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扁平化管理:二级分行深化改革的突破口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不断深人,农行二级分行实行扁平化管理己提上议事日程。为了推进扁平化管理的实施,我们结合孝感市农行实际,进行了专题调研。现报告如下:一、二级分行实行扁平化管理的必要性所谓扁平化管理,是指企业以较少的管理层次,对较大幅度的范围进行管理,实现高效运作的经营管理模式。其特点是管理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为适应市场竞争也需要不断深化改革,不断地创新运行机制。一种以组织体系创新、激励机制创新和业务流程再造为核心内容的扁平化组织管理模式改革在农行许多二级分行实施。实行扁平化管理后,二级分行所在地支行的中间管理层被撤销,  相似文献   

3.
随着农业银行建立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机制,和扁平化管理的实施,农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出现了新的格局。即以二级分行为基本核算单位,省分行、二级分行的前台客户部门独立营销、牵头联合营销、协作营销直接开发和服务客户。城区支行的营业部和网点由二级分行直接管理,农村行则压缩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充实前台部门。二级分行辖内的支行营业部和保留下来的分理处、营业所、储蓄所逐步转  相似文献   

4.
随着扁平化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业银行二级分行实行扁平化管理已提上议事日程。近期我们结合亳州农行的实际,对此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地适应农业银行商业化管理的要求,进一步强化二级分行的经营职能,淮北分行党委根据农总行关于农业银行二级分行组织机构体系调整的有关精神,结合淮北分行的实际。从2002年6月起,先后对城区、郊区及濉溪县支行营业机构实行扁平化管理改革,将原科级机构所属的营业机构全部与主管行脱钩,上收到二级分行直接管理。同时将全部机构的人事、财务、监察、党团、工会、后勤保障全部上收二级分行统管。实行“扁平化”管理,在强化了二级分行经营职能的同时,也给全市农行的安全保卫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两年多来,我们紧密结合全市农行“扁平化”管理实际,积极适应“扁平化”管理的要求,努力探索做好新形势下  相似文献   

6.
2004年农行凯里市支行实施扁平化改革后,营业网点上收由二级分行个人业务部直管过渡到各处室对口管理,2005年实行分类管理。通过实践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横向看,农行与各家银行的差距还很大。我行应以扁平化改革为切入点,努力打造农行品牌,调整战略思路,把眼光放在分层营销和高端客户营销上来。从客户细分、搭建营销平台、产品、服务四个方面进行资源整合,使农行存款有一个更大的突破。为此应抓好以下几点工作:  相似文献   

7.
为减少经营环节,提高管理效能,适应市场竞争需要,去年以来农业银行系统大力实施了二级分行扁平化改革。目前,农行扁平化管理的实施顺序是先城区后建制县,主要采用两种模式,一种是完全撤销县区支行,各营业网点由市分行直管;另一种是保留县区支行,但上收所有非经营性职能,进而重点突出基层行的营销经营职能。在扁平化改革大力推进的同时,笔  相似文献   

8.
商业银行二级分行扁平化经营管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高建 《金融论坛》2004,9(3):27-32
扁平化经营管理的主要特征是精炼经营管理层次,缩短经营管理通道和路径,扩大经营管理的宽度和幅度.西方商业银行分行的主要职能是拥有对下辖支行的部分管理权,推广总行设计的产品,扩大市场份额,赚取利润;支行的主要职能是进行市场营销,扩大市场份额,争取优质客户群体.二级分行经营管理扁平化要从营销结构、指挥结构、业务支持、内部控制四个方面进行重组,按照凸出二级分行在城区的经营职能的思路,设计城区营销通路结构扁平化的架构体系.改革过程中应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合理确定管理的层次和幅度;重视扁平化管理的信息沟通方式创新;创建良好的二级分行扁平化经营管理环境.  相似文献   

9.
农业银行“十五”规划中明确界定,农行组织机构改革模式为“扁平化”管理模式,即按规模效益和资源优化配置原则,建立农总行垂直领导、以二级分行为基本核算单位的“扁平化”组织机构体系。本文就二级分行“扁平化”管理改革的问题谈一些看法。一、“扁平化”管理的基本含义所谓“扁平化”管理,是相对垂直式、等级森严的“金字塔”管理而言的“横向管理”。在企业组织结构理论的争论中,多少年来一直是“一条路的神话”———即以管理金字塔思想为代表的传统的官僚组织形式。到了上世纪80年代,这个神话才被打破,以美国诺恩特公司、北欧航空公…  相似文献   

10.
随着金融体制的改革和深化,农行经历了从以产品为中心、以市场为中心,向正在逐步过渡到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管理模式的发展过程。近年来,面对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和人世后的形势,农行二级分行以扁平化管理改革为契机,加快内部改革步伐,通过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产品创新来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搭建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流程和绢织架构.  相似文献   

