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适地适树不仅是林业生产必须遵循的一条自然法则,而且也是林业生产必须遵循的一条经济原则。根据树种的生物学特点,结合自然、生产技术和社会经济条件来选择最适合的造林树种,可以在最大限度发挥自然生产力的基础上提高经济生产力,使营林生产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从林业经济学的观点出发,对适地适树的经济效果给以  相似文献   

2.
植树造林应该有严格的标准和操作规程。什么样的立地条件应栽什么树;不同的树种确定不同的造林密度;什么树种应采取什么管理抚育技术措施,这些林业工作常规性的东西,是从事林业生产的工作者所应该熟知和掌握的,是贯彻“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造林原则所必需遵循的。无数事实告诉我们,凡是实行科学造林的,成功的多、失败的少。反之,就常常导致劳民伤财,事倍功半,年年造林不见林。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注意到,一些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受“快速效益”及经济利益的驱动,“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造林原则松动,从而出现所谓的“求快、求多、求新”的三求倾向。  相似文献   

3.
张睿 《农家之友》2009,(20):61-61,56
为了提高造林绿化成效,切实做到适地适树,加大优良树种在造林中的比重,促进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的顺利实施,实现科学营林,旱日实现陇原秀美山川的宏伟目标。根据林场自然条件和造林成功经验,科学地筛选出了适合合水林区的主要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4.
规划设计是造林工作的基础。是造林施工的依据,切实搞好规划设计是提高造林质量的前提。并且,有些树种或者立地条件的研究和认识虽比较深刻。但由于造林设计和施工单位对于现有科学研究成果以及群众造林经验的了解掌握和吸收运用不够,使得只凭经验办事,设计程式化概念化,往往不自觉地违背了适地适树的原则。本文所要探讨的就是造林工程的一个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5.
《浙江林业》2009,(4):31-31
近日,广东省林业局高级统计师陈水合日前向媒体提供线索:专家历时两年的实地调查、资料收集和取样检测,证明种植桉树是安全的,桉树是“抽水机”、“抽肥机”和桉树有毒的说法都不能成立。根据桉树林地实地调查,绝大多数桉树林地植被丰富,桉树林地杂草丛生;少数桉树林中地植被稀少,个别桉树林中没有其他植被,主要原因是没有实施科学管理和科学砍伐等人为因素所造成的。专家们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建议:遵循适地适树原则,严格规划、科学引导、  相似文献   

6.
李梅 《农家之友》2005,(1):21-21
违背了适地适树的原则:适地适树是植树的基本原则,有两方面含义:首先是树木要与种植地的土壤、气候条件相适应;其次是要与具体种植地的小环境(如工矿区污染低洼或高燥、背风向阳、阴山、楼后等)相适应。如果忽视了树木生长的环境  相似文献   

7.
造林树种的选择适当与否,是造林工作成败的关键之一。如果造林树种选择不当,不但使造林不易成活,致使徒费劳力、种苗和资金,而且即使能成活,人工林也可能长期生长不良,难于成林、成材,造林地的生产潜力在很长时间内不能充分发挥,也起不到森林的防护及美化等作用,使集体或个人受到很大的损失。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惠民政策逐步扩大,农村集体和个人造林积极性空前高涨,大量的宜林地被实施造林,但是由于不懂适地适树的科学知识,导致相当数量的造林失败,现就什么类型的造林地选择什么树种作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8.
<正>水网柳林宁静超凡在长江两岸的平原水网区,林地面积虽然不大,但利用田边水渠进行四旁绿化,而且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栽培了一些独特的耐水湿树种,如水杉、池杉(与水杉同属杉科,是引种的落叶针叶树)、池柏等,形成水网林,既发挥了护坡、保土、固堤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浙江林业》2008,(4):29-29
乡土珍贵树种栽培尤其要强调适地适树,适树适法管理。以香樟、红豆杉、楠木为例。 香樟属樟科,樟属。木材耐腐、防虫、致密、有香气。是家具、雕刻的良材,树冠广展,枝叶茂密,气势雄伟。同时,香樟根系发达,但遇硬物就停止生长,对建筑物不会造成危害,是优良的行道树及庭荫树,目前已在城区及乡镇普遍栽培。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洮南市北部半山区的实际地理情况,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提出了在洮南市发展山杏产业将是一个很好的适应本地发展的一条产业道路。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参与式对北方四个山区县农村集体林地的分配现状进行了调查 ,剖析了林地分配的过程 ,并就林业权属、分配合同及林地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林业权属不清与权属缺陷以及不能很好地履行分配合同在林地分配中是较为普遍的问题 ,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集体林地的有效利用。对于目前地方政府提倡推行的荒山拍卖与大户造林 ,建议在具体执行时一定要慎重 ,要注意妥善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利用我国第8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分析了我国集体林地的潜在造林面积约为4676.09万hm2,其中宜林荒山、荒地、沙荒地是大规模国土绿化的重点发展林地类型,占集体林潜在造林面积的74%;目前集体林地造林的约束主要表现为资金短缺、营造林技术落后以及产权和政策的不稳定,通过对比分析现有集体林地造林模式发现,以公司/国有林场、地方政府和林农组合造林模式能够实现土地、资金以及技术的优化配置,加快荒山、荒地、沙荒地造林步伐。  相似文献   

