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三农"问题与农业生产方式革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其中9亿人在农村。2001年,占我国总人口近七成的农村人口只创造了GDP总额的15%,农村人均收入仅为2300余元,与此同时,占总人口三成的城镇人口则创造出GDP总额的85%。显然,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农民收入水平的徘徊不前,从供给和消费两个方面直接制约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2.
一、概况巴西全国人口已接近1.4亿,70%的人口住在城镇里(本世纪末巴西城镇人口将达总人口的75%,亚洲城镇居民为37%,非洲城镇人口将达42%)。在巴西1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共有25个,有3个城市居民在1000万以上。圣保罗  相似文献   

3.
由于历史的、现实的和劳动者自身等诸多方面的原因,目前我国城镇人口中约有3600万的劳动力处于失业或者隐性失业状态,约占劳动人口的52%;农村中的有1.5-2.2亿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因此,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结构在年龄结构、城乡结构和教育结构等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少儿抚养比不断下降,老年抚养比不断上升;城镇人口比重不断提高;高学历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5.
解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老区工业的改造与扩建,新区的资源开发与建设,加速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解放初,我国城镇人口比重只有9.3%,“一五”计划完成后提高到13.5%,1982年城镇人口比重已达到20.6%。当然,同经济发达国家比较,人口城市化的水平还较低(1978年日本为75.6%,1977年苏联为62.5%,1970年美国为73.4%)。我国城市化有两个显著特点:第一,新城市不断涌现。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山东部地带向中部地带和西部地带的推进,在内地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新城市。1953年我国5万人口以上的城镇只有173个,1978年增加到309个;1983年仅设市建制的城市就达到289个。新城市的不断出现,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第二,大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建国初期我国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只有5个,1983年达到20个,居世界首位。50万——100万的大城市,由14个增加到28个、翻了一番。在全国城市总人口中,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占35.2%,50万——100万人口的大城市占20.7%,二者合计占55.9%,而中等城市和小城市所占人口比重很小。  相似文献   

6.
一、加快城市化步伐是皖东南区域经济再发展的迫切要来目前,宣城地区国民经济产值构成中,工农业之比达5:1左右,而城乡人口比率却长期凝固在1:6以下。这种格局证明了我区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于农村工业化进程。表述农村城市化水平有两个主要指标:一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个相对指标;二是城市人口总量,即城市规模,是个绝对指标。从相对指标看,行署所在地——地辖宣州市总人口80万,其中非农业人口15万,市区具非农业户人口12.5万;在全市50万劳力资源中,在城镇工作的约8万,按第二口径计算的城镇化水平约15—16%。这个水平…  相似文献   

7.
根据国际标准,对一个国家和地区来说,65岁以上人口超过总人口的7%,60岁以上人口占10%以上,就属于老年型国家和地区。据民政部统计,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1.34亿,占总人口的10%以上;65岁以上人口超过9400万,占总人口的7%以上,我国现在已进入老龄时代。2004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43亿。到2025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接近3亿。  相似文献   

8.
<正> 新中国成立后,从“一五”时期到“六五”时期,国家基建投资达10708.69亿元,其中用于能源工业投资达1185.73亿元,从而保证和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就电力工业部门看,1949年我国发电总量仅为43亿度,其中水电为7亿度,占16.3%,而到1985年我国发电总量达4107亿度,为1949年的95.5倍,其中水电量为924亿度,所占比重达22.5%。1986年我国发电总量已达4453亿度,电力工业的成绩是相当大的,这非旧中国所能比拟,但与世界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按人口平均的用电量却是很低的,如下表所示。  相似文献   

9.
<正>苏北农村是我省经济欠发达地区,由徐州、淮阴、盐城,连云港四个省辖市27个县(市),13个区组成,1994年末有农村人口2509.9人,耕地3525.6万亩,分别占全省的47%和52.7%。1994年,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的特点: 当前发展的特点 (一)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综合实力有所增强。 1.农村社会总产值达1500.4亿元,比上年增长57.5%(按现价计算),高出全省13.5个百分点。其中,农业产值627.5亿元,比上年增长56.3%,高出全省3.8个百分点;非农业产值872.9亿元,增长58.3%,比全省高出15.9个百分点。尽管1994年苏北四市农村社会总产值增幅明显高出全省,占全省份额也由上年的16.8%上升为18.3%,但是,仍属于偏低的水平。 2.农村经济结构有了明显的调整。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乡村工业的增长最为迅速,占比也有所上升。乡村工业产值701.8亿元,比上年增长66.3%,高出全省22.3个百分点,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为46.8%,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还体现在种植业的粮食与经济作物的比例关系上。苏北各地在稳住粮食这个大头的基础上,在推广先进栽培技术、调整作物茬口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邱英 《发展研究》2004,(5):66-68
我国一直被称作是农业大国,其实不然.2002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仅为14.25%,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47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人均粮食、棉花、油、肉、菜等主要农产品只接近世界的平均水平,有许多品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近13亿人口,其中9.35亿在农村,农村劳动力达5.22亿人,这在世界上无与伦比.  相似文献   

11.
成都市是我国特大城市之一,是四川省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现辖二个城区、三个郊区、十二个县,总土地面积12,614平方公里,总人口849万,其中城镇人口217万,占总人口的25.5%。一、成都市人口规模的变动过程三十多年来,成都市的人口规模发生了很大变化。总人口从1949年的61万,发展到1982年的843万,增长14倍。其中自然增长314万,机械增长468万,仅因行政区的扩大而增加的人口就达684万。若按现有行政区统计,1982年只比1949年增长359万,其中自然增长  相似文献   

