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消费欺诈行为及其惩罚赔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消费欺诈行为与惩罚性赔偿成为了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中的一个争论热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关于消费欺诈行为及其惩罚赔偿的规定,惩罚性赔偿适用的前是经营者的行为构成欺诈,且惩罚性赔偿的适用范围被限定为“消费者”。本文将结合有关案例对关于“消费者”的界定、消费欺诈行为的认定、惩罚性赔偿的适用等三个方面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减信就是要诚实、诚恳、守信、有信,反对隐瞒欺诈、反对伪劣假冒、反对弄虚作假。从道德范畴来讲,诚信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行、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从社会的角度讲,诚信反映的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关系;从市场经济的角度讲。诚信不仅反映一种履约的愿望,而且反映一种履约的能力,二者缺一不可。社会诚信体系就是要求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诚实守信,量力而行,“言必信,行必果”。  相似文献   

3.
一、社会诚信体系及其构建的必要性 诚信就是要诚实、诚恳、守信、有信,反对隐瞒欺诈、反对伪劣假冒、反对弄虚作假。从道德范畴来讲,诚信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行、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从社会的角度讲,诚信反映的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关系;从市场经济的角度讲,诚信不仅反映一种履约的愿望,而且反映一种履约的能力,二者缺一不可。社会诚信体系就是要求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诚实守信,量力而行,“言必信,行必果”。那么,建立这样一种社会诚信体系又有什么必要呢?  相似文献   

4.
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这里所称“增加赔偿的金额”,实际上就是惩罚性赔偿,因为依照我国民法一般原更口,恶意欺诈导致合同失效,仅仅只是退还价款而已,《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了确定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规定了增加赔偿的金额,正是基于对欺诈一方予以惩罚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诚信”就是企业的招牌 ,招牌被砸了 ,公司也就不能存在了 ,有的股份公司上市后 ,不讲“诚信” ,虚报利润 ,使股市上涨 ,主要原因是经营者持股在作怪 ,股价上涨后经营者可以抛股套现 ,籍此发财的缘故。我国自古以来就讲究“诚信” ,就是“一诺千金”。做起交易来可以口头成交 ,不必签订合同 ,现在同样也有法律作用 ,“诚信”是一个企业的行为表现 ,如过去商店挂的“童叟无欺”的牌匾 ,就是说明本店的买卖行为是“诚信”的 ,但更主要的是企业经营者的行为 ,企业经营者如讲“诚信” ,则企业决无欺诈的行为。当然也是企业职工的行为 ,企业职工是…  相似文献   

6.
杨曦 《经济研究导刊》2008,(18):136-138
“商业能力欺诈”是商业欺诈的表现形式之一。商业欺诈是商事主体在商业活动中以商业利益为目的,采取欺骗性手段,使相对人利益遭受损失的行为,其严重地阻碍了社会诚信体制建设,阻碍了市场经济秩序的健康发展。为了维护公平的市场交易秩序,保护交易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应制定统一的《商业法》,并完善商业欺诈法律救济制度,完善商业诚信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7.
诚信与欺骗是矛盾对立的双方,从某种角度讲诚信的价格便是欺骗的成本,而欺骗的“收益”便是诚信的“代价”,它们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演化,在一定条件下造假者通过欺骗消费者可获得超额收益,而守信者虽说要付出一定的成本,但从长期来说依靠诚信品牌运作却能获得巨额利润。  相似文献   

8.
不做假账,原本是会计人员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而今却成为国家会计学院的校训。“银广夏事件”、“科龙事件”等财务欺诈案件频繁曝光,使人们对会计诚信产生了深深的质疑,会计诚信已被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9.
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恶意欺诈、违规违法现象屡见不鲜,其文化根基在于制度与道德。新股发行额度制衍生出权力寻租,权力寻租者在上市公司造假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中庸之道的监管理念缺乏威慑力而难禁造假欺诈、漠视法律不讲诚信是上市公司的通病,要使那些“从恶”的上市公司弃“恶”,必须外部监管与内部自洁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一、“诚信”是个人向外扩展人格的一个思想和行为过程 中国古人讲的“修身”,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信”:“无信不立”。而这种“信”,首先是自己对自己讲“诚信”。既然是自己决定要做的事,就要坚决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一个人连自己都约束不了,就很难对别人讲诚信。所谓“自胜者强”、“人格是一种表演,尤其是表演给自己看的”,  相似文献   

11.
一、“诚信·维权”的涵义“诚信”,就是要求经营者及市场中介机构在市场活动中以诚实信用原则作为基本的商业道德标准和根本的行为准则,切实履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全面、充分履行与消费者的约定义务,守诺践约,反对规避自身义务及各种商业欺诈行为,促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市场监督机制。“维权”,就是号召广大的消费者积极行动起来,以《消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以法律的标准积极主张自身的合法权益,坚决抵制市场交易中的各种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共同关注消费者…  相似文献   