11.
《安徽农村金融》2005,(6):81-82
6月8日农行广东省分行营业部人力资源综合改革动员大会选择在广东省委党校召开。去年9月份起,农行广东省分行省行本部以机构人事为主的“扁平化”改革试点模式将推向二级分行。  相似文献   

12.
一、涉农业务基本现状截止2006年底,防城港分行共有营业网点18个,在职员工351人,是全区农行系统彻底扁平化改革的二级分行,也是全区农行系统机构、人员最少、业务规模最小的二级分行。到2006年末,  相似文献   

13.
农业银行自2003年起在全国大中城市逐步推行了“扁平化”改革.即撤销原支行一级管理机构,将支行管理职能全部上收到二级分行,实现了分行——网点直通的格局。此举有力地提升了管理层次,降低了管理费用,提高了经营效率。然而,随着“扁平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基层网点内部的问题及风险也日益显现。本文通过对“扁平化”改革的网点风险管理情况进行调查,旨在进一步加强农行基层网点的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4.
扁平化彗理是国有商业银行二级分行转换职能的必然要求。进行扁平化管理改革的主要内容之是组织体系的扁平化,因此.二级分行扁平化管理的现实要求必须以组织再造为先导,以提升经营管理层次.转变部门职能、增强整体竞争实力.降低经营管理成本,提高决策水平和效率.加强经菅风险防  相似文献   

15.
2000年8月,编钟故里湖北随州升格为地级市,管辖广水市和曾都区,同年9月,随州农行也被农总行批准升极为二级分行。升格后的该行由于人总行尚未认定到位,仍然沿用支行名称,按二级分行开展授权经营和管理。作为湖北省分行推行扁平化管理的试点单位,新的农行党委打破传统的机构设置模式,对所在地的曾都区不设支行,由二级分行直管到分理处,实行扁平式一体化管理,通过一年多的运作,该行机构人员减少,业务发展提速,财务减亏增效,各项工作步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对此,我们进行了专题调查。一、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一)机构及人员现状。截止2007年4月末,海北州农业银行共有分支机构6家,其中:二级分行1个,县支行4个,分理处1个。目前,省农行对州内农业银行分支机构实行扁平化管理,省行直管农行海北分行和农行门源县支行。截止4月末,全辖在职职工173人,职工平均年龄39岁。  相似文献   

17.
张德银 《金融论坛》2004,9(7):27-33
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二级分行在扁平化管理的实践中进行了一些积极尝试,但总体效果尚不尽如人意.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对扁平化管理含义上的片面理解和实际操作过程中的简单推行.作为一项涉及二级分行全辖业务处理流程、会计核算流程和管理流程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实践中必须在对扁平化管理内部含义深刻理解的前提下,在对二级分行为主体的业务处理流程,纵、横向的组织管理架构和会计核算流程重新再造的基础上,结合实施资金管理体制改革和全面成本管理,通过经营管理流程架构和机制方面的综合再造,推进扁平化管理取得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及内部“扁平化”改革的深入,农行各地二级分行相继实施“一城一库”,即撤消城区支行现金库而设立二级分行中心金库。应当说,二级分行中心金库的设立,不仅充分发挥了原有支行现金库的职能,而且在业务发展中凸现了应有的地位和作用。然而,近年来所发生的金融系统金库内盗案则令人为之震惊,中心金库内控管理面临严峻挑战,同时,也在整个金融系统内部拉响了中心金库安全防范的“内控警报”。  相似文献   

19.
全省农行营销工作会议于5月20日至21日在省农行屯溪培训中心召开。省分行营销工作委员会成员部门、各二级分行分管前台业务的行长和公司、机构、农贷、个人四个主要前台部门负责人近120人参加了会议。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甘能平在会上做了题为《加大营销,加强管理,努力推进全省农行营销工作新发展》的主题报告。淮南、宣城、铜陵、芜湖、省分行营业部、巢湖等6个二级分行分别就资产业务营销、壮大对公存款、狠抓贷后管理、建立住房按揭中心、拓展高校客户和亿元所品牌战略等方面的工作做了经验交流。  相似文献   

20.
一、目前二级分行人事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二级分行作为农行商业化管理和集约化经营的重点,其地位和作用日益明显,其改革的成功与否对农行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人事管理作为农行四大基础管理之一,必须进一步加强,但二级分行现行人事管理工作尚存在不少问题,亟待探索改革之路。1、人事管理工作与二级分行地位相脱节。随着金融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县级金融机构改革全面铺开,二级分行的地位日益突出。可是,一些二级分行领导还没有认识人事工作的重要性,未能摆上位置,人事制度改革力度不大,缺乏把人才优势转化为效益优势的环境与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