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该文综述了品牌生态位的研究文献,分析了影响品牌生存和发展的品牌生态位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品牌生态位构成要素进行了探索性分析,得到了75个构成要素词条;然后通过大样本问卷调研、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路径分析对品牌生态位要素结构维度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到了品牌环境、品牌资源、品牌市场、品牌企业、品牌载体、品牌属性、品牌资产、顾客战略、品牌传播和顾客感知共10个维度的要素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2.
赵晶 《经济管理》2007,(4):29-33
集群企业品牌的生成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构成了集群企业品牌生成的要素,主要包括显性的和隐性的两类。这两类要索之间需要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单个要素不足以产生企业品牌。本文在分析企业品牌一般构成要素的基础上.通过剖析集群企业品牌生成的要素系统,建立了集群企业品牌生成的SPCI分子模型。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际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品牌竞争力已经成为一个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本文以品牌竞争力的来源为切入点,分离出品牌发展潜力的构成要素。结合区域品牌的特点以及形成要素,提出了由品牌创新力、品牌资源力、品牌营销力、品牌成长力和品牌管理力构成的区域品牌发展潜力测评指标体系。通过对这些基础要素的评价。以期对区域品牌竞争力的提升寻求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4.
在系统分析品牌构成要素和差异化策略的基础上,从差异化视角构建了管理咨询业品牌构成要素模型,并根据网站调研和问卷调查的结果对模型进行修正与验证。基于修正模型的应用,提出了管理咨询业的品牌差异化战略及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5.
张运来  张宝军 《经济师》2009,(6):247-247
作为品牌资产的根源,品牌权益揭示了品牌资产形成的动态过程以及各个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成为近年来营销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基于研究内容视角,将过去20多年品牌权益的相关研究划分为品牌权益概念、作用、构成、创建和测量五个方面,在对这五个方面进行系统地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目前研究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冯林  秦燕 《经济研究导刊》2011,(24):244-245
首先阐述了品牌识别的内涵,接着分析了特色农产品品牌识别系统的构成要素,包括生产区域、农产品品质、生产方式、生产企业和营销方式五个方面,最后将五个构成要素整合成完整的品牌识别系统,并指出在构建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方面。  相似文献   

7.
品牌权益理论及其实证研究评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品牌权益作为品牌资产的根源,揭示了品牌资产形成的动态过程以及各个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成为近年来营销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以品牌权益实践的逻辑模型为框架,系统回顾了国内外十多年来品牌权益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品牌权益的内涵、结构及测量、影响品牌权益的前提因素、品牌权益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等.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雇主品牌理论为基础,以广州地区的五所高校应届毕业生求职者为研究对象,通过339份有效问卷收集样本数据,初步探讨了企业雇主品牌的要素与结构问题.通过方差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企业雇主品牌共包含二十项构成要素,形成一个三维的因子结构,其中,这三个维度可依次命名为经济性利益、功能性利益和心理性利益.  相似文献   

9.
首先对品牌成长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并分析了品牌可持续成长的实质,提出了品牌可持续成长机制要素的构成有品牌内在因素和外在环境因素,把品牌的环境适应力、品牌的竞争力、品牌的文化力、品牌的市场力、品牌的管理力称为品牌可持续成长机制的五要素。在此基础上勾画出品牌可持续成长的曲线图,构建品牌可持续成长驱动模型,指出企业文化、组织学习、协同创新是驱动品牌可持续成长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10.
培育与发展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品牌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主品牌的培育和发展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也是我国汽车工业所要面临的最严峻问题之一。在详细分析了汽车工业自主品牌的内涵和有机构成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品牌发展过程和现状的剖析,提出了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品牌建设方面存在的关键问题,随后对如何进一步培育和发展汽车工业自主品牌进行了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1.
零售品牌形象构成要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文忠 《经济经纬》2007,(6):123-126
良好的品牌形象可以降低消费者购物过程中感知的风险,从而提高其满意度和忠诚度,作为一种独特的竞争优势,它又可以使企业获得强大的品牌资产,并为品牌延伸提供了依据.笔者试图通过问卷调查,从消费者的视角识别出零售品牌形象的主要构成要素.研究发现,零售品牌形象是一个多维的概念,它主要由31个指标构成并可以划分为7个纬度.与国际零售品牌相比,本土零售品牌的名称更容易为消费者记忆与传播,消费者对本土零售品牌名称的认知明显高于国际零售品牌.  相似文献   

