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云南金融》2011,(1):62-62
2010年11月,云南省电力投资有限公司7亿元人民币浮动利率短期融资券获得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协会注册通知。2010年12月8日发行第一期4亿元人民币短期融资券。该笔短期融资券是云南省首笔采取浮动利率方式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债券。  相似文献   

2.
董娴 《时代金融》2011,(4):54-55
<正>自2005年5月云南正式推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以来,截至2010年11月,全省累计发行短期融资券363.5亿元人民币,中期票据55亿元人民币,其中:短期融资券的发行量逐年增加,2005年为8亿元人民币、2006年为38亿元人民币、2007年为28亿元人民币、2008年为62.5亿元人民币、2009年为71亿元人民币、2010年1-11月为156亿元人民币;中期票据发行,在2010年才实现了零的突破。近年来,以短期融资券为主的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功能  相似文献   

3.
业内普遍预期的短期融资券发行“井喷”现象在2月并未上演。统计数据显示:2月,短期融资券发行规模111.7亿元,较1月减少124.3亿元,减幅达51.2%;而2005年,短短八个月的时间,发行总额高达1424亿元人民币,发行企业61家。2月的短债市场明显出现“刹车”现象。全月,共有南京高科、华西村、国开投、上海紫江等16家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发行家数实际上比1月份还多2家。但发行量大于10亿元的只有3家,最大发行额也不过15亿元。然而,1月发行量在10  相似文献   

4.
冉舒心 《新金融》2006,(3):54-56
企业短期融资券自推出以来,备受各界的关注,2005年累计发行1392亿元。短期融资券给商业银行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本文详细分析了短期融资券业务对商业银行的不利和有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董娴 《云南金融》2011,(2):54-55
自2005年5月云南正式推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以来,截至2010年11月,全省累计发行短期融资券363.5亿元人民币,中期票据55亿元人民币,其中:短期融资券的发行量逐年增加,2005年为8亿元人民币、2006年为38亿元人民币、2007年为28亿元人民币、2008年为62.5亿元人民币、2009年为71亿元人民币、2010年1-11月为156亿元人民币;中期票据发行,在2010年才实现了零的突破。  相似文献   

6.
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滞后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公司债券市场现状目前中国债券市场的品种主要有国债、金融债、短期融资券和企业债四大类。如2007年,中国债券市场国债发行量为21883亿元,金融债的发行总额已达到11904亿元,短期融资券3349亿元,与此形成鲜明对比,中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严重滞后。十余年来,在多数年份中,企业债券的发行规模都不到1000亿元,  相似文献   

7.
<正>一、我国公司债券市场现状目前中国债券市场的品种主要有国债、金融债、短期融资券和企业债四大类。如2007年,中国债券市场国债发行量为21883亿元,金融债的发行总额已达到11904亿元,短期融资券3349亿元,与此形成鲜明对比,中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严重滞后。十余年来,在多数年份中,企业债券的发行规模都不到1000亿元,  相似文献   

8.
《投资北京》2009,(2):55-55
20亿元轨道交通中期票据成功发行;10亿元短期融资券发行利率创历史最低  相似文献   

9.
2005年5月,一项重量级的金融创新——短期融资券开始“浮出水面”。短短数月之间,短期融资券市场迅猛发展,已先后有十余家企业累计创下逾300亿元的发行总量并涌现出中国联通100亿元的发行“大单”,成为中国金融市场备受瞩目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短期融资券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5年5月26日,首批企业短期融资券正式面世开始,直至2005年年底,在短短不到8个月的时间里,企业短期融资券融资额高达1424亿元。短期融资券市场的建立无疑是当年我国金融市场最重要的一个金融创新。短期融资券的发行明确了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市场化导向,而不是固守传统商业银  相似文献   

