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MBS)是指住房抵押贷款发放机构的一种债权转让行为,即贷款发放人把对住房贷款借款人的所有权利转让给证券投资者.  相似文献   

2.
周立枚  张学陶 《特区经济》2005,(11):215-216
商业银行住房贷款一直以来被认为是风险低、收益稳定、兼具社会效益的优质资产。但随着近几年住房贷款的飞速发展,其潜在的风险日益增大,且日益趋向明显化。流动性风险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风险。因为我国目前住房贷款的二级市场还处在初创阶段,住房贷款的债权不易变现,这就为银行带来流动性的问题。所谓住房贷款的流动性风险,是指贷款人持有的住房贷款债权不易变现,而导致银行无力为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提供融资.  相似文献   

3.
资产证券化是指将流动性较差的资产的产权、使用权或收益权通过投资银行手段转化为可销售的附息证券的一种经济金融行为过程。资产证券化使整块资产产权、使用权或收益权转换为细小的权益凭证,使投资者与投资标的物之间的关系由直接拥有资产产权转变为拥有等价证券的股权或债权,并以证券的流动实现产权的流动,从而促使各类资产产权的流动。  相似文献   

4.
梁静 《新财经》2006,(2):86-86
发展历程 2005年12月15日,“建元2005-1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信托优先级资产支持证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这是我国首个MBS产品。房贷证券化是建行多年来的心头之痒。1996 年,建行已在其房地产金融部下专设了住房贷款证券化处,积极着手研究房贷证券化。从1999年起开始向央行递交方案,但由于方案本身存在问题,连续四次均未能过关。  相似文献   

5.
陈婷婷 《魅力中国》2014,(19):302-302
资产证券化是20世纪以来最引人注目的金融创新之一,国际贸易应收款证券化融资越来越普遍,在债权人与债务人订立的合同中可能出现限制债权转让的条款,《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应收款转让公约》“转让的合同限制”条款对此有所规定。本文以跨国资产证券化为视角。评述该条款。并结合各国国内法相关规定,对我国立法的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谷丽 《辽宁经济》2003,(8):51-52
2003年沈阳市个人住房贷款计划新增41亿元人民币(其中公积金住房贷款11亿元),年末余额将达到182亿元。这表明各家银行正在或已经做了资产结构调整,将个人住房贷款资产业务作为一项战略性工作来抓。那么,房贷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对于新开业银行来讲,如何将房贷业务做大、做强,并防范信贷风险,就成为一个严峻的课题。下面,就近期新开业银行房贷营销工作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李菊 《辽宁经济》2004,(4):55-55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一种,是将住房贷款机构流动性较差的信贷资产转变成流动性较好的上市证券的过程。具体做法是在证券化过程中,信贷资产组合首先被转让给一个特设信托机构(SPV),该机构以该信贷 资产组合为支持在资本市场发行证券筹集资金,并将所得资金转付给贷款机构,资产支持证券的本息支付直接依赖于该贷款组合  相似文献   

8.
资产证券化是使储蓄者与借款者通过金融市场得以部分或全部匹配的一个过程或工具。从这个一般定义出发,资产证券化可进一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资产证券化是指通过在金融市场上发行证券来举债。运用这种方法,一个借款人可以向市场上的投资者直接借款而不再需要向银行申请贷款或透支,这种资产证券化可称为"一级证券化"。第二类资产证券化是指将已经存在的信贷资产集中起来,并重新分割为证券转卖给市场上的投资者,从而使此项资产在原持有者的资产负债表上消失。这种形式的证券化可称为"二级证券化"。现在金融业所称的资产证券化也即"…  相似文献   

9.
房地产业资产证券化是把流动性较低的、非证券形态的房地产投资转化为资本市场上的证券资产的金融交易,从而使得投资者与投资对象之间的关系由直接的物权拥有,转化为债权拥有的有价证券形式。房地产资产证券化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住房抵押贷款的证券化,称之为"以抵押贷款为后盾的证券",表现为金融机构将其拥有的房地产债权,分割成小单位面值的有价证券出售给社会公众,  相似文献   

10.
近日,深圳发展银行隆重推出一款创新性的房贷产品——“e卡易贷”,从此,住房贷款可以刷出来。 房贷能够刷出来?原来,客户办理了深发展“e卡易贷”房贷产品后,银行就将一个“免息房贷额度”装入了客户的银行卡内,供其随时使用,该额度最高可达150万。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产权市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通过规范转让国有资产和信息公开的功能,帮助各类企事业单位完成产股权转让,实现企业改制重组,盘活资产和债权存量,多年来很好地完成了助推国企改革的历史使命。但随着上一轮国企改革逐步完成和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展开,面对经济新常态下转型发展的要求,传统产权市场必然要实现向资本要素市场的转型。  相似文献   

