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两年来,社会上逐渐出现了一些对房地产业的偏见和责难,损坏了房地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声誉,直接影响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剖析和澄清所谓巨额暴利、投机钻营等论调已成为当务之急。笔者就此谈谈个入浅见,以期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一、析"巨额暴利论"。有人把房地产、股票、外汇、期货称为投资界的"四大金刚"。有人认为"房地产企业可以赚大钱",甚至个别人竟然发出"反暴利首先要向房老虎开刀"等耸入听闻的言谈。客观地说:房地产热的出现,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需求的拉动,二是改革的推动。所谓需求的拉动,是指客观经济拉…  相似文献   

2.
刘义 《新财经》2009,(6):120-120
任志强,一个在中国地产界独往独来“任我行”的人物。因放言大谈“房地产业就应该是暴利”、“我只给富人盖房子”等言论,而被扣上“任大炮”、“任大嘴”的帽子,虽然不断遭到炮轰,但他一直坚持自己的说法。  相似文献   

3.
房地产业 没有哪一个行业的绝对利润值,能挑战中国的房地产业的暴利,没有哪一个行业的利润,能超过房地产业的暴利。2002年进入《中国百富榜》的房地产大亨为25人,2003年为35人,2004年为45人。2004年,近乎疯狂的房价继续快速攀升,涨幅高达13.4%,上海上涨21%,宁波上涨19.9%,天津上涨16.7%,南京上  相似文献   

4.
王永增 《发展》2004,(3):27-27
房地产业的暴利现象再次被人们提起:2004年1月1日,<青年时讯>刊登了一篇题为<2003年中国十大暴利行业>的文章,列举了十种高利润率的行业,房地产业位居榜首.文章刊出后,开始反响并不是很大,但架不住许多媒体先后竞相转载,受众越来越多,大家议论风生,于是乎,房地产业的暴利问题一时间再次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5.
受国内紧缩政策和美国次贷危机一再扩散的影响,我国房地产业在2007年10月份以后,呈现逐波走低、由繁荣进入调整的变化走势,许多地区商品房交易呈现“价量齐跌”的局面,由于商品房大量滞销、资金周转不灵导致房地产开放商感觉面临前所未有的艰难。始于2003年的本轮经济增长周期,与房地产投资和销售的快速增长密切相关,房地产业是拉动经济高速增长的支柱产业之一,它的衰落对整体经济的不良影响不容忽视。正是基于此种考虑,许多人提出中国政府应对房地产业予以“救市”扶助,更有人提出,美国政府面对金融和房地产业危机连续几次、多方位出台救市政策,“救市”资金多达一万多亿美元,中国政府不能对国内房地产业的低潮无动于衷。对此,认为中国政府目前对房地产业不宜轻言“救市”。本文作者认为,中国政府目前对房地产业不宜轻言“救市”。  相似文献   

6.
论房地产的"热"与"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国家采取有效措施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并取得了可喜的实际效果。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它影响和带动一系列的产业。那么房地产业的态势如何?有观点认为,房地产业已经明显“过热”,而且首当其冲;持相反观点的人则认为,中国的房地产业正在健康的、稳步的、有序的发展。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认为,对中国房地产的发展不能简单地用“热”或“冷”一个字加以概括的,而必须对发展问题作出具体分析。从根本上说,中国的房地产不是“过热”的问题,而是“治乱”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1994年的中国,国内新闻界把它们快枪的“枪口”对准了一个新目标——不法经营者。 反暴利,便是其中引人注目的一个话题。 暴利行为悄然出现 暴利,依《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用不正当手段在短时间内获得的巨额利润”。这是很容易理解的一个词  相似文献   

8.
2003年房地产业能否健康发展?记者近日为此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研究所住宅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王诚庆。他就记者提出的3个方面的问题做了如下答复:一、2003年房地产业是否进入微利时代?王诚庆认为,2002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价格出现比较大的"跳水"现象,但下半年开始走向平稳,今年已经开始出现回升转暖的势头。相比较1999年到2001年房地产市场的"暴利"时代,目前房地产价格的走低是一种正常的回归。由于精装修等工程造价的提高,使房地产开发成本提高,加上住房空置面积的增加,使账面利润减少。这些原因导致房地产市场价格下降。  相似文献   

