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司治理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保护股东利益是公司治理的目标之一。公司治理分为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治理机制。媒体的监督是一种重要的外部治理机制。本文分析了媒体对公司治理的外部治理效应,并指出了影响因素。最后分析了媒体对我国公司治理的外部效应,希望通过加强媒体的监督,实现公司治理保护公司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按照近年兴起的利益相关者治理理论,企业社会责任是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特征,公司治理结构的设置必须认同和适当保护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以履行社会责任为公司治理的基本目标.本文提出我国当前完善外部法律制度环境是企业履行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的前提和基础,完善消费者参与的公司治理的内部和外部机制是建立健全企业社会责任,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肖海莲  胡挺 《财贸研究》2007,18(6):108-114
外部大股东一方面具有减少管理者机会主义行为的积极效果,另一方面又会利用控制权侵占小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影响公司绩效;约束大股东行为、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成为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在诸多约束大股东侵占的机制中,公司声誉机制被认为是约束大股东利益侵占的有效机制。本文采用2004年1261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大股东侵占度和公司声誉制约机制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大股东侵占度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不显著,公司声誉对公司绩效产生了显著的正面效应。此外,我们还发现法律环境对公司绩效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独立审计制度是公司的外部监督支持系统,是保护中小股东和利益相关者的有效机制.我国的审计制度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存在众多阻碍独立审计的因素.我国的审计制度有待完善,审计的独立性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5.
公司治理结构的重心是股东利益最大化,在不断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如何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成为了修订后的公司法关注的重点之一。现代公司要逐步构建以股东为中心的利益机制,落实现行公司法中的相关规定,通过配套制度的设计来完善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由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虚化,没有形成有效的股东保护机制,导致了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事件层出不穷.本文就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的股东权益保护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新<公司法>在认真总结我国公司发展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大胆吸收了国外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做到了兼顾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同时健全了对股东的保护机制,从而强化了公司治理.本文从公司治理角度,分析了现行<公司法>的内容,以及对完善公司治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将利益相关者纳入到公司内部治理这个单一框架下,构建一个有效率的公司治理,笔者认为很难使公司目标和利益相关者二者整合。本文试图从公司的目标分析入手,首先确定在公司目标约束下的公司治理目标,在此基础上分析哪些利益相关者能成为公司治理的主体,并动态地分析其演变过程。同时构建一个实现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外部治理结构,探讨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实现途径,从而在公司治理内部机制和外部治理机制的双框架下,达到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目标的统一和整合。  相似文献   

