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综述了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随机扩增多态性、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简单重复序列、单核苷酸多态性等分子标记技术及其衍生技术在兰花分类鉴定研究中的应用,分析了各个技术的主要特点,阐述了各个技术的应用情况,展望了分子标记技术辅助兰花分类鉴定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2.
DNA条形码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物种的精确鉴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概述了近年来DNA条形码技术,特别是DNA宏条形码技术在濒危动物物种鉴定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旨在为物种精确鉴定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提供参考,以及为海关、林业、公安等部门打击野生动物走私、非法贸易取证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DNA条形码为一种新兴的物种鉴定方法,为古老的物种鉴定学科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具有不受发育状态限制,减少对专家的依赖性,数据共享性高,可以建立国际鉴定平台等特点,为媒介生物的快速准确鉴定提供了一种新的利器。本文结合实际工作,参阅已发表的文献,分析传统形态学物种鉴定方法与DNA条形码方法鉴定物种的优缺点,DNA条形码技术的发展现状,DNA条形码数据的基本要求,以及DNA条形码鉴定物种的基本流程等,全面系统地介绍DNA条形码这一新的物种鉴定技术。在目前数据库DNA条形码数据不完善、不充足的情况下,尤其是在建设数据库的过程中,DNA条形码技术的应用离不开形态学鉴定,但当数据库中数据足够充足后,该技术将被广泛应用,对缩短鉴定周期,准确、快速鉴定媒介生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快速准确鉴定从入境船舶上截获的未知双翅目昆虫蛹。[方法]将截获的5只蛹,1只蛹直接冷冻,4只孵化出成蝇;对蛹、蛹壳及孵化出的成蝇进行拍照留档。分别从蛹、蛹壳和孵化成蝇中提取基因组DNA;采用动物DNA条形码通用引物(LCO1490和HCO2198)扩增目的片段,并进行纯化、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与NCBI及BOLD中的序列进行比对,构建NJ树;对孵化成蝇进行形态鉴定。[结果]所检测的蛹、蛹壳以及孵化成蝇的DNA条形码序列与NCBI和BOLD中大头金蝇(Chrysomyia megacephala)的序列相似度达100%;孵化成蝇与大头金蝇的形态特征相符。[结论]根据测定结果,判定截获的未知双翅目昆虫蛹为大头金蝇的蛹;证明DNA条形码技术是一种鉴定未知昆虫蛹的有效手段。对于口岸截获的外来未知昆虫蛹、成虫残肢甚至蛹壳均可直接采用DNA条形码技术进行种类鉴定,大大缩短鉴定周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对口岸截获的形态特征破坏严重的未知蚊类进行种类鉴定。[方法]提取从荷兰进口的废纸中截获的一头形态严重破坏的蚊类的基因组DNA。采用无脊椎动物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I(COI)的通用引物LCO1490和HCO2198扩增目的片段。然后纯化、克隆测序、序列分析、与BOLD中的序列进行比对。[结果]该未知蚊类的DNA条形码序列与BOLD中环带林蚊(Sylvicola cinctus)的序列相似性超过99.8%;并与原产地专家交流确认截获的蚊种为环带林蚊。经科技查新,确认为首次截获的国内未见分布蚊种。[结论] DNA条形码能克服传统物种鉴定依靠完整的外部形态的局限,有效提高外来物种的种类鉴别能力,大大缩短检测周期,降低外来物种对我国生态和公共卫生安全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昆虫早期鉴定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检验检疫工作中昆虫早期鉴定这一多年来存在的难题,就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分子生物学技术RLFP、RAPD、SSCP、线粒体DNA分析等在有害生物鉴定、昆虫分类及系统演化等方面的应用,总结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昆虫研究中的优点.利用适当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与传统的形态学方法相结合,在昆虫早期鉴定中将会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台湾蠛蠓(Lasiohelea taiwana)的COⅠ和16S rDNA基因序列进行了测定,并分析2个基因在台湾蠛蠓分子鉴定中的应用前景。结果表明,台湾蠛蠓COⅠ基因片段长度为709 bp,与台湾铗蠓(Forcipomyia taiwana)序列同源性最大(98%~99%),分子鉴定与传统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而16S rDNA基因片段长度为542 bp,与库蠓属的Culicoides tuttifrutti较为相似(82%)。COⅠ基因还可用于蠓类不同属分类鉴定。因此,COⅠ和16S rDNA基因适用于蠓类的分子鉴定。  相似文献   

8.