9.
沈阳拍卖地价仅比拍卖底价高出2元,无疑为房价成本下降做了新的注解。但是地价下降一定会带来房价下降吗?事实上,由于开发商与消费者之间信息不对称,一段时间以来,房价信号是失灵的。前一阵子的“暴利行业揭秘大调查”显示,26个候选行业中,房地产业位居暴利之首。  相似文献   

10.
王文襄认为:“在我国,从城市化进程的角度分析,房地产业虽然有其固定的周期性,但从长期发展趋势看,房地产业从1995年~2005年,至少会有20年的持续发展期”。  相似文献   

11.
甘肃房地产业运行现状王琼田忠仁杜润泽于建新甘肃省的房地产业由于受经济、政策、市场、环境等因素的限制,起步较晚,在沿海城市房地产业“过热”的情况下才悄然升温,1992年~1993年间才步入起步发展阶段。同时这两年也是甘肃省房地产业发展的“黄金”阶段,有...  相似文献   

12.
2006年是我国进入新一轮宏观调控后,针对过热的房地产业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最多和力度最大的一年。中央政府通过房地产开发政策调整、土地出让政策调控、外资购房政策严控、房地产金融适时紧缩和房地产税收的不断规范,使我国的房地产业开始从快速增长期进入理性发展期,在房地产价格逐步趋于合理、房地产投资增速开始下降、开发商建房告别暴利时代、投资投机分批撤离住房市场和消费购房以改善居住为主的情况下,房地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开始对和谐社会的建立起到支持和促进作用。然而,全国仍有部分省市房价继续上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房地产业坐享暴利的时代,正因为10多年来的过度透支而终结——这一终结将是突然而彻底的,外力难以改变这一趋势,2009年,房价将步入快速下跌的轨道,任何试图阻止这一趋势的努力最终都将以失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14.
房地产行业“暴利合理论”认为,房地产行业的利润率虽然远远高出绝大部分行业,但也低于某些行业,因此无可指责。实际上,住房具有生活必需品特性,非住房类房地产具有基本生产资料特性,所以不能将房地产行业的高利润率与少数行业的高利润率进行简单类比。而且,房价因房地产开发商追逐高额垄断利润而不断上升,达到畸高的程度,将严重危害经济社会发展。由此可见,房地产行业“暴利合理论”是完全错误的。  相似文献   

15.
“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是“两会”最大的热点话题,其中,住房问题与房地产业的发展尤其成为社会各界近些年乃至未来关注的焦点。本文对新疆房地产业自1998年以来十年的发展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以便透视新疆房地产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艰辛与不足,从而提出既有利于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的发展需要,又有利于引导和促进新疆房地产业核心竞争力增强的对策建议,营造出有利于新疆房地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16.
一、房地产业政策执行年任务艰巨 如果说2006年是我国房地产业的“政策年”,那么2007年无疑就是我国房地产业的“执行年”。一方面,2006年国务院及相关部门发布的许多调控政策在度过其最初的适应期后,将充分释放其效力;另一方面,国家相关部门必然会针对之前公布的一些政策法规,出台一系列相应的实施细则,以确保我国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从调整税收政策和供求结构的角度来满足目前强劲的需求。由此可见,2007年注定是我国房地产业不寻常的一年。  相似文献   

17.
张琳 《产权导刊》2008,(9):23-26
中国房地产业经历了辉煌一幕.让人们不禁怀疑.这究竟是空前繁荣.还是“海市蜃楼”进入2008年.国家一系列紧缩政策使得房地产业陷入“钱荒”的漩涡。激情燃烧过后.房地产业能否在涅巢中获得重生?  相似文献   

18.
《新财经》2002,(2):77-80
关于汽车降价,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认为高关税保护了中国“幼稚”的汽车工业,价格战是低级竞争,助长了公众持币代购;另一种则认为我国汽车工业存在着垄断性的暴利行为,降价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9.
一、山东房地产业发展带来的金融风险分析   山东省房地产业自1998年真正市场化经营后,一直稳步持续发展。特别是2002年,我省房地产业继续保持了“总量扩张,高位运行”稳健的发展势头,商品房投资额达到391.165亿元,同比增长31.18%。  相似文献   

20.
谈资     
《走向世界》2010,(18):15-15
天价药源于政府定价虚高。 ——广东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 近年来“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已经成为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一座大山。谁是“暴利药”的幕后推手?不少网友把矛头指向医院,认为是医生“收回扣”推高药价:也有人指责药品集中招标,不能有效挤掉药价水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