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基于土地利用数据和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构建人口网格化空间模型,并采用人口分布结构指数和空间自相关模型探究2010-2017年太原都市区的人口分布特征及演变趋势。研究发现:①太原都市区人口集中于中、南部地区,且沿汾河两岸分布,2010-2017年都市区的两个核心间联系大大加强;②2010-2017年,太原都市区人口分布趋于分散不均衡态势有所减弱;③太原都市区人口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陈顼 《科技和产业》2022,22(3):332-335
在选取地表覆盖数据、夜间灯光数据和DEM数据的基础上,结合2015年江西省各县(市、区)的常住人口数据对适合构建人口回归模型的相关因子进行筛选,用于构建空间回归模型,并对最优模型格网拟合结果进行校正。结果发现:地表覆盖数据更适用于江西省人口数据整体空间化建模,并且空间误差模型的人口拟合精度优于空间滞后模型;人口格网空间化结果能清晰展现2015年江西省各县(市、区)的内部人口分布变化。  相似文献   

3.
基于DMSP夜间灯光数据及灰度密度-人口密度模型,在探讨模型阀值确定方法的基础上,估算广东省21个地级市2008~2012年常住人口,以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差值表示净迁移人口,作为人口流动格局研究的基础指标。全省人口净迁移量的Moran’I与GetisOrd Gi*计算结果显示,广东省人口净迁移量呈显著空间正自相关,广东珠三角为人口净迁入热点地区。进一步的人口净迁移率变化特征聚类分析表明,2008~2012年省内各市人口流动变化模式可归结为5种类型,珠三角与非珠三角地地区呈两极化格局。研究成果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有人口流动研究在时空尺度、数据来源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思想,以福建省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利用GIS技术,将DMSP/OLS、土地利用、DEM、MODIS等多源数据提取其像元值转入同一位置的网格中,消除多源数据位置不匹配难题,运用聚类——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构建了人口网格化模型模拟及精度检验,最后进行空间网格化表达。可为有关部门在灾情速判、区域经济发展调控、资源可持续发展等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5.
王平云  相妮 《科技和产业》2021,21(7):184-188
使用高德地图POI数据,分析滨州市POI设施分布情况,发现滨州的POI设施中购物设施占比较大.选取滨州市的教学机构POI,对其空间分布状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滨州市的教学机构集中分布在滨城区,其他各县区的城区部分也出现了小中心现象.使用最邻近点指数计算得出滨州市教学机构分布呈聚集型,并使用夜间灯光数据和Worldpop人口数据,分析经济状况和人口密度对教学机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二者均能促进教学机构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泉州市(不包括金门县)为例,应用人口关联因素相关分析探索泉州市的植被指数EVI、夜间灯光(NPP-VIIRS、LJ1-01)、土地利用数据、DEM数据、交通与水系矢量数据等多源异构数据的关联性,筛选关联因子后再利用地理探测器的“分异及因子探测”法进行指标赋权,实现基于多元综合法的泉州市人口网格化。实验结果显示:利用LJ1-01夜间灯光的人口网格化结果优于NPP-VIIRS,说明多源数据的精度越高,效果越好。人口网格化结果可为其他数据模型的集成研究提供数据来源。  相似文献   