9.
佟爱琴  马惠娴 《财贸经济》2019,40(6):85-100
本文以我国融资融券的分步扩容为准自然实验,考察卖空的事前威慑对高管隐性腐败的治理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并分析不同公司治理环境下卖空机制作用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卖空的事前威慑能够有效抑制高管隐性腐败行为,显著降低在职消费水平,尤其是超额在职消费,并且卖空机制对高管隐性腐败的治理效应在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地,通过剖析卖空治理效应的作用机制,发现卖空机制加强了外部投资者和股东的监督作用,并促使公司提高了高管权益薪酬比重,使得高管与股东共担卖空导致的股价下跌风险,从而有效约束了高管的隐性腐败。此外,卖空机制的治理效应依赖于成熟的市场化环境,即只有在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卖空机制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其治理作用。而卖空机制与公司内部治理之间具有“替代效应”,当公司内部治理失灵时,卖空机制能够代替内部治理来规制高管的隐性腐败。本文不仅拓宽了卖空机制治理效应的有关研究,为我国放松卖空管制提供了微观的经验证据,而且为治理高管腐败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刘凯 《中国商人》2024,(3):188-189
<正>公司治理是研究企业权力安全的一门科学,广义的公司治理从公司环境和需要协调的关系出发,通过一套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的或外部的制度,包括程序、惯例、政策、法律及机构等,协调公司与所有利益相关者间的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通常情况下,公司治理是狭义的公司治理,是公司所有者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约束、激励和制衡的机制,防止经营者对所有者背离,从而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公司财务治理效率:利益相关者的信息对称和利益制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公司财务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组成部分,公司治理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公司财务治理完成的.可以认为,公司财务治理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公司治理效率,实现公司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信息对称和利益制衡.而外部相关者(尤其是债权人)利益的保护,成为提高公司财务治理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十点质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按照证监会的设计 ,我国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主要目的在于改善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 ,制约内部控股股东利用其控制地位做出不利于公司和外部股东的行为 ,以保护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 ,另一方面还可以独立监督公司管理阶层 ,减轻内部人控制带来的问题。但从实践的结果看 ,与设计者的初衷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13.
传统公司法一直以追求公司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以保护股东权利和利益为核心任务,很少考虑到公司债权人和公司其他相关人的利益.构建公司股东和债权人利益平衡机制是公司法的立法宗旨之一;是交易明确与安全原则的需要;是公司实现营利目的的有利保障;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要求.完善公司股东和债权人利益保护平衡机制,应建立起效率居先、兼顾公平的公司法立法理念,赋予债权人必要的知情权和质询权,建立债权人权利受损的救济制度,完善对公司的财务会计监管制度,从而实现经济领域意义上的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4.
一、公司治理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 公司治理也被译作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机制.专家学者们对"公司治理"一词有不同的表述,大致有以下几类:1.将公司治理看成是一种制度安排;2.将公司治理视为一种组织结构;3.将公司治理结构视为一种决策机制4、将公司治理视为相关利益者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具体问题5、将公司治理视为监督与制衡机制.总的说来,公司治理的目标是在追求公司经营目标的过程中,要在公司各利益者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或者说是协调.由于现代公司各利益者除了公司内部的股东、高层管理者和职工以外,还涉及消费者及公司周边的环境所影响到的人群和生态系统等,因此公司要实现健康协调的发展,在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就不能通过侵害某一方的利益来满足另一方的利益这样的途径来实现.只有通过不断的统筹和协调,取得各利益者之间的平衡,才能达到多赢或共赢的目标.显而易见,公司治理的目标是一个不断协调发展的过程,这也就注定了公司治理是一个贯穿整个公司生命周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袁晓峰 《北方经贸》2013,(12):115-116
关于公司治理结构研究的主流观点将公司治理定义为:“保护和提升公司股东价值的一套控制体制”.这一领域主要侧重于对公司董事会及其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的结构与职能的研究,并且认为在公司治理中有着重要作用的审计也应为“保护和提升公司股东价值”这一目标服务.而社会与环境方面的批判学者却将精力放在了为广大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以及如何加强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的研究上.笔者认为,为了广大利益相关者和社会大众的利益,应该加强审计的职能作用,给审计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公司中,处于各权力关系中心的是所有者和经营者,委托代理问题是现代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即所有者行为人对经营者的监督以及激励则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和关键。从委托人对代理人监督的角度出发,利用博弈论的方法建立模型,二者之间的分析关系及其相关因素,其结论为公司治理目标是减低所有者的监督成本,使经营者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概率越大越好。  相似文献   

17.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着公司治理结构的模式。股权结构的调整不仅是公司治理行为的重要方面,其目的更在于实现公司的有效治理和股东利益的最大化。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是以非流通的国有股作为第一大股东的畸形股权结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特征引发的公司治理问题表现在国有股一股独大以及公司的外部治理机制不健全。矫正这种治理结构,在于建立法人股股东相对持股的股权结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强化外部治理机制的环境和氛围。  相似文献   

18.
加强对董事会成员及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监督,以防止其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是各国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功能,各国公司法都规定了相应的公司监管机制.笔者分析了2002年美国公司改革法案中关于公司外部审计监督和审计委员会的立法情况,并针对我国公司的监控现状,在吸取美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审计监管工作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公司中,处于各权力关系中心的是所有者和经营者,委托代理问题是现代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即所有者行为人对经营者的监督以及激励则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和关键。从委托人对代理人监督的角度出发,利用博弈论的方法建立模型,二者之间的分析关系及其相关因素,其结论为公司治理目标是减低所有者的监督成本,使经营者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概率越大越好。  相似文献   

20.
孔祥珍 《商》2013,(19):181-181
从目前看来,公司治理的模式常被分为以下三种,一是股东治理模式,二是利益相关者的治理模式,三是经理人导向的治理模式。其观点是谁居于主导地住就是看谁应该拥有控股权并进而拥有监督权。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委托代理关系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是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是原因。为了保护关键性资源所有者的利益,就应该禁止侵害所有者利益的行为发生。所以,本文主要围绕公司治理的监督职能从股东、经理人、利益相关者和社会法律角度分析了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原因,并为财务舞弊的治理提出意见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