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21世纪的中国,技术创新将担负起国有经济、振兴民族工业的重要使命。在创新工作中,企业必须重视“顾客创新”、“企业家创新”和“产品创新”。“顾客创新”和“企业家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前提和保障,“产品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必然结果和关键所在,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用兵之道,以计为首;经营之要,战略先行。战略型企业家如何以高超的战略思维能力,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变革创新的潜能,在市场中去寻求发现,捕捉商机,创造市场,这是企业经营所面临的首要课题。从蒙牛牛根生看战略型企业家的“四商”。如果说战略型企业家的胆商是“种子”,智商是“土地”,情商是“阳光”,那么德商就是“水源”。万物生长靠太阳,雨水滋润禾苗壮。经营者要以德经商,以信为本,诚招天下客,誉从信中来,青山似信誉,绿水如财源,只有山青才能水秀,只有源远才能流长。  相似文献   

3.
经营管理企业的专家,称为企业家。作为一个现代企业家至少应具备政治素质、经营素质、管理素质、创新素质、协调素质、交际素质,才能在事业上有所创新、有所建树,才能领导一个企业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4.
现有文献关于企业家创新对员工参与企业治理程度的影响研究存在多种理论观点,但大部分都只停留在理论分析层面,而未得到实证检验.本文利用2015年“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CEES)数据,从企业家创新行为、企业家模仿和寻租行为、企业家创新精神等三个维度实证研究了企业家创新对员工参与企业治理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家创新行为对员工参与企业治理程度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与企业家技术创新行为相比,企业家质量创新行为对员工参与企业治理程度的推动作用更大.与之相反,企业家模仿和寻租行为对员工参与企业治理程度则存在显著的抑制效应,而企业家创新精神对员工参与企业治理程度则存在较为显著的促进效应.为此,本文的政策建议是:应减少政府对企业家过度的“父爱主义”关怀,通过释放人力资本潜能进而实现企业发展;应构建有利于企业创新的员工参与企业治理制度;并形成有利于企业家创新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5.
企业家的慈善行为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价值,如何对企业家慈善行为进行道德评价,是当代中国社会的热点问题。某位企业家的“高调行善”在社会上激起了强烈的反响,出现了截然不同的道德评价。必须在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的基础上,以“效果优先,兼顾动机”的方针评价当代中国企业家的慈善行为,才能更加有利于慈善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批判中国企业家,企业家们切莫难受。“聪之知远,明以察微”。您耳力好才能听得远,视力好才能看到微小的东西,也才能挺起胸膛,迈开大步。九十九度加一度今年新春伊始,两则新闻震动了中国。——新华社消息,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中国烟王”、原红塔集团董事长、总裁褚时健因贪污及巨额财产来源不明,被判处无期徒刑,剥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家作为企业的决策者,是企业和社会财富的支配者,企业家应成为企业“车轮”的轴心,担负着特殊的使命。国有企业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到住,成为“第一主体”,必须培植一个专门化的职业企业家群,即企业家阶层。为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需要,必须在企业经营者使用上进一步引进竞争机制,通过优胜劣汰选拔企业经营者。  相似文献   

8.
企业人力资本是生产力的第一组织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只有运用企业家人力资本才能实现。中国经济在20多年改革之后,市场经济体制难以建立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一个企业家人力资本市场配置制度。因此,尽快建立企业家人力资本市场化配置制度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我国入世后,国际市场的进入与国内市场国际化的趋势日益强化。传统企业文化受到了巨大冲击,对于许多方面有待完善的我国企业而言,如何进行有效的企业家精神的培育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企业家精神是指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才能表述方式,它是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无形生产要素。儒家的"和而不同"思想对培育企业家的精神有重要的意义。企业家必须充分发挥其企业家精神的创新本质,使"和而不同"的思想付诸实践,以它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和由此产生的巨大道德力量去完善它、升华它,使之适合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0.
<正>当前我国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模式的经济体制改革正在全面深入展开,在企业改革方面开始了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攻坚阶段.改革的进程历史地提出了建设现代企业家队伍的任务.因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企业,没有一大批企业家角逐市场竞争,就无所谓市场,所以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市场经济就是企业家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否实现,取决于我们是否有一支优秀的企业家大军.同时,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要求造就独立的企业家阶层,而职业化的企业家群体也只有在企业制度改革中才能成长壮大,二者相辅相成,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 《走出长郎》评介改革开放为中国经济发展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市场经济为区域经济振兴展开了波澜壮阔的画卷,各具特色的资源秉赋和千差万别的发展条件又使各级政府决策者难以敲响定音之锤。中国如何才能走向世界?西北怎样才能奋力崛起?甘肃能否走出狭窄长郎?落后地区什么时候送走贫困“瘟神”?理论工作者在思考,各级领导在抉择,企业家们在大胆探索,心系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仁人志士都想对此有所了解。甘肃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邓志涛同  相似文献   