12.
受宏观调控影响,国内楼市高温逐步下降,银行个人房贷业务增长一度出现疲态。作为银行最优质的贷款资产之一,个人房贷业务不仅是兵家必争之地,而且逐步成为考验银行业务创新能力的标尺。2006年我国房地产业走势尚未明朗,个人房贷市场却已成为商业银行大打创新牌的“角力场”:先是光大银行、建行等扎堆上市固定利率房贷产品,继而深圳发展银行近期力推个人按揭“双周供”业务,再掀市场波澜。有关专家认为,2006年房贷产品创新将提上日程。为了继续分食这块相对优势的大蛋糕,各银行争相推陈出新,丰富房贷品种、提高竞争力将成为趋势。创新产品层…  相似文献   

13.
一般来讲,在产权转让中,发生变化的只是企业的所有者,企业的资产并不发生变化。只有企业分立或合并时才涉及企业资产的变化。因此,企业产权转让并不影响企业债权人的债权。但转让国有产权的企业一般都是国家独资或国家控股的企业。这些企业的最主要的债权人往往是国有银行。这是因为国有银行的经营远未市场化,国有银行负担了众多的政策目标与责任,其中之一就是支持国有企业的发展,银行因此成为国有企业资金的主要支持者。然而,国有企业历经多次变革,  相似文献   

14.
世界银行中国经济问题专家张春霖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 ,国有企业战略性退出至少有四条通道 :股权转让通道 ,就是直接出售国家在国有企业的股份 ;债转股通道 ,就是把银行对企业的债权转为股权 ,然后再在市场上向海内外投资者公开出售 ;资本化通道 ,即以增资扩股方式吸收非国有投资者向国有企业投资 ;清算通道 ,就是“资产变现、关门走人”。显然 ,这四条通道并不同等适用于所有企业。对不同企业应采用不同对策 ,而现有国有企业至少可以分成四类。首先应当根据企业资产的实际市场价值是大于还是小于其实际债务 ,将企业分为甲、乙两类。只有…  相似文献   

15.
文章立足当前中国铁路负债率高、盈利能力偏低的现实,在分析铁路资产证券化特殊性的基础上,对铁路资产证券化的资产转让、资产转让量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提出现阶段中国铁路资产证券化应采用“从属参与+特定数额未来收益”的资产转让方式,对推进中国铁路资产证券化早日实施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美国次贷危机与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重新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立争 《特区经济》2009,(10):278-279
美国次贷危机的深层机理在于,由于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中间作用,银行、证券投资者放宽了对次贷债务人信用和偿债能力的要求,导致次贷市场盲目扩大,一旦证券化操作存在漏洞,次贷市场崩溃就是必然的。由此给我国的启示是,必须尽快完善证券化立法,确保拟证券化的资产为优质资产,信用加强和信用评级也不能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17.
1988年5月武汉市体改委批复同意成立“武汉市企业兼并市场事务所”,全国第一家产权交易机构诞生,以此为标志,我国产权市场已经走过28年的不平凡历程。在发展中,得到过三次“福音”。第一次是2003年12月31日发布的《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令第3号),规定“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应当在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机构中进行”。进场交易,为国有产权规范转让提供了保障,为通过产权市场发现合格投资者、发现价格提供了前提。执行数年后,从全国来讲,基本解决了场外交易大问题,并由此带动了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转让进入产权市场交易(财政部令第54号,2009年),带动了人民法院委托评估、拍卖涉诉资产活动进入产权市场办理(法释〔2011〕21号、法〔2012〕30号),带动了中央文化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进入产权市场交易(中宣发〔2011〕49号、财文资〔2013〕5号),以及其他许多权益类产权的进场交易。第二次是2009年5月1日企业国有资产法的施行,确立了“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场所”的法律地位,第三次就是中发〔2015〕22号文件的出台。  相似文献   

18.
资产证券化对于提高银行资产流动性,降低融资成本以及提高资本充足率都具有重要作用。2005年底,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分别推出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和房贷抵:贷款支持证券,至此,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资产证券化在经历多年的研究后终于拉开序幕。资产证券化并不是一个陌生的事物,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美国开始推出资产证券化后,资产证券化便在全球蓬勃发展,成为最有生命力的创新源泉。亚洲金融危机后,资产证券化因其成为处置不良债权的最有效的工具而在亚洲得到快速发展。资产证券化在提高资产流动性、有效配置资源等方面具有无以替代的优势,然而,毋庸置疑,资产证券化在提高流动性的同时,也带来了操作风险、道德风险等各种风险。本文拟分析韩国资产证券化推出的背景、法律环境、资产证券化的特征,为我国进一步推进资产证券化发展确定正确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从法制角度看,资产证券化的本质就是以担保制度和证券制度为架构.将原本存在于特定主体之间不具有流动性的债权资产转化成资本市场上具有良好流通性证券的一系列权利义务的安排。本文分析了资产证券化中信用增级的相关设计.重点探讨了我国资产证券化中信用担保机构参与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李铮 《产权导刊》2012,(9):33-34
随着产权市场平台功能社会认知度的不断提升,由产权交易机构组织实施的债权转让项目呈逐渐增多的态势。债权转让项目,相对于股权、不动产等财产权转让项目,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在债权转让项目的组织实施过程中,如何有效防范交易风险是产权交易机构业务部门和风险控制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