11.
中国短期融资券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在中国债券市场上的一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改革当属真正基于企业信用的短期融资券的问世.此项改革一举打破了国家信用和银行信用在债券发行中的垄断地位,自2005年5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以来,中国短期融资券市场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至2005年年底.累计发行额高达1423亿元.相当于同期新增银行贷款余额的9.1%.并且有市场人士乐观估计,到2006年底.短期融资券的发行将一举突破6000亿元.那么.短期融资券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出台的呢,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短期融资券受到如此热烈追捧和青睐呢,它的发行又将对经济金融领域产生什么样的效应呢?下面本文将主要围绕这几个问题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逐渐完善,短期融资券于2005年5月23日重登舞台,其特点是短期、无担保、发行价格与承销机构共同商定.作为发行时间较短的创新品种,从现在的规模和二级市场的表现来看,短期融资券是较为成功的,其利率较低、发行便利的优势使得企业对其趋之若骛.截至今年1月4日,银行间市场共发行了84只企业短期融资券,实际发行量达1576亿元.  相似文献   

13.
《时代金融》2014,(4):38-38
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近日成功代理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行的15亿元短期融资券。短期融资券作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可以有效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财务成本,优化财务结构,提升企业的声誉。该业务自人民银行2005年5月26日推出以来,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近日成功代理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行的15亿元短期融资券。短期融资券作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可以有效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财务成本,优化财务结构,提升企业的声誉。  相似文献   

15.
短期融资券自2005年5月25日实施以来,仅半年多时间。发展迅速,总量突破亿元,2005年累计发行1392亿元。目前1年期短期融资券的利率约为2.92%,而银行的1年期贷欺利率为5.88%,算上承销费率,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比银行贷欺的成本低约2个百分点。因此短期融资券一开始推出,就受到诸多大型国有企业的追捧。许多中小和民营企业只能疑洋兴叹。而如今短期融资券已不再只是国有大型企业的专利,民营企业终于登堂入室。拔得头筹的是两家地处浙江的企业——横店集团和万向钱潮。[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时代金融》2013,(10):72
<正>2013年1月,云天化集团20亿元短期融资券获得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协会注册通知,并于2013年2月5日发行。本次由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牵头主承销的这笔融资券项目从启动到成功发行用时较短,发行利率最终锁定于4.43%,较同期贷款利率低26.16%,  相似文献   

17.
一级市场 2011年3月,共发行债券221只11175.64亿元,较2月激增7899.44亿元,但较2010年同期仍减少2321.66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除央票发行规模大幅度减少之外,其余券种均有明显的增长,公司债、金融债、短期融资券增幅都超过了100%.  相似文献   

18.
从2005年5月26日,首批企业短期融资券正式面世开始,直至2005年年底,在短短不到8个月的时间里,企业短期融资券融资额高达1424亿元.短期融资券市场的建立无疑是当年我国金融市场最重要的一个金融创新.短期融资券的发行明确了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市场化导向,而不是固守传统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短期融资券的发展有利于改变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失调的状况,有利于降低我国潜在的巨大金融风险,从而提高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但就短期融资券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  相似文献   

19.
短期融资券亟需立法保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玉伟 《银行家》2005,(7):51-52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公布实施了《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允许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短期融资券进行短期融资。随后华能国际、振华港机等五家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向合格机构投资者成功发行了7只总面额共109亿元的短期融资券,使得短期融资券正式成为了我国企业长期渴盼的重要短期融资工具。从理论及国外的实践经验来看,商业票据应该是企业短期融资的惯常工具。由于我国票据法规的落后,才使得我国企业长期以来一直依赖商业银行进行短期融资,此次央行针对企业短期融资制定相应管理法规,某种程度上凸现了我国现有票据市场法规的立法缺陷。  相似文献   

20.
短期融资券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创新产品,近年来发展态势非常活跃。短期融资券发行额从2005年的145亿元到2008年的4339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234%。短期融资券的推广和发展,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有效的融资渠道,满足了企业资金需求,也有效地降低了融资成本,促进了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协调发展。我国2005年也发布了一些关于企业短期融资券的规定,如《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短期融资券信息披露规程》。本文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新型的金融创新产品,来探讨进一步发展我国短期融资券市场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