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生态足迹的武汉市城市化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艳红 《企业导报》2010,(6):243-245
生态足迹模型可定量反映城市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压力和影响程度,为城市生态系统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应用生态足迹模型分析方法,计算了武汉市2002~2007年人均生态足迹,探究了其城市化发展中的生态环境动态变化情况。结果为:人口城市化水平和生活方式城市化水平对人均生态足迹具有强烈的影响作用,经济城市化水平和地域景观城市化水平对生态足迹具有反作用。对此提出了几点建议,为武汉市的城市化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快速城市化下的城市生态系统失衡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为17.92%,2011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为51.27%。然而,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也造成了我国城市生态系统的失衡,导致了城市生态系统的恶化。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化的发展现状及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生态系统失衡的原因,提出了应对城市生态系统失衡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基于水文生态系统对城市化过程的重要意义,本文在对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水文问题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城市水文生态系统环境的具体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4.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产物,又是生态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类型,极易受到人为的和自然环境条件的干扰。近几十年来,伴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密集、交通拥挤、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已成为人类社会关注的焦点。就我国城市目前的环境状况而言,问题十分严峻,在一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与可持续城市化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快速城市化给我国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带来巨大挑战。本文从结构、过程和功能三方面分析了城市生态系统的属性,探讨了城市化的概念及其正负两方面的效应,提出了要实现可持续的城市化,必须保证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合理、过程高效、功能完善,并从这三方面讨论了可持续城市化的内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均生态足迹增长得到控制,城市代谢效率不断提高,居民福利不断增长。  相似文献   

6.
城市生态学     
城市化是当今世界上的全球性问题,老城市在扩展,新城市在诞生,改变了城市周围的自然景观,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酸雨和空气污染等。造成城市化的原因是人口的增加,农村人口的迁移到城市。这种趋势随着城市生态的被破坏,日意引起人们的注意,因而研究城市中的生态问题的新学科——城市生态学产生了。城市生态学主要研究城市化时生态系统产生的后果及其改变城市物理环境的方法。由于  相似文献   

7.
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空间分布格局,已经进入以城市为主的时代。城市化和城市自身的发展过程,是人类活动的地理空间格局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过程。可以说,未来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特征和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类发展的特征和状况。影响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因素一国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如地理和气候状况,基本经济和政治制度、发展水平等,会影响其城市化和城市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发展与城市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与城市规划□孙平严格说来,可持续发展是整个人类的追求与责任。但是,由于城市是人类生态系统的一个最为关键的环节,所以可持续发展对城市规划也是至关重要的新课题。一、城市集聚是必然的进程人们一般同意城市化是一必然的趋势,但对城市怎样发展则有不同的...  相似文献   

9.
城市白蚁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城市房屋建筑的危害,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城市生态环境的变化对城市白蚁的生长也有很大的影响。城市化建设导致白蚁危害的变化城市化建设,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房屋数量的增加。老城区生态得到了改造,白蚁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为了维护种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城市生态安全首要解决的问题。文章对三亚城市生态环境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三亚市在城市化进程中保护生态环境的对策,从监管队伍建设、环境治理及依法建设3个方面进行讨论,通过增强三亚市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控制城市化进程,避免破坏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加强环境监管队伍建设,同时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等措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使城市生态系统处于良性循环状态,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城市森林的问题分析及其发展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森林作为城市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 ,对维持城市生态平衡有很大作用。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城市森林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中国省域城市生态适宜度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城市生态学原理,从生产位、生活位、环境位构建综合衡量城市生态适宜度的指标体系和数学方法,以各省的地级以上城市作为分析样本,综合评价生态适宜度水平.结果表明:中国省域城市生态适宜度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城市生态适宜度大致呈现东部高、中西部低,南方高、北方低的格局.这既与区域自然生态条件有关,也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与管理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城市水环境质量问题与改善措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城市水环境在城市发展中具有生活与生产、防洪排涝、生态和景观以及文化娱乐等功能,但水体污染造成的水质恶化使城市水环境失去了其生态功能,制约着城市的生存和健康发展.为此,本文提出了节约用水、控制点源和面源污染、加强城市绿地建设、生态修复城市水体等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生态城市评价体系对比与创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城市和城市生态思想起源于工业化初期的城市发展,但生态城市和城市生态建设却一直没有融合于传统城市的发展之中,从而使城市形态远离生态健康.20世纪70年代以后,生态城市和城市生态建设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导向.在我国出现了城市生态系统研究与评价、城市生态化研究与评价、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以及生态城市发展研究和评价等研究热点,并衍生出不同部门、不同侧重点且带有行业特色的诸多生态城市概念,形成生态城市研究的多元化格局,也出现了生态城市管理的混乱现象.鉴于此,在对城市生态与生态城市研究及其评价体系对比研究的基础上,立足城市整体人类生态系统,以实现生态城市综合功能为目标,提出生产功能、服务功能、聚居功能、健康安全、管理与影响5个层面共15个指标的生态城市评价的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5.
发达国家城市水污染治理的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水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安全构成重大威胁。我国城市水污染日益严峻。在广泛借鉴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已有治理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对比中外城市在管理体制、治理方式与监督机制等方面的差异,提出建立分工协作机制、明确市场作用、强化法律与公众的监管作用等途径,营造我国良好的城市水环境。  相似文献   

