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创业企业家关于个人独资制、合伙制、公司制等组织形态的选择行为进行了模型分析,认为企业组织形态的选择取决于企业家在融资过程中对权益结构(单权益或多权益)、债务责任(无限责任和有限责任)的选择。模型表明,在多权益和负债条件下,企业家与外部权益投资者都倾向于选择有限责任,这意味着公司制成为各个股东之间博弈的纳什均衡。来自我国私营企业1989~2004年关于个人独资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公司制企业的经验数据证实了我们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私营企业组织形式的演变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私营企业组织形式的演变是长期制度选择和市场竞争的综合结果。当企业注册资本较小,企业主对企业组织形式的理性选择次序依次是独资、合伙和公司制;当企业注册资本或产值提高到一定程度,企业主的理性选择次序依次是公司制、独资和合伙制。公司制已经成为私营企业组织形式的最主要组成部分,独资制次之,合伙制逐渐边缘化,成为私营企业组织形式的一种补充。  相似文献   

3.
里白 《经济师》2001,(5):6-8
访谈从风险资本运动的特殊性出发 ,对有限合伙制风险投资的内部组织结构进行了解析 ,认为有限合伙制巧妙地实现了技术、资本与管理三者的有机结合 ;然后 ,就有限合伙制和公司制在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成本控制三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比较分析 ;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对我国以国有资本为主、并采取公司制组织形式的风险投资公司存在的弊端进行了实证分析 ;最后提出了对完善我国风险投资组织结构和健全风险资本运营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石弘华 《经济前沿》2011,(2):141-151
合伙制和公司制是专业服务企业常见的治理模式。本文根据相关理论归纳分析,认为企业服务业务、资本需求、经营风险、组织规模、员工异质性等五个方面是影响专业服务企业选择公司制还是合伙制作为治理模式的主要因素,并以此建立假说,利用美国2003-2010年前100强会计事务所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除服务业务的标准化程度与企业治理模式间的关系尚不确定有待进一步研究外,资本需求越大,经营风险越高;组织规模越大,员工异质性越高,企业越趋向于采用公司制的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创业投资企业的管理模式,即采用什么样的组织开式和制度安排,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创业投资企业的效益和发展速度,尽管各国在创业投资的名称,组织形式及相应的制度安排上因国情而各异,但归结起来大体上可分作三类,即公司制,有限合伙制和信托基金制,通过对不同管理模式创业投资企业的比较分析,认为采用有限合伙制的管理模式能够使得创业投资企业的代理成本最低,并进而提出了中国创业投资企业采用有限合伙制的具体方案建议。  相似文献   

6.
企业组织形式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光 《生产力研究》2001,(4):93-94,103
文章从利益的分化与协调的角度对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进行了剖析 ,认为企业的单人业主制、合伙制、公司制内部各有其独特的利益结构 ,这些不同层次的利益互相促进 ,又互相矛盾 ,利益主体要想进入 ,就必须利用各种手段在其间适应、疏导、协调。这一分析为实践中的企业形式的选择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组织是社会商品的主要生产者和主要经济资源的拥有和配置机制,因此,企业组织是一个社会产权制度变迁研究的主要对象。企业制度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个人业主制、合伙制和公司制三种形式,而当今公司制在三种企业形式并存的情况下,成为主要的企业财产组织形式,其原因在于公司制的多元化财产权主体与独立法人地位两大特征较前二种企业形式有更多的优势,下面我们就作一个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8.
企业制度经历了个人业主制、合伙制和公司制的演化变迁,委托代理关系及其带来的问题也从无到有地相应产生。MBO是对过度分权导致委托代理问题的一种矫正,它能较好地解决委托代理关系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可以预见,MBO将在我国企业的有效激励机制的建立和解决企业产权结构缺陷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现代企业制度是在市场经济四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历经坎坷、反复改进而形成的一种企业制度。西方的企业财产组织形式由单个业主制到合伙制,再到公司制,是一个客观的、自然的历史进程。深入研究西方企业制度演进的规律性,尤其是现代企业制度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对我国的企业改革乃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风险投资的组织形式及相关法律制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从运营成本、代理人风险及激励鼓励机制三个方面,对有限合伙制、公司制和信托基金制三种风险投资组织形式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我国合伙企业投资者的双重纳税问题与合伙企业立法的缺陷。最后提出修订我国合伙企业立法、完善相关配套的税收法律和大胆引进有限合伙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不仅是对西方国家先进经营管理方式的吸收借鉴,也是对我国多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总结。可是,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公司制改革之后,经营状况并未得到明显好转,经营效率同其它所有制企业相比,仍然比较低下。这不禁使人们对公司制改革方向的正确性产生怀疑。是公司制本身存在问题,还是我们在借鉴时出现偏差?这个问题如果不搞清楚,必然会导致国企改革在前进中迷失方向,陷入困境。 一、公司制是适应现代化大规模生产经营的有效组织形式 同以往的私人业主制以及合伙制的企…  相似文献   

