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价值工程》2019,(31):266-269
植被护坡水文效应主要包括降雨截留、阻滞径流、削弱溅蚀、蒸散作用四个方面作用,影响这四个方面作用的因素可归类为基质、植被结构、气候影响、边坡特征。据此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IGAHP客观赋权法考虑到专家之间意见差异,确定出各专家评价意见的权重系数。结合各个专家的评价结果得出最终的主观权重。CRITIC客观赋权法考虑了指标自身的变异程度以及指标与其他指标之间的冲突程度。采用IGAHP与CRITIC组合赋权方法得出指标权重并选取最终参与评价的指标。对待评价指标进行等级划分,采用可拓物元模型进行等级关联函数的计算,最终确定评价对象水文效应的评价等级。与评价对象实际状况进行对比,结果基本一致,说明了建立的指标体系与采用的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且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的优缺点,并针对单一赋权的缺点,将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合成了一种组合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并对组合赋权的结果进行事前和事后检验,保证了权数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依据农业循环经济理念及基本原则选取了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生态环境安全、资源循环再利用三个方面共19个指标构建了农牧业循环经济评价体系,并采用综合集成赋权法,将主观赋权法中的层次分析法与客观赋权法中的熵值法相结合,更客观、准确、有效地确定了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威县农牧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我国在农产品批发市场规划建设时,对于选址指标权重的研究不足的问题,将一种基于评价者对选址指标主观判断的二元对比法和客观赋权法中的熵值法进行优化组合,建立了最优组合赋权模型,避免了传统组合赋权方法在选取主、客观权重偏好系数值上较为主观的问题,使组合赋权模型更为客观、科学.最后,通过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实例,验证了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价值工程》2016,(33):76-79
我国的建筑企业长期面临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通过调查建筑企业技术创新的实际情况,构建了建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主观赋权法——改进的层次分析法(IAHP)和客观赋权法——熵值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最后结合实例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建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6.
在对平衡计分卡进行总体概括的基础上,围绕平衡计分卡评价体系中各项评价指标如何赋权的问题进行了相关论述,并重点介绍了基于博弈论的组合赋权法在赋权过程中的运用。该方法首先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熵值法对各评价指标作出主观和客观赋权,在此基础上再利用组合赋权法进行组合赋权,建立博弈集化模型,并由此最终完成所有指标的赋权,这使得平衡计分卡的评价结果更加客观。最后以某白酒企业为例对此方法的具体运用予以说明,为企业发展战略提供理论指导与策略支持。  相似文献   

7.
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组合系统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深化改革的中心任务,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方法也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目前常用的工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方法,例如综合指数法、综合评分法、功效函数法等,均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这些评价方法按照指标权重确定的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即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主观赋权是通过专家咨询综合量化确定指标权重,客观赋权是依据指标样本的变异程度和相关关系确定指标权重。这些评价方法的机理和依据各不  相似文献   

8.
杨耀红  赵旺  刘渊  王鑫  张哲 《价值工程》2014,(30):36-38
基于工程供应链管理思想,构建了工程供应链供应商的评价和选择的指标体系,建立了一种基于VAGUE集理论和组合赋权的工程供应链供应商的选择决策模型。利用AHP确定主观权重,采用熵值法确定客观权重,将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结合起来,得到组合权重,并结合VAGUE集理论进行选择,充分考虑了供应商选择问题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工程实例应用分析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张虎 《河北企业》2013,(8):40-41
<正>一引言在现实生活的各类决策问题中,群体决策以能够集思广益的优点被广泛使用,可在群体决策过程中,不同领域的专家虽然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决策问题进行综合评价,但不同的意见对于问题决策的重要程度不同,所以在专家意见的集结中专家权重的确定一直是研究的重点。群体决策中专家权重的确定方法主要分为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其中主观赋权法主要的确定依据是专家的知名度、在专业领域的能力水平、对问题的了解程度甚至是职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联运运输通路选择指标基础上,以定量指标约束为依据建立备选方案集合。对多个指标结合坎蒂雷客观赋权和专家主观赋权法综合评价权重,采用TOPSIS法,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进行比选。用实例表明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平衡计分卡理论为基础,对商业银行效绩综合性评价的应用方法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由于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不同特点,可采用不同的权重分配法和评价计分法。定量财务指标可采用客观赋权法—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系数,并采用内插打分法等常用的定量指标计分方法。对于定性的大多数非财务指标采用主观赋权法—层次分析法,其计分方法采用模糊评价法。  相似文献   

