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通过专家咨询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城市地表集中式水源地管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分别确定水源地管理风险评价指标的主、客观权重,并计算组合权重,基于灰色评估与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建立组合赋权-灰色模糊综合风险评价模型。选择南京市长江八卦洲(左汊)上坝水源地进行实例分析,计算得到其管理风险值为0.4118,属于一般风险度;针对存在的风险,提出了加快应急水源地建设、完善水源地应急保障体系和促进水源地监测系统建设等风险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河道管护效果评价对于提高河道管护效能,促进水利工程设施管护单位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堤防护岸管护效果、堤防绿化效果、河道保洁效果、河道整治效果、河道生态修复效果和河道附属设施管护效果6个方面建立河道管护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提出改进云模型方法评价河道管护效果。该模型采用云模型计算出云权重作为主观权重,用投影寻踪法确定客观权重,将主客观权重进行组合计算得到各指标的综合权重值,再用云模型计算得各指标的隶属度,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评价等级。对昆山市周庄镇河道管护效果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和实际情况一致,证实了该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自2019年“1+X”证书制度实施以来,各高等职业院校纷纷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方式,为社会输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在这一过程中,行业企业的参与意义重大。本文以OBE(基于产出导向理论)为基础,结合“1+X”制度实施背景,参考方向阳提出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原有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有效改进,并针对该指标体系,分别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熵值法建立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最后利用主观和客观指标确定综合权重,得出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4.
组合赋权法在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开发区集约评价过程中,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是否合理,权重结果是否完全反映指标的重要性,直接影响评价的最终结果。本研究选取层次分析法和变异系数法分别确定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各指标权重,再利用组合赋权法将两种方法确定的权重进行组合计算,得到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最终权重值,结果表明组合权重兼顾了主观信息和客观现状,权重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5.
基于PSR模型的齐齐哈尔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PSR模型构建城市土地集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客观赋权法和主观赋权法相结合的最优赋权法确定各指标体系权重,并借助综合评价模型,评价1998—2008年齐齐哈尔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综合值。结果表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近10年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基本处于不集约状态。因此,应积极制定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措施,为未来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基本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区作为城市产业的集聚区,对区域产业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影响日益显著。通过界定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因果分析法,结合《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试行)》,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中的指标体系、土地利用状况调查、理想值和指标权重的确定进行探讨研究,在完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评价模型中指标理想值应分行业确定、权重值应采用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组合的最优权重等建议,最终实现评价的科学性和增强成果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流域水利综合规划的特点,将改进的AHP-FCE评价模型运用于流域水利综合规划后评价,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及隶属度。运用构建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淮河流域水利综合规划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淮河流域水利综合规划后评价的满意度为较好。  相似文献   

8.
王梅梅 《水利经济》2022,40(2):38-45
建立一个综合考虑经济、社会、水资源环境等目标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为贯彻落实河长制提供相配套的制度保障。根据目标要求确定相应评价指标的原则,在剖析新发展理念所蕴含的对于水资源优化配置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包含经济发展指标和社会公共需求满足程度的两方面指标,涵盖经济合理性、社会合理性、生态合理性的多层次水资源优化配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经济成本、经济收益、基本生存用水指标、水生态环境指标和产业安全指标5个一级评价指标和若干二级指标构成,采用专家群组决策特征根法逐层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相似文献   

9.
建立水电站运行管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云模型方法建立评价模型,采用AHP和EWM主客观组合权重法计算指标权重,结合云相似度算法和评价等级概率计算公式,确定水电站运行管理的评价等级。以7个典型水电站为例,分析各水电站运行管理工作的评价等级,并绘制对比云图,直观反映各个水电站的评价等级和运行管理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水电运行管理评价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指标权重进行客观赋权,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兵团上市公司2011年度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提出提高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11.
马骏  朱敏杰 《水利经济》2016,34(2):6-10
基于当前国际流行的压力-状态-响应框架,以宁南县为评价区域,选取15项指标,建立白鹤滩水电站对宁南县生态效应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打分法与归一法相结合确定权重,利用宁南县2009—2013年统计年鉴与白鹤滩水电站建设规划等相关材料确定指标值,计算生态效应综合评价指数,并对各具体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白鹤滩水电站建设对宁南县地区生态效应综合评价指数为0.170 3,处于正向影响但不明显的状态。  相似文献   

12.
基于PSO-PP模型的江苏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对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提出了新要求。通过建立江苏省13个城市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的指标体系,应用投影寻踪模型和粒子群算法和Matlab仿真模拟编程,对江苏省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形成江苏城市的等级划分,评价结果与发展现状基本吻合。模型评价避免了主观赋权的干扰,评价结果客观。  相似文献   

13.
刘香  袁汝华 《水利经济》2016,34(6):21-25
基于生态、社会、管理和经济4个维度构建我国农村绿色小水电建设成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确定指标权重,并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农村绿色小水电建设成效进行客观的定量评估。最后,将模型运用于甘肃皇城水库水电站的实例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皇城水库水电站绿色小水电建设成效属于良好水平,同时指出其发展不足之处,为农村绿色小水电建设成效评价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基于ANP-PP-SPA的区域洪灾风险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洪灾风险评价模型的缺陷与不足,从致灾因子、孕灾因子、承灾因子和减灾因子4个方面,通过对14项评价指标的分析与计算,构建洪灾风险评价体系。洪灾风险评价体系以网络层次分析法(ANP)求解主观权重,投影寻踪法(PP)求解客观权重,主客观综合权重与集对分析理论(SPA)耦合,构建基于ANP-PP-SPA的洪灾风险评价模型。以广东省英德市为例,验证洪灾风险评价模型的适用性。计算结果表明,英德市2016年的洪灾风险属于中等级别,符合英德市2016年的实际情况。洪灾风险评价模型不仅综合考虑了评价指标间的相互关系,还较好地体现了洪灾风险的模糊性和随机性,能够为区域洪灾风险决策和洪水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管理绩效评价是一个新的评价领域.管理系统是一个多指标系统,其评价过程具有人的主观性、方法的多样性、结果的不确定性;管理系统也是一个典型的灰色系统,运用灰色理论予以评价与决策是恰当的.由于评价方法各有优劣点,所以,将多种方法结合起来进行评价与决策,可以提高评价与决策的有效性与可靠性.通过利用层次评价法首先得到评价指标值矩阵,然后利用灰色变权聚类评价法予以综合评价.经过对各评价对象所属灰类的界定,准确地确定了评价对象所属的灰类级别.经实例分析及比较,该方法实用性强、计算简便、可信度高,能够用于评价与决策.  相似文献   

16.
吴丹 《水利经济》2011,29(5):49-52
在对区域水系统综合绩效评价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探讨区域供水系统、区域用水系统以及区域污水处理系统的绩效评价指标,构建了区域水系统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灰关联分析法与投影寻踪法,建立了区域水系统综合绩效评价模型;提出了区域水系统综合绩效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