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缅甸年人均食用油的消费量为7.3公斤,全国每年食用油的总消费量为34万多吨,而自产食用油仅约为18万多吨,年均尚须进口近16万吨,占该食用油总需求量的46.6%。为了解决食用油供需矛盾,缅甸近几年来开始在该国南部德林达依省的土瓦、丹老和高老地区以及若开邦和克软邦部分地区种植油椰。缅甸进口的食用油大多为棕榈油,主要从诸如马来西亚等国进口。缅甸食用油46%依靠进口  相似文献   

2.
2007年我国油料及食用油进出口情况据海关统计,2007年我国进口油料3186万吨,同比增长8.8%。其中,进口大豆3082万吨,增9.03%;进口油菜籽83.3万吨,增12.9%。全年出口油料127万吨,同比增长4.7%,其中出口花生63.8万吨,同比减少3.6%。  相似文献   

3.
《致富天地》2009,(8):45-46
油茶产业大有可为 近两年,我国食用植物油对外依存度一直高达60%。2008年,全国食用植物油自产量是1020万吨,而消费量为2500万吨。为提高食用植物油产量,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里都有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表述。国家期望在提高茶油产量的同时,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居民食用油结构,提高健康水平,实现一举多得。  相似文献   

4.
龙夫 《华糖商情》2001,(29):36-36
20世纪80年代末,人们还提着空瓶去粮店打油。然而自去年开始,中国的小包装食用油产量已达80万吨,并且每年正以30%的速度递增。专家预测,小包装食用油销售额3年内可望达到300亿元。面对这巨大诱人的市场,各厂家谁能把握住这次机遇呢?  相似文献   

5.
强劲的需求潜力:中国液化气进口和消费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在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中国石油产品象柴油、汽油和煤油消费量的增长明显减慢,但液化气消费量仍在以两位数的幅度上升。初步估计去年中国液化气消费量增长大约15%,从1997年的1010万吨增加到1160万吨。在1997年,中国液化气消费量已经超过墨西哥,成为仅次于美国(5210万吨)和日本(198万吨)的全球第三大液化气消费国。在低价格的刺激下,中国去年液化气进口量创历  相似文献   

6.
引导消费创市场 10多年前,中国还没有小包装食用油,当时,充斥市场的是杂质多、油烟多、卫生安全无保障的散装食用油.而这一阶段,中国社会经济正在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在大幅度提高.来自马来西亚的郭氏兄弟看到了中国小包装食用油的巨大潜在市场,于是1988年郭氏兄弟在中国建立了第一家大规模生产小包装食用油的企业--嘉里粮油(中国)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7.
未来五年我国粮食需求年增400万吨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在全国农业政策法规工作会议上表示,我国未来五年粮食需求每年将增长400万吨,食用油和肉类需求将分别增长约80万吨和100万吨。据统计,我国2010年粮食产量约为5.464乙吨,食用油及肉类的产量分别为3920万吨和7780万吨。陈晓华表示,由于受到水土资源紧张、极端天气条件以及国际市场激烈竞争的  相似文献   

8.
选取国内14个有影响力的品牌小包装食用油,其中包括外资品牌和内资品牌,运用基于RAGA的PPC模型进行综合评价,得出品牌小包装食用油营销竞争力的综合排名,根据行业专家的意见对品牌进行分类,同时应用BP神经网络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找出影响小包装食用油营销竞争力各个指标的影响权重贡献率,并提出提高本土小包装食用油营销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陈保弟 《商界名家》2004,(12):93-95
1991年,嘉里集团以金龙鱼小包装食用油开启了中国食用油市场大门,之后一直作为小包装食用油行业的领导者。1998年,凭借产品的差异化和强大的宣传攻势,鲁花花生油掺进了山东人的倔强性格,横空出世,迅速蹿升为继金龙鱼,福临门之后的第三个全国性品牌、给金龙鱼造成了空前的压力。  相似文献   

10.
数据     
《商界》2009,(2):13-13
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7.8%,2008年GDP创7年新低,空调库存贬值140亿元,85%食用油市场被外资控制,财政预算赤字可能至6500亿元,乘用车销售675.56万辆,中国企业IPO募资228亿美元。  相似文献   

11.
2003年我国合成橡胶进出口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汽车产销进入高速增长期,橡胶生产消费继续旺盛增长。合成橡胶全年产量为127.2万吨,同比增长12.2%;天然橡胶产量小幅增长。橡胶表观消费量365万吨(注:不含非初级产品,胶乳折半计算),同比增长10.3%;其中合成橡胶所占比例为53.7%。橡胶进口量再创新高,占内消费的50%左右。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是世界茶业大发展的时代,本文对过去86年(1900—1986年)的产销情况加以回顾,对今后13年(1987—2000年)的趋势试作预测。一、世界茶叶产销基本平衡探讨当代茶叶产销,可追溯到二次大战前的1938年,世界茶叶总产量46.51万吨,1985年226.46万吨,战后47年来世界茶叶产量增长3.87倍。1938年世界茶叶总进口消费量34.09万吨,占当年产量的73.30%;1985年总进口消费量92.83万吨,占同年产量的40.99%;战后47年来世界茶叶进口消费量增长1.72倍。  相似文献   

