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房红 《特区经济》2012,(9):66-68
利用"汇改"后的2005年8月至2011年12月间中美贸易顺差和美元兑人民币实际汇率月度数据,对两者之间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中美贸易顺差与人民币汇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且存在中美贸易顺差到人民币汇率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中美贸易顺差的增加使人民币汇率上升,而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不能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问题。  相似文献   

2.
韩颖 《湖北经济管理》2008,(23):134-136
近来国内国外有些学者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汇率制度的改革、高额外汇储备的形成、国有企业改革及股权分置改革的实施,我国已经具备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条件,应该尽快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本文认为,我国尚不具备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条件.目前政府应尽量促进人民币自由兑换条件的形成.而不是贸然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  相似文献   

3.
2005年,以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上市、资本市场股权分置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及短期融资券发行等事件为标志,中国金融体制加速市场化、国际化。  相似文献   

4.
对汇率波动性的研究在国际上占有重要地位,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汇率的波动性逐渐增加。文章借鉴了国外常用的将时间序列和波动理论相结合建立混合模型的方法,建立ARMA-EGARCH模型和ARMA-EGARCH-M模型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外汇市场上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对人民币升值的反应更为敏感;第二,中国外汇市场的有效性不足。  相似文献   

5.
杨帆 《改革与开放》2016,(10):14-15
新汇改政策的出台将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带来质的变化,因此对新汇改实施之后的汇率中间价数据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考虑时间序列的持续性,采用ARFIMA模型分析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可发现长期记忆性的减弱倾向,从而表明我国汇率制度市场化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振荡上行,到10月底人民币兑美元累计升值不到0.3%。总体看,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平稳实施,为今明两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和人民币汇率向合理、均衡水平过渡奠定了基础。[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汇改后人民币汇率波动特性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GARCH族模型对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进行了研究,发现人民币兑主要货币汇率的日收益率均具有典型的金融时间序列尖峰厚尾的统计特征,且除人民币/日元汇率外,对其它主要货币的名义汇率均存在波动聚集效应。文章认为,由于我国外汇市场仍然不够完善,具有一定的投机性,人民币汇率变化因此具有一定的群体行为性而表现出波动的聚集效应,中央银行应采取灵活干预的策略,把握汇率制度改革的节奏。  相似文献   

8.
宏观     
《西部论丛》2005,(6):6-6
温家宝:我国将从实际出发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国家电监会将采取四大措施确保电力迎峰度夏,马凯:我国有条件依靠国内来保障能源供给,金人庆:我国将实行松紧适度的稳健财政政策,李荣融:股权分置改革要特别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国资委将出台中央企业调整重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9.
富月  ;张笑天 《特区经济》2014,(8):133-134
自我国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汇率制度的改革大体上经过了3个阶段:复汇率制度、单一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参考"一篮子货币"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本文着重讲述了这三个阶段汇率制度的改革情况,分析了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走势,并对汇率波动性进行实证研究,然后指出我国汇率制度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革的下一步路径。  相似文献   

10.
股票市场与外汇市场的关系密切,本论文旨在运用计量的方法从各个角度探究中国股价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之间的影响机制.通过分析得到,在中国股价与汇率(直接法)是负相关的,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短期内的偏离将通过误差修正模型恢复到均衡状态;同时,股价和汇率的因果关系也是单向的.文章最后对人民币汇率进行了预测和预测效果的测定,对于各种结论,本文还给予了详尽的经济学和金融学解释.  相似文献   

11.
《山东建设》2005,(19):26-26
随着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步伐逐步推进,投资环境的改善将愈见成效。在后股权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具备投资价值,极大地丰富了市场的可投资对象。在人民币汇率改革之后,股市将成为国际资金的一个流动方向,为市场带来更多的资金供给。同时在进一步政府配套政策的支持下,多方面因素将再次启动市场行情,带来新一波的股市投资热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简要概述人民币汇率制度历史沿革的基础上,基于Frankel和Wei(1994)和卡尔曼滤波法分析了2005年7月21以来人民币汇率调整参考的篮子货币权重的结构变化和时变情况,并在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框架内检验了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变化所受到的影响。结论表明:对于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我们不能再简单地概括为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通过分析人民币汇率的结构变化可以发现,当前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管理浮动汇率特征已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13.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自从7月16日681连续下跌至8月7日的686,而人民币兑欧元继续升值,中间价已经达到今年2月以来最低点10.6012。可见7月至今,欧元兑人民币汇率已经下跌2000余个基点,100日元兑人民币也滑落差1000多个基点,人民币兑美元贬值400多个基点。致使今年名义有效汇率升值4.5%,但实际有效汇率仅升值3.6%,反映人民币汇率与一揽子货币挂钩趋势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14.
利用Johansen协整模型,对股权分置改革前后我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检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股权分置改革前后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均存在某种长期均衡关系。对比分析发现,股权分置改革后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更为明显,即股权分置改革作为政策变迁因素显著地提高了股票市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我国自2005年7月进行新一轮汇率改革,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自2005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路攀升,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巳从2005年的8.19到2013年6月底的6.17,人民币升值幅度将近25%。图1为近五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走势。  相似文献   

16.
观点     
《西部论丛》2005,(6):8-8
陈东琪:中国经济不会偏离黄金发展轨道,易宪容:股权分置是改革试点成败的关键,巴曙松:羹元加息会提升人们对人民币加息预期,陈元:金融业的问题不单单是银行的问题,龙永图:表示重估人民币汇率不会减少羹圈赤字。  相似文献   

17.
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股票市场的制度性变革,它打开了桎梏我国资本市场进一步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枷锁,为我国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铺平了道路.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股权分置改革的由来,之后从股市制度、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以及投资者的利益三个方面重点论述了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我国从1994年1月1日开始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在过去的四年里,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一直呈稳定中趋升态势,由1美元兑8.7左右人民币上升到1美元兑8.3左右人民币。这次亚洲一些国家发生的金融危机中,程度不同地出现了货币和股价双重下降趋势,唯有我国的人民币汇率继续保持了平稳和上升趋势,反映出我国政府对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仍具有较强的调控能力。人民币汇率之所以能够长期保持稳中趋升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从1994年以来,中央银行就一直实行紧缩性的宏观调控政策,严格控制人民币信贷资金总量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使企业普遍感到流…  相似文献   

19.
购买力平价理论是国际金融学中众多汇率决定理论的基础。本文运用协整方法,对1993年至2005年中国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购买力平价理论是否成立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发现,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与中美的物价指数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而且协整方程的符号与理论分析一致。我们认为购买力平价在1993-2005年间的人民币汇率中成立。  相似文献   

20.
自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动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协整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探讨了中美农产品贸易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从长期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变化与中美农产品贸易存在着均衡关系,但在短期内,中美农产品贸易与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均衡关系并不明显。为此,中国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规避中美农产品贸易的短期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