16.
浅议城市生态规划及其在中国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城市为研究基点,引入生态学中的相关概念,并认为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应当融为一体。在简述城市生态规划的形成过程和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生态城市”与“山水城市”的区别与联系,提出结合中国国情和传统丈化,创造有中国特色的“山水城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surveys the recent literature exploring the consequences of urban pollution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for a city's productivity and resident quality of life.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literature predicts that developing nations will experience significant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as a byproduc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ontrast, the recent literature that we review reverses this logic by arguing that geographic areas featuring lower levels of pollution will experience economic growth through improvements in health and human capital. In an economy where pollution reduces worker productivity, inhibits child development and repels the skilled from living in such an area, those cities featuring less pollution have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attracting and retaining the skilled. Given the central role that human capital plays in urban economic growth, such cities will be more likely to achieve sustainable long‐term growth.  相似文献   

18.
谭龙 《价值工程》2011,30(9):250-250
城市园林作为城市唯一具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美化城市景观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它还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部分。随着城市园林体制改革和相关配套措施的实施,城市园林绿化发展水平虽然得到不断提高,但是,综合全国一些城市分析,我国的一些城市园林绿化还未达到一些理想的效果,在城市规划中,亟待对园林绿化工作采取更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The Nature of Cities: The Scope and Limits of Urban Theory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There has been a growing debate in recent decades about the range and substance of urban theory. The debate has been marked by many different claims about the nature of cities, including declarations that the urban is an incoherent concept, that urban society is nothing less than modern society as a whole, that the urban scale can no longer be separated from the global scale, and that urban theory hitherto has been deeply vitiated by its almost exclusive concentration on the cities of the global North. This article offers some points of clarification of claims like these. All cities can be understood in terms of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that combines two main processes, namely, the dynamics of agglomeration/polarization, and the unfolding of an associated nexus of locations, land uses and human interactions. This same framework can be used to identify many different varieties of cities, and to distinguish intrinsically urban phenomena from the rest of social reality. The discussion thus identifies the common dimensions of all cities without, on the one hand, exaggerating the scope of urban theory, or on the other hand, asserting that every individual city is an irreducible special case.  相似文献   

20.
刘祝 《物流科技》2014,(9):77-79
在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北方城市伴随着人口的急剧膨胀因其地理和气候环境在冬季采暖期,烟雾弥漫,空气质量很差,出现水资源短缺、水质恶化、大气污染、生态破坏、能源匮乏、人居环境恶化、居民健康水平下降等城市生态环境问题,而农村环境保护常常被人们所忽视,致使农村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日趋严重,并正在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呼和浩特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属于北方城市,其发展规模的扩大也出现相应的问题,具有代表性。因此应该尽快找到方法来解决以上的问题。文章将从城市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来研究现有问题,提出实现呼和浩特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