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布莱克在<现代化的动力>一书中曾精辟地论证道: "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是一个社会将固守于传统系统的政治领导转变为热心于彻底现代化的政治领导的过程."对于新中国而言, "政治领导的决定性作用"是"中国奇迹"的核心因素;对于一个国有企业而言,政治领导的科学性作用同样起着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日本企业成本管理的文化动因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云 《财会月刊》2004,(9):58-59
一、日本的文化背景 我们知道,日本文化在世界文化区域概念上属于东方文化.东方文化广义上泛指欧洲以东的文化,狭义上是指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日本历史上有几次大规模的中国文化的输人运动,尤其是公元7世纪的"大化革新",中国传统文化被"批量"引进到日本.到了近代,日本又提出"文明开化",引进西方文化,这样西方文化又融会到日本的传统文化之中,构成了人们现在所称谓的"日本文化".  相似文献   

3.
现代企业文化的建设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密切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有积极影响,同时也有消极影响。企业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使传统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个民族的日常用品,往往体现了这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以及其表现的观念和态度. 中国传统葫芦器物造型设计不仅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里的"葫芦文化",也充分印证了中国传统造物"器以载道"的道本思想. 本文有感于中国传统葫芦器皿的简单和优美,试从葫芦器皿与中国传统艺术哲学的关系角度,解读其蕴含的中国传统生活方式和人生哲学.  相似文献   

5.
由于深受文化影响,中国企事业单位中领导与部下间关系不同于西方,是一种隐晦的"君臣关系"。这种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不仅表现于工作关系,更是延伸到生活层次。理想状态下的"主辅关系"有点变相地成为"主仆关系",这可追溯到中国伦理与政治合为一体的层面。  相似文献   

6.
当前,现代化建设已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与潮流,然而,中国现代化的实现、发展与巩固却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持与指引。这不仅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具有很强的内在关联性和互动性,而且,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正在并能够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发展良心与传统文化如何"耦合",其实二者具有本质内涵上的一致性。社会发展良心就是要守住"生态"与"发展"两条底线,此与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天人合一"不谋而合,既要"生态"又要"发展",实质上就是儒家所言的"天人合一",二者内涵一致。本文基于此观点具体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8.
"红色文化"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的解放与自由,以及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中国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文化现象,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精神文化和物质遗产.因此,正确认识"红色文化"的历史和现实作用,通过"红色文化"引领"企业文化",对更好地推动公司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11月15日9时,记者邀请中国新兴(集团)总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于敦才,走近《企业文明》"央企领导谈企业文化"品牌栏目的"直播间",请于总谈谈"新兴文化"是怎样孕育"常青树"的?  相似文献   

10.
马菊霞 《价值工程》2010,29(34):222-223
当前高等教育过于强调专业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导致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在大学生中传播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务之急。各高校采取以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为主的各项措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弘扬传统文化,促使大学生"精神成人",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郭清秀  孙宏艳  贾敏 《企业导报》2012,(12):201-202
培育具有现代科学精神、科技创新态度与能力的人力资源,是现代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传统的中国文化人文理想厚实、科学精神薄弱。文科创业教育现代化所需的内部推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很难找到支持,创业心理的各种功能也被压抑和限制,出现"蜗居"征候。  相似文献   

12.
饥荒不再?     
《中国企业家》2012,(24):22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有望再度聚焦"三农",农业现代化已经成为新的中央领导关注的主要经济发展方向之一。尽管中国已经实现了粮食"九连增",但这并不意味着未来中国不会再次出现粮食短缺甚至饥荒。原因是,一方面粮食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受耕地和水资源约束增强、气候变化影响,粮食稳定增产更加困难;另一方面,区域不平衡加剧,粮食生产重心持续向北方转移,主销区  相似文献   

13.
正文化一脉传承、展现异曲同工。近日元宵节晚开启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古称"紫禁城")内的一场灯光盛宴,不仅点亮了国人充分体验"中华传统文化建筑底蕴"标配"民族古典艺术装饰意境"的旅行之路,还瞬间放大了现代化美丽中国的科技光影魅力,更为熠熠生辉了"古老华夏传统民俗"兼容"当代中国  相似文献   

14.
<正> 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进入近代以来百余年间一直都在激烈地争论的老问题,又是当今社会文化讨论中人们强烈关注的热点问题。围绕这一问题有着各种不同的观点和思潮,但核心问题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问题。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涉及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极多,本文将着重讨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5.
我们的教育文化传统是以批评为主的,家长管孩子崇尚"棍棒底下出孝子",老师管教学生几千年来的惩罚是"戒尺打掌心".孩子长大进了企业,领导的权威更是"官大一级压死人",一个先进团队中的优良品质是"服从",在一些团队里很容易变成"顺从",被动、怯懦、老实、奴化、无能等词成为教育失败品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西体育文化价值的冲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瑜 《集团经济研究》2006,(27):306-307
一、中西体育文化在中国的"中心与边缘" 1.中西体育文化意识形态的冲突意识形态是中西体育文化的核心要素,它集中概括和反映出二者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所蕴涵的不同年代、不同母文化、不同阶层对它们所形成的认识、观念等的集合.中国的体育文化始终贯穿着"仁、义、礼",强调的是通过意识活动和肢体动作的演练来"悟道",逐步达到"澄悟天机"的意境,进而"天乃通,通乃久,段身不殆",这些都突出地反映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追求的是一种内涵,一种境界,一种以实现道德和精神的升华作为最高的境界.  相似文献   

17.
<正>安全文化是上世纪80年代从国外流传至我国的一种安全管理理念,是保护人的健康、珍惜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企业生产、安全管理现代化的主要特征之一。2009年以来,西石门铁矿把每年9月定为"安全文化活动月",2010年更是把全年确立为"深化安全管理年",把强化安全文化建设作为一个重要内容,着眼于从传统安全管理向现代化安全管理转变,让安全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使全体员工从不得不服从安全管理,转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的管理会计同样存在"有史无书"的情况,中国特色管理会计可以溯源到古代的"五福",把"五福"与胡玉明管理会计描述进行比较",五福"与平衡计分卡相比各有所长。对国外管理会计的"洋为中用"、对中国传统文化(如"五福")的"古为今用"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老年文化建设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而"文化养老"是一种能体现传统文化与当代人文关怀相结合的更高层次的养老方式。因此,加强老年文化建设,是助推"文化养老"得以实现的关键,是落实十八大战略目标的重要方面。一、加强老年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所谓"文化养老",是以老年人的物质生活需求基本得到保障为前提,以满足精神需求为基础,以沟通情感、交流思  相似文献   

20.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高尚的情操,注重修养和言行,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品德.老师不仅要做精神文明的楷模,还要承担精神文明的传播者、教育者的使命.中国的汉字是象形宇,中国的古人造籽就是针对具体事物的形像来创作的,反映了一种文化修养."德"宇"一道四行十心",本文从"德"宇考究我国传统文化对教师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