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刊     
《经济》2002,(10)
中国彩电业将重返欧洲7家彩电业争食欧盟配额 9月20日 中国工商时报 近日,欧盟委员会发表公告,宣布接受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及7家彩电企业(厦华、海尔、海信、康佳、长虹、创维、TCL)联合提出的向欧盟出口实行价格与数量上承诺的建议,结束了长达15年的对华彩电反倾销政策。9月18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召开“对欧盟出口彩电价格承诺会议”。七家彩电企业对分配40万台彩电出口配额均表示了强烈的“占有欲”。有律师表示,从现在开始用五年的时间中国彩电出口有希望恢复到欧盟反倾销以前的每年100万台,甚至更多。  相似文献   

2.
历时一年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积极应诉的中国彩电企业得到了最不想得到的结果。曾代理厦华应诉欧盟彩电反倾销案的锦天诚律师事务所北京分所著名律师傅东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在国际反倾销案中吃败仗是正常的,因为现行的国际贸易“游戏规则”对中国是不利的,中国企业没有必要失落,更没必要现在就开始“内乱”,当务之急是坐下来研究对策,  相似文献   

3.
我国企业如何应对欧盟的反倾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正育 《经济管理》2001,(15):20-22
欧盟是对中国提起反倾销最早、最多的地区。从1979年到1999年的20年间,欧盟对中国产品反倾销达82次,影响我国约10%的出口,给我们造成的损失超过30亿美元,这仅仅是对当年涉案金额的粗略估计,如果算上生产企业此后蒙受的间接损失,数额就更为巨大,如欧盟对中国彩电征收的高额反倾销税,基本上将中国彩电挤出了容量达2900万台、其中一半需要进口的欧盟市场,而在1993年以前,中国每年向欧盟出口的彩电都有100多万台,欧盟对我反倾销呈不断加剧的趋势,1990年以来,欧盟针对我国产品的反倾销调查占其调查总数的70%以,仅1999年对华的反倾销立案就有十多起,涉及黄磷、中厚钢板、马钢管件、多14时彩色显像管、CD僵、自行车零部件等产品,总计价值近3亿美元,2000年,我国被欧盟确定征收反倾销临时税或最终税的产品新增十几种,涉及自行车产品、焦炭产品、除草剂、氨基乙酸、头发刷产品,延展性螺纹铸铁管筒装置,环形捆扎装置、电子秤、碳化硅产品,同时确定对产自我国的钼钢产品、荧光花岗岩石、模氨酚、氧化锌等产品展开反倾销调查,反倾销已成为为我国产品出口欧盟的重要障碍。  相似文献   

4.
绍兴企业在应对欧盟第35类纺织品反倾销案的路上走得并不孤单,8月24日,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联合绍兴市外经贸局,在绍兴召开欧盟第35类纺织品无损害抗辩企业应诉工作会议。从会上获悉,全国已有包括绍兴27家企业在内的56家企业提出了反倾销应诉,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也在近日向欧盟委员会提交了欧盟第35类纺织品产业无损害抗辩,全国联手应对反倾销的网络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5.
欧盟频繁地对我国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不仅极大地损害了中国出口企业的利益,也阻碍着中欧双边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分析欧盟对华反倾销的原因及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提出通过积极构筑完善的反倾销体系,建立和健全我国的反倾销应诉机制对策,以降低欧盟反倾销对我国出口企业造成的损失,创造更多更大的贸易与投资机会,确保中国对欧盟出口的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6.
自1979年中国出口欧盟的糖精首造反倾销案以来.至2003年底已达500多起.今年上半年,美国出于国内政治和经济的需要,对中国的家具、熨衣板、零售购物袋,彩电频频发起反倾销,有些已课以高额的反倾销税及税率。欧盟在近日对中国出口的纺织品正式立案进行反倾销调查,中国似乎成了国外反倾销案件的重灾区.面对如此接踵而来的反倾销,中国企业应做些什幺?深入剖析一下2003年浙江皮尔轴承公司等企业胜诉美国轴承反倾销案,从中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刘佳旭 《时代经贸》2010,(22):66-66
本文针对2009年欧盟理事会延长对中国鞋业的反倾销税一案,结合我国反倾销史上的经典案例,评析由我国各鞋类企业组成的“欧盟对华鞋产品反倾销应对联盟”在应对反倾销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同时强调建立反倾销专项基金和培养反倾销专业人才的必要性,摆脱被动挨打局面,夺回主动权,力求探讨出我国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贸易保护主义对策。  相似文献   