12.
经营者激励理论与企业家成长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促进国有企业高层经营管理者向企业家的角色转变 ,文章建议 :设计年薪方案必须体现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化 ;高度重视高层管理者的现代知识培训 ;因事制宜地组合运用物质和非物质激励手段 ,提高其“公平”和“满意感” ;塑造尊重企业家创新精神的社会舆论氛围 ,褒扬和激励企业家“自觉努力”的敬业精神。  相似文献   

13.
无锡作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曾出现过荣德生、唐保谦等著名的近代企业家。深厚的市场经济土壤,又使无锡成为我国乡镇企业发展最早、实力最强的地区之一,进而推动了国有、集体企业转换机制和“三资”企业蓬勃发展,形成了现代蔚为大观的无锡企业家群体。不久前,笔者曾赴无锡市挂职培训,耳闻目睹了无锡企业家的业绩与风采,感受到他们在市场经济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新思维火花,得到了许多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14.
现代企业人才由企业家、经理人和知识员工组成。作为创造企业的“帅才”,企业家的成长离不开必要的社会环境和客观条件;作为经营企业的“战将”,经理人须经由市场的检验和选择;而知识员工则是现代企业的基本人才。企业只有依靠由企业家、经理人和知识员工组成的人才团队才能在市场中竞争制胜。  相似文献   

15.
“伟大的CEO就是伟大的教练”,杰克&#183;韦尔奇在与中国企业家对话时如是说。在各种不同的公开场合,他不止一次地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好的管理者一定是一个好的教练。”一个企业的经理人,首先主该是一个教练。只有当好教练,才能做好一个管理者。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方向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构造与之相适应的微观基础,形成千万个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众所周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企业,只有大大小小的企业都充满活力,我国的经济才能腾飞。如果没有一大批企业家角逐市场,也就无所谓市场。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市场经济也就是企业家经济。日本经济学家甚至把现代日本经济称为“经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企业经营机制的逐步转换,一大批企业家在华夏大地上成长。企业家队伍的形成,为我国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了可靠的先决条件。从某种角度来讲,市场经济就是“企业家经济”。本文试就企业家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存在的同题,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四大确定了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众所周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企业,只有大大小小的企业都充满活力.我国的经济才能腾飞。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经济也就是企业家经济。没有一大批企业家角逐市场,也就无所谓市场。改革开放15年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已经证明。是不是优秀的企业家,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翻牌公司”的成因,提出了治理对策,认为只有建立一支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需要的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加强企业内部各项组织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建设,改善企业运作模式,实现企业经营机制的全面转换,才能彻底消除“翻牌公司”现象,提高国企改制效益。  相似文献   

20.
<正> 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人才可以顶很大的事,没有人才什么事情也搞不好”。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当前国有企业最缺乏的不是资金,不是原材料,而恰恰是人,是能够带动企业走向市场,走向发展的高素质、职业化的企业管理阶层——职业企业家.一、企业家的界定与企业家的基本素质对于企业家这一概念,目前尚无完整的表述.从字义上看,所谓“企”是筹划的意思,“业”指事业,“家”指对某一门学问或技术有专门研究的人,即专家。故而企业家亦指擅长筹划企业发展与管理的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