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孤岛油田进入特高含水开发期,注聚、稠油热采等三次采油工艺和其他增产措施应用后,采出液的原油密度和粘度增大、聚合物含量增加,使原油脱水和污水处理难度越来越大、对在孤岛采油厂四号联合站进行现场测试的最新研制的油水分离剂的油水分离效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2.
概述 华北油田是我国大型石油能源基地之一,随着石油的不断开采,油田已进入中后期开发阶段,原油含水量大,产量下降,开采成本迅速提高。如何降低成本、节能挖潜是一项重要课题。 第五采油厂从2001年1月开始,采用了HXS高效油气水分离器对原油处理工艺进行了改造,将原油脱水脱气的三段式工艺,即缓冲罐中分离伴生气,沉降罐中进行热化学沉降脱水,最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联合站油水分离、原油沉降、原油脱烃、原油外输生产环节的能耗测试、数据分析,找到了目前联合站存在高耗能问题所在,从联合站的流程工艺、参数优化等方面提出了提高联合站能耗效率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提升超稠油脱水质量,提出并设计一套3段式热化学沉降脱水工艺,并在室内开展新工艺脱水模拟实验研究。实验介质来源为某超稠油脱水站进站原油,实验参数依据该站生产现状进行拟定。实验结果表明:原油在90℃下自然沉降40 h脱水率为39.3%,在90℃下按150 mg/L加药沉降30 h脱水率为62.81%,在95℃下按400 mg/L加药沉降70 h脱水率为89.82%。新工艺现场应用期间,处理后的原油含水率较旧工艺降低2%以上,日均药剂投加成本减少3.8万元。  相似文献   

5.
老化油是在原油脱水分离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较难处理的油水混合物,它主要由分离器出水到达沉降罐后沉降形成,存在于沉降罐的顶部,每日老化油产生量测量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每天盘库计量的准确性,继而正确的反映出一个单位一天的产量。  相似文献   

6.
三相分离器是油田进行油气水分离的初级处理设备,其主要依靠油气水三相的密度差实现自然沉降分离。在油水分离中,混合室内油水界面高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分离器出口水相含油量的高低及油相含水的高低,并最终影响油田外输含水率及注入水含油浓度。文章阐述了原油三相分离器的工作原理、分类及结构,针对卧式三相分离器如何确定其油水界面高度进行了理论推导并结合油田现场实际进行了计算分析,为提高三相分离器油水分离效果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7.
辽河油田处于勘探开发中后期,原油进站含水不断增加,由于稠油区块普遍采用热化学沉降脱水工艺,各阶段加热炉负荷不断增加,耗气量逐年增加,运行费用增大。通过对稠油脱水工艺的研究与现场实践,采用低温预脱水工艺,可降低高含水原油加热负荷,从而节能降耗。  相似文献   

8.
基于设备现场应用研究,采用密闭流程高效油水处理橇的设计和应用方案,研制出热电复合高效油水处理撬,该橇装设备结合低倍数重力分离、热化学沉降和电脱水技术,克服了小区块油田、老化油田和滩海平台油井采出液体原油的采收难点。  相似文献   

9.
主要分析了鲁克沁采油厂稠油开发由注水方式转变为减氧空气吞吐和注水开发相结合,出现热化学油水分离器脱水效果差和工艺沉降罐出现油水过渡带聚集增厚的形成机理、影响因素,提出了在井口增加临时方罐脱出井口含气、选择低温破乳剂和一段热化学油水分离器更换为三相分离器,有效的解决了外输原油含水高的问题和降低沉降罐油水过渡带形成与逸出气体量。  相似文献   

10.
田庆林 《化工管理》2022,(14):110-113
基于静电聚结技术研制的油水分离装置现已成功应用于海上油田的生产工艺过程之中。相较于传统分离器,其具备分离效率高、占地面积小、适应含水90%以上高含水原油处理等优点。为了加快该项创新技术的转化应用,文章阐述专项启动实施原油静电聚结脱水器试验。通过试验的阶段性结果来看,新型静电聚结脱水器不仅可以加速油水分离,相较于一级分离器,在相同的水力停留时间下,有非常好的原油脱水效果。而且装置耗电量小,更节能环保,使用高效,在中国海洋石油开发生产逐步进入高含水油田开发阶段中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油气集输工艺是油田的生产技术,开采出的石油在分离脱水之后获得原油,经管道运输送至存储库,分离后的天然气则经过脱水、脱氢、脱氢等工序后,输送原油和天然气给用户。油气集输工艺在不断的发展,技术工艺更加复杂,在油田整体技术中,油田技术工艺影响到油田工艺整体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石西集中处理站除油器排液采用人工手动排液,排液周期短、频次多,同时除油器压油速度过快会导致天然气窜气至原油沉降罐,使原油沉降罐中的含水原油不能正常脱水,压油速度过慢会导致除油器中的液溢流至后端天然气处理系统。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对除油器过油阀和出口工艺进行了改造,经过改造后完善了工艺系统,实现自动安全平稳排液。  相似文献   

