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升高 《西部大开发》2011,(2):191-191,198
秦腔艺术历史悠久,遗产丰富,在祖国浩瀚广博的传统文化中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秦腔打击乐以它铿锵豪放、粗犷激昂之乐声,伴随着秦腔艺术走过了漫长的历程,成为祖国戏曲音乐的瑰丽奇葩。现就打击乐在秦腔戏曲中的应用问题,谈一谈个人的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2.
曲树明 《魅力中国》2014,(12):62-62
民间锣鼓音乐,是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在中国各族人民中间广为流传一种打击乐组合。淄博地区的锣鼓音乐,因其刚中有柔、粗中有细的音乐特征而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3.
苏扬 《魅力中国》2014,(13):109-109
在一个乐队的表演中,观众的目光经常被表现性强的旋律乐器所吸引。然而乐队是一个整体,不论是旋律声部还是伴奏声部,都应当被人关注。在现如今.越来越多的现代化的元素引入到音乐作品当中。人们对于音乐的欣赏模式也越来越丰富。过去打击乐在乐队的使用仅限于特定的音乐体裁.但现在打击乐器在越来越多的音乐作品当中都能看到。根据这一现象,本文中笔者从国内外的打击乐概述、打击乐在乐队中的应用以及重要性这几方面阐述打击乐如何融八乐队当中。  相似文献   

4.
王松恩 《魅力中国》2014,(4):121-121
中国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集戏曲文学、戏曲音乐、戏曲表演、戏曲舞台美术于一体。其中。戏曲音乐好比是戏曲的灵魂。那么,在戏曲音乐中,音乐伴奏则是为演员的声腔、念白、表演来服务的,同时二者之间又是密不可分的关系。在音乐伴奏中,打击乐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俗有“一台锣鼓一台戏”的说法。豫剧,是中国戏曲中的第一大地方戏剧种。它的艺术风格激越豪迈、刚劲有力、舒展大气,因此在音乐伴奏中,更是离不开打击乐。  相似文献   

5.
非洲大陆在20世纪艰难地走向现代与复兴,在这个过程中,非洲民族主义的政治领袖、思想家和知识分子以他们自己的方式思考着非洲在世界体系中的位置,探寻非洲与世界其他民族和国家之关系。文章探讨了非洲国际关系理论产生的时代条件及其关注的核心主题,并分别讨论了非洲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泛非主义、非洲新兴国家独特的边界问题、民族国家构建理论以及当代非洲国际关系理论的最新进展,文章还对非洲本土国际关系研究机构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李红晓 《魅力中国》2013,(17):95-95
河南豫剧是中国的五大剧种之一,居全国地方戏之首,在中华民族戏曲艺术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也为我国民族艺术的发展和壮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说河南豫剧,不能不说豫剧音乐,更不能缺少在豫剧音乐伴奏中占有半壁江山的豫剧锣鼓,也就是打击乐。因为打击乐是戏曲乐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可以说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7.
"鼓"动重庆     
熊怡 《今日重庆》2007,(9):64-65
马林巴琴、爵士鼓、非洲鼓……热力飞扬的中西方打击乐,震响动感之都—  相似文献   

8.
贾建国 《魅力中国》2013,(13):105-105
中原民间打击乐历史悠久,渊源流传至今。打击乐器俗称大铜器、铜器社、大家伙等,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曾几经辉煌和衰落。尽管如此,它仍以自己的独特魅力而从宫廷、军中逐步流人民间,成为人民群众不可缺少的一项文化活动。不但使群众自娱自乐不可少的活动,同时也反映出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稳定。民间打击乐在群众中流行广泛,形成了人人爱看、爱听、爱参与。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文化生活的改善,打击乐艺术在民间艺人一代一代地传承改进下,得到了发展和壮大。  相似文献   

9.
张旭 《魅力中国》2011,(15):105-105
ELTON JOHN是世界上少有的天才音乐家。这个成功的音乐家最大的特点就是创新,他大胆地把节奏明快、表现有力的摇滚音乐形式用钢琴键盘予以表现,鲜艳的色彩、灯光、奇形怪状的服装、打击乐队和古老的钢琴结合在一起,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他这种狂放而不拘一格的演出风格和细腻、真诚又不失幽默的流行摇滚音乐的风格独树一帜,风靡全世界。  相似文献   

