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的核危机,让所有人谈"核"色变。但所有人对于新能源的探索不会停止,真正值得深思的是,如何发展?最近,由地震引起的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似乎一夜之间让核能从天使变成了魔鬼。原本被认为是最清洁、环保、性价比最高的新能源成为了所有人口诛笔伐的对象,甚至很多人都提出了全世界应该停止开发核能,禁止建造新的核电站。  相似文献   

2.
核能是人类未来社会能源开发的新趋势,在电力、驱动力及科技研究等方面的开发和利用均具有积极意义,是造福于人类的一种方式。然而,核能是把双刃剑,特别是在2011年3月份日本发生核泄漏事故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核辐射对环境、对人身体造成的危害和影响,有些人甚至"谈核色变"。然而,核能、核辐射远非我们通常所想的那样简单,在医学方面,核能及核辐射也有其值得研究和应用的价值,第二军医大学的陈杞教授就是一位将毕生心血奉献给了核医学事业的老专家。  相似文献   

3.
核能是人类未来社会能源开发的新趋势,在电力、驱动力及科技研究等方面的开发和利用均具有积极意义,是造福于人类的一种方式.然而,核能是把双刃剑,特别是在2011年3月份日本发生核泄漏事故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核辐射对环境、对人身体造成的危害和影响,有些人甚至“谈核色变”.然而,核能、核辐射远非我们通常所想的那样简单,在医学方面,核及辐射也有其值得研究和应用的价值,第二军医大学的陈杞教授就是位将毕生心血奉献给了核医学事业的老专家.  相似文献   

4.
张璇 《中国电子商务》2013,(13):260-260
云南地质结抽复杂,处在多个地震带上地震发生频率高,云南省内的贫困人口多、灾害发生频繁给财政带来很大的不确定因素,不利于经济发展。在云南建立实行地震险制度是有效转移和防范风险的手段,通过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结合实际进行地震险制度的研究意义重大有利于发展经济,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居乐业。  相似文献   

5.
"5.12"汶川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所经历的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灾害损失最严重的一次地震灾害,做好灾区金融服务工作,关系到受灾农村地区重建家园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通过对都江堰等地震灾区的实地走访调研,认为在农村经济落后和遭受地震毁坏的双重困难下,研究农村金融对受灾农村地区的灾后重建的支持作用,构建合理而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财富》2009,(5):14-14
4月20至22日,面向二十一世纪核能部长级国际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20国部长在会议上宣示本国的核能政策,共商国际核能大事。中国、美国、俄罗斯、法国、日本等68个国家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8个国际组织的442名正式代表,365名观察员代表参加了大会。  相似文献   

7.
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造成重大伤亡和损失。由于地震造成房屋倒塌是直接导致受伤和死亡的重要原因,所以抗震结构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洋言     
何乐 《中国市场》2007,(42):71-71
<正>核能的新世纪有些国家从来没有失去过它们对核能的热情。核能支撑了法国四分之三的电力,发展中国家仍在飞速建造核电站。现在核能有了第二次机会。在美国,它的复兴可以看得最清楚,因为能源公司们正在准备用申请建立新核电站的材料淹没核管理委员会。而且在其他国家,趋势也正在转变:芬兰正在建一座核反应堆;英国政府正在为新的管理条例铺路;在澳大利亚,这个拥有大量的铀却没有反应堆的国家,它的总理约翰·霍华德说,核能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9.
石油是我国重要的进出口商品,每年创汇甚巨,但同时石油又是国内主要的消费能源,对石油的巨大需求有可能使我国在本世纪末变成石油进口国。因此,石油的进出口策略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为此,本文提出了充分利用国际现货期货石油市场;大力发展清洁煤、核能等替代能源;高石油制品“身价”等八项策略。  相似文献   