13.
据英国经济学家情报社预计,1995年部分有色金属的价格可望上扬。 预计,1995年全球铜产量将增长5%,达到1157.5万吨。全球铜消费量将增长2.9%达到1165万吨。因此该社预测1995年伦敦五金  相似文献   

14.
日本的大豆市场和美国对其出口的急剧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豆腐、豆酱、纳豆等最适合于以吃大米为主的日本人的生活方式,由于长期食用,几乎每顿饭都离不开。近年来,日本大豆的消费量中主要是榨油用大豆又有增加。 1950年日本大豆的消费量只有48万吨,1979年的消费量则增长近9倍,达425万吨。其中以榨油用大豆为例,1950年只有26万吨,1979年增至340万吨,增加了13倍多,占日本大豆总需求量的约80%。七十年代后,日本榨油用大豆不断增加,而生产食品等所需大豆的数量增长并不大。  相似文献   

15.
包斯 《市场周刊》2004,(38):19-19
镀锌板是国产钢材品种中自给率和市场占有率最低的一个品种。据统计,去年镀锌板的表观消费量为762多万吨,而国产的只有231万吨,进口量高达537万吨,自给率仅为30.34%。进口产品中,35%是宽度600mm以上的电镀锌板,58%为宽度600mm以上的热镀锌板,2003年国产生产只增长7.4%,但消费量却增长了41.67%,市场供需矛盾十分突出。1-8月份的镀锌板(带)进口量依然高达368.87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3.76%。上半  相似文献   

16.
国际茶叶市场发展趋势由于茶叶全球消费量的增加和最大产茶国印度国内消费力的增长,超过生产的发展,将导至国际茶叶市场供货偏紧。随着需求的增长,价格会迂回向上波动,潜在市场的开发将会加快,这是今后十年国际茶叶市场发展的总趋势。以上预测是根据: 一、世界茶叶消费量将不断增长现在,世界47亿人口的人均茶叶消费量仅0.41公斤,还处于较低水平,市场仍大有销售潜力。消费的变化有两点尤为突出:第一、发达国家中如英国受咖啡和其他饮料的影响,消费量有所下降。1983年英国消费茶叶15万吨,比1972年的19.2万吨下降了20%。据世界茶叶委员会预测:到1988年,英国茶叶消费将降为13万吨,比1983年减少17%。美国是世界第三大茶叶进口国。1983年进口茶叶7.71万吨,通过食品渠道售出茶  相似文献   

17.
2002年中国经济继续快速发展,特别在出口增长的拉动下,国内GDP生产总值达到了10.2万亿元,增速为8%。国内塑料制品也保持了较快的增幅,2002年国内塑料制品的产量达到1400万吨,同比增加了18%。塑料制品出口量达到53l万吨,同比增加21.9%。经济的持续增长带动了合成树脂的需求,2002年中国五大合成树脂表观消费量达到了2529万吨,比2001年增加了10.8%。  相似文献   

18.
经济纵横     
我国亩牧业连续十五年高速发展 去年全国肉类总产量约3620万吨,比上年增长5.5%;禽蛋1091万吨,增长7%;奶类600万吨,增长6.4%;肉蛋人均占有量已分别由1980年的12.2公斤和2.6公斤增加到1993年的31公斤和9.3公斤,接近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同时,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也上升到27%左右。  相似文献   

19.
冬日 《市场周刊》2004,(46):19-19
我国的不锈钢业起步较晚,但生产和消费发展都极为迅速。过去的十年中,我国的不锈钢材消费量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9%,1990年时的消费量为26万吨,到2003年增至420万吨。但从今年开始我国的不锈钢需求放慢,上半年不锈钢消费量为208.9万吨,去年同期为207.5万吨,同比仅增长0.66%,下半年市场需求没有太大变动,今年全年的不锈钢表观消费量相较去年的增长率不会有大的变化。需求放慢,但产能却在急速扩张。太钢的50万吨冷轧扩展项目、宁波宝新的40万吨冷轧扩建项目、青  相似文献   

20.
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显示,据初步测算,2008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28.5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4.0%。统计表明,2008年我国煤炭消费量27.4亿吨,增长3.0%:原油消费量3.6亿吨,增长5.1%;天然气消费量807亿立方米,增长10.1%;电力消费量34502亿千瓦小时,增长5.6%。同期,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5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