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杨静 《价值工程》2010,29(2):79-80
本文在明确了高技术定义、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内涵及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不同省市医药产业的竞争力。构建了医药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因子分析对我国医药产业的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从而明确了我国不同省市医药产业的竞争力情况和河北省的竞争力情况。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构建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依据2011年统计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31个省份的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我国地区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有规模效益、技术支持、成长性、R&D投入以及资产的投入与产出五个方面;高技术产业竞争力水平的区域差距明显。  相似文献   

3.
区域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与对策分析——以辽宁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秀艳  高亢 《企业经济》2012,(1):141-143
近年来,产业竞争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发展状况的重要因素。随着高技术产业的迅速兴起与发展,其作为先导产业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焦点。通过构建区域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方法,从竞争实力、竞争潜力和竞争环境三个方面探讨了区域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同时,以辽宁省为例,系统评价辽宁省高技术产业竞争力情况,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测试与评估,指出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受产业内部和产业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产业产出只是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外在表现,影响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产业内、外部因素才是决定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技术产业化是影响产业经济结构的主要因素,其竞争力的提高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关于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研究一直就是国内外经济学家和实际工作者探讨的热点问题.产业竞争力是产业内企业竞争优势的集中体现,是企业创新升级的前瞻,产业竞争力的形成与提高,优势保持时间的长短等问题,不仅受区域的区位优势影响,而且还与产业周围的环境、要素的配置有关,同时也与产业内部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结构、聚集程度有关.因此,基于高技术产业的复杂性,利用多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评价其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增加背景下,增强高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是一国拓展国际市场份额、挖掘国际竞争潜力的重要举措。选取2008—2021年全球67个经济体面板数据,实证考察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高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会显著降低高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该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技术创新能有效抑制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高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的负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智能化转型水平较高组中,技术创新对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与高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的调节作用更强。因此,提出营造稳定有序营商环境、加快产业智能化转型、强化技术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期冀为增强我国高技术产业出口竞争优势提供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钻石模型"出发,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关联产业、企业战略与竞争四个角度分别对福建高技术产业的竞争力敞开分析,从而得出提高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群这一具有特色的经济组织形式对于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产业集群进行可行性分析,运用区位商指标对吉林省六大主要产业进行了区位商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企业经济》2018,(2):148-155
运用内容分析方法对我国最具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城市的扶持政策文本进行内容编码和量化比较研究。研究表明,各地区通过财政、投融资、人才、产学研等多元化政策综合发挥协同效应,依托差异化政策因地制宜提升竞争优势,以密集化政策促进产业形成特色。为确保高技术产业人才竞争力,各地区均强化了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和配套政策。为此提出:各地区应进一步加大技术研发的政策扶持,激发高技术产业创新潜力;加强创新平台的政策扶持,夯实高技术产业发展基础;多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扩宽高技术产业资金来源;增强知识产权政策保护力度,激励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同时,还应出台相应创新性产业促进政策,为高技术产业实现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0.
徐慧 《价值工程》2010,29(20):14-15
本研究根据1996-2008年的相关数据,以我国高技术产业的产业内贸易和技术进步为研究对象,在对高技术产业的产业内贸易程度和技术进步率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Engle-Granger协整检验和回归等方法,对我国高技术产业产业内贸易对于技术进步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的产业内贸易对我国技术进步具有一定的正面效应。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产业内贸易引发的技术外溢与技术扩散效应,不单纯的引进和模仿他国技术,而是自主开发和技术创新,提高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含量,提升高技术产品各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结合加入WTO后我国物流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本文提出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核心技术能力,与用户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完善企业的服务网络;提供优质的个性化服务;加速人才的培养。通过上述方法整合,塑造并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使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能力,打造出我国的大型国际物流企业。  相似文献   

12.
1991~2006年物流业对吉林省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扬 《物流科技》2008,31(10):138-140
文章应用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建立了吉林省经济增长和物流业相互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吉林省物流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测定了物流业对吉林省经济发展的贡献,为确定物流业在吉林省经济发展的地位,为制订吉林省物流业的发展规划提供必要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分析1985~2005年福建省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比较劳动生产率和产业结构变动度,并与全国同时期、同指标相互比较,得到以下结论:1)福建省产业结构偏离度呈下降的趋势,且数值上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福建省产业结构效益优于全国平均水平;2)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较低,第二、三产业较高,造成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极差值波动上升;3)福建省产业结构变动度呈缩小的趋势,但是还是高于全国,说明福建省产业结构变化速度、变化程度较全国剧烈。最后,对今后福建省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民营企业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竞争能力差,在跨国经营过程中必须进行技术创新,以培育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企业技术创新的方式有很多,它是由东道国的投资环境和企业自身能力来决定的,文章正是立足于此,采用层次分析法来量化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各种影响因素的权重,得出民营企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必须采取技术联盟这种合作型技术创新方式。  相似文献   

15.
张辑 《价值工程》2007,26(3):158-162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有了很大变化。运用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进入、退出壁垒和产品差异化等指标,分析了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得出我国银行业有寡头垄断特征,并呈现出向垄断竞争市场结构过渡的趋势。在分析我国银行业市场绩效低下原因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银行业优化市场结构,提高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如何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迟慧 《物流科技》2005,28(5):43-45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基础。中国企业欲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最有效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即是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信息化为动力,以争创名牌为手段.以企业文化为后盾.全面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7.
李佛赏 《价值工程》2014,(15):38-39
本文介绍了吉林省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为吉林省物流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采用基于信息技术进行券商经纪业务转型的策略,寻找出一条构筑起券商经纪业务竞争优势的较好的变革之路,即可通过以集中交易为基础的经纪业务服务平台的建设,实现建立产业通用战略、构造核心能力、有效应用企业战略联盟及构筑动态应变能力的目标,最终完成经纪业务竞争优势的构筑。  相似文献   

19.
周曼宇  张辉 《价值工程》2011,30(31):275-275
根据《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试行)》,针对吉林省社会经济和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具体特点,构建吉林省节水型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为科学合理评价吉林省节水水平具有指导意义和广泛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由于生产力发展不平衡,我国劳动密集型传统服务业具有比较优势,技术和资金密集型现代服务业具有后发优势“。十一五”期间,既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又要继续发展传统服务业,并以先进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服务业。关键是要把握传统服务业的比较优势和现代服务业的后发优势,通过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的有机结合,发挥标准化的引领、规范作用,以及信息化的带动作用、财税政策的导向扶持作用、人力资源优化的促进作用、市场机制的变现作用,将服务业的竞争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