潘从明 《中国报业》2014,(24):78-79
作为陕西以北地方性报纸,《榆林日报》属于榆林市委机关报,在其数十年发展历史中,大量报道宣传了陕北音乐与陕北民歌,对传播榆林音乐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榆林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对保护与传承陕北音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特有的榆林文化环境中,《榆林日报》也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地方性。本文简单介绍《榆林日报》,并综合性分析《榆林日报》对陕北音乐文化宣传,初步探索《榆林日报》特色形成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关的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陈敏  李钧 《商》2013,(8):293-293,246
《实践论》、《矛盾论》是毛泽东同志最杰出的哲学论著,在指导中国具体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本文通过对《实践论》、《矛盾论》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理论来源的分析,并阐述其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贡献,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实践论》、《矛盾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9.
关于今传班固评价屈原之语前后抵牾原因的探求,学界多有论述,或以为乃评价标准不同之故。然宋人晁补之已疑“露才扬己”说或为贾逵语。从洪兴祖《楚辞补注》中洪氏的一条校语出发,对比分析今传班固所作的两篇《离骚序》争《离骚赞序》,又以刘勰《辨骚》所引《离骚序》文字与现今所传《离骚序》文字上的差异,结合班固评屈的其他文献材料和贾逵的学术偏好与创作经历,进行综合分析、研判,世传所谓班固《离骚序》中“露才扬己”一说当为贾逵语。  相似文献   

20.
《品牌》2015,(3)
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再别康桥》是我国第一部公演的含有真挚、浓郁、隽永情感的小剧场歌剧,它具有一定的时代特色,形成了一种别具风格的新兴歌剧形式,与西方"室内剧"有异曲同工之处。而歌曲《一首桃花》选自于《再别康桥》,该曲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和浪漫主义色彩的曲词,给听众带来深深的震撼。本文将对歌曲《一首桃花》的作品背景、艺术风格进行赏析,分析歌曲的演绎,呈现出该曲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