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5 毫秒
1.
经济增长决定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是地方经济持续性增长的重要保证。实证分析表明,山东省地方财政收入与经济总量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相关性,消费、投资、出口等"三驾马车"和产业结构对山东省地方财政收入有着不同的影响。与广东、江苏、浙江等发达省份相比,山东省地方财政收入规模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偏小,而且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因此,应通过经济发展提高山东省地方财政收入的规模和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  相似文献   

2.
许林 《特区经济》2006,(9):277-278
地方财政收入反映了地区的经济运行情况和地方政府的履职能力。本文以重庆市为例,从不同角度实证分析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并且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有望地方政府在实现公共财政过程中得到参考。  相似文献   

3.
陈颖 《中国集体经济》2008,(25):107-109
经济决定财政,财政收入来源于经济,财政收入结构是经济结构的综合反映。文章通过对海南省财政收入规模、项目、产业和所有制现状的分析,得出结论:海南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基本形成,财政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但也存在一些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不协调的问题。最后,文章对进一步优化财政收入结构,促进财政收入可持续增长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许林 《特区经济》2006,(9):277-278
地方财政收入反映了地区的经济运行情况和地方政府的履职能力。本文以重庆市为例,从不同角度实证分析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并且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有望地方政府在实现公共财政过程中得到参考。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地方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的总量关系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利用1953年至2003年的数据资料,对山东省国内生产总值与地方财政收入的总量情况、增长情况、比例关系和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观察分析,判断国内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之间相适应的增长程度,从宏观层面上对经济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作一些新的探索,为政府部门和经济管理部门把握两者定量关系提供参考。本文结论是:50年来,山东省国内生产总值与地方财政收入的平均相关系数为0.98,即两者增长速度基本同步,但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略低干国内生产总值。  相似文献   

6.
对甘肃省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了More结构变化值分析,就其经济增长率对More结构变化值的回归分析表明,1978年以来,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率变动呈正相关关系。EG两步法分析得出,甘肃省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的"稳定"关系,各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大小依次是:第三产业、建筑业、工业、第一产业。最后,为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对策和方向。  相似文献   

7.
以中国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事实经验为研究对象,利用中国1978—2017年数据,考察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短期波动和长期均衡的拉动作用。研究发现,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产业结构贡献已经转变为"三二一"的形式;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当国内生产总值偏离长期均衡时,将以(0. 018)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至均衡状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但是在各产业之间表现有所差异;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没有形成持续的驱动力。最后,针对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互动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1985—2012年广东省财政收入与广东金融贷款余额的时间序列,运用计量经济学VAR矢量自回归模型对广东省财政收入与地方贷款余额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广东省财政收入与地方贷款余额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贷款余额每增加1个百分点,广东省财政收入增加0.3033个百分点。并且广东省财政收入的增长是广东金融企业贷款余额的格兰杰原因,而贷款余额的增加却不是财政收入增加的格兰杰原因,表明广东省金融机构贷款结构不合理,贷款资金使用效率低下,造成地方金融机构贷款的低效率使其无法有效带动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最后针对实证结果做出了相应的解释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财政收入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可以通过影响供给、需求等来影响产业结构的演进,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大连市财政收入结构及与我国其它14个副省级城市财政收入结构的比较与分析,得出目前大连市在经济运行、产业构成、财政收入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十二五"期间大连市财政收入持续提升,产业结构布局进一步优化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陈波  陈亮 《特区经济》2012,(4):266-268
理清我国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财政收入、居民收入之间的影响力度和关系,找准影响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居民收入增收,经济结构合理转变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对进而挖掘各因素增收潜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晓军 《特区经济》2012,(4):166-168
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对于区域经济和金融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湖南金融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改善,但还存在经济基础欠佳、地方金融发展滞后、信用中介市场发育缓慢、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缺失等问题,因此,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地方金融发展、培育信用中介市场、完善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等,对优化湖南金融生态环境,实现湖南经济与金融发展的良性互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湘鄂渝黔边区旅游业对经济发展贡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鄂渝黔边区既是全国重点扶持和18个贫困区之一,又是拥有极其丰富旅游资源的"中华旅游第一走廊区",以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是必然选择。本文以旅游基本部门为基准,以投入产出的关联性来分析旅游直接、间接和引致影响产业部门,再借助旅游卫星帐户,构筑旅游业对湘鄂渝黔边区经济发展贡献的指标体系,用以揭示湘鄂渝黔边区旅游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旅游业对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度和旅游业对地方财政和居民收支及就业贡献等方面的数量关系。  相似文献   

