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瓷器文化在我国几千年的文化历史长河中,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绽放着灿烂的光芒。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中国也因此被称为瓷器之乡。在中国传统陶瓷装饰技法中,刻瓷作为绘画艺术与陶瓷艺术的完美结合,起源于十七世纪末到十八世纪初,据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刻瓷采用特制  相似文献   

2.
<正>瓷器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兴起、昌盛、失传、恢复,以及再次兴盛的过程。最能代表中华瓷器文化的定瓷,是在周恩来总理的号召下得以恢复烧制工艺的。"中国定窑第一人"陈文增先生,是通过近四十年的努力,让融合中国文化的中华定瓷重新站在世界舞台上的陶瓷艺术大师。  相似文献   

3.
正纵观中国陶瓷历史演变,陶瓷从陶到瓷再到今天的陶瓷艺术,大致经历了以下重要变革。夏、商、周时期主要是陶,秦汉时期有了带釉的硬陶。到了唐代跨人真正的瓷器时代。宋朝时期陶瓷达到鼎盛时期,"宋瓷"也是闻名世界。元朝时期有了新的发展,元青花和釉里红的出现使陶瓷艺术有了重要变革,对以后明代"成化以五彩"和清代"粉彩、珐琅彩"瓷的发展鉴定了基础。而到了民国时期的"珠山八友"将中国的绘画  相似文献   

4.
<正>邛窑是中国古代少数几个著名的陶瓷窑址之一,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四川青瓷系的代表。在邛窑发展鼎盛时期,尚未有官窑和民窑的概念区分。我国文物和考古专家一致认定邛窑是中国陶瓷艺术史上光辉的一页,对长江中下游乃至中国各大窑系的影响显而易见。"南青北白"之外尚有一个邛彩是中国彩绘瓷的发源地,其艺传播于江南诸民窑,湖南长沙"铜官窑"受其影响最深,成为姐妹艺术。名家谈论邛窑,多次称誉它的无铅高温釉上和釉下彩多彩装饰,并给它取了个美名,叫做"邛三彩",又称"蜀三彩",一是为了区别于洛阳的"唐三彩",二  相似文献   

5.
<正>人物背景:林鸿福,1969年6月出生,汉族,先后荣获国家科技部"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民间艺术家、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名人,中国陶瓷行业杰出企业家,是"中国白瓷"德化陶瓷制作工艺传承代表性人物。"中国白瓷"德化陶瓷制作工艺传承代表性人物,德化恒忆陶瓷艺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艺术总监。从小受到瓷都特有陶瓷传统文化气息的熏陶和影响,希望透过东方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瓷器"China",将中国博大精深文化散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所塑造的人物既是神形兼备、又是人们理想中善与美的化身,达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被称为瓷器王国,陶瓷文化源远流长。刻瓷作为瓷器艺术重要的装饰手法,起源于新石器时期的彩陶标记符号以及秦汉时代的剥玉,是我国古老的艺术门类之一,在清代乾隆年间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瓷器装饰艺术,并达到鼎盛时期。但由于其工艺难度较大,到了近代几近失传。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古老的技艺在淄博大地上枯木逢春,使淄博一度成为中国刻瓷艺术的"领头雁",代表着世  相似文献   

7.
吴玄 《宁波通讯》2013,(12):90-93
说来惭愧,我去慈溪上林湖之前,并不知道上林湖就是中国瓷器的发源地,是我国著名的"海上陶瓷之路"的重要起点。瓷器之于中国,倒也平常,但是在早先的西方人眼里,瓷器是什么呢?瓷器就是中国,中国就是瓷器,那么,上林湖之于中国的意义也就不言而喻了。河姆渡人早在七千年前开始使用陶器,从陶器到瓷器,看起来也就一步之遥,我们人类用了整  相似文献   

