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少勇 《开放潮》2004,(7):56-58
福建省委、首政府提出“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战略,把福建发展放到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去考虑,这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党为分,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统筹发展的宽广思路和坚定决心。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切合福建实际,体现发展要求,符合党心民心,是对  相似文献   

2.
涂娓珠 《开放潮》2004,(7):61-62
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快福建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必须抓住这一机遇,以建设生态经济强县为目标,立足比较优势,着力培育产业集群,提高产业质量和效益,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2004年初,卢展工书记即在省"两会"上正式提出"努 力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 的战略发展新目标。福建地处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之 间,东临台湾海峡,具有独特的区位特点和对台优势。从区 域经济发展实际出发,福建要建设对外开放、全面繁荣的 海峡西岸经济区,加强闽台两岸经济合作是关键。  相似文献   

4.
加快培育福建产业集群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宜新 《开放潮》2005,(8):22-24
2004年初,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同年8月,省委七届七次全会对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作出全面部署,加快产业集聚和培育产业集群被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六大措施之一而提出。培育福建产业集群问题引起了全省上下的共同关注。  相似文献   

5.
2004年年初,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后,福州市迅速掀起“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大调研、大讨论活动。这是开发区战略升级和新一轮发展的极好机遇,对福州开发区未来的发展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一、建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经济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迎来了新的更大的发展机遇。海峡西岸经济区因台海而立,因口岸而兴。不论是建设服务祖国统一大业的前沿平台,还是完善全国区域发展布局,在加快东部发展中要发挥福建后发优势,形成促进中部崛起和西部开发的东南沿海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  相似文献   

7.
陈明森  林红 《开放潮》2005,(8):7-10
更好地利用重要战略机遇,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是福建省委、省政府在新的国内国际形势下,加快福建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经过一年多的实施,当前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开局良好,成绩彰显。但在贯彻实施省委《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和十届人大三次会议《关于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决定》中,一些理论与实践问题亟待深化和突破。福建省经济学会与本刊联手编辑《深层次考量“海西”建设》,组织发表全省经济学界一批专家、学者关于“海西”建设有关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期引起人们对开创“海西”建设新局面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刘慧宇 《开放潮》2006,(11):18-19
历史地看,在福建经济发展中,沿海与山区的长期不平衡对全省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和整体水平提高产生了持续性的不利影响。宁德虽位属沿海,但在发展布局中长期居于山区板块,处于“边缘化”位置。近年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并开始全面试行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部署,并本着协调发展的原则,重构区域布局,这为宁德的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如何在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明确定位,从而正确选择发展路径,通过自身发展促进省域经济协调发展,同时也通过省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自身发展,这对宁德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吕峰鹏 《开放潮》2004,(10):28-28
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省发展第一层面的漳州市该怎么办?8月中旬,漳州市委书记袁荣祥在市委八届十次全会上明确提出:打造两岸经贸台作基地、新兴制造业基地和优质食品供应基地,把漳州市建成与厦门特区互动、对台台  相似文献   

10.
历史地看,在福建经济发展中,沿海与山区的长期不平衡对全省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和整体水平提高产生了持续性的不利影响。宁德虽位属沿海,但在发展布局中长期居于山区板块,处于“边缘化”位置。近年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并开始全面试行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部署,并本着协调发展的原则,重构区域布局,这为宁德的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如何在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明确定位,从而正确选择发展路径,通过自身发展促进省域经济协调发展,同时也通过省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自身发展,这对宁德而言具有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袁利勇 《老区建设》2008,(24):12-13
2004年1月,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是福建省委省政府在改革开放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发展福建经济的新战略。本文以历届福建省委、省政府在不同发展阶段提出相应的发展战略为主线,阐述了与福建乃至全国的改革开发历程相联系的福建省发展战略的演进过程。通过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的历史考察,可以从发展角度了解福建改革开发的发展历程,对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港口是福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核心战略资源1.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是福建对外开放、面向海洋的新高度福建处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中间地带,与台湾隔海相望,具有联接港澳台和两个三角洲的区位优势、地缘优势。福建省立足全国发展大局、立足祖国统一大局,提出的  相似文献   

13.
更好地利用重要战略机遇,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是福建省委、省政府在新的国内国际形势下,加快福建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经过一年多的实施,当前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开局良好,成绩彰显。但在贯彻实施省委《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和十届人大三次会议《关于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决定》中,一些理论与实践问题亟待深化和突破。福建省经济学会与本刊联手编辑《深层次考量“海西”建设》,组织发表全省经济学界一批专家、学者关于“海西”建设有关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期引起人们对开创“海西”建设新局面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以福建为主体、涵盖周边区域、对应台湾海峡的经济区,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构想的启动和推进,无疑将加速福建的繁荣与发展,推进福建与长三角、珠三角的区域协作,并产生和发挥重大的经济社会效应.然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尤其是作为吸引投资的重要因素的基础设施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面临众多的困难和挑战.加快对海西经济区的建设,必须加强海西现代化经济区基础设施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开放潮》2006,(1):29-33
“十一五”时期,是福建全面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时期,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把“海峡西岸”写入《建议》,给福建带来重大发展机遇。作为省会中心城市的福州市,明确提出要建设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及产业集聚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商贸物流中心、交通运输中心、信息研发中心和教育文化中心。而鼓楼区作为福州的核心城区,日前在其“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中,则表示要充分发挥核心城区资源、区位优势,主动融入区域发展格局,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鼓楼建设成为综合实力强、人居环境美、生活质量高、社会事业在全省保持领先地位的现代化核心城区。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实施“人才强省”战略面临的新形势,福建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对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使人才问题日益突显。福建省要保持经济增长9%左右的速度,对相关人才提出了更大更高的渴求。为实现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无论是发展壮大中心城市、加快产业齐聚,培育产业集群,还是福建生态省建设,首先都要有人才支撑。如何根据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观的要求,做好福建省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构筑以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待遇为导向的人才高地,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提供人才资源保障和智力支撑,是福建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开放潮》2006,(9):4-5
9月底,福建省海洋工作会议在福州召开。省委书记卢展工在会上指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是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八大举措之一,要深化对“海”的认识,把福建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海”联系得更加紧密,立海之根,融海之势,聚海之力,铸海之魂,开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福建省创业投资发展,提升创新能力,沟通创业投资繁荣供给与需求,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青年联合会于2006年6月16日在福州举办了“6·18”创业与风险投资专题论坛。参加此次专题论坛的有来自国内外20多家创业投资机构的代表,100多家有意愿引入创业投资的各种企业,以及部分青年企业家和大学生创业代表。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十五”期间,福建省立足于服务祖国统一大业和全国发展的大局,做出了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部署,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加快海峡西岸的发展写…  相似文献   

19.
陈琴 《中国经贸》2010,(18):57-58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第二个战略定位是“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南平市作为福建省的北大门,能否真正发挥出经济意义上的“南接北联”、“西进东出”的区位枢纽功能,有赖于现代物流服务能力的增强,要从5个方面加快南平市物流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探求福建文化产业发展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华荣 《开放潮》2006,(1):11-13
党的十六大和中共中央国务院今年年初发出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不仅确立了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而且明确了文化建设、文化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改革措施,为福建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探索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福建应抓住机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