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平 《西部大开发》2011,(9):103-103
新课程改革使我们工作在教学一线的广大教师拍手叫好,因为它打破了传统教育的理念,模式,培养目标,更注重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更注重张扬个性发展,更注重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培养.更符合教育规律,更适应教育对于人类发展的要求。完成新课改任务的舞台在课堂如何搞好课堂教学,贯彻落实课改理念,变换课堂模式,完成目标任务,就成为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中心问题。回眸课改走过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有的教师硕果累累,成绩斐然,课上的好,学生听课情绪高,课堂效率很高,一考核成绩高出同等次班级很多,而有一些教师在课改中,也想了不少办法,出了不少点子,课堂上学生发言也很配合,但是一考试成绩平平就是上不去,正所谓上课七嘴八舌看似气氛活跃,实质上课堂效率少之胜少,成绩质量又从何而来呢?那么教师到底应该怎样做,抓好哪些环节就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向课堂要质量.圆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呢?现将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2.
谷喜旺 《魅力中国》2014,(3):133-134
备课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尤其是课程改革后,新课程标准更注重学生的终身发展和能力的培养。要实现这一目标,备好课很重要。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共同研究者。要使教师的“教”适应学生的“学”,教和学达到和谐的统一,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习过程变得丰富有趣,课堂教学才能扎实有效,所以教师必须在备课上下功夫。备课是教师每天都要面对的一项工作,为了对教学时间、教学空间、师生活动等实行有效的调控,必须进行有效备课。  相似文献   

3.
刘琦 《魅力中国》2013,(14):205-206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很大的转变。学生变成了主体,教师从课堂的讲解者变成了引领者。尊重学生,不仅从情感上体现,更要以教学方式上体现,教师要积极创造学生独立学习的机会,少点设计多点空间;教是为了不教,实现将教师“教”的作用转化为学生“学”的能力的目标,实现课堂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李铁角 《魅力中国》2013,(8):154-154
新课标要求我们摒弃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观念,大胆地与学生交流思想,交换视野,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合作探究,并在课堂上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样的政治课堂,才是有声的课堂,才是充满思维火花的课堂。作为一门帮助学生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的课程,作为德育主渠道的高中政治学科,其有效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极为关键的检验标准就是要看其是否实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相似文献   

5.
白红瑜 《发展》2009,(8):103-103
一、更新教育观念,实施创新教育 首先要求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课堂模式里,我们应把教师的主导作用落实在导学上,变教材为例材,变讲堂为学堂,变单纯知识传授为侧重能力培养,在以学会学习为根本的教育目的观、以方法与手段组合为目标的现代技术观的指引下,优化课堂主阵地,切实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在养殖专业课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获得本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专业科学素养,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同时还应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边晓霞 《魅力中国》2014,(6):202-202
形成创造能力是不容易的。在基础教育阶段,必须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我们教师必须抛弃过时的教学方法,建立一种新的教育策略。在课堂上,我们必须创设一种和平的、民主的学习活动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合作努力完成任务。我们必须训练他们随时随地对他们的学习提出质疑,拓宽他们的思维和丰富他们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7.
曹玉粉 《魅力中国》2013,(20):138-139
社会在进步,教育也在不断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素质教育对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转变观念,在教育改革已经形成浪潮的今天,学百家之长,拥有自己的个性教学,打造贯穿素质教育理念的高效课堂。在不断的摸索中,我对如何构建新的课堂模式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路。针对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我把课堂模式设计为“三模六步教学法”,即把课堂分为三大模块六个步骤进行,三个模块分别是感知教学内容,运用教学内容,和反思学习过程。在三大模块的整体运作下,又分为六个步骤,分别是:导人新课、展示目标、指导阅读、讲授重点、总结归纳、练习测试。整体上是通过教师设计学习程序,组织学生通过探究、体验等学习方式,高效达成三维目标。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以《向人性扼杀者宣战》为例,谈谈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8.
白鹏辉 《魅力中国》2014,(7):151-151
高效的数学课堂首先要以学生为主,面向班级所有的学生群体,其次教师在掌握基本的数学课标要求的基础上,灵活运用生活实践并积极展开课堂活动讨论。带动数学课堂的学习氛围。教师必须要做到关心学生的情感需求,结合学生个体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使数学课堂教学高效化。  相似文献   

