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是个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时节,为写《红水河传》,我去长沙采访中南设计院的蒋工——一位已年近花甲的老地质工作者。是日,淅淅沥沥的秋雨下个不停,风声雨声里他给我讲了这个地震台的故事。当讲到故事结尾时,蒋工神态肃穆,语气凝重,一再叮嘱我,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这个地震台,采访一下3位女青年。他说,她们中有两人到龙滩年纪最小,在那里工作的时间也最长。至今,中南院在龙滩工作的人员早已多次变动,而她们已伴随地震仪度过  相似文献   

2.
2007年对龙滩来说是不寻常的一年。一方面是龙滩水电工程实现投产发电重大里程碑目标最为关键的一年,另一方面也是龙滩公司由基建转向生产的起步之年。 在中国大唐集团公司2008年工作会议上,龙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戴波的发言令人振奋。会议间隙,记者采访了戴波。  相似文献   

3.
《中国煤炭工业》2011,(5):71-71
他如一条煤海蛟龙.在生产工作中总是冲在最危险地点、时间的最紧要关头、技术的最复杂场所,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多年来.他带领全班职工出色地完成了龙滩煤矿和综采队交给的各种急、难、险、阻等任务.多次受到龙滩煤矿和广能公司领导的高度赞扬和表彰。他就是四川煤炭产业集团广能公司龙滩矿井生产班长邓勇林。  相似文献   

4.
陆斌 《董事会》2007,(9):111-111
这几年看了很多公司案例,但关于淘宝的这个还是最奇妙的。它的奇妙来源于我听说的两个故事。淘宝网有一位网页设计师,一天晚上,他在例行  相似文献   

5.
要客观地分析顾雏军或格林科尔现象,必须要结合效率和公平两个方面。我知道顾雏军已经很多年了。我知道他,一是因为读过关于他很有争议的“顾氏理论”的报道,二是关于小康空调的历史故事。后者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事情,我在后来对顾雏军的访谈中曾经提起过这个话题,他不太愿意说,我也不好刻意去问。当然,这也不是我最感兴趣的。我对顾雏军和他的格林科尔最关心的,是他对冰箱行业的整合性切入,  相似文献   

6.
郎中狼 《董事会》2005,(10):56-63
采访 “采访”两个字表面上看起来是件一本正经的事,在我进入这个圈子的时候,也一度当做一件很本正经的事去做,直到有些事情发生后,我才渐渐开始改变了看法,原来有些事本身还是很有趣的,尤其变得有些黑色幽默的时候。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激励     
每次讲激励理论的时候,我都会先讲一个故事。有一对很老的夫妇,他们决定不再做任何工作而去享受生活。为了享量生活,安度晚年,他们决定选一个他们梦寐以求的地方去住。两位老人就在城市里面找,终于找到一个非常好的地方,房子很漂亮,也很安静,打开房门,外面就是社区最大的一片草地,房子的窗户面对的是社区里最漂亮的一棵大树。两位老人拿出所有的储蓄,把这个房子买下来。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一航第一次班组建设工作会议召开前夕,中国一航党组书记、总经理林左鸣接受了本刊独家采访。记者:中国一航第一次班组建设工作会议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间召开,其目的是什么?林左鸣:不久前,国防科工委的领导曾建议我到上海航天八院去学习他们的班组建设,对加强中国一航企事业单位的基础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事后,就这个问题我向国务院国资委李荣融主任作了汇报,他也说这个问题非常重要。李主任以前在企业里抓过班组建设,对班组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很了解,他也建议我应该去学习、取经。从这看出,上级领导对我们一航加强班组建设,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工作很重视。所以,我们就选择了这个时间,组织召开这个会议,研究、部署和推进一航班组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9.
正刘杰,抱着责任比天大的信念 2012年2月25日,我从北京飞往深圳,去采访一位99岁的老人。采访中这位老人告诉我:1954年,发现第一块铀矿石,他想得还没那么周全。当时他对核武器、核事业并不了解。包括科学家们虽然有科技知识和成果,但对核工业怎样发展也都没有经验,他们几乎是一片空白。但当时,大家都明白一个道  相似文献   

10.
每次进行人物采访前,我都会认真做案头的准备工作。可是当我在相关领导建议下决定去采访中国一航雷达与电子设备研究院张昆辉院长时,我却惊讶地发现关于这个人、这个院的资料少之又少。而当我有意识地和集团里的一些人谈我要去那里采访时,大多数人对这个院和院长都没有突出印象,知近的人甚至劝我换一个名气大点的。  相似文献   