12.
会计是诚信行业,如果会计失之诚信,弄虚作假,欺诈舞弊,会计关系得以存在的基础就会随之崩塌,会计业的生命力也就随之完结。近年来相继曝光的“中农信”倒闭、科龙电器财务报告失实、科达股份遭遇证监会调查等等事件似乎都在揭示:中国会计正面临着“信用沼泽”、“诚信危机”。使会计业的公信力受到严峻挑战,对会计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影响。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诚信水平已成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举措和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所谓诚信会计,就是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规、制度,真实完整、客观公正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具有可靠性、相关性等质量特征的会计信息。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前提和基础,市场经济本身是一种信用经济,如果破坏了信用体系,就会动摇市场经济的基础。因此市场经济越发达,越要诚实守信。然而,近年来,会计造假丑闻不断曝光,会计不讲诚信、作假、舞弊、欺诈,给市场经济带来了严重的灾难。因此,认识会计诚信的紧迫性和加强会计诚信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据美国商务部新近对消费者的一项调查.认为消费者的消象目标日益从物质追求转向精神追求,正在走向“经验消费”一即此种消费物品或服务要帮助消费者体验办么与众不周的感受。正如许9美回青年购买皮尔·卡丹时装,认为是购买时装的“从富豪到平民’的大众化·思想;到迪斯尼乐园,认为是享受刺激与轻松、教育与娱乐的独特风格…有人讲,名牌是民牌,是阜市场占有率、斋知名度的标定和结晶。在我国,随着“求人于供”经济的结束,市场已变成“供大于对’。“个展”目标的逼近,使购买行为己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还得含有“大{匕…  相似文献   

15.
一、会计诚信 中国人讲诚信,在我国传统儒家伦理中,诚信是被视为治国平天下的条件和必须遵守的重要道德规范。《论语·为政》篇中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从古到今,人们这么重视诚信原则,其原因就是诚信是立身处世之本,是自我修养的境界。由于会计工作是向国家、社会和企业的各个方面提供信息的工作,因此其“诚信”水平显得尤为重要。所谓会计诚信,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  相似文献   

16.
诚信是为人之本 ,诚信是立业之基。作为一个人 ,当然首先他是一个自然人 ,有自己独立的躯体和思维 ,有自己的志趣和爱好 ,有自己独立的性格和尊严。同时 ,人又是一个社会的人 ,离开社会 ,一个人不可能独立生存。既然是社会的人 ,就必须与其他人交往。包括感情的交流 ,互帮互助 ,商品交换 ,人情往来。在这一切交往中 ,遵诚守信是必须遵循的最基本守则。欺诈也可能会得益于一时一事 ,但绝不能长久。孔子说“民无信不立” ,管子说“诚信者 ,天下之结 (关键 )也” ,讲的都是这个道理。无论是自身修养 ,交朋结友 ,还是从政经商 ,齐家治国 ,诚信是…  相似文献   

17.
俞荣建 《经济管理》2007,(23):67-70
伦理诚信是企业诚信的最高要求,也是解决企业诚信问题的终极途径。和谐主题下企业伦理诚信的本质是采取与社会和谐共生的方式行事。本文阐述了企业诚信的五个范畴、三种境界和三个发展阶段。“浙商”诚信的局限十分明显,是企业家个人为主体的、封闭性私人社会网络内的自发诚信和规则诚信,突出问题为公共商业伦理的缺位,导致“浙商”自发发展与和谐社会价值规范的直接冲突,“浙商”迫切需要构建共守的伦理准则。在和谐背景下,“浙商”共守的商业伦理准则应为“浙商”在企业层面、产业层面以及社会层面的和谐共生。“浙商”应基于共守的商业伦理,实现诚信模式向社会化的伦理诚信转变。本文最后给企业提出了建构诚信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8.
《经济改革》2009,(11):46-46
西安三秦医院是一家民营医院,创建于1997年,经过多年苦心经营,医院被上级部门评为“陕西省百姓放心医院”、“西安市价格诚信先进单位”、“消费者放心医院”、“服务质量满意示范单位”、“计量合格单位”、“消费者信得过品牌医院”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明明白白消费”是2000年中国消费者协会确定的保护消费者权益年的主题,目的是使消费者做到明明白白消费。一时间,消费者了解产品性能、特点、使用注意事项的主要渠道——产品说明书,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公众对表意不明、误导消费者的说明书进行揭露批评的同时,也对说明书提出许多合理的意见和要求。然而,近日的一篇关于产品说明书著作权纠纷的报道给我们提出另一个问题,即怎样从法律上保护产品说明书。1993年底,重庆市新型防水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新型防水”)委托武汉工业大学孔宪明为其编写了产…  相似文献   

20.
文洁  杨丹丹  孙秋菊 《广东经济》2016,(14):259-260
经营者并不总是处于强势地位,其权益保护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这种状况需要改变.经营者权益保护不足主要体现在: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权利与义务不对等、经营者救济手段缺失、司法中对消费者行为和经营者欺诈界定不合理.对此,需要在立法上承认消费者与经营者的平等性、增加消费者义务和经营者权利条款、增加经营者的救济途径、在司法中严格界定消费者行为和经营者欺诈,以妥适保护经营者权益,平衡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