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问题的提出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必须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管为基本导向",并要求全社会"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那么,何为契约精神?党和国家为何要重视契约精神?我国法治化的市场经济需要什么样的契约精神?因此,对契约精神的探讨既具有现实意义,也有理  相似文献   

2.
本文先从"契约人"人性假设和交易属性两方面,阐述了治理结构存在的必要性;然后从刻划经济组织的属性第一个维度"契约"出发,分析了古典、新古典和关系型三类契约;最后根据"交易属性"中的资产专用性和交易频率的不同,为这三类契约形式匹配了四种治理结构形式:市场、三边、双边和统一治理.  相似文献   

3.
<正>科斯在他的理论中将企业理解为一种不同于标准的市场交易的契约,从而开创了契约理论研究的先河。在科斯之后人们对契约理论的研究按两个方向发展。第一个方向是委托-代理理论,其核心是设计出一套有效的机制来激励代理人"说真话"和"不偷懒"。这个机制认为可以将所有的可以预见到的或然事件都涵盖在其中,是一个不需要再谈判的完全合同,因而这些理论也被称为"完全契约理论",  相似文献   

4.
在"会计信息的经济后果"这一角度下,有效市场假说、信息不对称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契约理论及经济后果理论等相关理论说明: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通过包括会计准则在内的契约来解决.在会计准则规范下的会计信息使利益相关者的决策及其利益模式不断发生改变.笔者认为,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最终会促进会计信息逐渐趋向于"信息中立"的本质发展,进而增强市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正>一、契约精神的内涵所谓契约精神,是指在商品经济社会中派生出来的契约关系与相关内在的行为原则,代表的是自由、平等、守信的精神。"契约精神"在本质上就是强调诚信,即按照规定办事。契约精神不但包含了现代商业法则和风险管理原则,而且也体现了公平和合理、承诺和执行等"底线伦理"。契约在各方达成之日,就是各方  相似文献   

6.
中国代驾行业多年来寄居监管真空的现实,并没有妨碍"代驾"群体的野蛮生长,他们凭借与消费者之间达成的"契约"守护着自己的"饭碗"。无论代驾模式如何变化,但它或多或少给代驾人员、消费者乃至整个行业带来了安全感。然而,市场上基于这一纸"契约"的"代驾"模式层出不穷,却并没有展示出一个  相似文献   

7.
隐性契约     
隐性契约是一种理论上的构想,用以阐述雇主和雇员间达成默契的各种书面的复杂协议,具体来说,是指那些维护交易双方利益、作为心照不宣和对双方有约束力的制度规则隐含在正式契约中的契约内容。隐性契约本质上是显性契约的衍生品,可以称之为衍生契约。隐性契约的存在必须满足以下条件:规范的竞争性市场、要素市场  相似文献   

8.
王亚 《楼市》2012,(6):50
我们从来不缺契约,问题是我们长期以来提不起‘精神’。写在纸上的是市场契约,写在我们心里的应是诚信与道德契约。奋战在各大售楼处的"房闹"们:各位辛苦啦。你是我的邻居、朋友、亲戚或者同事,我们素未谋面,但你就在我的身边。人们叫你房闹,联想到医闹、薪闹等,看来你们都是弱势群体。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转眼间就这么蒸发了,搁谁谁不悔?搁谁谁不痛?有冤、有怨有不解,无权、无势又申诉无门,貌似逼良为"闹",你们有一万个"闹"的理由。需要  相似文献   

9.
企业心理契约的自我执行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心理契约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对心理契约的自我执行问题从博弈论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阐述.本文认为,对于一个收益序列时间较长且收益变动较小时,心理契约或承诺将变成可自我执行.心理契约可自我执行的条件是在当事人认为遵守心理契约或信守承诺的未来收益大于违反心理契约条款或承诺的当前收益,违反心理契约的惩罚将会是终止心理契约或承诺.而对于一个收益序列时间太短或收益变动过大时,心理契约或承诺的自我执行将变得困难直至无法执行.  相似文献   

