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根洪、彭定国同志《对现行辩证否定观的几点异议》一文(载《浙江经专学报》1991年第1期,以下简称“《异》文”)对我国学术界对辩证否定观内容的概括提出异议,认为应概括为:“否定是事物内外矛盾运动的结果,否定具有自我否定和外力否定两种形式;否定既是事物发展的环节,也是事物倒退的环节;否定既可是事物联系的环节、是扬弃,也可是事物联系的彻底中断,是全盘否定。”对此,笔者持有不同看法,特提出来商榷,以期引起进一步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事物否定的根源,在于事物内部的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的矛盾。事物的每一次否定都是向着对立面转 化。事物在自我发展过程中,通过两次否定,就一定会表现出回复性,形成为仿佛周而复始的螺旋式周期性。各类事 物的自我发展,普遍地都有着周期性。  相似文献   

3.
周莹  乔晏军 《全国商情》2007,(1):127-128
本文主要阐述应坚持科学精神,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辩证方法、实践观去认知事物,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清除一切伪科学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社会与文化作为人类的两种基本活动方式 ,互为因果 ,互为条件。文化观念的变革是社会发展的前导 ,也是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 ;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标志之一。在社会发展的冲击下 ,文化观念也发生了重大转机。文化对人的作用是辩证的 ,即呈现肯定和否定两种作用。因此 ,要合理地使用和支配文化 ,把文化创造行为置于人的自我控制之下。  相似文献   

5.
《罗丹艺术论》是对欧洲造型艺术史的科学总结,又是对罗丹本人树立的现实主义艺术创作方法的精炼概括。该书在深入论述艺术与自然、美与丑辩证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然中公认为丑的事物在艺术中可以成为至美”和造型艺术可以表现“运动”等重要观点,从而根本否定了莱辛在《拉奥孔》中所宣扬的造型艺术观,是对西方美学诗画关系理论的发展。也为我们今天进一步研究诗画关系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抽象判断和抽象概念之间的关系与辩证判断和辩证概念之间的关系是不同的,抽象判断和辩证判断的特征不同,抽象判断和辩证判断的分类不同,抽象判断和辩证判断“否定”的含义不同,抽象逻辑判断和辩证逻辑判断是人类同一认识形式的两个阶段,二者具有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7.
解析《孙子兵法》的《计篇》中哲理内容,可见孙子的世界观涵有对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全面看法,体现了存在(物质)是第一性的、思维(精神)是第二性的、客观存在是可以被人类认识的、思维和存在具有统一性的哲学原理;孙子人本唯物论、能动可知论、发展变化观,进一步展现了孙子世界观的本质内涵。孙子的方法论,体现了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规律。孙子的世界观与孙子的方法论聚焦于势,构成了以势为核的孙子势哲学体系。由于势是一种永恒地、普遍地客观存在的事物,所以现代人学习孙子,主要是通过学习《孙子兵法》中的哲学,领悟孙子的思维方式,以提高正确认识事物的能力和科学处理问题的本领。  相似文献   

8.
本对东西方理论界有关指数基本形式问题所执的各种观点均予以否定,认为指数的基本表现形式是由指数的生成机理、内在属性所决定的,是经济事物的内在属性通过人们高度概括后的数学表现,是事物经济关系的抽象,由此论证出个体指数的数学期望为指数的基本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描述并评论了阐释学主要发展阶段的文本意义观,据此驳斥了译界某些学者所认为的原文意义不确定的观点,然后进一步提出辩证的文本意义观,以期对翻译进行宏观指导。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与文化作为人类的两种基本活动方式,互为因果,互为条件。文化观念的变革是社会发展的前导,也是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标志之一。在社会发展的冲击下,文化观念也发生了重大转机。文化对人的作用是辩证的,即呈现肯定和否定两种作用。因此,要合理地使用和支配文化,把文化创造行为置于人的自我控制之下。  相似文献   