12.
本文借助委托代理理论框架研究私募基金的合伙人契约。有限合伙制下普通合伙人(代理人)拥有人力资本,而有限合伙人(委托人)拥有货币资本。人力资本相对稀缺,使得普通合伙人在博弈中处于相对有利地位,并获得设计合伙人契约的权利,从而博弈流程与公司制具有质的不同。本文首先给出与公司制下米里斯霍姆斯特姆罗杰森条件相对应的有限合伙制下的最优契约决定条件,将两种机制进行比较,从理论上解释私募基金的运营实践。有限合伙制下的激励程度更高,普通合伙人有动力实现更好的业绩。本文最后讨论线性契约并进行相应的函数模拟。  相似文献   

13.
公司制下普通合伙人只能获得保留效用,利润剩余归有限合伙人所有。但在有限合伙制下,有限合伙人只能获得保留效用,利润剩余全归普通合伙人所有。有限合伙制,将货币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内部化,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委托代理问题。有限合伙制相比公司制而言,激励程度更高,代理成本更低,更能充分发挥普通合伙人的人力资本优势,因此,成为私募基金的首选。  相似文献   

14.
风险投资采用有限合伙制的宏观环境分析--以美国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从理论还是从美国的经验来看,有限合伙制是风险投资最理想的组织形式,但目前我国的风险投资普遍采取的是公司制,这与风险投资的外部发展环境密切相关,研究风险投资采用有限合伙制的宏观环境,对于国家部门采取相应对策,创造有利于风险投资有限合伙制发展的宏观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PE行业渐热,给投资者带来高收益的同时又给投资者带来税收政策的困扰。公司制创投企业面临自然人投资者"双重纳税"的问题,合伙制创投企业虽然有效的解决了此项问题,但同时又给法人合伙人带来"双重纳税"的问题,本文将以创投行业为切入点,探讨所得税政策给合伙制创投企业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一、大企业组织形式:股份有限公司、特殊法人企业还是企业集团市场经济条件下,典型的企业组织形式有三种:业主制、合伙制和公司制。相对而言,业主制和合伙制边合于中小企业,公司制适合于大型企业。但严格地说.公司制中的有限责任公司只适合于较大规模的企业,只有股份有限公司才适合于特大型企业、所以.大企业战略中的大企业首先应该是指股份有限公司,它是一种常见而且典型的大企业组织形式。至于类似于“国有独资公司”的大型企业.无论是按国际惯例还是考虑到中国国情,都应是一种受特殊的“公团法”而非普通的《公司》调整和规范…  相似文献   

17.
论风险投资企业组织形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全喜  陈茹 《现代财经》2002,22(10):49-53
风险投资是一种特殊的资本运作方式,具有高风险性、低流动性、高收益性的特征。有限合伙制是一种高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能够把责、权、利较好地结合起来,能较好地实现专家理财,降低运行成本。与公司制相比,有限合伙制是一种更适应风险投资要求的风险投资企业的组织形式,因而更有利于入世后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经营权侵蚀所有权的防止及其他赵进军(一)随着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企业也经历了业主制、合伙制发展到今天的公司制。尽管以上还有为数众多的业主企业和合伙企业,但在经济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公司制企业是不容置疑的。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股东人数的不断增加,经营活...  相似文献   

19.
高丽 《经济与管理》2004,18(6):34-35
风险投资在我国已发展了20多年,但却未能像美国的风险投资业那样,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发动机”。在其发展的种种障碍中,组织制度安排的失当是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分析了股份制下的公司制不适合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原因,并提出我国风险投资组织制度安排的选择方向应该是有限合伙制。同时,指出了目前实行有限合伙制还存在的法律障碍及对策。  相似文献   

20.
风险投资基金组织结构及激励约束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风险投资基金的来源,论述风险投资基金的组织结构,比较研究公司制和有限合伙制的优势,针对风险投资基金双重委托代理关系,分别研究投资者对投资基金管理人、投资基金管理人对风险企业家之间的激励约束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我国风险投资基金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