13.
随着海上油田群滚动开发,南海西部某陆岸终端老化油逐步增多,老化油不仅占据大量罐容,还影响外输销售原油产品质量。针对老化油含水率高、乳化程度高和机械杂质含量高特点,因地制宜通过新增一套蝶式离心机并利用现有设备设施进行工艺流程适应性改造,采取离心机离心分离预脱水、事故罐热化学沉降再脱水和原油稳定塔高温蒸馏精脱水三段处理工艺进行处理。通过该处理工艺,已累计处理老化油3万m3,处理后原油含水率≤0.5%,满足原油外输销售标准,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种用于处理汽车油罐车容量检定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水的工艺,在不使用化学药剂的条件下,采用"重力分离-气浮-粗粒化-过滤"的工艺流程来处理含油污水。具体流程如下:初步处理为集水池的一级沉降处理;深度处理分为二级除油处理和三级除油处理,二级处理是指采用重力分离法(隔油池)进行油水分离的处理阶段,三级处理是指采用气浮、聚结、过滤等方法或组合工艺进行油水分离的处理阶段。  相似文献   

15.
热化学沉降法在原油脱水中普遍得以应用,在使用中,原油中杂质给脱水带来困难,杂质悬浮在沉降罐的水洗层中,影响脱水。如何及时排出罐中杂质,确定罐中杂质浓度和在罐中位置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本篇介绍了在罐壁上测得温度的不同,来判断杂质浓度和位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提升柱形油水分离旋流器的性能,建立三维模型,借助ANSYS系列软件,对5种入口流速、4种分流比下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模拟结果认为:低入口流速下重力沉降分离起主要作用,随入口流速增大旋流离心分离逐渐起主要作用;不同的油水分流比不会对初始涡旋的形态及能量产生影响,但会显著影响旋流器出水含油率、油水分离率以及产水率。因此,调整合适的分流比是提升油水分离旋流器性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新型SPAR钻井生产储油平台(SDPSO)的储油机理以及原油存储和外输工艺方案。利用油水不相容原理和原油密度小于海水密度的特性,当SPAR平台内部储油舱与外界海水相通时,油水将在舱内的有限空间形成清晰界面。在海水静压力的作用下,储油或卸油时,相同体积的海水将会被挤出或补充进舱,并始终使储油舱保持充满状态,而不会影响平台稳态。该方案将使深海油气田的开发摆脱对浮式储油装置的依赖,大幅降低开发成本。  相似文献   

18.
稠油脱水工艺的研究与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稠油对原油脱水系统的影响,并介绍了在稳定原油脱水生产过程中,通过开展药剂实验选型,采用改造稠油与高温重油单独脱水工艺、提高温度以及运用稠油掺稀油原理,加大分水器处理量,合理调整参数等方法,成功解决了脱水过程中出现的系列难题.为今后稠油脱水处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王一荃 《化工管理》2015,(4):200-201
近年来由于油田勘探开发的快速发展,扶余采油厂产液量逐年增加,热采、调剖等新的采油工艺技术的应用,导致油品性质发生一些变化,原油脱水难度不断加大,扶余脱水系统经常出现含水超标现象,不能保证外输原油含水的稳定,影响正常生产,尤其老化油处理一直是困扰生产单位的难题,而且随着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老化油问题将逐年加重。本文通过分析扶余采油厂中心处理站脱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研究出一套沉降脱水工艺技术,使脱水流程简单、灵活,系统运行平稳,原油含水满足外销标准,解决了扶余油田脱水难题。在该领域为吉林油田新木等其它采油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油田开采过程中,因原油中含有一定量的水且其中大多含盐,给原油生产设备加大负担,并埋藏很多的风险隐患。为此在原油外输之前,需进行脱水处理。如何提高原油的脱水质量和脱水效率是提高油田生产企业经营效益的重要技术工作,文章结合自身经验,围绕原油脱水处理工艺进行了探讨,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