8.
宏观资讯     
《经济月刊》2000,(7):4-5
中国家电业出现战略联盟 高校扩招 三大中介行业合并 9家彩电企业联手限价 民间资本介入资产盘活 国际车展火爆京城 珠海市属国资退出零售业 债转股进入关键阶段 中国“入世”双边谈判即将结束 政协举办“21世纪论坛”  相似文献   

9.
关于“倾销”与“反倾销”的多元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玲 《经济师》1997,(12):47-47
关于“倾销”与“反倾销”的多元思考●张爱玲近年来,对中国商品的倾销申诉日见增多,产品已从农副产品、矿产品、手工工具发展到彩电、录像带、照像机等,趋势越来越猛,威胁越来越大。其中大多数案件均以进口国征收反倾销、反补贴或加征特别关税或我国出口企业承担产品...  相似文献   

10.
我国出口产品在欧美市场上频频遭受“反倾销”的打击,已严重地影响了产品的出口和企业的发展。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际宏观市场环境因素,也有我国彩电企业自身的问题。从国际市场营销的角度,以彩电业为例,分析了我国出口产品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运用国际市场营销策略来增强抗击“反倾销”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欧盟委员会日前对于对华光伏产品反补贴调查作出初裁。欧委会的公告称,欧盟不对产自中国的太阳能产品采取临时性反补贴措施。德国《明星》周刊援引一名欧委会官员的话称,鉴于欧中新近在光伏产品反倾销争端中达成价格承诺协议,即使欧委会的调查结果确证中方有补贴行为,欧盟也不会采取制裁措施。因为有了价格承诺协议,欧洲业界应该不会再因廉价竞争而受损。 欧盟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发起“双反”调查始于2012年11月8日。反倾销调查初裁比本次反补贴调查初裁早两个月,欧盟于6月6日起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经过两个月的密集磋商,中欧双方就反倾销案达成“价格承诺”协议,并于8月6日开始执行。根据协议,90余家中国光伏企业同意为出口至欧盟的光伏产品设置最低限价,这些企业对欧出口额占中国对欧光伏产品出口总额的70%,这些企业无需缴纳惩罚性关税,没有参加协议的企业则需要向欧盟缴纳47.6%的反倾销税。这一“价格承诺”谈判结果已涵盖反补贴案,同时欧方事实上对“双反”案做了并案处理。欧委会将在今年12月5日一并公布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的终裁结果。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外对中国企业提出的反倾销诉讼越来越多,部分国内企业为避免诉讼,采取曲线出口方式,在境外设厂,在国外生产产品并以所在国“身份”进入国际市场,以图避免成为反倾销对象。然而这种曲线出口方式又受阻碍,一些已“走出去”的企业成为国外反规避调查的对象。日前,苏州某纺织企业在东南亚设厂生产的输欧纺织品受到了欧盟的反规避调查。反规避调查条款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欧美从反倾销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是反倾销规则的一部分,但未成为WTO“反倾销协议”的内容。因为反规避调查条款的使用往往不需要进行调查就可以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以达…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出口的迅速增长,欧盟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然而,日益增长的欧盟对华反倾销诉讼直接阻碍了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本文在分析欧盟对华反倾销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以欧盟时华彩电反倾销案为例进行分析,并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了应对欧盟反倾销的总体策略.  相似文献   