核酸扩增技术是一种在生物技术领域广泛使用的技术,可通过特定的方法将DNA或RNA片段扩增至百万倍甚至更高倍数,从而检测和识别这些片段。核酸扩增技术包括多种方法,如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数字PCR技术(digital PCR,dPCR)、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等。在动物检疫方面,通过对动物体内特定病原体的核酸进行扩增,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该病原体,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通过对动物源性食品中的病原微生物进行核酸扩增,可以检测出食品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保证食品的安全性。随着技术的发展,核酸扩增技术将更加自动化、高通量和快速,灵敏度和特异性将进一步提高。随着微流控技术和纳米技术的发展,核酸扩增技术将变得更加便携,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结合,实现智能化和信息化检测,多学科交叉将成为核酸扩增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有助于推动该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基于ITS4/ITS5序列的DNA条形码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形态学和地理分布信息,对满洲里口岸进境俄罗斯粮食中检出的2种未知种子进行检疫鉴定.结果表明,2种未知种子分别为红花疆罂粟[Roemeria refracta(Stev.)DC.]和长荚罂粟(Papaver dubium L.).本方法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的...  相似文献   

10.
为建立一套粒属线虫(Anguina)的分子生物学检测体系,以实现对其的快速准确的鉴定,本实验对粒属线虫单条线虫总DNA进行PCR扩增,获得其rDNA-ITS序列,测序后与基因库中的DNA序列比较,并根据rDNA-ITS序列比较结果鉴定线虫的种类,最后通过酶切技术获得线虫的PCR-RFLP图谱并以此作为线虫鉴定的分子标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测定进境粮谷中截获的检疫性杂草种子的生活力,为研究进境检疫性杂草种子的灭活方法提供基础理论数据.[方法]采用四唑染色测定方法(TTC)测定.[结果]测定出进境粮谷中截获的7种检疫性杂草种子的生活力.其中豚革(Ambrosia artemisifolia L.)72.0%,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da L.)73.2%,法国野燕麦(Avena ludoviciana Dur)22.0%,刺蒺藜草(Cenchrus echinatus L.)89.0%,锯齿大戟(Euphorbia dentata Michx.)30.5%,假高粱(Sorghum halepense Pers.)美国产100.0%,阿根廷产81.0%,苍耳属(Xanthium spp.)53.0%.[结论]采用种子四唑染色方法测定杂草种子的生活力,不受种子休眠限制,不需摸索其萌发所需最适宜的温湿度条件,方法简便快捷,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检验检疫技术机构在管理、技术能力和人才队伍等方面的现状,探讨检验检疫技术机构的发展方向,为检验检疫技术机构改革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维护我国进口燃料油市场秩序,解决进口燃料油真伪性鉴别问题,本文通过简单试验方法,详细叙述了进口燃料油真伪性快速、准确鉴别过程。该方法简单可行、结果准确可靠,可为海关、检验检疫把关服务提供技术支持和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抗体库技术,重点介绍了噬菌体抗体库技术及其在检验检疫中的应用,综述了噬菌体抗体库技术使用的噬菌体种类,所用到的不同衣壳蛋白展示系统,免疫和非免疫抗体库,噬菌体抗体库的不同分子类型,跟踪了噬菌体抗体库技术在检验检疫领域的应用研究,包括生物寄生虫检测、病毒检测、转基因产品检测、药物残留检测,以及单链噬菌体抗体库技术在检验检疫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考证卫生检疫创始的原因和发展进程,得出检疫起源于中世纪黑死病时期,并且欧洲社会、经济、宗教、神学等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促进了卫生检疫的产生;检疫的场所在历史上经过了多次变迁,其称谓也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有所变化。卫生检疫的内容和制度随着历史发展和社会需要逐渐完善,时至今日,海港检疫已成为世界通用的检疫方式。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与传统工作模式之间的比较,分析新工作模式的优势所在,详细描述了“对外承诺”服务机制,提出四种检验方式,并对不同方式下完成检验检疫所需时间作了规定,最后从技术的角度阐述了整个框架及它的实现原理。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检验检疫业务主流程入手,分析了检验检疫业务流程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流程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并从流程管理系统总体业务流程、数据流、主要功能等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8.
通过认真分析《中化人民共和国邮政法》与现行检验检疫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提出了该法施行后对检验检疫部门影响较大的两个方面。也希望在今后重新修订《邮政法实施条例》时检验检疫部门能够提请国务院法制办对其中的立法缝隙予以细化并做出必要的立法填充,使其可以与检验检疫部门的法规规章做到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19.
根据国务院下发的《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实施指导意见》、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印发的《检验检疫实验室管理办法》以及检验检疫检测机构发展需求分析,探讨出入境检验检疫技术机构改革方案。详述三种出入境检验检疫技术机构改革方案的可行性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概述了即时检验的发展,在出入境检验检疫的应用范围、存在的问题以及质量管理和对未来的展望,旨在阐述即时检验在出入境检验检疫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