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阐述了俄罗斯对外能源战略的发展重点与中、日、韩三国的能源合作关系,认为在东北亚地区建立能源合作机制符合区内各国的共同利益.建议东北亚各国积极协调政策,共同参与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油气资源开发;成立东北亚能源合作组织,共同解决地区能源安全问题,努力淡化地缘政治因素对东北亚能源合作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日韩三国同在东北亚石油进口的依赖进一步增强,使三国均中日韩能源合作的利益交汇点以及合作共赢的理念,相互协调能源政策,确定石油资源储量贫富不一,自身石油优受到供应安全隐患的威胁,惟有加强的阻力进行了分析,并对开展地区能出区域能源安全的战略目标、原则、势不尽相同。对区外石油的依赖,特别是对中东合作,才能改善本地区的能源安全状况。文章对源合作提出若干建议。认为只要三国能够确立起任务和实施途径,使各国在发展能源产业、维护能源安全方面拥有共同的多边能源合作目标、清晰的利益确定和有效的合作方式,东北亚地区的能源安全与合作定会取得实质性效果。  相似文献   

3.
大国博弈引发的地缘政治冲突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带来冲击,全球能源格局和转型节奏面临深度调整。在能源转型过程当中提高能源系统韧性和抗冲击能力极为重要。能源发展需要充分考虑供需平衡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传统能源的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的基础上。加快推进能源转型,应坚持先立后破,把握好能源转型节奏,同时需要有力的政策保障。能源安全不仅要确保煤炭、石油、天然气稳定供应,还要确保可再生能源原材料、技术、设备安全以及现代化的电网安全。加强合作是应对能源领域挑战的唯一出路。在共同应对能源转型和保障能源安全方面,中美合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能源外交战略与中俄油气合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俄罗斯作为唯一油气净出口的世界性大国,不断推进能源外交战略;中国作为与之比邻而居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却正在实施石油供应安全的国际化战略。然而。目前理论上显示的中俄能源合作的广阔前景,面对的却是双方能源贸易量微不足道的现实。对于中国石油安全来说,如何应对俄罗斯能源外交战略及其影响,实现中俄油气领域大规模合作,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是一个迫切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5.
对美国与印度能源合作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合作是美国和印度进行战略合作的重要领域之一.近年来,随着印度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印能源合作发展加快.美印两国采取完善能源合作机制、加强相关立法工作的举措,使油气合作规模进一步扩大,在核能、电力、清洁能源科技等方面的合作也取得了较显著的阶段性成果.美印两国加快能源合作与其各自的战略利益、经济利益以及国际能源市场环境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美印"战略伙伴关系"的确立为双方加速能源合作提供了政治保障;印度寻求能源多元化为双边能源合作带来了机遇;为应对国际能源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美印需要加强协调.美印能源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维护全球能源安全,促进全球能源市场的发展.中国应继续同美国和印度在政府层面加强双边能源对话与合作,积极探讨和推动三国企业在海外市场开展互利合作,共同维护世界能源安全,推动国际能源市场健康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黄佳音 《国际石油经济》2011,19(11):13-16,109
2011年107118—19日,“2011东北亚石油经济论坛”在韩国首尔举行。会议反映出在日本大地震之后,能源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各国重新审视能源政策;依靠技术进步推动节能减排和交通运输替代燃料发展受到进一步重视。会议强烈呼吁把东北亚能源合作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并提出:1)加强油气资源开发合作和东北亚油气基础设施建设与共享;2)加强中日韩三国在天然气领域的合作;3)加强油气价格方面的合作,减少“亚洲溢价”;4)加强节能减排、替代燃料领域的技术合作和成果共享。  相似文献   

