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4月9日,法国达能公司以娃哈哈非合资生产的产品未经合资公司董事会通过,擅自使用“娃哈哈”商标违反合同为名,要用40亿元并购娃哈哈集团总资产56亿元、去年利润达10.4亿元的其他非合资公司51%的股权。否则,法国达能公司将用法律手段来追究娃哈哈集团擅自使用“娃哈哈”商标的法律责任。娃哈哈面临着被强行收购的危险,由此,娃哈哈与达能的矛盾一步一步升级。这场商业纠纷,最终如何收场,结果谁赢谁输,尚难断定。  相似文献   

2.
一、“十五”时期我国区域四大板块经济发展回顾总结(一)西部大开发开局良好。1·经济总量快速扩大,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十五”期间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总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00~2005年,西部地区GDP由16655亿元增加到33390亿元,年均增长14·9%(全国为12·9%),占全国GDP的比重从17·1%下降到17%;地方财政收入由1127亿元增加到2465亿元,年均增长16·9%(全国为18·4%),占全国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从17·6%下降到16·6%;人均GDP从4639元提高到9309元,年均增长14·9%(全国为12·2%)。由此可…  相似文献   

3.
“十一五”时期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取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1999年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至今已有5年多了。在过去的5年中,我国西部大开发正在按照国家的计划部署稳步地推进,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这就为今后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推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5年来,国家共在西部地区新开工建设了60个重点工程,包括“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水利枢纽、交通干线、机场建设等,计划投资总规模达8500亿元。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累计投入4600亿元,财政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资金累计安排5000多亿元。  相似文献   

4.
“局部改善,整体恶化”是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状况的真实概括。为了治理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党中央于1999年6月确定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将能源开发同生态环境治理相并举。6年来,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投向西部地区4600亿元.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5000多亿元。国家计划在10年间退耕还林2.2亿亩,投资3600亿元。由于生态环境建设的绩效是一个漫长的量变累积过程,通过确定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状况四大特征,建立“常态、一般、差”三级评价指标体系,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绩效做出客观评价,有利于坚定人们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信心。  相似文献   

5.
重视民营企业在西部开发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西部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现实问题,为缩小地区差异,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党和国家正式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笔者认为充分调动民间资本,让民营企业扮演经济发展中的主角,有利于西部大开发的顺利进行。一、民营企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针对民营企业的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日益上升,已成为我国一个极其重要的投资主体。1999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9854.71亿元,其中东部17909.02亿元,占60%;中部7451.36亿元,占25%;西部4494.33亿元,占1…  相似文献   

6.
西部大开发实施5年来,西部各省区借大开发的“东风”阔步前进。2004年,西部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374亿元,比上年增长12.7%,是西部大开发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  相似文献   

7.
从一家校办小厂,成长为全国最大的饮料企业;从14万元借款起家,发展到现在总资产达49.6亿元;从仅百平方米的营业场所,扩大到拥有占地2500余亩建筑面积达60万平方米的现代厂房;15年来,宗庆后以“敢立潮头当老大”的争先精神,带领“娃哈哈”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神话。  相似文献   

8.
2004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经济已开始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及在国际经济、贸易环境趋于好转,以及2004年在坚持扩大内需的长期战略方针下,宏观经济政策要从目前的“扩张型”向“双稳健型”微调,即由“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向“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转变。积极的财政政策可考虑“一次性转型”,即将原来每年增发的15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纳入经常性预算,以专项发展基金的形式用于西部大开发,增加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公共产品供给,包括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农村公共医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财政政策要在“积极中保持稳健,稳健中保持积极…  相似文献   

9.
“局部改善,整体恶化”是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状况的真实概括。为了治理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党中央于1999年6月确定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将能源开发同生态环境治理并举。6年来,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投向西部地区4600亿元,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5000多亿元。国家计划在10年间退耕还林2.2亿亩,投资3600亿元。由于生态环境建设的绩效是一个漫长的量变累积过程,通过确定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状况四大特征,建立“常态、一般、差”三级评价指标体系,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绩效做出客观评价,有利于坚定人们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信心。  相似文献   

10.
经哲 《经贸实践》2010,(1):17-18
娃哈哈集团成立于1987年,国内、国际宏观经济形势历经变化,几度起伏:市场疲软、三角债困扰、亚洲金融风暴、三聚氰胺事件,但是娃哈哈却几乎不受这些因素的困扰。2008年以来,全国普遍遭受经济危机的冲击,娃哈哈却逆势增长,发展势头强劲:2009年1-7月,娃哈哈营业收入达244亿元,同比增长20.31%,实现利润56亿元,  相似文献   