10.
从“曼哈顿”计划中诞生的原子弹开启了人类对核能的开发和利用,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巨大的经济发展利益需求,核能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然而2011年3月的“福岛事件”再次提醒人类必须要谨慎对待这把双刃剑。在使用核能的同时,必须提高核伦理意识,保障以安全发展为核心,强调人类主体的责任性,将核能的使用引领到为人类谋福利的正途上。  相似文献   

11.
王波 《中国市场》2011,(11):1-1
<正>日本地震、海啸引发的核危机还萦绕在人们的心头未散,北非战略要地利比亚又陷于狼烟之中。2011年的春天,有点冷。超龄服役的福岛核电站在资源匮乏的日本社会和经济发展中一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核电站,它的泄漏不仅是对日本经济和全球保险业的一记重击,也引发了全人类对核能这把双刃剑的再次思考,这距离切尔诺贝利事故仅仅过去了25年。虽然日本经济财政大臣与谢野馨此前拿出有力数据表  相似文献   

12.
发展地震卫星,构建天地一体化地震监测网络是我国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重大创新,有利于提高我国防震减灾能力。如果我们有自己的地震卫星体系,我们可以更快地为防震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也可以更及时地挽救更多的生命,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13.
低碳能源: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柳钦 《中国市场》2011,(33):31-38
低碳能源是领先世界的机遇。能源低碳化是全球趋势,也是中国目标。中国发展低碳能源的意义非常重大,实现低碳化的、有序的能源结构是中国能源战略定位的根本。中国发展低碳能源的实现途径主要有:大力发展分布式能源系统;重点加强建筑、交通两大消耗领域低碳能源利用;尽最大可能促进生物质能源的有效利用;全方位推进核能、风能和太阳能的安全利用等。  相似文献   

14.
刘花茹 《消费导刊》2012,(12):118-119
汶川地震是近年来我国发生的重大的自然灾害危机事件,是中国政府成功应对的典型案例。反思汶川地震暴露出的危机管理的问题,结合危机生命周期理论,提出增强政府危机管理的能力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新能源概述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力发电、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能等.  相似文献   

16.
廉竟炜 《商》2013,(16):325-326
2013年4月20日上午8点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里氏7.0级地震,数百万人受灾,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而新闻媒体则在其中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沟通灾区群众与外界的纽带。近年来,我国经历数次重大灾难性突发事件,作为信息传播者以及舆论引导者,新闻媒体肩负着重大的使命与责任。本文主要以2013年雅安地震为例,通过探讨雅安地震中我国新闻媒体的表现来总结分析新闻媒体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策略。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传媒环境的发展,社会受众主体意识逐渐提升,媒体的开放性传播机制,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电视媒体灾害突发报道活动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文章以我国地震、山体滑坡等重大自然灾害的突发报道为例进行分析,研究科学的灾害报道形式。  相似文献   

18.
近十年,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对能源的需求也与日俱增.能源是经济发展的支柱,所以,能源问题便成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的问题.在中国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里面,煤炭和石油占将近90%,而天然气却只占3.4%,水电、风电、核能等新能源加起来才只占7%.这样的能源消费结构亟待优化,必须开发和利用面向未来的清洁能源,改变过于依赖石油和煤炭的现状.  相似文献   

19.
地震沉积学是应用三维地震信息研究沉积岩及其形御立程的学科,是继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之后的又一新兴达缘交叉学科.文章简述了地震沉积学的概念和内容.完善并调整了研究内容和研究流程,尝试将年代地层切片技术、90度相位转换、属性投影、分频技术和地震波形分析列为地震沉积学分析的5个特色技术.  相似文献   

20.
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了7.11级地震,当日下午,苏宁电器第一时间决定启动1+1阳光公益基金,向青海地震灾区捐款500万元,并重点要求西宁苏宁密切关注灾情,积极参与各项救灾活动,帮助灾区人民尽快重建家园。据悉,这也是继2003年非典、2008年南方雪灾、2008年汶川地震、2009年莫拉克台风和近期西南旱灾之后苏宁电器再一次启动重大灾害应急公益基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