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从1997年7月1日起,世界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德尔福汽车系统公司.委任两名华人干才王管中国业务:美籍华人赵克强博士出任中国业务首席代表.刘小稚博士担任德尔福上海办事处首席代表、总经理。  相似文献   

2.
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老大博世近来有点“烦”。跟随大众最早进入中国市场,几乎没有遭遇竞争对手。由于只顾着“闷头发大财”,对中国市场的本土化重视不够,导致成本居高不下。当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和零部件厂商“挤”进中国市场的时候,博世才突然意识到自己原有的市场份额正在受到威胁……在世界范围内,增长机会已经不多的博世只能“绝地反击”。加大投资、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将亚太总部搬到上海、更是在售后这一市场较其竞争对手先行……这一切只为以后在中国市场的优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德尔福变脸     
包勃 《商界名家》2007,(3):66-68
全球汽车零部件大佬德尔福,一度濒临破产的边缘,但在多方努力下终于绝处逢生(见2006年第3期本刊报道《德尔福劫后余生》)。劫后余生的德尔福,如今以一种怎样的状态生存着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自2005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开始出现全球贸易顺差,去年这项顺差增长了83%,今年到目前为止增幅已经达到44%。但是,据记者多方了解,中国零部件企业走向海外市场的状况并没有那么喜人。  相似文献   

5.
新能源汽车是在全球能源危机和全球污染日益严峻的情形下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产物,其发展在低碳经济的资源节约型社会背景下正呈现强劲增长的趋势,给零部件供应商企业带来挑战的同时,更多的是良好的发展机遇。基于此,综述了新能源汽车及其零部件供应商的发展现状,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扩大整体规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早期参与新能源汽车制造商零部件开发和国家政策扶持四个方面探讨了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6.
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消费国,第三大汽车生产国。2007年汽车保有量达4500万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为3250万辆。这几年中国汽车保有量迅速增长,跃居世界第六位,到2020年可能达到1.33亿辆,将位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之后将进入平稳的发展期。随着汽车整车的快速增长,汽车零部件产业也取得了迅猛发展。中国市场这块巨大的蛋糕引来了几乎所有国际知名的汽车零部件品牌,如德尔福、  相似文献   

7.
全球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伟世通公司近期在上海举行盛大技术展,重点推介公司专为中国市场研发的创新产品,并突出展示公司为中国市场客户定制产品时所具备的本土研发能力。  相似文献   

8.
东风零部件经过几十年不断发展和随着东风与日产的合资重组,已进入到一个历史性转折和战略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新的发展机遇与严峻挑战,东风零部件审时度势地提出‘‘打造中国一流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战略目标,这标志着东风零部件事业的未来发展将向着一个更高追求和更大发展的战略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全球主要汽车厂商从印度采购的汽车零部件迅速增长。许多汽车跨国公司在印度设立了研发中心。目前印度已形成了近30亿美元的汽车零部件出口业务。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在设计开发、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需要融入到汽车零部件全球采购的体系中,通过与国外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合资合作,借助中国汽车近年来在海外市场扩张的强劲势头与平台,采取走出去的策略,打开国际营销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张渔 《市场周刊》2004,(37):31-32
中国入世之后,无论产品进口还是来中国开厂,外资的进入门槛都大大降低了,这对汽车零部件也是一样的,“前不久,宝马邀请它的十多个一级供应商来参观它在中国的工厂,极力劝说它们进来。”一位业内人士透露这个消息时,显得喜忧参半一级供应商体系如果迅速云集中国,原本就散而小的国内汽车零部件厂商,将难以争得市场高端控制权。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入世后,伴随着中国汽车的飞速增长,汽车零部件业也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而且增幅超过了轿车、客车、载货车等行业,在12个小行业中居第一位.于此同时近几年来,由于整车销售利润越来越薄,“60%的利润转向汽车后市场”之说正在被市场验证。目前汽车用品消费贯穿于新车销售、售后服务、零部件销售、二手车经营等各个方面,市场领域十分宽阔到2009年底,中国的乘用车总量达到5200万辆,比2008年增加740万辆。像中国这样体量巨大的经济体的乘用车总量在一年间就增加55%,这意味着汽车生产商和其供应商们面临着不可估量的巨大机遇。  相似文献   

13.
随着改革开放30年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与整车相比,汽车零部件行业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国内外技术和竞争的不断升级中,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通过对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可总结出一些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中国汽车市场经过2003年的“井喷”式发展、2004年的“低迷”和2005年的海外“亮剑”后,2006年又进入了一个相对成熟、理性的快速发展阶段,与欧、美、日三大汽车市场普遍低迷对比,继续保持强劲增长。中国汽车年度销量占全球的比例,已从2001年的43%发展到2005年的87%、2006年的逾10%。产销总量双超700万辆,超过德国和日本,中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汽车销售市场,美、日之后的全球第三大汽车制造国。回眸2006年,烽火燃烧的车市或许让国人看到了中国汽车市场的活力与生机!  相似文献   

15.
中国汽车零部件已成全球汽车零部件采购链条中的重要一环。零部件全球采购已成为当前整车制造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排名全球前几位的汽车制造商,其零部件自制率仅为三成左右。据商务部统计显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汽车零部件的进出口贸易量也显著增长。虽然我国汽车产业起步较西方发达国家来说相对较晚,但目前汽车产业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支柱性产业之一,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的汽车产业在全球已达到领先地位,这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动力。但是在整个行业发展的过程中,我国自身的因素以及国际市场环境的影响,导致我国汽车零部件进出口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通过对我国汽车零部件进出口形势进行分析与解决。  相似文献   

17.
《光彩》2011,(11):25-25
9月8日,第五届中国国际汽车零部件博览会在北京开幕,来自国内外1431家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参展,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业客商参观。中国国际汽车零部件博览会作为我国唯一国家级汽车零部件展览平台,已成功举办4届,现已成为国际知名展会,全面展示了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整体水平,国际汽车零部件最新产品和技术。同时,随  相似文献   

18.
2009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市场总体状况呈现乐观态势。权威部门信息显示,2009年1~9月,汽车零部件出口就已经超过了2008年全年。汽车零部件出口自2008年第四季度大幅下挫,直至2009年3月“触底反弹”,一直呈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9.
金东海 《市场周刊》2007,(12):33-33
目前各大跨国汽车公司产品自制率都在30%左右,如福特为38%,通用为30%,丰田为22%。整车制造商越来越倾向于掌握几种关键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对标准化的一般性汽车零部件按照QCDD或QCDS原则(Quality质量、Cost成本、Delivery交付、Design设计orService服务)在全球范围比较选择,利用全球资源实行全球采购。全球采购已经成为汽车企业迅速提高竞争力的一条捷径,使企业能优势互补,获得共同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20.
《进出口经理人》2010,(6):I0001-I0002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对2010零部件出口市场开始乐观起来。盖世汽车网对22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调查显示,有45%的企业对2010出口市场持乐观态度,认为出口额会出现增长,这一数字远远高于2009年的28%。自然而然地,企业的参展热情也活跃起来。除了耳熟能详的法兰克福汽车工业博览会.近年来.国内企业对亚洲、南美洲和非洲等地区专业展览的关注程度也在不断升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