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套期保值为现货企业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规避价格波动风险的交易机制。但固定套期保值比率的经典套期保值策略在规避价格波动风险方面存在有效性不足的问题。根据市场风险变化状况及时确定最优套期保值比率,是决定能否有效对冲价格波动风险的关键。本文认为通过引入基于动态套期保值比率的套期保值策略可以提高套期保值交易的有效性。为此,本文以豆粕期货的套期保值交易为案例,验证了本文提出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铝锭是国内外期货交易所的主要交易品种之一,它具有交易量大、价格频繁波动、走势难预测等特点,不论是采购商还是生产商,积极开展套期保值交易都是规避铝锭价格风险的有效途径。铝锭的保值策略主要有卖期保值策略、买期保值策略、基差交易策略等。  相似文献   

3.
建筑材料期货套期保值是建筑行业规避市场价格风险的重要工具,首先从建筑企业规避建筑材料市场价格风险的角度阐述传统套期保值和程序化套期保值的概念,阐释程序化套期保值应用的必要性,其次通过实例验证程序化套期保值的效果,最后就运用程序化套期保值进行材料采购管理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或事项进行总结、说明,为建筑从业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套期保值主要是指企业以规避或转移现货价格风险为目的的一种期货交易行为,企业通过套期保值能够有效地转移价格风险。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探讨,即套期保值的定义和分类,套期保值的作用、套期保值在税收中的处理和完善套期保值会计处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刘宏 《改革与战略》2011,27(1):77-79,84
如果交易者未来有买入或卖出现货商品的需求,但担心价格趋势对自己不利,则可通过在期货市场建立套期保值头寸的方式,将未来交易现货的价格锁定在目前较为满意的价格水平上,达到规避现货价格风险的目的。文章认为,采用套期保值策略规避现货价格风险具有严格的原则和依据,但目前部分教材和分析师撰写的研究报告,关于卖出套期保值策略适用情况的介绍存在一定的问题,可能造成参与者的错误决策,文章提出以上问题并进行分析探讨,以使参与者正确理解和选择套期保值策略。  相似文献   

6.
邹戬  王立新 《科技和产业》2013,(12):124-126
PTA市场价格波动频繁,作为生产厂商,需要确保利润不会因价格波动而减少,因此,可以选择PTA期货品种进行套期保值。在多种套期保值方法和评价指标中,本文选择Markowitz组合投资理论解释的套期保值方法和JohnC.Hul的改进模型以收益方差最小化推导出的最优套期保值比率作为评价指标,并用Ederington提出的评价套期保值有效性指标分析套期保值效果。通过2013年上半年数据,实证分析,证明套期保值可以减少生产企业大部分风险。  相似文献   

7.
申赛珍 《中国经贸》2014,(1):128-129
套期保值是指把期货的现行市场作为转移资料价格风险的重要场所,目前的建筑企业中对施工的材料进行一定的套期保值能够有效对材料的价格进行风险规避,实现企业的效益保障合约的实施,在建筑材料套期保值中存在一定的功能性,例如有:价值发现功能、资源配置功能、价格风险转移功能等等,同时在套期保值模型的发展中需要注意其市场单一以及监管制度不合理的一些问题,实现对于建筑材料市场发展的合理化。  相似文献   

8.
郭俊荣 《中国经贸》2013,(16):185-186
财务风险包括价格风险、存货管理风险、流动性风险、投资风险、筹资风险等。如何降低财务风险、锁住成本,获得预期利润是管理层必须认真解决的现实问题。套期保值是企业规避风险的有效工具,本文阐述了如何利用套期保值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同时对套期保值市场自身的风险防范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套期保值是指以回避现货价格风险为目的的期货交易行为。套期保值交易分为买入保值和卖出保值,是用期(现)货市场的盈利来弥补现(期)货市场的亏损,只要整体计算不亏或少量亏损,就达到了套期保值效果。近几年来,期货市场的规避风险功能和价格发现功能得到了肯定,许多企业、机构已  相似文献   