12.
振兴农村经济,发展乡镇企业,这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的现代化关键是占人口80%的农村现代化。而乡镇企业的崛起初步启动了农村内部经济潜力,提供了一条农村现代化的可能道路。发展乡镇企业,对振兴农村经济、建设农业和促进农业的发展,富裕农民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和承担地方的部分财政支出,改善城乡关系,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作用也是十分明显的。我们对唐山地区乡镇企业发展情况的调查,印象是深刻的。 1986年唐山乡镇企业总收入达到了21.4亿元,比1985年增长21.6%,占全市农村工农业总产值46.5%,从业人员达54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6%,纯利润达到4.02亿元,比  相似文献   

13.
富平县是陕西关中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大县。全县总人口78万,其中农业人口71万;总面积186.2万亩,其中耕地110万亩;2001年全县GDP为18.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占25.7%;地方财政收入8555万元,来自农业农村的占65%以上,其中农业四税占40%。要实现富平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牢牢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切实解决好以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孙静 《当代经济》2001,(10):42-42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和现代化必然出现的社会发展趋势,主要是指农村人口不断转移为城镇人口的过程,一般用城镇人口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目前人们已基本形成共识,中国城镇化模式的主流是发展小城镇。 一、农村城镇化是推动农村工业集聚发展和结构升级的客观要求。 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村工业化的支柱,目前全国的乡镇企业已占据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全国已有的5万多个小城镇中,几乎有80%分布在农村,仅17%分布在小城镇。我国的乡镇企业可以小城镇  相似文献   

15.
以"六普"分县人口数为基础,通过预景的研究方法,模拟无生态约束和有生态约束两种情景下,未来我国城镇人口的空间格局。认为到2032年左右,我国人口将达到最高峰,全国总人口大约14.7亿人。届时中国城镇化也将接近尾声,城镇化率约为70%,全国城镇总人口共约10.3亿,比2010年增加3.6亿。据模拟,2032年左右,无生态因素约束下,东部地区城镇人口增速更快,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城镇人口占全国总城镇人口的比例分别为50.2%、28.7%、21.0%。生态因素约束下,城镇人口由西部、中部地区向东部地区进一步集聚,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三个区域城镇人口比2010年分别增长64.9%、47.9%、36.7%;城镇人口占全国城镇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52.1%、27.5%、20.4%。研究结论可为促进我国城镇化空间分布与资源、生态、环境相适应、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国当前城镇化率已达37.3%,我国城市化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据专家估计到2010年,中国国内将有1.06亿农村人151转移为城镇人口;205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5.51亿,届时,我国的城镇化率将达到1170%。可是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缓慢,不仅表现与城市化水平低于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世界的平均城市化率已  相似文献   

17.
培植海洋产业龙头 加速农村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山东省荣成市发挥海洋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坚持把海洋经济作为农村和全市经济发展的“互号工程”来抓,使海洋经济在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推进经济国际化和城乡一体化等方面发挥了强劲的龙头拉动作用。1999年,荣成市完成国民生产总值154.7亿元,其中海洋经济增加值60亿元,占39%;农村经济总收入340亿元,其中海洋经济总收入160亿元,占47%;地方财政收入5亿元,其中海洋产业提供的税收2.4亿元,占48%;农民人均纯收入4008元,其中一半以上来自海洋产业。一、建好海洋产业加工龙头,带动高效创汇农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荣成…  相似文献   

18.
一、永定县发展高优农业的回顾 永定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全县人口4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1%,土地总面积2223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259万亩,耕地33.5万亩,人均耕地0.8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1993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3.619亿元,比1980年增长22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O49元,比1980年增长3倍多。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县委县府认真贯彻党的改革开放方针政策,牢固树立以农业为基础的指导思想,坚持山头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当前全国12亿人口中有近9亿在农村,这是一个基本的国情,然而全国消费品的零售总额中农村市场的份额只占31.90%,5个农民的现金消费量才相当于1个市民的水平,过去5年间,我夫均收入的增长速度为5.4%,1992年以来,每年有近800万人口摆脱贫困。1997年以来,购买力相当可观,我们可以算一笔账:如果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占社会零售总额的比例提高到“七五”时间50%的水平,这就意味着增加3500多亿元的消费吕零售额。据统计,农村居民每增加消费支出1000亿元,将给整个国民经济新增加2000亿元的消费需求。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增加3500亿元,将给整个国民经济新增加7000亿元的消费需求。目前我国农村的恩格尔系数为55%,这仅相当于城镇居民80年代初的水平,滞后15年,可见农村有着广阔的消费需求上升空间,启动国内需求的希望在农村。  相似文献   

20.
中国就业问题成因探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雪  张阳 《经济论坛》2004,(4):17-18
据国家统计局测算,现阶段我国城镇实际失业人口超过1800万人,失业率约为8.1%。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大约有5亿个,剩余劳动力约占30%,约为1.5亿。大学生就业与失业开始出现新的问题,截至2003年夏季,待业与自愿失业的大学生数达到近100万人。若将城镇失业人口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相加,将达到1.68亿人。全社会失业率将高达23%。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