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
<正>一、农广校中等职业教育取得成效(一)积极争取支持,坚守办学职能。为了在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方面更好发挥农广校中职教育作用,给农民职业教育和体系办学争取政策支持和发展空间,2018年中央校积极推动启动实施农村实用人才职业素质和能力提升行动,明确以农广校系统为主要依托,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学历提升、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农民科技培训等,对农广校工作支持保障提  相似文献   

2.
正上海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作为全市农民教育培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近几年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过程中,积极探索与实践,重点开展"四类"人才的培养工作。一、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一是按照助力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工作要求,上海市农广校与九星村基地圆满完成了农业农村部下达农村实用  相似文献   

3.
正2005年,杭州市出台《关于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依托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推进杭州市现代农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10年来,在杭州市各级农办、农业局、农广校等单位共同努力下,培养稳定了一支14余万人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有效推动了杭州市农业转型升级、农民生活方式变革和农村经济发展,为美丽乡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逐步形成具有时代特征、杭州特色的农村实用人才培  相似文献   

4.
<正>农民职业教育是优化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结构、提升农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的重要途经。新疆自治区农广校(简称“新疆农广校”)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广校(简称“新疆兵团农广校”)充分发挥农民教育培训专门机构作用,在推进农民中职教育发展上积极探索,有思路、有措施、有创新,较好地履行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职能,  相似文献   

5.
《农民科技培训》2023,(6):12-13
<正>近年来,江苏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坚持农业农村和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战略,围绕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关于农广校发展提出的“三个转变”和“三个定位”要求,大力实施省委省政府高素质农民培育民生实事工程,每年培育高素质农民15万人,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的基础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山东省岱岳区农广校发挥职能优势,积极探索乡村人才队伍培养,形成了头雁领航、强雁跟飞、雏雁展翅的“雁阵效应”,凝聚起乡村振兴强大合力。目前,共培养基层党支部书记“头雁”300余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土专家、田秀才等为主的新农人“强雁”5000余名,返乡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等为主的农村后备干部“雏雁”1000余名。  相似文献   

7.
<正>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民教育培训,将农民技能素质提升作为一项基础工程、实事工程和民生工程,摆到重要位置,予以强力推进。全省各地农业农村部门围绕乡村人才振兴,大力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着力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现代农民队伍。以省级农民教育培训项目为抓手,依托各地农广校,面向普通小农户开展农业职业技能培训,每年培训16万人左右。联合教育部门开展涉农专业大学生农业创业创新专题培训,每年培训1.5万人。以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为抓手,依托12所涉农高等院校,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农业经理人培养等。截至2018年底,全省累计认定新型职业农民3.67万人,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8.
2009年,为促进河北省中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河北省教育厅以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全省全面开展“送教下乡”工作,实施了“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工程”.河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结合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养发展需要,在创新农民教育形式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实行省、市、县、乡镇(村)教学班四级联动的农广校教学管理模式,积极组织实施“送教下乡”涉农专业全日制中专教育工作.经过全省各级农广校的共同努力,至2014年,共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骨干19648人,为全省现代农业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实用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9.
为深人贯彻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落实韩长赋部长在农业部农业农村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关于“全力推进以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新型职业农民为重点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农广校要在培养职业农民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要抓好农民中等职业教育”等一系列指示精神,2012年11月4日至5日,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在山东省潍坊市召开实施“百万中专生计划”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座谈会,相关负责人就“百万中专生计划”实施情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和中办国办《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对加快培养高素质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创新创业带头人,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提出了明确要求。通过党史学习教育,特别是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笔者结合全国农广校农民教育培训分区调研情况,就推进新阶段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进行了有关思考。  相似文献   

11.
<正>2022年9月28日,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发布《关于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师傅带徒”项目创新试点的通知》,按照“自愿申请、逐级推荐、择优聘用”的方式,经省、市评审委员会审查评定,确定济南市长清区等65个县市区为高素质农民“师傅带徒”创新试点,康其国等80名“土专家”“田秀才”及产业发展带头人、传统技艺传承人等为高素质农民大师。高素质农民大师“师傅带徒”项目正式启动。高素质农民大师“师傅带徒”项目被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列为2023年度人才工作项目计划。山东省农业农村厅、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坚持系统观念,整合发挥省、市、县(市、区)农业农村部门和大师力量,一体推动项目高质量开展。  相似文献   

