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湘鄂陕渝黔桂边区发展休闲旅游应侧重以下三个方面:以山地休闲旅游为重点,在"山水"上做文章,在"玩"字上下功夫;以民俗休闲旅游为主导,在"文化"上做文章,在"特"字上下功夫;以资源优化整合为宗旨,在"创新"上做文章,在"品牌"上下功夫。同时,要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旅游产品的体验性、参与性、娱乐性、养生性、康体性功能,充分满足游客个性化、多样化休闲旅游需求。  相似文献   

2.
磨丹丽 《中国西部》2012,(2):144-147
温泉旅游是一个新兴的旅游产业,是旅游者以体验温泉、感悟温泉文化为主题,达到温泉养生、休闲、度假为目的的旅游方式.是休闲产业中的时尚产业,被视为朝阳产业中的朝阳产业。为提升重庆“中国温泉之都”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早日将重庆打造成为“世界温泉之都”,2011年12月9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和世界温泉及气候养生联合会(FEMTEC)在渝举行2011重庆世界温泉旅游高峰会议,解读“中国温泉之都”新视角。  相似文献   

3.
莫彩云  陆军 《科技和产业》2022,22(6):243-247
在旅游新发展态势下,休闲化成为人们追求的重点。旅游休闲街区作为文化特色鲜明的文化空间,将休闲与旅游融合,契合了深度特色体验旅游的发展趋势。分析旅游休闲街区的内涵、主要特征及形成机制,得出结论:旅游休闲街区主要包括特色商业街区、娱乐休闲街区、历史文化街区;旅游休闲街区具有兼顾主客需求、文化特色鲜明、多元业态融合、时空开放共享等特征;旅游休闲街区的形成与发展是多种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城市旅游发展、市场需求、文旅融合和政府政策等方面,它们在旅游休闲街区形成过程中分别起到基础性力量、决定性力量、驱动性力量和主导性力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上海、杭州发展城区旅游附经验做法 城区是城市旅游休闲资源的集中区,也是文化、商业和休闲活动的聚集区。上海、杭州将城区作为一个大的旅游景区来规划建设打造。整合人文、历史、自然包括商业、康体、娱乐等各类资源打造成旅游休闲产品,在提升城市品位和综合效益,带动服务业繁荣,增强城区集聚功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省内     
《走向世界》2011,(34):12-13
休闲养生旅游成新宠 在大乳山滨海旅游度假区,游客漫步在中华养生园葱翠的树木间,享受休闲养生的完美体验。据了解,在大乳山景区内,像中华养生园这样的休闲养生景点还有10余处。大乳山滨海旅游度假区以“休闲养生,康体健身”为主线,深入挖掘“儒释道”三教的养生文化,通过景点建设诠释佛家善性、道家返朴归真、儒家修身好德的养生理念,使人们在“动静兼练、内外兼修”中达到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6.
“十四五”时期,以国家文化公园、世界级旅游景区、街区和旅游休闲城市等为代表的优质旅游供给成为重点建设项目。然而,目前从建设世界级旅游休闲城市视角下,关于我国城市间以及我国与国际样本城市的横向比较研究较为匮乏,未能呈现出我国城市在建设世界级旅游休闲城市中存在的差距。基于此,采用比较研究方法,在横向对比超一线城市与热点旅游城市的基础上,对标国外典型世界级旅游休闲城市进行比较分析,探索我国建设世界级旅游休闲城市发展路径。分析发现,在国内城市间横向对比中,我国超一线城市与热点旅游城市在生态宜居方面表现相当,而超一线城市的便利设施与旅游吸引基础比热点旅游城市更具优势;在国际比较中,我国一线城市和热点旅游城市在入境旅游接待规模上与国际著名旅游休闲城市差距明显,国际著名旅游休闲城市的共性在于鲜明的人文或地域特色、高质量的人居环境、完善的国际化旅游公共服务和国际化的旅游活动平台。  相似文献   

7.
休闲与旅游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休闲与旅游的良性互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指出了休闲与旅游的联系与区别.针对目前四川省休闲、旅游发展现状,对实现四川省休闲与旅游的良性互动提出了建议.提出要树立“休闲旅游化、旅游休闲化”观念、加强休闲产业建设、打造休闲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8.
张晓明 《改革与战略》2011,27(12):145-147
当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正在高位推进,以低碳、绿色和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特征的休闲旅游符合其产业遴选的方向和要求,因此,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对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休闲旅游发展为主要研究内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发展思路及对策:推进旅游“二次创业”;提升旅游的文化附加值,培育旅游旗舰集团;构建无障碍旅游区;落实旅游“二次创业”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9.
休闲旅游--体验经济时代旅游发展的新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樊英 《特区经济》2006,(5):194-196
休闲旅游是以休闲为目的的旅游,它是人们经历了“急行军”式的传统观光旅游之后的一种理性回归.休闲旅游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显著的休闲性和深刻的体验性等特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休闲旅游是休闲观念、体验经济对旅游产业和旅游活动的渗透和提升,是体验经济时代旅游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0.
休闲旅游是以休闲为目的的旅游,它是人们经历了“急行军”式的传统观光旅游之后的一种理性回归。休闲旅游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显著的休闲性和深刻的体验性等特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休闲旅游是休闲观念、体验经济对旅游产业和旅游活动的渗透和提升,是体验经济时代旅游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1.
杭州要打造成为“东方休闲之都”,这一定位十分符合杭州城市的秀丽的江南湖光山色与丰富的历史化和休闲化的特色,符合当前国际休闲产业迅速发展的趋势及对东方特色休闲城市的渴望。  相似文献   