14.
欧盟反倾销政策特征及涉案企业战略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欧盟反倾销政策的基础上,建立一个两阶段动态竞争模型,对进口国和出口国企业在反倾销博弈中的战略行为及其动机进行了分析。在此分析基础上可得,当中国企业遭遇欧盟反倾销措施时,需要在调查期间减少出口量.欧盟企业在反倾销税的影响下为追求利润最大化会改变产出,中国企业应关注欧盟企业的战略行为以对抗其反倾销措施,为中国企业应对欧盟反倾销措施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欧盟对华花岗岩反倾销案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盟对华花岗岩反倾销案以申诉方欧洲国际天然石产业联合会撤诉告终,是中国企业应诉欧盟对华反倾销的又一成功案例。本文一方面分析了本案取得胜诉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指出了本案中依旧暴露出的在中国企业应诉欧盟反倾销指控时普遍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欧盟“非市场经济”反倾销制度对中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为止,欧盟虽未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却给中国带来了一系列影响。1·“替代国”条款使中国出口产品遭到歧视性反倾销限制并由于反倾销回应效应带来连锁反应。2·“单一税制”条款给中国应诉企业带来很大的困难和负担。欧盟《反倾销法》的规定中,中国所有出口商相同产品的全部出口交易在调查期内是作整体考虑的,并统一计算一种单一反倾销幅度,即“单一税制”。反倾销税一旦确定,即使某一个出口企业没有倾销或倾销幅度较小,也必须与倾销幅度高的出口商承担同样的反倾销税,这对于那些没有倾销或倾销幅度较小的企业是不合理的,并给中国…  相似文献   

17.
今年6月3日美国举行关于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听证会得出结论 :美国还不到讨论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时候。紧接着 ,6月28日 ,欧盟对中国一年前提出的“市场经济地位”申请的初步评估结果 ,决定暂时不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一时间 ,市场经济地位成为我国对外经济交往议论的大事。有说 :没有市场经济地位 ,无疑将严重影响我国企业的产品出口 ,尤其是我国企业在反倾销应诉中将长期处于不利地位。有说 :反倾销可能导致投资的转移。有说 :中国入世时承诺的代价太大 ,等等 ,不一而足。媒界的讨论 ,学者的判断 ,让我们清醒。但某些…  相似文献   

18.
欧盟反倾销对中国欧盟市场投资准入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徐波 《当代财经》2001,(7):26-28,39
欧盟对华商品持续反倾销表明,劳动密集型的输欧产品在体现中国出口贸易比较优势的同时,并未反映出中欧要素禀赋差异。欧盟利用其单方面的“定价”机制,自由裁定中国企业的倾销问题,进而以此阻止后者对工多盟市场的准入。中欧反倾销之争说明,变商品准入为投资准入已是中国企业进军欧盟市场不可回避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9.
发挥好行业协会的协调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中国商品低廉的价格,我国已成为国际反倾销的主要目标,自1979年欧共体对我国出口的糖精、盐类和闹钟发起第一宗反倾销调查起,世界上发达国家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诉讼快速增加,从1996年开始,我国就成为世界上出口产品受到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据统计,20年来反倾销案件给我国出口造成的直接损失达100亿美元以上,仅1999年欧盟对我国反倾销立案调查就达13起,涉及金额5.4亿美元,相当于当年我国对欧盟出口的1.8%。越来越多的反倾销使我国部分主要出口产品市场不断萎缩,相应产业效益下滑,企业停产,工人…  相似文献   

20.
文岫 《经济世界》2003,(6):68-69
加入WTO后,我国传统产品在进入世界市场渠道进一步拓宽的同时,世界其他国家的优势产品也将直接进入中国市场。因此,如何利用法律武器,对国外商品在国内市场采取的“倾销”行为予以回击,同时在出口过程中积极应对其他国家的“反倾销”,就成了国内企业保护自身利益的法宝。从入世一年多的情况看,我国企业的反倾销意识明显增强,已经开始擎起反倾销维权之剑。倾销与反倾销倾销一词,在经济学里是指垄断资本家在市场上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大量抛售商品。其目的在于击败竞争对手,攫取高额利润。在WTO框架下,往往是指出口国以低于进口国同类商品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