10.
陈瑞 《魅力中国》2014,(9):93-93
中国传统民族乐器箫的演奏形式从古至今都是以室内乐或独奏形式而存在,曲目量的匮乏、演奏形式的单一等问题慢慢受到了更多的关注,音乐家们在保留原来经典的传统曲目与演出形式的同时,也在探索着更多的发展可能性。20世纪末期,电子音乐从最早期的实验性创作发展到具有商业特点的各种音乐类型、从早期的被人质疑的现代先锋电子音乐到后来的具有世界语言物质的新世纪音乐,它让人们感受到了世界文化在不断交融中的一种升华。它完善了各国音乐家对于音乐的无限想象力,它是人们分享世界文化的共同语言。爱、和平、团结是新世纪音乐中的最重要的理念,创作者追求人性中的真、善、美。以博爱的精神和世界大同的观念来消除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冷漠,这正于中国儒家、道家思想不谋而合。因此,它的出现与发展为中国民族音乐走向世界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本文将通过对电子音乐国内外的发展与时代背景的研究,对中国民族乐器——箫与电子音乐的具体合作案例、作品进行分析,为开拓传统箫乐器的表演手段,传播中华民族璀璨文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音乐的功能     
唐仲  吴巍丽 《魅力中国》2014,(4):129-129
说到音乐,大家都不陌生。不管是走在路上随时都可听到的音像店里的音乐,又或者是电视、网络、广播上听到的那都是围绕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的音乐。但是要问音乐是什么?好像又不能很好的用语言来描述出来。什么叫音乐?什么类型的才是音乐?什么类型的才不算音乐?笔者也不知道。但是每个人的思想不同,当然对于音乐的看法也不一样,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音乐,像非洲土著民族的音乐,又或者谭盾《地图》中的纸音乐,  相似文献   

12.
任何音乐教育体系都应接受由多种文化形成的音乐世界的存在事实,以及对其学习和理解的价值,并把这一观念作为音乐教育的新起点。我们在强调弘扬民族音乐的同时,应以开阔的视野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王哲 《中国报道》2023,(1):74-77
<正>在“后冬奥”时代的第一个冰雪季,作为中国现代冰雪文化肇兴地的哈尔滨再次向全球发出冰雪之约。围绕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素有“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冰城夏都”之美誉和世界冰雪文化旅游名城、世界音乐之城等城市符号的哈尔滨,正在着力打造创新引领之都、先进制造之都、现代农业之都、  相似文献   

14.
徐诗涵 《魅力中国》2014,(22):167-167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是我国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瑰宝,占据着独特的历史地位,对于其教学内容的制定上应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前提下,将传统音乐文化与新传统音乐文化并存,体现出其各自的特点。本文主要阐述了对传统文化与新传统文化并存、链接问题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5.
打击乐是民族音乐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乐器,也是戏曲音乐中最独具特点的民族乐器。它是作为剧种音乐的代表,是区别百种地方戏曲的主要标准,是戏曲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烘托戏曲音乐气氛、丰富人物性格、渲染剧情以及音乐节奏的变化等,起着与其他艺术形式无法替代的  相似文献   

16.
音乐教学作为大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道德发展和人格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多元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融入与渗透。将多元音乐文化渗入到高校音乐教学中能够以音乐为媒介,使学生了解世界各国、各族文化的特色,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音乐素质,从而提高高校音乐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培养新一代音乐人才。对如何成功的将多元音乐文化渗入到高校音乐教学中成为了一大难题,必须提出针对性建议和策略,才能为今后的高校音乐教学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7.
伦敦奥运 文化先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磊 《中国报道》2012,(2):56-57
在现代奥运之父顾拜旦的想象中,艺术本来就是奥林匹克的一部分。过去数十年来.曾有包括各种以运动为主题的雕塑、绘画与音乐等类别的竞赛。如今.艺术圈的奖杯往往由拍卖行发放。但2012年的伦敦,艺术家和表演者将可以和世界最佳运动员平起平坐,一较高下。这次伦敦是要再次确认,自己身为国际文化汇聚点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的音乐教育及文化趋于多样性,世界范围内的多元文化的兴起使当代音乐教育的重点回归到本土文化。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资源是多元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音乐教育立足发展的根基。新疆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较广的一个地区,音乐文化资源丰厚,本文对新疆及国内外音乐教育现状综述,对少数民族本土音乐、少数民族音乐进行更一步研究和探索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张为刚 《魅力中国》2013,(32):91-91
打击乐是戏曲音乐中最独具特点,而不可缺少的民族乐器,在戏曲舞台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在节奏音响带动全局、贯穿全局、而且在统一整个舞台节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陈月江 《魅力中国》2009,(29):112-113
流行音乐形式的交替出现是现代文化展现的重要方式,著名流行音乐歌手杰克逊去世在世界所引起的巨大影响可见流行音乐作为大众文化重要形式之一的巨大辐射力和影响力。综观流行音乐的兴起和当下层出不穷的变化形式,作为时尚文化风向标的服饰设计与流行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流行的特质上,服饰设计的流行和流行音乐有相同之处;更重要的是,流行音乐的种种文化内涵和风格特征激发了服饰设计师的灵感,加利亚诺、维斯特伍德、马克昆等都由此创造了一次又一次服饰盛宴。当代一系列新音乐形式,在反传统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中,个人主义的张扬孕育了服饰设计的新的风格变迁。回顾流行音乐的历程,朋克音乐、哥特音乐、嘻哈音乐都相应地影响了服饰设计的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