7.
黄耀裔 《科技和产业》2020,20(11):134-140
利用植被指数、NPP-VIIRS、土地利用、DEM等多源数据,基于GIS/RS技术分析其与人口的密切程度,在多源数据下采用多元回归结合个案加权和最小二乘法加权进行人口建模,对比筛选最优模型后进行零误差调整实现500m×500m尺度大小的泉州市人口网格化。从DEM数据进一步提取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地形粗糙指数等派生数据,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人口空间网格化后与地形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人口空间网格化后单元网格值介于之间0~5135人/500m2,主要分布于泉州市东南沿海环泉州湾相关县市。区内DEM值范围介于0~1828m之间,坡度值介于之间0~71.04°之间,RDLS1和RDLS2两种地形起伏度分别介于0~505m和0~2.340之间,均与人口空间分布呈负相关,除与坡向不相关,其地形与人口关系散点图均呈“L”状分布,88.1%人口分布于20200m海拔高度,77.8%人口分布于地形地幅度小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以上海、武汉、成都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典型大城市,基于2000-2019年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与人口密度数据,运用GIS空间计量方法,对比分析处于不同板块地区的大城市出现人口分散化现象的共性与差异。结果表明:(1)东、中、西部三个大城市均出现了人口由中心向外围分散的现象;(2)其间存在着发生时间和演进程度的差异;(3)进入分散化阶段时的经济发展水平,上海、武汉、成都三市的人均GDP分别为2000美元、2360美元和4300美元;(4)到2019年,东部的上海大致到达了“逆城市化”阶段,西部的成都刚进入“郊区化”阶段。由此推断,以一些较高发展水平的大城市地区为前导,城镇化正在进入一部分地区的人口由外围向中心流动和由中心向外围流动的双向流动阶段。因此,应审时度势地调整引导人口流向的城镇化战略。  相似文献   

9.
韩桂兰  孙建光 《新疆财经》2013,(1):42-46,69
为了分析新疆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的适宜性,在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利用GIS、DEM、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等的空间分布模拟结果,构建了地形起伏度指数、温湿指数、水文指数和地被指数;在此基础上,最终构建了人居环境指数模型,并对新疆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基于HEI的新疆人居环境总体很差,但是仍然可以划分为不适宜区、较难适宜区、勉强适宜区、基本适宜区和较适宜区;北疆地区人居环境总体好于南疆地区,东疆地区最低;其中较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天西带、天北带和塔北带,且盆地中上部的人工绿洲是人口分布的集中区。  相似文献   

10.
李威  王珺  陈昊 《南方经济》2017,(11):85-102
中国东西部地区之间不仅存在着城市化水平的差异,还存在着城市规模分布演进趋势不一致的特点。文章率先关注到这一特点,并从城市初始规模的视角入手,探讨和检验了国际贸易和区域内城市间运输成本对城市规模分布的影响。基于1998-2013年中国23个省区的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等面板数据,文章发现国际贸易更有利于大城市发挥其规模经济的优势,获取更强的规模增长动力,从而推动城市规模分布趋于集中。进一步研究还发现省区内城市间的运输水平会影响国际贸易对城市规模分布的影响,在运输成本较高的省区,贸易开放会促使城市规模集中,而在运输成本较低的省区,贸易开放则会令城市规模分布趋于分散。在中国全面开放的背景下,改善交通基础设施有助于运输成本较高的区域避免大城市的过度集聚,实现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我国未来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预测研究表明:无论哪种假设方案,前50年人口总量都比较多,对资源环境的压力都要增加;后50年年龄结构进入"负利"阶段,人口抚养负担对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负面作用;中间40年老年人口数量巨大,老年人口问题最为突出。论文以静止人口模型指标值为标准,精确给出我国人口"红利"起止时间,未来人口"负利"发生时间,以及老年比偏低和偏高的时间,并对这些人口年龄结构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指出,如果前50年维持中方案水平,后50年再将总和生育率逐渐升至更替水平,则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减小幅度不大,总抚养比升高程度可以接受,老年比不至于过高,有利于形成12亿人左右的适度人口规模,因此是一个趋利避害的人口发展方向。未来人口发展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如人口发展加重自然资源过度消耗、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生育水平长期超低、空巢老人规模过大、农村鳏夫大量增多、农民工过度流动等,都会导致群体安全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论文建议要进一步加大保护资源环境的力度、大力建设节约型社会、高度重视人口安全问题,以及尽早研究制定新人口政策,以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睿 《科技和产业》2021,21(1):130-137
以邯郸市2010-2017年人口统计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口分布结构指数、人口重心、人口密度和空间自相关等分析方法,结合GIS技术、回归分析和Geoda软件分析了邯郸市年人口分布时空演变特征.结果显示:人口分布不均衡但态势逐渐减弱;人口重心位于邯山区和肥乡区交界处,偏离几何中心,呈由北向南移动;邯郸市人口密度地域差异明显,西低东高,符合邯郸市人口空间分布的密度模型为三次函数;人口呈现向邯郸市区集聚的趋势,大部分地区空间相关性较弱.邯郸市人口时空变化主要受城市规划和政策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北京市为例,使用1990—2011年北京地区人口结构和商品住宅价格数据,分析该地区人口结构变量对于房价的动态影响。文章发现,北京地区房价受到劳动人口比重、人口城镇化率、第三产业从业人口比重等三个人口结构变量的显著影响。其中,劳动人口比重对于房价的正向影响持续最短;第三产业从业人口比重对于房价的正向影响持续最长,影响力度也是最大;同时,人口结构变量整体对于房价的影响具有长期性。  相似文献   