12.
基于改进DTOPSIS法的铁路运输绩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评价指标的观察值所能够提供的信息量来确定权重,对传统DTOPSIS法进行改进,避免传统DTOPSIS法由主观判断确定指标权重方法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根据神华集团铁路实际运营特点,建立以运输量、效率、质量、收益主结构绩效评估体系,运用改进DTOPSIS法对铁路运输绩效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3.
闵嘉宁 《物流科技》2015,38(2):36-39
仓单质押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向金融领域延伸的一种创新服务方式,针对融资业务中风险识别和规避,建立了合理的指标评价体系,并采用熵权法对各项指标确定了科学的、客观的权重。案例计算表明,客观的权重完全取决于收集到的原始数据;通过多种方法确定的权重的结合可以避免某种不完全的原始数据带来的片面性;而客观权重与主观权重的结合,可以起到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刘娜  李成 《价值工程》2015,(12):33-35
为了客观、系统、有效地评价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本文选用沪深银行类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从内部控制五个相互联系的内容选取20个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主观权重,再结合熵值法确定指标的客观权重,并将两方面权重结合在一起,建立基于离差最大化组合赋权的内部控制评价模型,从而实现对内部拉制质量评价指标从定性评价到量化评价的模糊映射,为评价内部控制质量提供一种可行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梁昌勇  徐璐  吴坚 《价值工程》2007,26(10):98-100
针对软件项目风险评价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属性决策方法。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属性的主观权重和熵法确定属性的客观权重,并把客观权重和主观权重综合,使得到的综合权重同时反映主观和客观程度。最后的实例说明该方法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基于熵值法的供应商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引入"熵权"概念,提出了基于熵值法的供应商评价模型,运用熵值法根据各评价指标的差异性对指标权重进行客观赋值.较为客观地提示出各指标的重要性,并结合案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7.
依据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从收益的可靠性、成长性、持续性、稳定性、现金保障性和安全性6个方面评价了我国出版业上市公司的收益质量.研究发现:出版业上市公司的各项能力发展不平衡,收益的持续性差异最小,整体水平最高;成长性差异最大,整体水平最低;可靠性、安全性差异明显,整体水平较高;稳定性、现金保障性差异不明显,整体水平中等;个别公司收益质量的单项能力差异明显.大部分出版业上市公司收益质量接近,但领先、落后的公司明显.为提高收益质量,应加大研发投入,凝练核心竞争力,提高收益的成长性;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积极进行商业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18.
《价值工程》2017,(10):48-51
为了对滑坡的危险性做出准确的判断,本文通过危险性分级将功效系数法运用到滑坡危险性评价中,选取坡体风化程度、地层岩性、滑坡涉水比等9个具有代表性的影响因子构建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以熵权法作为客观赋权法,权的最小平方法作为主观赋权法,将主客观赋权法相结合,确定各影响因子指标的权重系数,并通过多组滑坡样本建立滑坡危险性分级评价模型。本文与工程实例相结合,验证所建立的模型,评价的结果与滑坡实际危险性等级基本一致,证明了该方法评价滑坡危险性可行且准确性较高,可以很好的运用到工程项目中。  相似文献   

19.
贺涛 《价值工程》2012,31(13):163-164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已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而网络教学评价是网络教学发展的必要过程。目前网络教学评估方法中,客观评价方法以客观数据为基础,主观性不强,而主观评价方法以主观赋权为基础,完全依靠专家主观意见为基础,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为此,提出了以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为基础的主客观赋权法,并在某大学网络教学评价中进行了具体应用。基于主客观赋权法的网络教学评价模型可以对网络教学中的师生做出客观合理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20.
张彦奇  赵延龙 《价值工程》2019,38(31):50-53
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在施工阶段受到外界影响因素多,导致进度延误现象严重。现采用实地调研和文献分析筛选出25项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风险评价指标,构建其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用AHP-CRITIC法组合确定权重,既考虑到主观权重人为因素太强,又考虑到客观权重过于依赖样本,最大限度的减少信息的损失,使赋权的结果尽可能的与实际结果接近,再结合TOPSIS评价模型对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出各待评价装配式建筑与理想解的相对贴进度。据此对待评价的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风险进行排序,并对评价结果进行讨论分析。最后,以10个装配式建筑项目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方法科学合理、评价结果客观准确,对今后的新建装配式建筑进度风险控制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