7.
在金融危机爆发、世界经济衰退和国际油价从历史高位掉头直下、低位徘徊的背景下,2009年的剑桥能源周暨高层年会更为引人注目:应对经济衰退和油价下跌带来的冲击,重塑信心,保持能源行业持续发展成为2009年年会的核心内容.本届年会的议题主要集中在世界经济与油气行业投资前景、能源效率、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收购机遇等方面.与会代表认为:油气行业前景依旧看好,应维护公平油价,以技术创新和低成本发展应对危机;世界LNG供应形势将显著改善,北美非常规天然气开发所取得的进展将对世界市场产生重要影响,俄乌争端凸显供应多元化在天然气安全中的重要性;油气并购价值已开始显现,预计并购活动可能在2009年年底逐步升温;从长期看,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不会对世界炼油工业发展造成大的影响,但已出现的几个新趋势值得关注;各国政府和企业应高度重视并采取可行措施,应对温室气体排放和全球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8.
2008年,全球能源供需形势风云突变,各国调整能源政策积极应对.上半年,国际油价屡创新高,促使产油国继续强化资源控制,增加油气投资,拓宽开发领域;能源消费国等出台税收及其他激励政策,推动节能;区域性能源政策协调不断强化;各国通过立法或出台国家行动计划等,促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下半年,世界经济危机凸显,能源需求疲软,原油、煤炭等资源价格大幅下跌,各主要国家积极应对国内经济问题,能源政策作为刺激经济振兴总体政策的一部分得到相应调整.与此同时,区域性能源合作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9.
2022年,新冠病毒疫情严重冲击全球供应链,通货膨胀高企,大国博弈加剧。乌克兰危机重塑全球油气市场格局:全球原油贸易流向发生巨大变化,呈现俄罗斯原油出口流向“西降东升”,美国、中东和非洲原油出口流向“西升东降”的特点;国际油价大幅波动,预计2022年布伦特原油均价为99美元/桶左右;欧洲天然气TTF价格替代东北亚现货价格成为世界LNG价格高位引领者,世界LNG流向快速从亚洲转向欧洲,欧洲能源转型回归现实使得LNG重要性提升,天然气价格飙升导致煤炭与核能重新得到重视。乌克兰危机导致的地缘政治格局动荡对全球能源安全、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造成严重冲击,对中国能源安全带来严峻挑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进一步就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与能源安全达成共识,全球气候合作进入落实的关键阶段。  相似文献   

10.
东北亚能源合作有良好的资源互补性和国际政治意义。中日韩应加强能源合作对话以形成共识,减少彼此在寻求全球能源资源方面的过度竞争和冲突。能源合作可以保护东北亚各国的利益,用合理的代价获取所需的能源资源,在能源安全和经济方面将会给各国带来好处。  相似文献   

11.
日本能源战略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问题是制约日本经济发展的瓶颈,制定并实施合理、有效的能源战略一直是战后日本历届政府的工作重点。日本政府一直在努力制定并大力实施能源构成多样化、能源进口多元化和以石油储备为依托的能源发展战略,实行能源开发与节约并重,以确保能源的长期可靠供给。近年来,日本能源战略实施中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新动向,其中包括谋求在东海大陆架建立石油基地,自主开采油气田;大力推进数字化油田、节能和环保新技术,强化市场竞争;积极推动甲烷水合物的开发利用;倡导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谋求主导东亚能源安全机制。日本能源战略的实施为中国构建自己的能源安全战略提供了借鉴。其战略新动向,客观上对中国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2.
东北亚能源安全形势与多边能源合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1世纪将是东北亚区域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保障区域能源安全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参照国际经验,解决东北亚区域能源安全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建立区域多边能源合作机制。目前,建立东北亚区域能源合作机制的有利条件和现实障碍共存。未来推动东北亚多边能源合作的有效路径应包括:东北亚国家积极协调能源政策,寻求共同利益;将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油气开发纳入东北亚多边能源合作的大框架,并以此为突破口,确定和拓展东北亚国家的共同利益;成立东北亚能源合作组织,共同解决东北亚能源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以来,世界能源安全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世界许多国家在充分研究全球油气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已开始研究如何应对"后石油时代"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并由政府牵头制定相应的对策和计划.其中包括:开发利用氢能、生物燃料、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核能、二甲醚等其他替代能源.综观世界各国对"后石油时代"问题的研究和准备,中国尚有差距,应迎头赶上.为此建议:1)弄清我国能源资源的真实家底儿,实事求是地制定能源的长期战略规划;2)从长计议国际间的能源合作,统筹协调解决涉及公司利益与国家利益或各类能源项目的问题;(3)尽快构建"后石油时代"研究体系,由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确立大政方针,制定计划和步骤,扎扎实实地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前各国均强调平衡处理能源转型与能源安全的关系,能源转型主要指低碳转型,能源安全实质上主要指化石能源的供应安全,表面上的平等对待掩盖了能源低碳转型受重视的程度远低于化石能源供应安全保障的事实。与历史上的能源转型相比,能源低碳转型的难度更大,且需要更快、更彻底。传统能源安全观重视化石能源的供应安全胜过消费安全,重视国家层次安全胜过个人层次安全,由于与政治军事因素的纠缠,传统能源安全观更容易导致能源竞争胜过能源合作。在气候危机日益迫近的背景下,各国需要准确认识能源安全与转型关系的现实,并加快进行战略和政策的纠偏:包括更加重视对个人安全的保护,推进气候适应;重塑能源转型与能源安全之间的关系,实现两者之间的真正平衡;拓展能源安全概念的涵义,更加重视能源的消费安全;重塑国家间能源关系,推进全球能源合作。  相似文献   