14.
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一项重大问题,在各大城市人才争夺战呈现白热化的趋势下,分析、发现城市人口吸引力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现实意义。使用LassoCV从城市影响因素的高维度数据集中提取到合理、简单的影响因素变量集,同时保证模型的数值性能和泛化能力;使用R型聚类对与目标变量正向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类,得到更为清晰的筛选变量集结构。最后基于研究发现提出提升东莞城市人口吸引力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关系到全国生态环境安全的敏感性区域,其中人口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以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为研究范围,以区域内县域为分析单位,对2007—2018年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重点生态功能区区域人口增长率、人口城镇化水平、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和人均受教育程度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区域人口主要分布于中西部地区,且少数民族人口多,为人口净迁出区,劳动力人口占比较低.区域存在人口总量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城镇发展水平低、外出打工农民比例大、农业人口迁移意愿不强烈、劳动力素质低、区域贫困人口多等问题.最后,针对重点生态功能区人口的发展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实现区域人口的均衡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巴春生 《特区经济》2008,(11):132-134
改革开发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的迅速推进,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但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城市化具有不平衡性,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城市化严重滞后。因此,加快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城市化进程,不仅直接影响整个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也影响国家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加快少数民族人口城市化的进程,必须尊重人口的迁移规律和少数民族的特殊性,妥善处理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关系,切实保障少数民族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7.
李凯月 《科技和产业》2020,20(7):119-122
运用新疆2004年至201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人口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新疆人口结构能够显著影响经济增长。其中,少年抚养比和劳动力抚养比均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而老年抚养比则不利于经济增长。外商直接投资和研发支出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变量之一。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对新疆地区经济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认为新疆应当不断引进高技术人才,提高劳动力抚养比在人口结构中的比重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蔡彤  舒智伟 《山东经济》2015,(2):154-161
利用我国2007-2011年间31个省市地区的平衡面板数据,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出发实证分析我国义务教育公共服务支出影响因素。在影响供给的因素讨论中,考察了财政收入、财政分权程度、转移支付、政府竞争力等因素。在影响需求的因素讨论中,探讨了人口自然与非自然结构,人口家庭结构对义务教育公共服务需求的影响。最后将我国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进一步剖析我国义务教育公共服务支出影响因素的区际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主体功能区构建的人口政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雄 《改革与战略》2009,25(4):42-47
文章揭示了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征和主要问题,分析了我国人口迁移的特征、原因、动力和空间分布特点,以及我国主体功能区人口变化的方向和趋势,提出了主体功能区构建的差别化人口政策体系,分别针对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提出了政策目标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以泰州市为例,收集了2002—2009年的多方面的数据,对人口的构成及其发展进行了分析;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对数据进行处理,通过关联度的计算,指出城乡收入差距是引起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给出了相关建议,促进农村人口流动与就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