8.
张玄笑 《魅力中国》2009,(12):140-141
中国曾以陶瓷之国闻名于世。瓷器的发明,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意义,特别是钧瓷的出现,它改写了青瓷和白瓷统一天下的历史,使世界陶瓷行业的发展进入前所未有的辉煌时期。钧窑在唐代就有所烧制,在宋徽宗在位的25年间,是钧瓷生产的鼎盛时期。金、元时期的钧瓷制作,从某中意义上讲,还是对宋代钧窑工艺的继承和延续。现代钧瓷主要是指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钧瓷艺术品。在中国漫长的对外交往中,瓷器充当了中国的名片。瓷器成为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文明的艺术明珠。  相似文献   

9.
中国曾以陶瓷之国闻名于世。瓷器的发明,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意义,特别是钧瓷的出现,它改写了青瓷和白瓷统一天下的历史,使世界陶瓷行业的发展进入前所未有的辉煌时期。钧窑在唐代就有所烧制,在宋徽宗在位的25年间,是钧瓷生产的鼎盛时期。金、元时期的钧瓷制作,从某中意义上讲,还是对宋代钧窑工艺的继承和延续。现代钧瓷主要是指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钧瓷艺术品。在中国漫长的对外交往中,瓷器充当了中国的名片。瓷器成为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文明的艺术明珠。  相似文献   

10.
中国曾以陶瓷之国闻名于世.瓷器的发明,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意义,特别是钧瓷的出现,它改写了青瓷和白瓷统一天下的历史,使世界陶瓷行业的发展进入前所未有的辉煌时期.钧窑在唐代就有所烧制,在宋徽宗在位的25年间,是钧瓷生产的鼎盛时期.金、元时期的钧瓷制作,从某中意义上讲,还是对宋代钧窑工艺的继承和延续.现代钧瓷主要是指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钧瓷艺术品.在中国漫长的对外交往中,瓷器充当了中国的名片.瓷器成为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文明的艺术明珠.  相似文献   

11.
在奥运村专设的30多个"祥云小屋",浓缩了中国5000年的文化精髓。这其中就有颇受各国贵客和运动员欢迎的"江西小屋"。当您走进"江西小屋",踏上用色彩斑斓瓷片铺就的瓷器小道,看见从北宋的影青釉荷口瓶到元代的"鬼谷子下山",从明代的"青花人物玉壶春"到清朝的青花九桃纹橄榄瓶,件件均属瓷器艺术史上的精品佳作。特别是青花瓷犹如陶瓷百花园中的一枝独秀,绽放出迷人的风姿神韵,仿佛让人置身于微缩的瓷器博物馆之中。  相似文献   

12.
在奥运村专设的30多个"祥云小屋",浓缩了中国5000年的文化精髓.这其中就有颇受各国贵客和运动员欢迎的"江西小屋".当您走进"江西小屋",踏上用色彩斑斓瓷片铺就的瓷器小道,看见从北宋的影青釉荷口瓶到元代的"鬼谷子下山",从明代的"青花人物玉壶春"到清朝的青花九桃纹橄榄瓶,件件均属瓷器艺术史上的精品佳作.特别是青花瓷犹如陶瓷百花园中的一枝独秀,绽放出迷人的风姿神韵,仿佛让人置身于微缩的瓷器博物馆之中.  相似文献   

13.
一、明清瓷器 中国陶瓷艺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到明清时期呈现出灿烂辉 煌的景象,各类陶瓷艺术品璀璨生辉。这一时期最引人注目的成就 要数彩瓷的发展。彩瓷有釉上彩和釉下彩两种:在胎坯上先画好花 纹图案再上釉,后入窑烧炼的是釉下彩;在上釉后入窑烧成的瓷器 上再加以彩绘,又用炉火烘烧而成的是釉上彩。此时景德镇瓷器一 统天下,缤纷艳丽的彩瓷逐渐替代了如冰似玉的青瓷,成为瓷品主  相似文献   

