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R&D投入对广东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运用协整分析方法,以广东省R&D投入为自变量,以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销售收入为因变量,选取1991~2007的数据对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协整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R&D投入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销售收入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并且R&D经费支出是引起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销售收入增长的Granger原因,然后根据研究结论对于促进科技经费投入效率,推动广东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销售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西部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慧玲  严红 《特区经济》2007,221(6):194-195
本文以西部2000~2005年科技投入与GDP为基础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了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R&D经费支出和科技人员投入与经济增长均有正相关关系,其中R&D经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宁夏1998~2013年R&D经费和GDP数据,采用协整回归分析方法对两者间的关联性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二者具有长期均衡关系的结论。进一步运用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在滞后1年时,R&D经费和GDP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在滞后2年时,二者没有因果关系,在滞后3和4年时,R&D经费是GDP的Granger原因,但GDP不是R&D经费投入的Granger原因。  相似文献   

4.
江苏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利用江苏2000-2007年经济科技主要统计数据,对科技经费投入、科技活动人员与经济增长进行关联性分析,并对科技投入中经费投入总量、财政科技投入、企业科技投入、R&D经费这4个因素与经济增长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各要素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性,且科技人才与财政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5.
R&D经费投入是评价国家科技实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的首选指标,长期以来已为世界各国和重要国际组织所普遍采用.近年来随着全社会研发与创新意识的逐步加强,我国R&D经费的投入总额逐年增长,但与大部分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明显偏低.因此,研究R&D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进一步增强我国R&D经费投入强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章利用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1997-2012年重庆市财政科技投入与技术创新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尽管重庆市财政科技投入与技术创新各自都不具备平稳性,但它们之间具备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短期看,技术创新不是财政科技投入的Granger原因,财政科技投入是技术创新的Granger原因,两者之间的协整关系中,财政科技投入明显处于主导地位;长期关系中两者互为Granger原因。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我国1978-2009年地方税收、经济增长与财政科技投入的有关数据进行Johansen协整分析法、Granger因果检验法及VEC模型揭示了地方税收、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长期而言,财政科技投入和经济增长与地方税收收入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财政科技投入是增加地方税收收入的主要因素。短期内,财政科技投入和经济增长对于地方税收收入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甚至出现与长期关系相反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技术进步是经济长期增长的源泉,而研究与发展活动是整个科技活动的核心。政府从事R&D活动有可能对企业的研发行为产生两种不同的影响:替代效应和互补效应。基于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整体上而言,目前政府R&D支出与企业R&D支出存在互补关系,政府R&D支出能够诱导企业R&D支出。但这种诱导效应随着政府R&D投入强度的提高而递减,这表明随着政府R&D投入强度的提高,挤出效应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9.
参考现有文献,全面梳理科技投入对其经济增长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测算1996-2014年北京市R&D经费内部支出、科技活动人员对GDP的弹性系数。评价北京市R&D经费内部支出、科技活动人员对GDP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自"十五"期间开始,R&D经费内部支出对GDP的弹性系数接近1。"九五"—"十一五"期间,科技活动人员对GDP的弹性系数存在较大的波动性,"十二五"期间逐渐趋稳。1996-2014年北京市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高达62.1%,其中R&D经费内部支出的平均贡献率为34.9%,科技活动人员的平均贡献率为27.2%。  相似文献   

10.
广西R&D经费投入及其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莲靖 《特区经济》2009,(4):190-192
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R&D活动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凸现。本文在分析广西R&D经费投入规模、强度和结构的基础上,对广西R&D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了增强广西R&D经费投入及其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利用2000-2013年全国29个省市的R&D投入与经济增长的有关数据,分析了不同来源的R&D对于我国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R&D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自主R&D投入的产出效果要大于商品贸易和国外技术引进的技术扩散的产出效果;高度开放的市场环境和城镇化带来的人口流入扩大了东部地区的研发优势,抑制了中西部地区研发水平的提升。同时,文章就如何加强开放过程中的技术引进和缩小区域间科技实力的差距提供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研发与发展(R&D)投入是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研发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显著。利用浙江省1990—2014年的统计数据,运用EVIEWS 7.0计量分析软件,实证检验了浙江省研发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整关系,以及浙江省研发投入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弹性和短期弹性,同时还探究了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最后根据实证结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R&D 经费支出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潜力和科学发展能力,江苏省已将 R&D 经费支出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指标体系"。文章对照江苏省指标要求,分析了泰州市海陵区 R&D 经费支出在 GDP 中所占比偏低的原因,并提出深刻认识科技投入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加大科技开发和服务力度、推动产学研结合、做好 R&D 占比统计等四点思考。  相似文献   

14.
美国作为科技强国在世界范围内占据领先地位,其R&D经费配置与技术研发体制的建设都相对完善。本文基于1953—2011年美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的时间序列数据,在探讨美国R&D投入现状后,采用VAR模型分析了不同类型R&D投入对美国全要素生产率的长期动态影响,并结合美国技术研发体制对实证结果予以解读。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模式转型期,研发经费迅速增长,对美国经验的总结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R&D经费的投入规模、投入结构出发,运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灰色关联分析等对中美两国R&D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我国R&D经费投入规模和强度与美国有较大差距,R&D经费投入对于经济发展的弹性系数小于美国,R&D经费结构需进一步优化和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16.
根据2000-2007年山东省的统计数据,从R&D经费投入、科技人员投入、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四方面进行了分析,并运用灰关联度法对经济增长与各因素的关联程度进行了实证.结论表明:科技人员投入、R&D经费投入、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对山东省经济增长有日月显的正相关性,且居民消费水平对山东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对科学技术活动的投入,科技投入成为最重要的战略性投资。与世界主要国家相比,中国全社会科技投入和R&D投入规模不断增长,成为国际社会一支重要的研发力量,但R&D/GDP比重比较低,财政科技投入规模和强度还比较低,投入结构有待优化。  相似文献   

18.
本文构建了一个同时包含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R&D驱动经济增长模型,并进一步考察了R&D规模和R&D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R&D规模越大,经济增长率越高;基础研究支出占R&D总支出的比例越高,经济增长率越高。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1998—2009年我国31个省份的数据,通过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R&D规模和R&D结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R&D规模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相对于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而言,基础研究更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相对于科研机构和企业R&D支出而言,高等学校R&D支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应提高我国R&D支出的使用效率,同时调整R&D支出结构,增加对基础研究和高等学校的R&D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利用2006~2015年西部地区R&D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对西部地区各省市R&D的投入现状进行比较分析;运用一元回归模型对西部十二省R&D投入与区域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模型对样本数据整体拟合较好,通过经济意义检验、F检验和T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地区R&D投入逐年增加,但各省(市)之间的差异明显,投入规模最大的为四川省,投入强度最高的为陕西省;R&D投入对生产总值拉动作用突出,R&D投入与区域生产总值相关系数的平均值为0.7793,即西部地区R&D活动的经费投入每增加1个单位,区域生产总值增加0.7793个单位,但西部十二省(市)差距较大,贵州最高,内蒙古最低。  相似文献   

20.
蔡芳 《特区经济》2014,(10):223-225
R&D活动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活动,其投入状况影响着区域科技创新的发展。科学、合理的R&D投入结构是提升区域科技创新的有效路径。本文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二次R&D资源清查主要数据公报》为依据,从R&D活动类型角度建立了R&D投入因子模型,根据因子得分将各省市的R&D投入分为高,中,低投入区,分析了不同的投入区里省市R&D活动在投入结构上的差异及利弊,并提出相关建议,为省市自治区科技创新投入的政策完善,缩小区域间科技创新活动的差距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