12.
品牌竞争力形成的动态机理模型及其提升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品牌竞争力却处于弱势地位,培育可持续的品牌竞争力成为亟需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基于对现有品牌竞争力理论的梳理,提出了一个品牌竞争力形成与演化的动态机理模型.该模型由五大要素构成,分别是品牌意识与决策、品牌资源和能力、品牌生态环境、隐性品牌竞争力以及显性品牌竞争力.阐释了这五大要素的内涵和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出了我国企业培育和提升品牌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知识经济的高速发展,文化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文化是城市品牌的内涵,城市品牌的塑造离不开文化力的支撑。基于此,文章以文化力的构成要素和城市品牌的价值体现为切入点,提出如何从文化力的视角塑造城市品牌。  相似文献   

14.
《地点品牌价值的探索性研究》是生产力研究的一个新视角,是作者关于地点生产力和产业经济、地点生产力和企业竞争优势研究系列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一次探索性研究,它的目的是试图揭示地点品牌价值的存在性和构成要素。本次研究以中国境内地区的地点品牌为研究对象,以草根理论的研究范式为指导,运用内容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定性访谈法、专题小组法等研究方法,明确了地点品牌价值的存在性,归纳出了其构成要素,构建了地点品牌价值评估的模型。文章是对此次价值研究的概述。  相似文献   

15.
品牌价值支撑体系的构成及其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郑春东  陈通 《现代财经》2004,24(9):34-37
品牌是消费者了解产品的基本渠道,这种渠道的畅通程度就体现为品牌的价值。品牌的价值受到企业内部要素、宏观环境及竞争对手相关要素三个方面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就构成了品牌价值的支撑体系。品牌价值的评估则可以从品牌忠诚度和品牌知名度两个品牌效果的综合作用来分析,同时考虑消费者的购买可能性对实际的品牌价值所造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品牌价值评估中各个数据的获取方法也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论企业品牌要素的多元组合与运行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品牌的运行要素包含有品牌基础要素、品牌核心要素、品牌延伸要素、品牌传播要素和品牌个性要素等。这些要素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品牌要素有机体。在这个有机体中,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要素偏离了前期的预定轨道,都会导致品牌问题的出现,进而使品牌运营失败。品牌多要素的不同排序与组合,是导致品牌多样性状态和不同结果出现的深层次原因,企业只有把握品牌要素的生命价值与运行机制,才能保证品牌运行的成功。  相似文献   

17.
顾客价值评价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顾客角度对顾客价值构成要素进行归纳,得出了顾客价值层级结构评价模型,指出了顾客价值主要由“体验”、“服务”、“信息”、“品牌”、“时尚”、“绿色”、“品质”、“归属”、“价格”9个要素构成。并从顾客角度,通过概率计算确定各要素的相对重要性,然后将顾客价值要素分成“基本要素”和“竞争性要素”两类。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系统、动态的视角提出了品牌资产动态模型。品牌资产动态模型由五大要素构成,分别是显性品牌资产、隐性品牌资产、资源、环境及品牌政策。本文分析了品牌资产动态模型的内部结构、运行机理。环境的变化是永恒的,企业的资源也不断累积,品牌资产的增长过程是在一个递归的循环圈中经过动态演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所谓品牌,也就是产品的牌子,它是销售者给自己的产品规定的商业名称,通常由文字、标记、符号、图案和颜色等要素或这些要素的组合构成,用作一个销售者或销售集团的标识,以便和竞争者的产品相区别。品牌实质上代表着卖者对交付给买者的产品特征、利益和服务的一贯性承诺。最佳品牌不但是质量的保证,还是一个更复杂的象征,它不仅意味着产品的一整套属性,  相似文献   

20.
从品牌的价值构成要素谈我国企业品牌评估的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尔奎 《经济论坛》1997,(11):17-19
从品牌的价值构成要素谈我国企业品牌评估的方法品牌是市场经济的宠儿,品牌战略、名牌战略已成为世界各国振兴经济的重要途径。我国企业界和消费者的品牌意识开始觉醒,中国人正构思着自己的名牌战略。因此,正确地对品牌进行评定估算也就显得非常重要。然而由于我国资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