12.
为做好青海省囊谦县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成果转化,推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结合囊谦县文化和旅游资源地域分布特点和资源组合特色,提出主打高原生态旅游、高寒岩溶地貌科普研学旅游、盐文化科普研学旅游、藏传佛教文化体验旅游、格萨尔文化体验旅游、传统古村落文化体验旅游、自驾旅游、民族歌舞文化体验旅游八大品牌。将囊谦县分为香达镇综合旅游核心圈、西北部高山牧场观光旅游区、东部森林生态观光与户外休闲旅游区、西南部高山峡谷观光与宗教文化旅游区,结合囊谦县旅游发展规划,提出“一核八心两廊三区四线” 整体旅游发展总体布局,全面提升囊谦县文化和旅游产业品牌化、专业化和国际化水平。  相似文献   

13.
游乐石景山     
《首都经济》2005,(7):26-27
旅游.是石景山CRD的另外一张重要的牌。在石景山旅游局制定的《旅游总体规划(提纲)》中记者看到,石景山区已经确定了旅游总体发展目标:充分开发地区资源,将石景山区建设成以现代娱乐和佛教文化为核心的北京休闲娱乐中心区;充分发挥地理位置优势和城市功能,将石景山区发展成为北京西部旅游的组织与集散中心.北京旅游产业支持中心。  相似文献   

14.
依托城区山水优势 发展城郊休闲旅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彭秋纯 《湖南经济》2001,(12):58-59
据统计,今年“十一”黄金周,湖南省共接待旅游者296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8.76%,全市接待93.05万人次,占全省接待量的32.13%,假日经济再一次火爆起来,特别是以“农家乐”为品牌的城郊休闲旅游更是异军突起,来势凶猛,成为市场消费中一个十分醒目的亮点。作为生态环境良好、旅游资源丰富的岳麓区,理应牢牢把握住这一发展趋势,充分发挥城区山水优势,大力发展城郊休闲旅游。  相似文献   

15.
《中国西部》2006,(11):3-3
10月1日,成都又一精品旅游休闲胜地——文殊坊盛大开街,将原汁原味的老成都风情和现代美食共同呈现在成都市民及海内外游客眼前。作为成都市“三大历史文化保护片区”、“六大休闲旅游商业区”之一的文殊坊,是以禅文化、民俗文化为主题,以川西街院建筑为载体,充分体现老成都人文历史精髓的都市文化休闲旅游区。同时亮相的还有世界最大蜀绣开针仪式,蜀绣内容为一幅都市禅林图,长10米宽5.5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蜀绣。预计8个月完成,明年“五一”大假亮相。据悉,目前该蜀绣已申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相似文献   

16.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13,(10):F0002-F0002
红尚坊,深刻理解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准确把握城市文化、商业发展动向.充分满足不同消费者.在物质、行为、心理、文化、视觉、身心等方面的人性化诉求.全力打造一座集新犁休闲娱乐、时尚前沿展示、现代城市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时尚休闲生活中心,进一步丰富泉城路商圈的文化内涵、提升休闲娱乐层次.成功实现商业模式的换代升级。  相似文献   

17.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13,(10):F0002-F0002,1
红尚坊,深刻理解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准确把握城市文化、商业发展动向.充分满足不同消费者.在物质、行为、心理、文化、视觉、身心等方面的人性化诉求.全力打造一座集新犁休闲娱乐、时尚前沿展示、现代城市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时尚休闲生活中心,进一步丰富泉城路商圈的文化内涵、提升休闲娱乐层次.成功实现商业模式的换代升级。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镇安发展生态休闲养生服务产业基础条件与现状,提出镇安发展生态休闲养生服务产业的思路:引入"慢城"理念推进小城镇建设;依托农业林业示范园区发展休闲农业园提升乡村体验游;让中药材发展联姻旅游业培育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着力进行生态休闲养生养老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19.
“休闲城市”的评选每年都在进行。当“休闲”已经成为一座城市标明荣攒的勋章,谁又探究过“休闲”二宇的真正意义?在看似平淡、具备幸福感的语境中.休闲。是“太智若愚”的智慧,是看惯风雨交加后云淡风轻的安然.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勇气.是付出努力后“一览众山小”的安逸。同时,休闲也是一座城市的文化软实力、旅游硬招牌,用好这枚勋章.发扬这种精神.以立志打造“中国休闲之都”的成都为例.看它该如何用“休闲”.为城市加冕?  相似文献   

20.
杭州要建设现代休闲之都,传承宋都的民俗化是题中应有的重要方面。因为:第一、大力发展休闲经济、休闲产业与休闲化,正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一大特点。而民俗正是休闲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撇开当地的民风民俗,企望发展休闲经济,几乎是不可能的。第二、南宋建都杭州近一百五十年,大量中原人口南迁,带来中原习俗融进当地传统民俗,形成非常丰厚且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南宋民俗化。这是建设现代休闲之都最可宝贵的化资源。第三、近年来杭州经济高速发展,已经显示出各类休闲活动是经济增长的活跃元素。而休闲经济必须从生活入手,必须帮助人们找到真正值得参与的活动,获得既能丰富思想、陶冶情性,又能消除疲劳、休息养神的价值。许多休闲产业已经从开发民俗化中尝到甜头,值得总结经验,深化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