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居民拥有小汽车数量日益增加,随之而来的居住区停车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本文在分析了居住区地面停车、底层架空停车、地下停车(包括半地下停车)及室外机械停车等停车方式的特点的基础上,对于各种停车方式设置情况进行探究,对于解决居住区停车问题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介绍了哈密石油基地住宅小区停车的背景、现状及问题,根据影响住宅小区停车的因素提出停车位改造方案,以使停车位能满足基地居民现在及将来停车需要, 解决小区停车难、交通不安全等问题,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地下空间的开发是城市建设的必然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蓓蕾 《经济师》2005,(3):275-275
温州市规划局瓯海分局开发建设的温州市西部郊区即黄龙住宅区“银厦公寓”地块呈S形,总建设规模为45000m^2,分别由9、12、15、18层等楼群组成,其规划、交警部门下达的地下停车为150个泊位,但地下一层车库最大极限仅设计98个泊位,如设计二层停车泊位指标是解决了,但地下深度起码要8米以内,投资大;如设计铺设钢板,解决停车泊位,但地下深度起码也要在6.8米以内,投资也大;机械升降停车,虽然全国各大城市已出现,  相似文献   

4.
本论文在分析城市中心区路内停车的地位与作用的基础上,研究城市中心区路内停车的道路条件、交通条件等制约因素,从系统性、协调性、可操作性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路内停车设施规划应遵循的原则,从而对城市中心区路内停车设施规划提出针对性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城市居住区停车基本特点及现状问题的分析,并总结思考居住区主要停车布局方式,提出了缓解居住区停车问题的途径,同时就停车问题对居住区人口容量的总体控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从住宅小区的交通网络、停车问题、会所托儿所等配套设施,结合作者自己本人居住的小区,阐述自己对住宅小区配套的观点和意见.  相似文献   

7.
马允牧 《城市建设》2010,(2):193-193
从住宅小区的交通网络、停车问题、会所托儿所等配套设施,结合作者自己本人居住的小区,阐述自己对住宅小区配套的观点和意见.  相似文献   

8.
随着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以余姚市为例的较发达小城市机动化水平不断提高,老城区传统肌理与停车需求矛盾随之突显。本文从余姚市城市宏观结构、交通发展切入,进一步分析旧城核心地块的历史阶段及其停车设施发展,提出城市核心区停车问题,再针对性地进行解决方式探讨,以期为余姚市停车设施发展及城市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9.
郭建鹏 《经济》2013,(10):40-48
十几平方米的地皮正在被经济利益渗透,无从监管的经济数据背后,又凸显出城市交通规划思维的落后。在我国城市停车规划思维不到位的大环境下,城市停车收费乱象普遍存在,这不仅令车主感到为难,也搅乱了正常的停车行业竞争秩序。车主们更加没在意的是,他们脚下十多平方米的停车位收入中,还要有一部分上交给政府部门作为占道费。如同对路桥费的关注一样,这笔占道费征收情况如何、该如何使用和管理?城市停车价格又该如何调整,能否由市场说了算?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特别是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泊车难的问题越来越明显的摆在我们面前,特别是火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更是寸土寸金,传统的地面平面停车方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的需要,所以向空间向高层发展的立体停车方式就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1.
自味表引进国内后,现我国约有50多个城市实施了咪袁停车管理.一方面我国还没有专门停车管理法规,另一方面在咪表停车管理实践过程中存在着需要完善之处,由此产生了各种认识上的误区,阻碍了道路规范停车管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城市中心设置合理的路边停车容量是分担部分停车需求而又避免对交通过度影响的关键.为了明确路内停车容量优化研究的意义,对国内外学者在停车泊位规模、路内停车对城市交通的影响以及停车定价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总结出路内停车优化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展望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拥有量的迅猛增加,目前许多大中城市停车供需矛盾突出,"停车难,乱停车"已成为十分严重的交通问题.本文针对现状问题,结合理论研究,并借鉴国外经验,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停车策略,提出了涵盖政策、体制、法规、筹资、建设、经营等方面的解决我国城市停车问题的一系列对策框架.  相似文献   

14.
一种机械化立体式停车库,包括至少两层停车层,在靠近地面的一层设有电梯以及控制室,其特征在于:在每层停车层上设有数个停车区段,每个停车区段上设有数个停车泊位,每层停车层的电梯出口处设有连通各个停车区段纵向通道,停车区段中间设有横向导轨,每个停车层内设有数层停车平台,横向导轨上放置有行车,行车上设有丝杠,丝杠上配装有固装在升降平台在升降螺母.升降螺母连接驱动电机,行车的下端安装车轮,升降平台的两端对称铰接有折板.因此上述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占地面积小、空间利用率高,而且停、取时间短、控制方便.本技术可建设在空间较大的地上,而且还可建设在地下,这样大大扩大使用范围广,减少了占地面积.  相似文献   

15.
停车问题已经影响到我国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认真解决.本文重点分析了国外发达国家解决停车问题的现状与国内停车经济的前景、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的优缺点及其发展方向、"停车经济"的发展瓶颈及解决之道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宋新力 《经济》2012,(9):147
解决"行车难"和"停车难"是城市管理中不容忽视的两个重要内容。近年来,各地政府对解决"行车难"给予了一定程度的重视,实施了扩路改造、限时行驶、摇号购车、鼓励更新车辆等措施。而对处在停驶状态的车辆所带来的停车困难、占道停车、无序停车等现象,显然"治停"滞后于"治堵"。"停车难"已成为当前城市管理中最为棘手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7.
《经济师》2015,(8)
随着我国大中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私家车逐渐进入百姓的家庭,城市汽车拥有量的飞速增长,住宅小区面对滞后的停车服务,停车难问题也不约而至。住宅小区停车难是一个城市管理面临的十分紧迫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8.
停车难已经成为目前城市居住的一大难题,为了有效的解决社区内乱停车、停车难、车位被占等问题,设计出了智慧停车管理系统.该系统是一个以非接触式IC为车辆出入停车凭证,用计算对车辆收费、车位检索,借助于感知设备对车辆进行跟踪定位的全方位智能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9.
殷悦  陆玉麒 《经济地理》2020,40(7):73-80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过程中与地铁衔接的交通方式还存在着明显不足,尤其是配套停车场地存在布局不够合理、场地被其他方式侵占等问题。解决城市地铁停车场所的空间布局问题,则需要对其进行布局优化,而前提是要了解城市地铁的空间结构特征。文章基于时间距离模型的可达性研究方法揭示了南京地铁的基本空间结构特征:圈层结构和"十字形"结构。并据此提出完善大型停车场配置,优化地铁停车场所的空间布局优化方案。同时提出对策建议:①突出地铁停车场所的公共利益属性,强化执政为民的工作理念;②所有地铁站点都应保留停车场所,所涉关键技术难题可集中攻关解决;③地铁换乘问题的解决为国内外其他城市提供示范价值和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菁 《江南论坛》2024,(2):71-75
本文以宜宾市打造中心城区全覆盖智慧停车系统为例,探究宜宾市在政府主导、政策引导、市场运作之下,加快新基建,以“数智化”构建城市基础设施和运行管理体系,提升城市综合管理和治理能力,从而盘活存量停车资源,改善静态交通秩序,方便市民出行的做法,以期总结提高城市基础设施运行效率的普遍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