11.
娃哈哈公司和达能公司的合作,曾长期被外界视为中欧商业合作的典范。作为进入中国的跨国资本,达能在13年间,以不到14亿元人民币的投资,分回超过40亿元人民币的红利;娃哈哈在达能加入后,也成为中国本土市场价值最高的饮料品牌。曾经被称为“模范伙伴”的达能和娃哈哈,最终对簿公堂,上演了一场被商界称为中国对外开放以来最大的“中欧国际官司”。虽然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和平分手,但留给中国本土企业的启示和思考却是值得长久回味的。  相似文献   

12.
据来自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的消息,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我国2000年投巨资在西部地区新开工包括交通、天然气输气管道、水利枢纽、生态建设等在内的“十大工程”。 据介绍,2000年建设西安至南京铁路中的西安至合肥段,全长955公里,总投资 232亿元;同时将投资 182亿元修建全长约640公里的渝(重庆市)怀(湖南省怀化市)铁路。 公路也是“十大工程”中的重头戏。国家规划建设的总长35万公里国道主干线中,有17万公里处于西部。今年开工建设的国道主干线项目包括沪蓉路梁平至长寿、连霍路奎屯至赛里木湖公路。…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要顾全两个大局”的地区发展战略。一个大局是,东部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先发展起来,中西部要顾全这个大局:另一个大局是,当发展到一定时期,即到本世纪末全国达到小康水平时,全国就要拿出更多力量帮助中西部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近年来,江泽民总书记对西部大开发做了多次重要讲话和重要批示。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条件已基本具备。实施西部大开发是…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由于经济基础、地理位置和政策倾斜等原因,东南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总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而作出的伟大的战略决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西方发达国家在开发落后地区方面,已取得许多成功的实践经验,对我国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一、西方发达国家开发落后地区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1.通过立法规范和指导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法律手段的运用,是西方发达国家开发落后地区经济的重要武器。…  相似文献   

15.
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战略,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贯彻邓小平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和“三步走”的战略思想,面向新世纪所作出的重大决策。为加强对西部大开发中东西部联动发展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探讨,以昆明啤酒厂被浙江开开集团公司整体兼并的调研与剖析为例,按照十六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力图探寻一条在西部大开发中如何实现东西部联动发展,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以及改组处于困境之中的某些云南国有企业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6.
跨国公司正在向中西部涌动。今年以来,许多跨国公司把“西部大开发”和“新兴产业”作为一个重要风向标,尝试参与中国中西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记者从国家有关部委了解到,近三个月来,西门子、富士、丰田、摩托罗拉、福特、日立、索尼、佳能、三菱商事、爱普生、艾默生等100多家跨国公司负责人近lO批次到重庆、四川、云南、陕西、新疆、海南等西部地区考察新兴产业项目投资。  相似文献   

17.
陆桥快递     
2003年我国西部地区开发基础设施累计开工76个重点单项工程,总投资3635亿元,到年底累计完成投资2008亿元,占总投资的55.2%。西部开发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完成单项工程8个,包括沪蓉支线成都至南充段、渝湛线重庆童家院子至雷神店段、丹拉线青海马场坦至平安段等公路工程3个,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航站区扩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的进行,进入中西部地区的外资逐渐增多,许多被东部地区拒绝接受的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形成工业产值“东迁”,工业污染“西移”,给当地带来了一定的生产污染,给本来就脆弱的西部生态环境增加了新的负担。基于这样的现实,本文从引进外资和跨国污染转移的角度出发,对比分析东、西部差异,指出外商直接投资与污染产业在东西部的转移规律,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动向     
《经济改革》2009,(11):7-7
西部大开发10年 国家安排120项重点工程 据国家发改委日前介绍,国家计划今年西部大开发新开工18项重点工程.投资总规模为4689亿元。从2000年到2008年,国家已安排西部大开发新开工重点工程102项,投资总规模17400多亿元。有关负责人说,这些重点工程的开工建设,对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一、投资地区分配失衡8%多一点。投资的情况也相似,2001年沿海地区由于较高的交通运输成本、工业化程度较低实际获得外商直接投资占全国的比重为86.88%。以及体制等原因,我国中西部地区长期以来收益而西部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自“九五”一水平低于东部地区,从而以往的投资向东部倾路下跌到2002年的16.9%,西部开发也没有止住斜,而且国家在计划经济时期对中西部投资形成这种跌势。2002年,西部12省土地占全国比重为的资金、技术工艺、技术人才和企业家等要素,在71.5%,人口占28.6%,就业人口占全国比重为改革开放以后也向东部流失,加之中西部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