14.
<正>华夏文明历史源远流长,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中在陶瓷技术与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具有特殊意义。在中国,制陶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公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有人说,中国人在科学技术上的成果以及对美的追求与塑造,在许多方面都是通过陶瓷制作来体现的,并形成各时代非常典型的技术与艺术特征。在宋代五大瓷器名窑"汝窑、钧窑、哥窑、官窑、定窑"中,南宋官窑瓷更是被公认为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的瓷器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是几千年文化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绽放着绚丽的光芒。众所周知,中国被称为瓷器之乡。"白玉金边素瓷胎,雕龙描凤巧安排,玲珑剔透万般好,静中见动青山来。"更是对陶器之美的极好赞誉。山东博山作为中国五大瓷都之一,也是中国琉璃发祥地,因陶琉文化底蕴深厚而闻名四方。出生于这一方神奇土地的周祖国,仿佛血液中就流淌着追求瓷器艺术的热血,几十年来都在为家乡的瓷器文化发展不遗余力的奉献着、坚持着。  相似文献   

16.
王鹏 《魅力中国》2013,(10):71-71
中国被称为瓷器之国,瓷器艺术冠绝世界。中华三千年陶瓷艺术史中宋代陶瓷成就无疑是最高峰。宋瓷创造了华夏五千年文明历史上一个不可跨越的高度,从思想内核,工艺技巧到艺术形式无不臻至化境,不乏“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倔傲与空茫,可谓高山仰止。宋代陶瓷以其如冰似玉的釉色,鬼斧神工的造型,含蓄内敛的神韵,端庄典雅,清新质朴。含蓄隽永,沉着静敛的美学特征著称于世,彰显着中华文化最精髓的审美趋向,是中华文化精神最高境界的形式体现。亦是世界艺术史上最精彩的篇章之一。直到今天,能够匹敌宋瓷的陶瓷仍未曾出现。  相似文献   

17.
嘉德又飘红     
杜枫 《走向世界》2009,(33):44-47
嘉德再次出手。 2009年11月18日,中国嘉德2009秋季拍卖会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揭开神秘面纱(邮品、钱币、铜镜部分11月14日已拍卖完毕),涵盖中国书画、瓷器玉器工艺品、现当代陶瓷及雕刻艺术、油画雕塑影像、古籍善本、珠宝翡翠几大门类的全部拍品集结展出。  相似文献   

18.
曹庆健 《开放潮》2005,(2):79-81
中国陶瓷艺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到明清时期呈现出灿烂辉煌的景象,各类陶瓷艺术品璀璨生辉。这一时期最引人注目的成就要数彩瓷的发展。彩瓷有釉上彩和釉下彩两种;在胎坯上先画好花纹图案再上釉,后入窑烧炼的是釉下彩;在上釉后入窑烧成的瓷器上再加以彩绘,又用炉火烘烧而成的是釉上彩。此时景德镇瓷器一统天下,缤纷艳丽的彩瓷逐渐替代了如冰似玉的青瓷,成为瓷品主流;  相似文献   

19.
"绣、瓷、漆、刻"四大传统手工艺,堪称中华民族璀璨文明以及中国智慧的最佳见证。本届非遗节的中国传统手工技艺展,首次整体呈现以锦绣、瓷器、漆器、雕刻为主的中国四大传统手工艺,集中展现"中国工艺",凸显"中国制造"。此次专题展览重点展示了55个艺术观赏性高、地域代表性强、非遗生产性保护工作开展较好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让公众从各类精美绝伦的手工艺品中,窥见巧夺天工、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手工艺技法。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我国灿烂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瓷器的发明是汉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很多国宝级瓷器烧制方法接连失传。1958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化工系硅酸盐专业的叶宏明,有着"复活国宝的名瓷大师"的美誉,他与中国陶瓷文化结下绵绵之缘,瓷器的发源地之谜被他破解,"釉如美玉,色似碧波"的南宋官窑在他手下重生,制作工艺失传700多年的龙泉青瓷在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