12.
<正>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杭州市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以人才创富为目标,围绕农民诉求、乡村需求和国家要求,深入实施省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和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加快推进高素质农民队伍建设,以“1234”工作法为抓手,从单一培训向综合培育转变,从就业从业向创新创业转变,从技术集成向科技赋能转变,培养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时代乡村人才队伍,蓄乡村人才振兴之水、强乡村产业发展之势、筑乡村综合治理之基,打造以人才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杭州样板,  相似文献   

13.
两会声音     
《农民科技培训》2024,(4):49-50
<正>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培育高素质农民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的大背景下,农村正成为干事创业的大舞台,社会资本涌入、人才回流,成为新趋势。培养高素质农民是新时代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要素,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动力之源。建议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全面完善高素质农民培育体系。充分发挥农广校主阵地作用,持续提升农广校培训组织能力,强化对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全面支撑;创新多层次、多形式培育模式,采取“线上+线下”授课方式,通过政府发放职业资格认证、定向产业扶持和各类保障激励政策,调动学员参与高素质农民培育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正>自2021年起,唐山市农广校对当地农村进行调研,了解农业发展及农民教育培训情况,经过一系列理论总结和实践走访,设计出与当地发展阶段、农民诉求契合的“七化”职业教育模式,2021-2022年该模式在唐山乡村地区试点,取得良好效果。一、“七化”模式内涵与做法唐山市农广校提出“七化”模式作为当地乡村人才振兴方案,直击农民职业教育发展痛点。“七化”模式建立了多位一体的完整系统,成为唐山市推进农民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基础,其具体内涵与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产业是支撑。为加快培养农业生产经营人才,突出抓好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培育,杭州农广校坚持“小切口大牵引,创新培育模式”,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药材)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示范培育项目,通过三年全产业链培育,旨在培育一批了解产业行情、掌握种植技术、饱含爱农情怀的乡土专家,提升中药材经营主体产能,带动周边农户致富,  相似文献   

16.
<正>培育高素质农民就是培育中国农业的未来。近年来,各地党委政府把高素质农民培育摆上"三农"工作重要议程,把人才振兴作为牵动乡村振兴的牛鼻子,财政投入持续增加,合作形式持续创新,高素质农民在农业农村中的辐射带动作用更加凸显。全国农广校体系是农民教育培训专门机构,培育高素质农民,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责无旁  相似文献   

17.
<正>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多种粮、种好粮。为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要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培养乡村规划、设计、建设、管理专业人才和乡土人才。鼓励地方出台城市人才下乡服务乡村振兴的激励政策。在乡村振兴各类人才中,根据农业生产与乡村生活需要,最基础、最迫切、最急需培养的人才有以下三类。  相似文献   

18.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作为新疆农民教育培训主渠道和农民专门教育培训机构,以其辐射面广、距离广大农民距离近等优势成为农民教育培训的主力军。在新时期应当充分发挥优势,以农民教育培训为主线,加快推进各类农业农村人才培养,积极参与脱贫攻坚,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增加农民收入,为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提供人才支撑。一、农广校体系是农民教育培训主力军新疆农广校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当前全区体系健全、覆盖面广、师资队伍强、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19.
<正>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支持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弹性学制参加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培育高素质、高学历农民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时代要求。江苏省东台市作为全国首批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江苏高效农业第一县,为创树“东台大粮仓”品牌,探索乡村产业振兴和农村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急需培育大批高素质、高技能农业人才。2018年9月,  相似文献   

20.
<正>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实施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对于夯实乡村人才振兴基础意义重大。要选好、育好、用好“头雁”,以“头雁”引飞,实现“头雁振翅、雁阵齐飞”的良好局面。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为夯实乡村人才振兴基础,育好“头雁”,近期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联合印发《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实施方案》,提出自2022年起每年为每个县培育10名左右“头雁”,用5年时间培育一支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队伍。近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