11.
电工电子技术是工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蕴涵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如普遍联系、质量互变、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内因与外因等,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加强辩证思想的渗透,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的相关知识,还能增强学生的辩证思维,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学得牢,学得活。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为指导,论述了矿物标型研究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强调在标型研究中注意运用唯物辩证法关于矛后普遍性、特殊性、变化性,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辩证否定的思想,强调数学和系统科学在标型研究中的意义,强调标型研究以地质实践为起点、为归宿。文章还对标型学说的解释和预见功能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叶国顺 《新智慧》2005,(1):44-45
一、两种业务观的比较 一项业务观认为,一项经济业务活动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其中的步骤、阶段只是工作环节,会计有必要单独记录这些环节,但必须置于经济业务活动的完整过程中。这就是系统管理理论在会计学中的应用:若干工作环节是围绕一项经济业务活动而开展的若干单项具体工作,它们属于同一系统,是某经济业务活动内的子系统,甚至是该系统的元素。两项业务观(多项业务观)不认为一项需要处理、记录的会计业务必须包括经济业务活动的完整过程,可以仅是其中的一个工作环节。如果经济业务活动的完整过程包含三个或更多的工作环节,就可以按三个或更多的会计业务进行处理、记录。  相似文献   

14.
“和而不同”与“执两用中”应该是和谐思维的有机构成,和而不同的理路暗合“矛盾推动事物发展”的辩证思维核心,执两用中的理路不脱离“异中有同”的辩证思维内容。和谐思维与辩证思维并无二致。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从人与人的对象的统一中来规定和认识人性,所得出的是现实的人性,总体的人性,是随着历史发展和人的生存条件的变化而不断改变的人性。这种人性观认为,人性是自我的;入的需要就是人的自我性的证明。人性中的利己和利他的矛盾是人性的基本矛盾,也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人性的表现是利己的还是利他的.取决于人生活的具体历史环境。马克思对人性的规定是人性观上的“哥白尼式革命”。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目的:考察大学生完美主义、惧怕否定评价心理与自我接纳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惧怕否定评价量表(FNE)、中文Frost完美主义量表(CFMPS)、自我接纳问卷(SAQ)对305名高校大学生进行测量,对数据进行了相关分析及回归统计。结果:(1)惧怕否定评价与完美主义呈显著正相关,与自我接纳呈显著负相关。自我接纳与完美主义呈显著的负相关,与条理性呈显著正相关。(2)完美主义对惧怕否定评价和自我接纳有预测作用。结论:自我接纳在完美主义与惧怕否定评价之间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学界在马克思研究资本的方法问题上存在的大而欠“当”等现象,文章基于马克思文本突出以下三个主要方法:一是“普照的光”法,即居“普照的光”位置的生产方式法;二是“肯定否定”法,即“对每一种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法;三是“抽象——具体”法,即“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其中,“普照的光”法属于马克思在研究社会(历史)科学的方法中所实现的一个原创,是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遗产在方法论上的历史性突破;“肯定否定”法、“抽象具体”法则属于马克思扬弃黑格尔哲学成果的结晶。  相似文献   

18.
人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辩证统一体:能动性之中有受动性,受动性之中有能动性。两者的辩证统一是通过人的实践来实现。任何夸大人的能动性而否定人的受动性,或者夸大人的受动性而否定人的能动性都是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19.
老子哲学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老子哲学思想中的辩证观是老子及道家哲学经典的主要论点和论据。“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是老子对于事物发展规律的总结,这些规律是客观的、抽象的、普遍的,但不同视域下也可发现其所包含的人文关怀意识。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宣传、辅导员谈心谈话等方式可以引导大学生学习老子辩证思维,运用其中的道理来保持内心平衡的状态,接受生命中的不完美,习得心理自愈力,降低严重心理疾病发生率,使大学生群体获得坚忍、包容、坦然的精神品质并受益终生。  相似文献   

20.
《水浒传》体现了女人美丽必淫荡歹毒、巾帼英雄则丑陋粗鲁的偏见之论,并且否定婚姻自主,反对自由恋爱,主张女性具有依附人格,使妇女缺失了自我与平等意识。小说妇女观的形成有其文化学的原因,既与儒家文化息息相关,也是中国民间一个特殊阶层文化心理积淀的反映,同时,与新兴市民文化也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