13.
钦廉林场是广西大型国有林场之一,经营面积95万亩,地跨两市三县一区。森林蓄积128万m3,资产总值7亿元,其中林木资产5亿元。职工3500多人,其中离退休人员1000多人,每年造林抚育8万多亩,承受着相当大的经济压力。近年来,林场立足现有经济资源,在林地上做大文章,不断优化重组林地利用结构,积极推进林地资产与森林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林地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探索经济增长的新方式,初步扭转多年来资金缺乏、低迷不振的被动局面,解决了职工就业难、生活难的不少问题,经济出现良性循环的好兆头。一、改革林地利用和活立林周转方式过去林场的林地是…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造林绿化通过 5 0年建设 ,林地面积持续增长 ,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取得了较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回顾山西省造林绿化 5 0年走过的历程 ,可以看到 ,强化领导、创新机制、增加投入、明晰产权、依托科技是推动一个地区造林绿化长足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9个省份18个县、1200个农户为期10年的平衡面板数据,用双重差分模型,从农户造林意愿和行动视角,估计了新一轮集体林地确权到户对农户林业长期投入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发现:(1)集体林地确权对农户造林意愿和面积有积极的影响;(2)确权仅对林地大规模经营的农户造林面积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小规模和中等规模农户的影响不显著;(3)将林地按照林种分类,确权政策显著促进农户种植速生丰产林的积极性,对一般用材林的影响则不显著;(4)从长期动态影响来看,确权对农户造林的影响是短暂的,效应不能持续。鉴于此,政府应该完善各项配套改革,鼓励发展新型经营主体,更多关注中小林地经营规模农户的政策需求,进一步引导农户经营经济和生态效益双赢的林种,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辽宁省8个县305个农户的调查资料为依据,通过建立Heckman两阶段模型,对产权制度安排对农户造林投入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林地产权的不同安排会影响农户造林投入.同时,农户非农就业比例、经营土地面积、是否接受过林业社会化服务和年龄都影响农户参与造林活动,而木材价格、非农就业比例和是否自有资金也会影响农户造林投入.文章认为,政府应保持林地政策稳定连续并在林权流转和林业社会化服务方面加以改进,从而激励农户造林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南方农村》2005,(1):11-11
由于投资林业风险小、回报相对稳定,投资造林的广州老板越来越多。广州市营林处的负责人说,上世纪末广州市的个体造林就掀起了高潮,规划的商品林地不到三年的时间就被抢租一空。广州市的商品林地2004年将达到30万亩,其中个体造林为20万亩左右,占65%左右。由于广州市已经无地可租了,许多广州市的老板已经到清远、韶关、龙门、博罗、梅县等地投资造林。  相似文献   

18.
近日,义乌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范围实施绿色村庄工程。义乌绿色村庄工程坚持“乔木为主、片林为主,适地适树、科学配置,因地制宜、讲求特色,尊重自然、着眼发展,种养结合、强化管护。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林业一直为社会提供着“免费午餐”:个人或集体种树,大家获得收益——每个人都享受着山川秀美,而造林者的付出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挫伤了造林者的积极性。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有助于激发造林者的积极性,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林业,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从2004年起,我国每年拿出20亿元,对4亿亩国家重点公益林进行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补偿范围为国家林业局公布的国家重点公益林中的有林地以及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疏林地、灌木林地、灌丛地。还有一些经济发达省份也建立了省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改善生…  相似文献   

20.
南方岩溶地区石漠化山地分布比较多,其治理正在引起各地的重视。人工造林、恢复植被是治理石漠化山地的主要措施之一。对无立木林地、宜林地和未利用地,可选择以下树种造林模式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