10.
李献刚 《特区经济》2013,(11):143-148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制造业企业在原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方面,面临着巨大的价格波动风险。制造业企业如何充分利用期货市场开展套期保值业务来规避价格风险,是企业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通过对上市的制造业企业展开抽样调查,了解我国上市的制造业企业开展套期保值业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强化期货知识培训、丰富期货品种、加强期货市场创新、降低交易成本等方式,提高企业参与套保的积极性,发挥期货市场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1.
Black-Scholes公式中无风险利率的常数假设与现实不符。本文假设无风险利率在一个区间中变动,讨论求期权价格区间问题。首先将此问题归结为一个随机最优控制问题,然后利用动态规划原理得到期权价格区间上下限满足的模型以及模型解法,并利用最优静态对冲缩小此价格区间,最后以BaiDu股票期权为例给出了模型在期权市场上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期权市场上的套利识别方法并与Black-Scholes公式的结果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翟茜彤 《科技和产业》2023,23(24):51-56
利用2015—2023年的黄金AU9999与十个上证行业指数日收益率数据,建立DCC-GARCH模型来分析动态相关性并计算最优投资权重和最优对冲比率。实证结果发现,黄金与行业股票市场存在动态相关性;黄金市场对十个行业的避险和对冲作用有差异,市场极端情况下黄金与行业指数均高度负相关,熊市期间黄金与原材料以外的九个行业具有不同程度负相关,黄金与工业、可选消费等七个行业长期具有负相关性;黄金平均权重在主要消费行业占比最高,原材料行业的对冲比率最高。最后提出资产组合纳入黄金、持续评估和区分行业进行风险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国际黄金、白银价格变动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澄  张均东 《特区经济》2007,(12):93-94
通过对黄金和白银价格的线性比例分析和黄金与白银价格变动率的相关性分析,得出黄金与白银的价格之间具有线性相关性,且黄金价格和白银价格在变动趋势上具有一致性。分析国际黄金、白银价格变动的数理关系,不仅可以充实目前贵金属领域学术研究匮乏的基础,而且可以为白银产业链条企业的保值和套利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选取了我国黄金市场的三个主力合约,采用均值回复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研究了我国黄金期货市场流动性与基差之间的动态关系,探讨资产的流动性对套利交易的影响,即高流动性是否有助于资产价格迅速回复至无套利水平。实证结果表明:(1)三个合约均值回复模型的回复速度均与其流动性成正相关关系;(2)在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0812合约的基差和流动性之间存在着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0906与0912合约的流动性是基差的Granger原因,而基差不是流动性的Granger原因。本文的理论意义在于流动性与基差所表现出来动态关系在一定意义上验证了市场的有效性,即一价定律在我国黄金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基本成立,现实意义在于市场上的交易者可以通过流动性来预测基差,提高套期保值效率。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optimal two-part pricing strategy of a monopolist whose customers collude when they purchase the firm's product. In contrast to the sentiment in the existing price discrimination literature, I find that a monopolist's profit can actually increase when consumers share its good. When transaction costs for collusion are zero the firm can extract the full consumer surplus through two-part prices. When transaction costs are positive or there are a substantial number of consumers without access to resale, the firm may be hurt by arbitrage.  相似文献   

16.
中国燃料油期货的套期保值比率与绩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勇  魏宇  黄登仕   《华东经济管理》2008,22(4):39-42
文章首次对自2004年上市以来的SHFE燃料油期货的多期限合约的套期保值比率与绩效进行研究.给出了一个寻求多期限合约的最优套期保值比率的新方法.为克服数据量较小的困难,文章运用新技术--协整序列分解模型进行研究,采用更一般的数据选取方法,发现不同的燃料油期、现货价格序列(日、周和二周)均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在此基础上得到任意期限的最优套期保值比率.结果发现:中国SHFE燃料油期货市场发展良好,其套期保值效果比SHFE铜期货差、比SHFE天然橡胶要好,有望成为世界燃料油定价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17.
王斌  蒋闻  王晋宇 《科技和产业》2014,(1):83-85,170
价值最大化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电力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价值最大化自然成为电力和电网企业的共同追求。为实现价值最大化,根据博弈理论,构建发电企业与电网企业的双方叫价拍卖博弈模型,通过计算贝叶斯纳什均衡点,确定最优电价和企业的最优收益。据此,从v和C的视角给出对电网企业购电策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rather controversial practice of managerial hedging, which allows CEOs to delink their compensation from stock price performance. We presume that boards are aware of these practices and adjust the weights placed on accounting‐based and stock‐based performance measures in executive compensation contracts to mitigate the problem. Empirically, we find that, in the presence of managerial hedging opportunities, accounting‐based performance measures receive more weight, whereas stock‐based performance measures receive less weight in determining executive compensation. Moreover, these results are more pronounced when managerial hedging needs are high. Regarding the effects of earnings management resulting from accounting‐based incentives, we find that good auditing and strong governance mechanisms strengthen the benefit of placing more weight on accounting‐based performance measures. Taken together,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corporate boards shift the relative weights of performance measures in compensation contracts in response to managerial hedging opportunities,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optimal contract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