9.
黄周丽 《魅力中国》2010,(5):188-188
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教师具备多种能力,有一定分析新课标的能力,熟练应用多媒体的·能力,熟练进行课堂实验的能力,认真分析学生实验的能力,探究性实验设计能力。要求学生和教师和谐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讨论中掌握知识,在愉快中接受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在新课标下,学生课外作业的布置,必须有科学性,以纸质作业为主,实验作业为副,加大综合设计题的训练,增加实验设计题。那么我们在实施教学中想方设法激潘课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10.
秦金玉 《魅力中国》2010,(36):116-116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这就要求教师讲解要吝啬一点,课堂上给学生时间大方一点,课堂板书艺术化一点,知识储备多一点,教学贴近生活一点,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视角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论教”,看一堂课的效果,就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评价教学目标、过程等,这种评价方法过于关注教师的语言表达是否规范,仪表行态是否得体,却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而新的课堂评价视角不仅关注教师,更关注学生,特别要关注学生课堂上的学习状态,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建立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感,为其人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买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卢红霞 《魅力中国》2014,(4):254-255
新课标要求我们摒弃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观念,大胆地与学生交流思想,交换视野,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合作探究,并在课堂上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样的政治课堂,才是有声的课堂,才是充满思维火花的课堂。作为一门帮助学生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的课程,作为德育主渠道的高中政治学科,  相似文献   

13.
周华 《魅力中国》2014,(14):224-224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教师必须为学生创造自由无拘束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并对学生表现出尊重、信任、爱护和平等,并经常受到教师的成功激励,使课堂焕发生命力,为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发挥提供积极条件。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实现人的主体性教育。诱思探究的创始人张熊飞教授指出:课程改革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彻底变革教师主宰课堂的局面,以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本,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探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亲自参与课堂活动.亲身经历探究过程。在这种形式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了学习知识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形成了终身学习意识和丰富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姜松林 《魅力中国》2010,(34):358-358
课堂里的人际交往是指教师和学生在课堂里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这个交往过程能使学生目标明确,保持态度一致与行为协调,有秩序地在课堂里学习和活动。在此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心理距离称为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满足需要的程度。如果交往双方都能满足对方的需要,相互间容易形成接近、友好、信赖的心理关系,  相似文献   

16.
文利 《魅力中国》2013,(10):226-226
在传统的教学中,班级授课制仍然是其基本组织形式,已经历经多年,那么建立一个高效、和谐积极的课堂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应用多种教学艺术,调控学生的课堂心理,抑制和化解学生学习心态中的消极因素,给学生一个轻松、愉悦又富有探究的氛围,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想要保持这样的课堂环境,必须先满足学生的需要,使其愿意学习。教师在课堂上不要一讲到底,要在课堂上不断制造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习责任感,如角色刺激、抢答赛等。  相似文献   

17.
安彬 《魅力中国》2011,(21):471-471
和谐数学课堂,是师生真实、自然的互动过程,更是一个在教师有效引导下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教师的有效引导,既体现在课堂的整体设计上,更体现在课堂中对一个个细节的处理与把握上。一个优秀教师就要创造出一个充满智慧、生机、灵性、和谐的课堂。  相似文献   

18.
姚金风 《魅力中国》2014,(6):235-235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树立“大政治”观念,敢于突破课本、课堂的束缚,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围绕学生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自主、合作精神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反馈、矫正当堂作业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许多教师在课堂上实施目标教学,都很注重在教学新课后,让学生进行目标检测练习,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但却往往忽视对检测作业的反馈、矫正,或简单地以“做对的同学请举手”这一简单的形式代替反馈矫正。这样,远远没有达到检测作业的真正目的。检测作业,不但要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知道谁对谁错,更重要的是要从学生的检测作业中得出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情况的反馈信息,强化正确认识,矫正错误。如:矫正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不深刻,计算方法的不对,思维方式的不合逻辑。这对于保障在课堂上做到“一学一得”、“节节课过关”有重要意义。通过反馈矫正,让做对的学生在肯定中得到成功的喜悦。因此,在教学中抓好信息反馈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梁婷 《西部大开发》2011,(5):126-127
网络与课堂相结合的大学英语混合学习模式,在原有课堂面授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网络自主学习的比例,使得一部分学习目标通过QQ平台上教师协助下网络互动的形式完成。该模式中的网络自主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课堂面授效果的提升,混合学习模式比传统课堂面授模式更有益于学生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