13.
城市财政的形成是近代城市史、财政史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透过清末民初上海县城的案例,试图解释城市财政形成的动力机制并分析其收支结构。研究发现,上海县城城市财政形成的动力机制在于:首先,清末上海县城在商业活跃、人口激增的情况下,城市人居环境日益恶化,传统县城基础设施亟待改善,而城市管理制度与经费相对缺失,促使制度需求的出现。其次,地方的公益善举传统与精英势力崛起并广泛参与地方事务,以及官办市政雏形的出现等因素构成了上海县城自身的优势。此外,新政改革为城市财政的形成提供了政策保障。清末民初上海县城城市财政由市政机构作为征税主体,财政.收入主要有城市捐税与规费收入、公产收入、债务收入等,支出则由公共事务性支出、行政性支出、债务支出等几方面构成。积极有效的财政运作是上海县城自治市政成功的基础,也为重新审视与评价近代地方财政制度变革提供了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14.
绿色金融是推进“双碳”战略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金融手段。基于我国2007—2020年省域面板数据,建立面板固定效应模型,探讨绿色金融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绿色金融能够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但在一定程度上技术创新起到了反向调节的作用,波特效应不明显。因此,应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发展政策,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5.
咸丰年间,随着内地政局的变动,清前期原有的协饷调拨制度难以继续运行,边疆财政问题日益凸显。为解决新疆的军费收支问题,清朝中央政府一面严令各省调饷,一面命新疆地方官员积极寻求财政的自立。新疆地方官员采取了多项开源节流的措施,如变通兵制、增加铸币、改铸大钱、开征新税、积极调用官员商民捐输军饷等,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新疆军费的供支压力,保证了边疆地区的稳定。虽然新疆财政并未因此实现自立,但财政的收入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同时,清朝中央政府逐步丧失了对新疆财政的绝对把控权,陕甘总督、新疆地方官员的财政自主权在不断扩大。咸丰年间新疆军费的供给问题,不仅对左宗棠西征筹饷有影响,也对建省后新疆军饷的供应体系有着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外商直接投资对安徽产业结构的正面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柳 《特区经济》2008,(9):190-192
外商直接投资不仅为安徽带来了经济建设所急需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创造了就业机会,增加了财政收入,还促进了安徽产业结构的升级。本文通过分布滞后模型实证说明了外商直接投资会对安徽产业结构产生影响,并探讨了外商直接投资和安徽产业结构演化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工业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当前实施的农村税费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带来县乡两级政权财力资金困难问题。解决这一问题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精简机构,压缩行政管理支出;二是完善分税制,建立稳固的地方税收来源;三是完善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18.
为矫正土地出让金实际支出中的"重城轻农"倾向,国家相关文件原则性规定了土地出让金的五种支出方向,但并未给出各支出方向的具体比例。基于广州市土地出让金利益相关者对各支出方向相对重要性排序的495份调查问卷,采用相对熵组合赋权方法测算土地出让金各支出方向的具体比例。研究表明,土地出让金用于城市建设、支农、土地开发、征地拆迁补偿、其他支出的合理比例应分别为19.51%、21.35%、18.88%、19.15%、21.11%;其中支农支出比例最高,支农支出与征地拆迁补偿支出比例合计达40.50%,与土地出让金支出"重点向新农村建设倾斜"的政策契合。在土地出让金支出重点向新农村建设倾斜的大前提下,可制定土地出让金各支出方向比例的合理区间给地方政府预留一定的弹性操作空间;建立土地收益基金等措施维护上下届政府间的"代际公平"。要确保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民、农业、农村,还可参照目前土地复垦净收益分配方式,硬性规定土地被征收前的土地所有权人与土地使用权人占土地出让净收益的一定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