15.
能源博弈与互依共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场围绕能源的新的大博弈即将来临。推动这一大变化的最主要力量是全球对于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的共同关注。在这场博弈中,国家利益在传统的市场规则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于生产国和消费国来说,共同的挑战是认清互相依存的现实并为达成谅解而建立组织框架。中国目前的发展正锁定其能源消费模式从而带动未来数十年的能源需求。从消费角度来讲,中国、印度和美国在决定这场全球能源博弈规则的过程中,将扮演最重要的角色。资源民族主义的崛起以及全球寻找能源的行为,正迫使每个国家重新考虑各自的外交政策以及联盟关系。国家石油企业正寻求私营石油公司的技术,二者需要建立起与过去不同的新型合作关系。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带来的大变化大挑战,是这场能源大博弈的所有参与者都要面对的。关键在于创建可转化为互相信任和依存关系的利益平衡的理解框架。  相似文献   

16.
东南亚地区各国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但存在严峻的能源贫困问题,用能水平较低、用能结构较差、用能能力较弱,阻碍了该地区现代化发展进程。东盟从地区和国家两个层面提出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提出了《东盟能源合作行动计划(2016-2025)》,各国都提出了明确的国家发展目标,努力扩大可再生能源开发规模。但由于东盟缺乏对成员国的引导和统筹,各成员国对能源安全威胁存在不同解读,各国能源发展战略差异化较大,再加上东盟“软机制”对成员国集体行动的约束力不高,可再生能源目标在执行过程中往往大打折扣。中国是东南亚国际能源合作的重要参与者。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促进经济绿色复苏背景下,东南亚可再生能源具有较大开发潜力,中国可再生能源开发经验丰富,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可再生能源合作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7.
透视能源外交——兼谈对中国能源外交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国地位的上升和频繁的能源外交,使国际力量对比出现微妙变化,加速了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格局的调整.能源消费国的能源外交主要表现为以外交促进能源安全和对外能源合作,为能源企业海外开发铺路搭桥等.能源出口国能源外交的主要目的是以外交拓展能源市场、巩固能源大国地位,推动能源乃至经济发展.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全球能源相互依赖的加深,以缓解能源矛盾和解决能源争端、推动能源对话与合作为重点的双边特别是多边外交有望成为未来能源外交的主流.对中国而言,为减少与一些国家在能源外交问题上的误解与摩擦,营造促进经济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宜在积极发展与相关国际机构及组织的多边能源安全对话与合作的基础上,继续加强与欧美在能源问题的双边战略对话与沟通.  相似文献   

18.
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多边能源合作的条件与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中既有能源生产大国,又有能源消费大国,这些国家均面临着如何应对不确定的全球政治经济和未来油气地缘政治格局变化的问题.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加强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多边能源合作,无疑是保障各成员国能源安全以及经济可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上合组织框架下多边能源合作的现实条件包括:要素禀赋互补性明显,具有特殊的地缘经济利益、共同的能源安全需要和共同的政台意愿.为了推动多边能源合作尽快启动,应建立政治互信,密切成员国政府间的协调和磋商;利用上合组织的融资机制,为多边能源合作提供资金支持;加强与俄罗斯的合作及其他国际组织的联系.中国也应主动加大对该组织框架下一体化能源合作的投入,努力扩大和加深与各成员国的合作,争取在较短时期内将上合组织框架内的能源一体化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美国拟义中的国家能源战略眼于到2050年或更长时间内全球和美国的能源需求,美国认为,今后20年,若不发生全球性经济危机,全球能源需求估计会增长50%以上,亚洲特别是中国的能源需求量增长将非常突出,可能影响全球能源市场,美国能源协会提交的国家能源战略纳要对制定新的国家能源战略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1)以市场指导全球能源供应决策,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2)采取国内和国际多种形式的以有源供应以保证能源安全,(3)加强研究和开发,以改进能源技术,寻求解决与环境有关的成本和效益问题,(4)利用相关法规和鼓励措施来保证公众的健康,安全和消费者的权利,能源战略纲要还对运用经济手段,政治手段,技术手段和军事手段确保海外能源资源(主要是石油)供应提供了政策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全球能源互联网"尽管被作为一个新的概念提出,但它并非只是宏图式的畅想和展望,而是对世界能源网互联趋势和现状的客观反映。全球能源互联进程已经跨过了初级阶段,并伴随着能源全球化的步伐铿锵前行。人类历史走过了以薪柴为主、煤炭为主、石油为主的能源时代,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被市场赋予商品属性,在国际贸易规则和制度的安排下,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重新配置。伴随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际能源合作与交流逐渐深入和紧密,各国各地区间能源相互依存度不断提高,世界能源市场建立、能源合作机制逐步完善。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之下,人类重新审视和考量化石能源时代所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