10.
在税收契约订立、监督和履行过程中,税收契约有用性要求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信息能减少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一些问题,为契约双方提供有利于维护各自权利的"公允"信息,从而有效地保证税收契约的顺利进行。文章以"公允价值计量——盈余管理——税收契约"的研究路径对公允价值计量与税收契约有用性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1.
当市场失灵现象出现导致政府介入市场并对一些企业进行政府管制时,从某种程度上就形成了一种契约机制,即"政府管制契约"。在政府管制契约下,无论政府还是被管制的企业都需要"公允"的财务会计信息来约束与促进契约的履行。为此,本文首先对政府管制和政府管制契约的相关范畴进行了界定,并从"公允价值计量"的视角对公允价值计量与政府管制契约的相关性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2.
基于契约视角的公允价值计量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允价值会计的困境之一在于在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情况下,对相关资产或负债公允价值的计量。本文从契约理论对于会计信息需求的角度入手,对企业契约网中的主要契约进行分析,认为在不存在活跃市场时契约各方主体的契约约定确定相关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  相似文献   

13.
张素蓉  司晋娟 《财会通讯》2010,(2):22-24,43
公允价值会计的困境之一在于在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情况下,对相关资产或负债公允价值的计量。本文从契约理论对于会计信息需求的角度入手,对企业契约网中的主要契约进行分析,认为在不存在活跃市场时契约各方主体的契约约定确定相关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在分工经济中当生产要素不为同一个人所有时,存在契约协调问题。创业企业的融资契约是创业者为了实现生产要素新的组合,以"中心签约人"的身份同物质资本所有者订立的合作契约。这种合作契约在外延上并不包括由纯粹价格决定的债务契约和纯粹权威决定的股权契约,而是由嵌入信任协调后的"价格-信任"和"权威-信任"组成的复合契约。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契约经济学的角度剖析了契约、交易及会计的关系,并且认为正是交易导致契约的不断演进和发展促进了会计目标的演化。因此本文运用交易成本这一工具从广义角度具体分析了几种主要契约,即企业契约、资本市场契约、法律契约及其它契约是如何推进会计目标的发展并影响一国对会计目标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国际铁矿石市场的各种契约安排呈现一条从纵向一体化向现货交易逐渐过渡、连续渐变的契约安排频谱,从频谱的左端到右端,相应价格机制的刚性逐渐增强。构成铁矿石市场主体利润函数的各经济变量是外部环境和契约安排的函数针对既定的外部环境,市场主体力求与交易对象达成使自身利润最大化的契约安排进而与交易对象围绕契约安排进行讨价还价。当这种讨价还价达到纳什均衡状态时,均衡价格与交易数量同时被决定,铁矿石市场随即达到均衡状态。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际铁矿石市场中契约安排重大变化均可被解读为外部环境变化影响了铁矿石进出口国的利润函数变量,进而均衡契约安排在频谱上的落点不断推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声音     
《新电子》2014,(6):71-71
当收受红包变成一纸契约,是对医务工作者的最大侮辱。  相似文献   

18.
戴琳琳 《企业导报》2011,(3):217-218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职业生涯研究的不断发展,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关系由过去长期稳定的契约关系变成短暂的、不稳定的契约关系,职业的稳定性越来越低,上到公司的管理者、执行者,下到普通员工都要拥有并管理自己的职业生涯。  相似文献   

19.
重塑员工的心理契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国后,我国在国营企业逐步建立一套固定工的用工制度,这个制度的特点是,当政府用行政手段将城镇劳动力统一分配到国营企业后,再以"固定工"的形式使劳动者与企业保持终身固定的劳动关系,随着改革的推进,"固定工"变成"合同工".在日本,终身雇佣制受到严重的挑战,到21世纪初,有人认为日本进入了大裁员的时代.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它们的决策却经常导致员工产生心理契约违背,从而表现出消极怠工、抗议、忠诚度下降,甚至离职等一系列有损企业的行为.这些行为,轻则降低企业的工作效率,重则导致企业的衰亡.这样使一些学者重拾心理契约理论来解析当前所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李武江 《企业活力》2010,(11):24-28
特许经营的契约是一组无形资产"捆绑"在一起融入某种商品交易中的复合契约;契约中交易的收入条款往往没有直接确定无形资产的独立价格,而是确定为一个基数加上某种商品交易收入的分成;契约中交易的使用条款通常包含特许人对受许人生产经营过程的"干预"、"指挥"和"协调"方面的规定。契约实质是一组无形资产的间接定价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