11.
一连串女性出现在世界500强公司的高管名单中,她们在用自己的故事改变着全球商业的面貌。我们从中选取了其中的8位,通过她们的故事来一窥女性领导力的风采——请忽略她们的年龄和性别,她们首先是管理者,然后才是女性。  相似文献   

12.
离我驻地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姓张的老头,他过去是民政局的副局长。过去我在乡镇工作的时候他常去下面贫困户家里,这样我们便认识了。等我调到城里来时,他已退休在家。张老头就是我们常说的半边户,他的老婆在郊区的农村,种有几亩地和几大片果园。退休之前,  相似文献   

13.
一次坐车去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采访,司机是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坐进车里,司机告诉我们,他在原子能院已经工作20多年了,他的父亲母亲就在原子能院工作,他生在、长在原子能家属院里。一个小时的路程里,我们听到了许多有关那个大院里种种人事的即兴回忆,而且回忆中夹杂着生动的细节和风趣的故事。这些往事,可能对于九十年代出生、傍着插  相似文献   

14.
2008年与丁再献会长相识,给我留下很深印象。他礼貌热情,认真负责,甚至他的言谈、举止、着装、坐姿都颇为讲究,一年后,我有机会采访他,丁会长热情接待。虽然是山东省旅游行业协会的领导,但他平易近人、极为谦虚。询问我的教学动向、工作状况、家庭生活……,颇像一位长辈。丁会长送我的《旅游礼仪》和《山水平仄》两本大书令让我手不释卷。  相似文献   

15.
一个人获得事业成功,总是因为有某个信念在激励他。孙立国,抚顺石化公司苯乙烯装置一个普通的班长,参加工作20年来。凭着多年积累的扎实的基本功,过关斩将,最终成为抚顺石化公司苯乙烯装置的“技术状元”。谈到取得的成绩。他感慨地说,“我有今天的成绩,都是因为一个信念,‘有技术才有发言权’。”说起这个信念的来由,还有个难忘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先交待一下这个想法产生的背景。 各位知道,我和我的同事都是从事文字工作的,常常几个小时或面对电脑、或伏案读写。日子久了,很多人的颈椎便出了毛病。于是,常常暗忖,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忽一日,采访间歇,在一个大会议室里产生了“灵感”:如果在一个大房子里放进一只鸡,然后把门关上,让一个人去逮它,这种健身方式,对人体各部分的锻炼岂不全面?  相似文献   

17.
小友国荃     
1995年认识国荃,因为他叫“曾国荃”,和历史上清代名将曾国藩的弟弟同名,让我一下子就记住了他。国荃是二级厂的宣传干事,一个刚20岁的小伙子,他特有的个性,在我几十年的交友中也很鲜见。1998年长江发洪水时,报社要我和他一起去江边采访。他几乎是全副武...  相似文献   

18.
京城嘈杂的CBD总能看见精神抖擞、穿着讲究的年轻女孩,白天她们在这里工作,夜晚就散落到城市的各处。我对门就住着三位,碰巧来自三个有代表性的城市,上海女孩雯、广州女孩岚和本地女孩琦。她们性格迥异,习惯不同,但又偏偏共处一室。  相似文献   

19.
婧婷  李建生 《现代班组》2012,(11):48-49
正从卫星地图上看,洛阳就像一个顺时针旋转60度的音符,而我这次要去采访的地方,就在这音符的头顶。一路奔波,刚刚在南车洛阳机车有限公司的大门口站稳,迎面走过来一位二三十岁的男子:"您好!请问这是洛阳机车厂吗?"我说"是"。他还以为我是这儿的人,然后又将错就错地问:"听说你单位有一位‘万能技师'李万坤师傅?我慕名而来,看看他还收徒弟不,听说他以前带的徒弟有好  相似文献   

20.
曾有个很流行的笑话说,外行人会把“IT”念成“工厂”,而且浑然不觉。 过去觉得这个笑话很可乐,但现在看起来却有些新的意义,尤其是在软件业。 有位朋友,曾几次去相邻的岛国,给日本的某家软件公司编写软件。他每次回国,总是满载银子而归,底气十足。我很钦佩他有如此高超的天分和技术,可他却坦言,自己只是日语还算可以,编程水平比国内软件公司的同行差了许多。 为什么他还能胜任工作呢?原因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