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地沟油风波     
《中国市场》2011,(43):28-31
<正>地沟油毒性百倍于砒霜,每年多达约300万吨的地沟油流向国人餐桌,我们每吃10顿饭就可能有1顿碰上地沟油……"我的早餐你的午餐,总有一餐遭遇地沟油……"并非故意要倒胃口,但是亲爱的朋友,当你揣着几根油条,坐上清晨第一列  相似文献   

2.
地沟油是以餐饮业废弃油脂作为原料加工而成的劣质油脂产品,属于非食用油脂。地沟油对人体危害严重,长期食用可能会引发癌症等多种疾病。本文从地沟油的分类、原料来源、加工过程、安全指标、长期食用、检测方法和管控利用等几个方面,分析其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赵德余 《中国市场》2012,(16):59-65
地沟油事件的性质意味着食品安全的危机,即公众饮食健康保障权面临人为事故的威胁。媒体和舆论有效地放大了地沟油事件的影响力,对政府采取行动和制定政策以治理地沟油形成了巨大的政治压力。本文将着重讨论地沟油整治政策实施中面临六大利益相关者激励不足的问题。那么,治理地沟油需要哪些政府部门的介入?如何介入以及地沟油隐性产业是如何运转的?其治理的最佳干预点在哪里?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构建了一个治理地沟油问题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若干政策工具进行模拟分析,以为回答这些问题提供若干线索。  相似文献   

4.
地沟油是泔水油、煎炸老油和废弃动植物油脂的总称。地沟油中由于含有许多致病、致癌的毒性物质,如砷、铅、黄曲霉毒素B1、苯并芘等,对人体危害极大。在我国,大量本应废弃的地沟油重新走向人们的餐桌,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可是面对地沟油这一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问题,人们目前依然没有一个确切的、行之有效的地沟油检测标准。针对这一现状,拟对近年来较为新颖的地沟油快速检验法进行简要介绍,以期为地沟油的检测新方法研究提供参考,为建立地沟油评价新体系理清思路。  相似文献   

5.
记者暗访发现,天津、河北甚至北京都存在地沟油加工窝点,从黑作坊到精炼厂,其规模之大出人意料,仅记者实地探访的几家窝点日加工能力合计已近百吨。而且,其加工工艺、提炼设备经过多年升级,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对其识别也愈发困难。在国办2010年颁布加强地沟油整治的意见后,这些以百吨计的地沟油,仍在通过地下渠道源源不断流向食品加工企业、粮油批发市场,甚至以小包装形式进入超市。  相似文献   

6.
<正>说到地沟油,大家都不陌生,近年来,媒体时有地沟油以各种方式流向餐桌,侵害人们的健康。2010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10〕36号)下发了《关于加强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的意见》,各地方政府为保证食品安全不断加大对地沟油的综合整治力度,让地沟油早已成为中国"名油"。多数人对地沟油的了解目前还停留在餐桌残剩油的层面。实际上,地沟油是一个较宽泛的概念,如餐厨垃圾经简单提炼的油、反复油炸的  相似文献   

7.
甲基叔丁基醚作助溶剂合成生物柴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地沟油为原料,测定了地沟油中水分和酸价,研究了助溶剂对催化地沟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影响,考察了助溶剂的用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制备生物柴油的影响。结果表明:地沟油水分含量为3.75%,酸价为172mgKOH/g,甲基叔丁基醚作助溶剂可以显著提高生物柴油的转化率,地沟油油制备生物柴油最佳工艺条件是:反应温度75℃,催化剂用量为油量的5%,甲基叔丁基醚用量为油量的25%,反应时间为8h,在此条件下生物柴油的得率为95.91%。  相似文献   

8.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脂肪酸组成鉴别地沟油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分析油脂样品中37种脂肪酸含量的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通过对100多种植物油和20多种地沟油的37种脂肪酸含量的分析,总结出了根据37种脂肪酸含量鉴别地沟油的判定依据。低碳数饱和脂肪酸是地沟油与植物油差异较大的组分,但是应用气相色谱方法测定时无法对其进行准确的定性定量,从而无法根据低碳数饱和脂肪酸的组成进行是否地沟油判定。应用气相色谱-质谱方法,提高了方法的灵敏度,完善了根据脂肪酸组成判定地沟油的依据。应用该判定依据,对卫生部两次盲样进行判定,阳性准确率分别为100%和95%,阴性准确率分别为100%和90%,表明该判定依据是一种有效且准确率较高的鉴别地沟油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说到地沟油,大家都不陌生,近年来,媒体时有地沟油以各种方式流向餐桌,侵害人们的健康。2010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10]36号)下发了《关于加强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的意见》,各地方政府为保证食品安全不断加大对地沟油的综合整治力度,让地沟油早已成为中国“名油”。  相似文献   

10.
民以食为天,这是中国千百年来的一句老话,而如今在我们的生活里,商家利欲熏心,地沟油无处不在,黑心米粉、防腐剂豆腐、苏丹红咸鸭蛋、瘦肉精猪肉、三聚氰胺奶粉等等让我们防不胜防,中国的食品安全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可是,让我们来看看事态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忐忑了。地沟油作坊四处肆虐,卫生管理局查处了几天之后又照常营业;  相似文献   

