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针对传统相控阵雷达与集中式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的干扰抑制性能优劣问题,对集中式MIMO雷达与相控阵雷达的信干噪比和改善因子进行了对比分析,从理论上研究了两种体制雷达的干扰抑制能力并进行了数字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相控阵雷达相比,集中式MIMO雷达通过提升信干噪比输出增强了干扰抑制能力。  相似文献   

2.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阵列稀布导致栅瓣效应的问题,研究了L型阵列方向图综合方法。通过在发射和接收阵列的阵元位置中引入随机扰动,同步优化收发阵列,对MIMO雷达L型阵列等效构造的虚拟矩形平面阵列进行二维方向图综合,并且对遗传算法的变异算子进行改进,提高全局搜索性,从而有效抑制栅瓣,降低二维合成方向图中方位维和俯仰维的峰值旁瓣电平。仿真实验证明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外辐射源雷达的直达波对消技术,传统的变步长对消算法依据参考信号或对消后瞬时误差进行步长调整,对于剩余的目标回波等信号也产生了抑制效果,同时影响了直达波信号的对消效果,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对消信号与直达波的相关性的Sigmoid函数变步长最小均方(Variable Step Size LMS based on Sigmoid function,SVSLMS)算法,根据对消后的信号与直达波的相关性进行步长调整。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SVSLMS算法对直达波对消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同时对目标回波信号的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全空域球面相控阵测控系统工程应用中波束数量、信号瞬时带宽等数字波束形成器性能和复杂度难以兼顾的问题,分析了常规波束形成方法在基于半球形结构的S频段大型共形天线阵列工程应用中的局限,给出了一种基于子阵划分的宽带数字波束形成器优化设计方法,通过优化幅相和时延补偿方式,使算法不受子阵尺寸限制,工程实现复杂度较低。系统建模和仿真验证表明该方法可以获得良好的瞬时带宽性能,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泄漏信号的抑制技术是提高调频连续波(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FMCW)雷达系统整体性能的关键点,一直受到业界以及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综述了FMCW雷达泄漏信号抑制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了解决FMCW雷达中信号泄漏问题的关键技术,可归纳为基于收发天线控制的隔离技术、基于收发通道的对消技术以及基于现代信号处理的泄漏抑制技术,并详细讨论了各技术的原理、实际应用、优缺点;最后给出了FMCW雷达泄漏信号抑制技术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直接频率合成的主要技术指标进行了详细分析,给出了一种直接频率合成模块化的设计方法。采用程控分频器、频谱搬移、声表滤波组件来产生P频标,用于L、S、C、X等多种频段雷达的频率合成器。该电路简捷,具有相噪低、杂散小、捷变频等特点。实验结果表明,在C频段,偏离载波1 kHz时,其相位噪声优于-120 dBc/Hz,杂散抑制优于65 dBc,变频时间小于1μs。该合成器在阵列多波束雷达、机载相控阵雷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概述了毫米波相控阵雷达的特点,介绍了电扫原理和主要毫米波电扫技术,以及相位控制扫描和多种移相器技术。针对毫米波相控阵雷达的特点,叙述了其主要应用领域,结合雷达和半导体技术对毫米波相控阵雷达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杨宾  张莉  吴瑛 《国际商务研究》2005,45(2):147-149
为了在实验室中获得短波天线阵列信号,应用DSP芯片和DUC芯片(数字上变频器)设计了一个实用电路短波阵列信号发生器,模拟实现了短波九元天线阵的多种阵型、不同来波方向及存在同频多信号时的阵列输出信号。  相似文献   

9.
针对收发共址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雷达的低计算复杂度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问题,提出一种降维的MIMO雷达高精度DOA新算法。首先采用经过白化的降维矩阵对MIMO雷达脉冲压缩后的接收信号进行降维;然后通过最优信号子空间拟合对无幅度误差阵列流型下的接收信号矩阵进行重构;接下来通过酉变换得到实值增广数据矩阵,并在实值稀疏字典矩阵下对其进行稀疏表示;接着将DOA估计问题转化为行稀疏矩阵的稀疏恢复问题,通过改进的稀疏贝叶斯学习对其进行求解,实现目标DOA的估计。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多信号间正交性和天线阵列结构影响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性能。为了提高多信号间正交性,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优化提高四相编码的自相关峰值并降低互相关峰值方法,保证了多发射信号间良好正交性,基本抑制了盲速影响。针对天线阵列稀疏导致盲速、阵元密布导致天线孔径过小的问题,基于最大连续孔径思想,提出了一种优化阵列结构,在不显著增加天线阵列长度和阵元数目条件下,与四相编码信号结合,实现了动目标检测。仿真实验证明,基于四相编码正交信号和收发阵列设计,MIMO STAP可实现良好动目标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讨论直升机载雷达总体需求的基础上,介绍了直升机载雷达侦察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总结了系统总体设计中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并对关键技术的解决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双基地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二维图像的畸变问题,以平稳运动的合作空间目标 为研究对象 ,从双基地ISAR回波模型出发,研究了图像的畸变机理并提出了基于畸变角估计的图像畸变 校正方法。基于合作空间目标的精轨信息,算法首先估计出成像期间的双基地角,其次利用 图像畸变角与双基地角的关系对畸变角进行估计,然后利用畸变角计算横向畸变单元数,最 后对二维图像进行反向畸变补偿,完成畸变校正。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自跟踪天线数字引导数据出现的跳点现象,以典型的某船载雷达的数引算法为例,首 先阐述了基于分析法轨道预报的计算流程,然后结合具体实例,运用图形仿真和静态与动态 测试相结合的排查定位方法,按照轨道根数计算流程的逆过程逐渐追溯到问题的原因,即一 阶短周期项计算环节存在数据跳变,并通过增加角度空间几何关系的限定条件最终成功解决 了数引跳点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李劲 《国际商务研究》2005,45(1):160-164
本文研究用递推算法实现只测量到达角和多普勒频移的无源双基地雷达的目标运动分析。基于Unscented卡尔曼滤波器和强跟踪滤波器,提出了一种新的强跟踪Unscented滤波器算法。新算法在无源双基地雷达目标跟踪的仿真实验中显示了高精度鲁棒滤波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对于2D机载雷达,由于缺乏准确的俯仰角信息,无法准确定位地面目标。针对该问题,给出了机载雷达目标定位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影响机载雷达目标定位的各种因素,计算了定位的几何精度因子(GDOP),通过仿真,得到了各误差因素综合影响下目标定位精度结果。目标定位精度分析为雷达系统设计,特别是雷达目标如何在数字地图下对目标进行准确定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对影响雷达方位分辨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用于目标回波图像模拟的雷达波束数字化模型和相应目标散射模型。通过对模拟结果的分析,确定舰船雷达天线方向性对目标方位分辨率等雷达战术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将三基地雷达二维定位最佳算法加以推广,在不增加设备量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各雷达站的测量信息,对三基地雷达三维空间直线布站的最佳算法进行推导和研究.仿真结果显示,空间相关数据压缩算法比独立数据压缩算法更加有效地提高了目标定位精度,特别是较好地改善了发射站附近区域的定位性能,有效解决了双基地雷达空间定位的基线盲区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文中对一个采用联合局域化-通用似然比准则的自适应阵列雷达与一个采用相移中心孔径(DPCA)技术的雷达作了比较。对目标的实验结果表明,在严重的非均匀杂波及干扰环境中,普通的自适应处理技术是不适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