11.
《光彩》2012,(4):2-2
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联合发布通知,对生产、销售"地沟油"的7种情况(包括利用"地沟油"生产"食用油"、明知是利用"地沟油"生产的"食用油"而进行销售等)明确了定罪量刑标准,最高可判死刑。涉"地沟油"犯罪判缓刑的,须同时宣告禁止令,禁止其在缓刑期内生产、销售食品等。标  相似文献   

12.
气相色谱分析脂肪酸组成鉴别地沟油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了50多种植物油、20多种地沟油和4种动物油中37种脂肪酸的含量,对其脂肪酸组成和差异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不同种类植物油脂的特征指纹谱库。应用该指纹谱库可以对各品种植物油进行种类归属判定;同时分析了地沟油与植物油的差异性脂肪酸组成,发现特定的脂肪酸如月桂酸(C12:0)、肉豆蔻酸(C14:0)和十七烷酸(C17:0)等的含量组成,地沟油与正常油脂具有明显的差异,可以作为地沟油的判别依据;利用该判别依据,参加了两次卫生部组织的地沟油盲样考核,阳性准确率均在90%以上。表明利用脂肪酸组成分析方法,是一种有效且可靠性较高的鉴别地沟油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核磁共振技术在地沟油鉴别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布鲁克核磁仪(600兆)做H谱全扫,根据H谱的化学位移和积分面积进行归纳总结,建立了不同种类植物油和不同来源地沟油中H谱变化的规律。本方法一共开发出12个指标对植物油和地沟油进行鉴别,同时引进统计分析方法,在对植物油和地沟油的样本数据库聚类分析基础上,对考核盲样进行判别分析。采用该方法对卫生部两次考核盲样进行判别分析,准确率可达到90%,表明核磁共振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地沟油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14.
陈幼红 《中国市场》2012,(19):67-69
我国食品质量安全形势严峻,在食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上问题频频发生,令人堪忧。本文立足国内"地沟油"监管的困境,研究了国外主要国家地沟油监管模式,比较了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在"地沟油"监管方面的差距,并从监管体系、法律法规、处置设备、技术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加强我国"地沟油"监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氘代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质谱方法,分析了不同种类植物油和不同来源地沟油中胆固醇含量。本方法的灵敏度和稳定性明显高于文献报道的方法,可以明显鉴别出不同种类的植物油以及植物油与地沟油胆固醇含量的差别,根据测定结果偏离情况可以进行是否添加地沟油的判定。利用该判别依据,参加了两次卫生部组织的地沟油盲样考核,阳性准确率均在90%以上,表明该方法可以作为掺杂地沟油鉴别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民生为大,民生问题关系到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而地沟油却使得人们"民不聊生"。诚然,这话说得有点儿夸大其词,但是也可看出,地沟油问题已成一个社会问题,不能不引起政府的注意。在文章之前,有许多学者对此有过研究,但是,大多浮于表面,未能深入研究。而且这些学者提出的解决方法,可行性不大,或者在现有条件下可行意义不大,使得地沟油好像成为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地沟油问题是可以解决的。文章就地沟油治理的相关问题展开论述,并给出相应解决办法。文章论述采用博弈论相关知识,来对地沟油问题系统论述,并且对政府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解决这一问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王研 《现代商业》2013,(17):17-18
地沟油问题是近年来影响我国食品安全的重大问题之一。本文选取苏州市作为地沟油治理试点城市代表,无锡市作为非试点城市代表,对这两个城市的政府、企业、饭店进行深入调查,并走访了山东、河南、安徽、吉林等省市,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另辟蹊径,从地沟油产业链角度出发,就产业链中源头、收运、处理、产品四个环节,运用TOC理论,对地沟油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成因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资讯     
《中国市场》2012,(12):8-11
<正>政策三部门地沟油犯罪主犯累犯可判死刑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下发《关于依法严惩"地沟油"犯罪活动的通知》,要求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依法严惩"地沟油"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通知》强调,对"地沟油"犯罪定罪量刑时,要充分考虑犯罪数额、犯罪分子主观恶性及其犯罪手段、犯罪行为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近日,公安部指挥浙江、山东、河南公安机关破获一团伙生产销售食用地沟油案件,一条集掏捞、粗炼、倒卖、深加工、批发、零售等六大环节的地沟油黑色产业链浮出水面。据了解,这也是公安机关首次全环节破获以地沟油为原料制售食用油的重大案件,这起案件也暴露了我国在地沟油监管机制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地沟油"的要害不在取之"地沟",而在于这些经过多次油炸、使用过的油,在氧化过程中会产生醛、酮、过氧化物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地沟油"中的主要致癌物是黄曲霉素,其毒性相当于等量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地沟油"肯定不能给人吃,但它是很好的工业用油。即便工厂花费数倍价格,以更高的技术处理、净化、提纯后,"地沟油"依然很难达到正规食用油的标准。因此,国际上对"地沟油"通行的处理方式是作为工业用油原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